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一十四章 內部發難

互相噴糞雖然很痛快,但卻留不下什麼記憶點,相反這種諷刺笑話卻可以經久不衰,持續影響很長很長時間,謝菲爾德明白這種看似不太正經的笑話,是有多麼大的威力。一旦在全國傳揚開來,這可比刻意頒佈的法令殺傷力更大。

因爲這些笑話已經把整個族羣都扣上了固定的印象,危害刻意說是無窮無盡的。

見到謝菲爾德總算是忙完了,伊迪絲洛克菲勒才移步款款的過來,問道,“你寫的那些段子挺有意思的,不過有用麼?”

“有用麼?那可太有用了。”謝菲爾德哈哈一笑道,“比一百家報紙都更加有用,等急了?我們現在就去看看紡織廠。”

“好吧,巴西這個地方黑人太多了。”如果是沒有來過巴西,伊迪絲洛克菲勒可能對謝菲爾德寫段子調侃黑人還有所不滿,但是到達巴西親眼所見之後,見到黑色的面孔佔據多數,心裡就有些不舒服。

“這話可不要當著巴西人面說,巴西合衆國的白人劃分和我們國家不一樣。麥克海爾要是還在巴西,那是純正的白人。”謝菲爾德一邊穿衣一邊謹慎的提醒著,可不要在另外一個國家亂說話。

謝菲爾德記得巴西關於種族劃分可是林林總總有好幾十條標準,光是膚色標準就一百多個顏色可供選擇,結果劃分出來的標準,在一百年後黑人只佔了人口的百分之七,同時期的美利堅合衆國黑人人口是百分之十三,可只要見過巴西人集會的場面,就知道這個百分之七是多麼不靠譜了,明明看起來如同南非,劃分出來和美利堅差不多。

“這邊的人似乎過於散漫,不知道能不能成爲工人!”伊迪絲洛克菲勒嘆了一口氣,對這一次的巴西之行表達不樂觀。

“放心,肯定沒事,這麼大的人口基數,還怕找不到合適的工人麼,實在不行我們可以找女人做工。”謝菲爾德對伊迪絲洛克菲勒的抱怨根本不當回事,這都是小問題。

對整個族羣來說,勤勞這個概念根本就違反人性,任何族羣都應該是懶惰的人多。只不過並不是所有族羣都有懶惰的資本,有懶惰的資本誰都不願意幹活。

謝菲爾德記得共和國剛開放的時候,日韓的企業對中國工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懶惰。日韓那時候已經經過了爬坡階段,可以說是有資格這麼說。相反計劃時代,中國工人人手鐵飯碗,沒有體會過隨時面臨失業的競爭。

但是過了也就十年的時間,龐大的中國工人就讓這些日韓企業知道,我們勤勞起來哪有你們什麼事,人口是你們兩個加起來的十倍,用點心就是碾壓局。

從在里約熱內盧的汽車公司,福特汽車經銷點,兩人借出了十輛汽車,一行隊伍趕往西郊,沿途還能看見不少貧民窯,一些露著上身的男孩,帶著好奇的神色看向這些奇怪的馬車,這些張望的人還不太知道,這些沒馬的馬車到底意味著什麼。

“伊迪絲,別看了,他們不值得同情,救急不救窮,窮人是永遠救不過來的。”謝菲爾德全當時沒有看見,他一直就認爲,一個資本家要善於剝削,而且必須把剝削最大化,因爲資本家也是一個階層,如果你做一個吃相好看的資本家,必然發展不過剝削力度更大的資本家,實際上如果不壓寶在新興產業上,在舊有的行業捉對廝殺,聯合公司幾乎永遠不可能和摩根聯盟、標準石油相提並論。

一定要尋找到最容易剝削的羣體,用最爲激烈的手段壓榨出來利益,才能保證自己的強大,所以摩根和洛克菲勒可以後來居上。要是倒退三十年前,這兩個家族,不可能和他的便宜祖父相提並論,但是摩根可以說是金融業的先行者,洛克菲勒掌控了石油產業,又剝削力度強大,又有別人無法插足的新興產業,很快就把所有競爭者甩到腦後。

“你這個人真是太沒有同情心了!”考察完了工廠的選址,再回到莊園的時候,伊迪絲洛克菲勒嘟著嘴道,“哪怕是裝一下,至少可以收穫一個好名聲。”

“我根本就沒有同情心,裝都懶得裝一下。”謝菲爾德倒是非常乾脆的承認了這一點,自誇道,“我是奴隸主的後代嘛,看所有人都是這樣的。想要對自己產業的工人好一些,只有一個辦法,擴大能夠剝削的人數,國內不夠就剝削國外的,這有什麼奇怪的。”

“還有你不敢想的麼?我們國家每年畢業的大學生都是聰明人,你不怕他們進入社會之後成爲大企業的反對者?”伊迪絲洛克菲勒撇嘴,不相信謝菲爾德真的敢完全不顧吃相。

“我可以讓他們畢不了業,辦法太多了,伊迪絲,我就給你說幾條簡單的辦法,你是不是承認知識是無價的,如果你承認這一點,我就可以出面和最爲知名的學者見面,推動保護學者權益的法律,搞定了大多數的學者之後,然後便是整合出版商,將所有流入市場的著作,學校的教材全部漲價,漲到一個普通家庭勉強負擔的程度。”

“如果這還不夠,我還可以和洛威爾、亞當斯他們合作,推動助學貸款,讓所有大學生一畢業就揹負一屁股債,到了那時候,大學生還有空找我的麻煩?”

謝菲爾德的嘴巴像是機關槍一樣,梳理起來幾條利益鏈,到時候再用輿論鼓吹快樂教育,人生就是享受生活,應該喝酒抽菸泡妞,雙管齊下簡直完美。

不過這還不夠,最爲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摧毀公立教育體系,現在國內的公立教育體系還是太強了,和私立大學差距不太大,這是一個麻煩。

“這個世界上怎麼會有你這種人!”伊迪絲洛克菲勒的喉嚨好像被什麼堵住了,連說話都覺得有些艱難。

“我要是和你弟弟約翰商量這件事,你猜他會不會同意?”謝菲爾德順手從桌子上拿出來新奧爾良發來得電報,一邊回答一邊看著,“喲,另外兩個傳媒巨頭下場了?”

普利策雖然在進入傳媒業的早期,曾經說過自己的報紙不是共和黨的喉舌,但明顯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表態,實際上這個傳媒巨頭和共和黨的關係很親密,至於另外一個傳媒巨頭赫斯特,因爲民主黨對外來移民的保守態度,立場是民主黨這邊的。

這兩個傳媒巨頭就是這個時代的,CNN和福克斯,當然這個年代民主黨和共和黨的立場是互換的,顯然這兩個傳媒巨頭的加入,表明事情已經不只是民間發酵的問題了。已經涉及到了一點政治因素。

謝菲爾德想了半天,覺得還不是讓約翰康納出手的時候,這個熱度還是可以繼續炒炒,不過可以藉著這個機會,讓蓋爾和麥克海爾跟民主黨談談了。

談談的人肯定不是威廉布萊恩,威廉布萊恩代表的是民主黨的一個派系,這個派系並不算保守派,至少比克利夫蘭總統的那個派系要進步的多。而且威廉布萊恩都連續輸了兩次,實在是讓民主黨內部升起了是不是換個人的想法。

民主黨保守派當中,現在威望最高的是紐約州的法官阿爾頓帕克爾,比起威廉布萊恩,阿爾頓帕克爾身上的保守色彩濃厚的多,而且在聯邦法律系統的地位很高。

如果能夠讓阿爾頓帕克爾說句話的話,南方各州的民主黨人就知道,應該怎麼辦了。

因爲阿爾頓帕克爾現在在紐約,蓋爾便讓麥克海爾留在新奧爾良,自己動手前往紐約,談論這一次的輿論風波,已經變成了兩黨問題這件事。

南方各州之所以程度不等的限制法案,很多在法律體系的民主黨人功不可沒,蓋爾來到紐約之後就直接找到了阿爾頓帕克爾,說明了自己的目的。表達了對現在輿論的擔憂,蓋爾直接說明來意,“置身事外的共和黨人,藉由這次的風波對民主黨進行攻擊,完全是沒有道理的,甚至破壞了我們合衆國的政治體系,現在很多民主黨人也心中有所憂慮,覺得這次共和黨發難並不簡單。”

蓋爾首先把這次的風波往共和黨人借題發揮上面一推,然後貌似詢問著解決之法。

“那麼,不少民主黨人現在是什麼意思。”阿爾頓帕克爾沉吟了一下,讓蓋爾實話實說表明來意。

“帕克爾先生,您在法律體系當中有著巨大的影響力,現在是你說一句話的時候,你主動站出來說話,肯定比共和黨人無休無盡的指責要好很多,這樣也能挽回一些民主黨的形象,這不僅僅是民主黨人的意思,也是很多企業和公司的意思。”蓋爾一五一十的開口,想要讓阿爾頓帕克爾座位資深民主黨人首先發難,抨擊南方各州的民主黨州政府效率拖拉,尤其要抨擊緩慢彷彿不存在的法律體系。

第二百八十一章 付出和收穫第四百四十七章 金融危機的源頭第一百一十章 日行一善第六百零八章 我就應該贏第九十一章 合夥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操控州議會第四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五百二十三章 先聲奪人的杜邦第六百八十章 加速主義第四百七十六章 三巨頭入華府第一百七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二十章 穩定大於一切第二百三十八章 世界債主第六百九十七章 地中海攻略第一百九十章 威廉伸張正義第三十三章 軟飯硬吃第一百七十章 美國電影之父第三百四十五章 羅斯福的關注第二百七十二章 謝氏騙局第五百一十一章 愚人節國情諮文第五百三十三章 杜邦敗訴第一百七十五章 巨頭們的勝利第五百七十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百二十九章 國會的反對者第五百三十三章 杜邦敗訴第三百九十章 真正的考驗第二百九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九十二章 國際資本家第三百六十四章 賓客臨門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行是冤家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三百四十六章 接受國會質詢第一百一十四章 休斯頓第一百二十八章 興建大學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四百二十六章 加利福尼亞暴亂第七百五十七章 衆望所歸第六章 鍍金時代第六百二十一章 神棍和神棍第三百八十八章 公理和法律第四百八十二章 風波漸熄第三百七十三章 老公,該喝藥了第五百章 進攻的號角第六百二十八章 兼併的汽笛第三百三十章 反托拉斯的號角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英有錢啊第五十三章 美國首富第五百一十八章 現在是私人時間第二百三十七章 二對二的遊戲第一百二十八章 興建大學第一百六十一章 好萊塢莊園第三百三十五章 羅斯福斡旋第七百三十四章 德美斷交第三百四十四章 滅頂之災第五百九十六章 安妮的金元外交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堆備案第二百二十一章 推卸責任第二百四十三章 福特南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聯邦政府求上門第二百五十章 可以談,得加錢第二百三十七章 二對二的遊戲第二百一十七章 繁榮的菲律賓第五百二十三章 先聲奪人的杜邦第三百九十四章 我沒輸!第五百二十六章 給杜邦個驚喜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三百零九章 利益同盟第三百九十章 真正的考驗第一百三十五章 有罪推斷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仗就是愛國第一百七十四章 選戰正酣第二百七十章 美利堅軟飯王第六十一章 標準化的好處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最懂房地產第二百四十六章 這就是緣分第六百二十八章 兼併的汽笛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番好意第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跳反第二百四十八章 聚焦巴拿馬第六十三章 海上風雲變幻第五百七十八章 塑料王國第六百零一章 萬里微操第八十八章 威廉負重前行第七百三十一章 下一代的婚禮第六十九章 顧拜旦第四百四十一章 正能量利益交換第二百七十一章 政治佈局第五百八十四章 投資土地和勘探第一百四十七章 挖牆腳第一百八十七章 躊躇滿志的緬因號第五百四十七章 煎熬的貝克蘭第一百九十六章 醞釀中的反擊第十六章 我也是愛國的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興市場債券第五百三十五章 請主角上場第五百六十六章 摩根的妹妹第四百五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一百五十五章 一路向西第三百零五章 一箭雙鵰第一百八十九章 最後通牒
第二百八十一章 付出和收穫第四百四十七章 金融危機的源頭第一百一十章 日行一善第六百零八章 我就應該贏第九十一章 合夥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操控州議會第四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五百二十三章 先聲奪人的杜邦第六百八十章 加速主義第四百七十六章 三巨頭入華府第一百七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二十章 穩定大於一切第二百三十八章 世界債主第六百九十七章 地中海攻略第一百九十章 威廉伸張正義第三十三章 軟飯硬吃第一百七十章 美國電影之父第三百四十五章 羅斯福的關注第二百七十二章 謝氏騙局第五百一十一章 愚人節國情諮文第五百三十三章 杜邦敗訴第一百七十五章 巨頭們的勝利第五百七十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百二十九章 國會的反對者第五百三十三章 杜邦敗訴第三百九十章 真正的考驗第二百九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九十二章 國際資本家第三百六十四章 賓客臨門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行是冤家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三百四十六章 接受國會質詢第一百一十四章 休斯頓第一百二十八章 興建大學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四百二十六章 加利福尼亞暴亂第七百五十七章 衆望所歸第六章 鍍金時代第六百二十一章 神棍和神棍第三百八十八章 公理和法律第四百八十二章 風波漸熄第三百七十三章 老公,該喝藥了第五百章 進攻的號角第六百二十八章 兼併的汽笛第三百三十章 反托拉斯的號角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英有錢啊第五十三章 美國首富第五百一十八章 現在是私人時間第二百三十七章 二對二的遊戲第一百二十八章 興建大學第一百六十一章 好萊塢莊園第三百三十五章 羅斯福斡旋第七百三十四章 德美斷交第三百四十四章 滅頂之災第五百九十六章 安妮的金元外交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堆備案第二百二十一章 推卸責任第二百四十三章 福特南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聯邦政府求上門第二百五十章 可以談,得加錢第二百三十七章 二對二的遊戲第二百一十七章 繁榮的菲律賓第五百二十三章 先聲奪人的杜邦第三百九十四章 我沒輸!第五百二十六章 給杜邦個驚喜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三百零九章 利益同盟第三百九十章 真正的考驗第一百三十五章 有罪推斷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仗就是愛國第一百七十四章 選戰正酣第二百七十章 美利堅軟飯王第六十一章 標準化的好處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最懂房地產第二百四十六章 這就是緣分第六百二十八章 兼併的汽笛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番好意第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跳反第二百四十八章 聚焦巴拿馬第六十三章 海上風雲變幻第五百七十八章 塑料王國第六百零一章 萬里微操第八十八章 威廉負重前行第七百三十一章 下一代的婚禮第六十九章 顧拜旦第四百四十一章 正能量利益交換第二百七十一章 政治佈局第五百八十四章 投資土地和勘探第一百四十七章 挖牆腳第一百八十七章 躊躇滿志的緬因號第五百四十七章 煎熬的貝克蘭第一百九十六章 醞釀中的反擊第十六章 我也是愛國的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興市場債券第五百三十五章 請主角上場第五百六十六章 摩根的妹妹第四百五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一百五十五章 一路向西第三百零五章 一箭雙鵰第一百八十九章 最後通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栗县| 钟山县| 五台县| 新密市| 镇安县| 句容市| 洱源县| 三江| 大方县| 姜堰市| 深泽县| 宣城市| 金坛市| 高密市| 徐水县| 肇源县| 奈曼旗| 贺州市| 贞丰县| 松潘县| 宣恩县| 东光县| 稻城县| 怀安县| 郁南县| 青铜峡市| 德保县| 保德县| 星子县| 定结县| 武夷山市| 昌吉市| 昌江| 高淳县| 汉源县| 宝坻区| 静乐县| 泗阳县| 周口市| 陇西县| 乌审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