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開頭炮一定要打響!
7月30日。
看似很平常的一天。
只不過嘉行的人今天格外地齊。
因爲公司第二個項目《瑯琊榜》,就要上線了。
相比起《盜墓筆記》,儘管沒有那麼有意義,可也是相當重要。
可以說後面的項目,都等著它的開門紅。
“可惜候製片他們不在,不然可以一起見證了。”徐嘉惋惜道。
“他們還在拍《僞裝者》,不過候製片說了,今天會特意放半天假,帶全劇組觀看第一集,算是支持一下收視率。”曾佳笑道。
說實話,連正午陽光的人都搞不懂徐嘉對他們的信心從何而來,甚至於比他們都更堅信這個項目的成功。
要知道上馬這個項目的時候,可是有許多人不看好。
若不是侯洪亮一意孤行,這個過億的大製作很難推動下去。
《僞裝者》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
這部劇起初就是爲了儘量挽回《瑯琊榜》的投資。
“辛苦劇組人員了,這樣,記得撥款過去,一人發(fā)個紅包,尤其是候製片他們這些主創(chuàng),更要包個大的。”徐嘉叮囑道。
一言不合就撒幣,他就是這麼豪氣,任誰碰見能幫自己賺錢的搖錢樹,自然不會吝嗇施肥。
畢竟比起豐厚的果實來,現(xiàn)在投入的都只是九牛一毛罷了。
唯一可惜的是,這兩部劇都不適合影視周邊開發(fā)。
但有的賺就不錯了,還要什麼自行車。
待到老胡的歌聲響起,辦公室立刻安靜了下來。
“變幻風雲(yún)幾卷
亂世起驚瀾
血仍殷何人心念
烈火清平願”
說起來,不知何時開始,老胡主演的劇一般都有個傳統(tǒng)。
那就是主題曲歸他來唱。
當年巔峰之際,連歌手這個標籤都含金量十足。
或許這就是《仙劍》主創(chuàng)演員共同點吧。
劉易菲戲拍得好好的,曾經(jīng)一度想要往歌壇發(fā)展,甚至跑到東瀛唱歌打榜。
大蜜蜜就更不用說了。
一首《愛的供養(yǎng)》,一二年年度最熱歌曲。
更是營造出一個全網(wǎng)皆知的熱梗,愛的供養(yǎng),再問自殺。
只不過徐嘉輕易不能在大蜜蜜面前提這首歌,不然就遭到死亡凝視。
畢竟這下子,全國人民都知道咱家蜜姐唱歌走調(diào)了。
“感覺如何?”徐嘉問道。
“暫時看不出來,但僅從開頭的畫面感和節(jié)奏,我覺得故事上還不錯。”曾佳斟酌著回答道。
她的意思便是質(zhì)量可以了,但會不會爆就說不準了。
前世《瑯琊榜》也是低開高走,到了後面格局鋪開,才吸引到一茬又一茬的受衆(zhòng)。
可這一世不同,胡戈比前世同一時期,知名度更高。
陣容上,《瑯琊榜》也更強。
就胡戈和楊陽再度合作,吳邪,張起靈cp再出,就足以吸引不少熱度了。
“加大宣傳投資,只要正向反饋內(nèi),就不用吝嗇。”
徐嘉這話一出,很顯然《瑯琊榜》的宣傳投入直接拉滿。
證明了他有多看好這部劇的潛力。
曾佳即使心頭有疑慮,也下意識地去執(zhí)行徐嘉的命令。
這是徐嘉通過一次次成功樹立起來的威信。
之所以毫不吝嗇宣傳費用,是因爲徐嘉清楚這部劇基數(shù)越大,吸引的人羣也就愈多。
這就是好劇的魅力,遠遠不同於小衆(zhòng)精品。
前世《瑯琊榜》低開高走的表現(xiàn)也證明並不是大衆(zhòng)不喜歡,只是發(fā)現(xiàn)得比較晚。
番茄臺和京臺,兩個上星頻道下午黃金檔聯(lián)播。
收視率只能等到第二天才能出爐。
不過企鵝視頻的數(shù)據(jù)出來得卻很快,他們要比衛(wèi)視晚許多,凌晨零點才上線。
即使在這個時間段。
劇集上線一個小時,播放量就破億。
比當初的《盜墓筆記》,來得更加兇猛和殘暴。
其他網(wǎng)劇見狀,乾脆直接俯首稱臣了。
丫的你這製作放在上星衛(wèi)視都稱得上王者,偏偏到網(wǎng)劇平臺欺負我們。
一邊飛機大炮,一邊小米加步槍,這還怎麼打?
衛(wèi)視也樂得如此。
畢竟網(wǎng)劇平臺的熱播,也能助推劇集收視率上漲。
很簡單,衛(wèi)視播出時間一般都要比網(wǎng)劇平臺早半天,這個時間差足以讓許多追劇的粉絲提前守在電視機前了。
之前沒有接觸的觀衆(zhòng)也可以通過網(wǎng)劇平臺補上沒看過的,或者單純從網(wǎng)劇平臺上入坑,再跳到衛(wèi)視的懷抱。
網(wǎng)劇平臺也不虧,他們平臺的劇集可以無限重刷,反觀衛(wèi)視卻辦不到,這就是差異化競爭。
只要做好安排,一樣可以形成互補。
……
第二天。
不光曾佳熬了一個通宵。
番茄臺和京城衛(wèi)視的人也是同樣如此。
他們買下《瑯琊榜》的價錢可一點不低。
想想看,如果不是價格夠高,侯洪亮怎麼可能不賣給自己老東家山影?
當然,這也有山影一般播自制劇的緣故。
“收視率再有十分鐘就統(tǒng)計出來了,但是《瑯琊榜》網(wǎng)絡(luò)熱度從昨天上線後,一直處於較爲活躍的狀態(tài),有過幾次要形成熱搜話題的趨勢,但還是差了一口氣,鑑於投產(chǎn)比的估算,我們暫時沒有推動。”曾佳說道。
圍脖熱搜榜帶來的熱度,圈內(nèi)人都能看得見,競爭那是相當激烈。
不光圈內(nèi)公司想要,圈外公司也擠破腦袋想打廣告,自然也就造就了恐怖的價位。
硬捧上去的代價,一般公司根本承受不起。
嘉行出得起這個錢,但沒必要做這個大冤種。
哪怕推動,也只會藉著勢頭再去事半功倍地做。
“發(fā)動一下胡戈和楊陽的粉絲羣體,另外《盜墓筆記》劇粉也可以再拉攏一波,這些都是我們公司的基本盤,這個力量要充分利用上。”
徐嘉用手指敲了敲桌面,沉吟著說道:“包括劇組的主創(chuàng)人員,抽出一定的時間來上節(jié)目跑跑宣傳,我們要營造出一個勢頭,一個觀衆(zhòng)們只要看到是嘉行出品,就覺得是精品的勢頭。”
“而想要營造出這個氛圍來,《瑯琊榜》開頭炮一定要打響,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給我來個開門紅!”
徐嘉的決心比昨天要更加堅定,開弓沒有回頭箭。
爲了後續(xù)的項目更順利,他就必須把觀衆(zhòng)的期待感給頂上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