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四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輿論戰

姜子牙一面命人準備白衣素縞,一面派出哨探去尋找好友申公豹的下落,因爲據老薑推算,申公豹並未身死,只是不知道其去向。

另一方面,朝歌城中的紂王接到前線的八百里捷報,差點樂暈過去。

在反覆驗明瞭姬考的首級後,紂王很是滿意,先是用其告慰了之前戰死的聞太師和武成王,然後就準備大加封賞冀州軍。

百官朝議,俱是滿臉激動,誰都沒料到冀州軍會如此勇悍,百萬軍中取敵將首級,一出手就把叛逆頭子給咔嚓了。

首相商容甚爲激動的上前一步奏曰:“陛下萬福,祖宗庇佑,此番大捷一雪前恥,不但重創了西岐賊子,斬首姬考,還威懾了四方諸侯。八百諸侯俱都上書朝廷,歌頌陛下威名。”

紂王大喜曰:“冀州侯果然驍勇,朕要重重的犒賞於他。首相舉賢有功,也應嘉獎。”

商容連忙迴應:“老臣微末之功,不足言道,全賴陛下聖明,破格重用蘇護,若論首功,當以陛下爲先。”

羣臣也連聲附和。

紂王大笑不止,近些天來的鬱悶心情一掃而空。

“傳旨,冀州侯蘇護,統軍有方,調度得當,大敗西岐叛賊二十餘萬人(真是越吹越玄乎- -!),斬首賊酋姬考,收復失地千里,大功於朝,特加封蘇護爲平寇王,封地百里。先鋒鄭倫,以寡擊衆,奮勇當先,當爲衆將之楷模,加封爲上大夫,封地三十里。一衆將士,另有嘉獎……望卿等再接再厲,勇往直前,徹底平定西岐叛匪。待還軍之日,朕不吝重賞。”

洋洋灑灑上千字的一旨加封詔書,將所有參戰人員都封了個遍,最後則是要蘇護等人繼續加油,斬掉姬發和姜子牙等人的頭顱。

朝歌上至紂王、百官,下至黎明百姓都以爲姬考纔是西岐的首腦,此番賊酋斃命,西岐賊軍定會土崩瓦解,平頂叛亂指日可待。但他們萬萬想不到的是,姬考其實是權力遊戲中的犧牲者,真正的西岐之主乃是武王姬發。但不管怎麼說,殷商一方都要通過這次大捷,大肆渲染一番,好人四方的諸侯們都明白,犯上作亂者的下場是什麼。

於是乎,在有心人的推動下,將此役說得越來越玄,什麼樣的版本都有- -!有的說冀州侯自領五萬大軍與西岐叛逆三十萬決戰於青龍關外,一舉擊潰賊軍,斬首敵酋姬考;有的吹噓先鋒鄭倫單騎破敵,於萬軍中力斬姬考,一舉奠定了勝局;更有人誇張的說,其實此役就是鄭倫所部三千烏鴉兵對陣西岐三十萬叛逆,他們都是天神下凡,以一當百,大勝對手,直將賊軍殺得橫屍遍野,血流成河……

最後傳來傳去,越傳越誇張,連紂王都有些看不過去了- -!

別說,這樣一來,還真的把原本蠢蠢欲動的四方諸侯們給唬住了,他們生怕下一個會是自己,連忙備置貢品,準備孝敬紂王。

西岐周軍大營,姬發和姜子牙等人也傻眼了(~囧~),他們萬萬沒料到姬考身死會帶來如此大的政治效應。

原本姬發以爲姬考死了就死了,自己爲他發喪後,立志報仇雪恨,便能名正言順的成爲西岐之主,卻不曾想到殷商一方竟然利用姬考的死來大做文章,硬是把一場小得不能再小的遭遇戰說成了一場曠世大戰,簡直把那撿了大便宜的鄭倫吹噓成了天下第一名將,把冀州侯蘇護捧成了當今天下第一帥才。

姬發猛的一錘案板,說:“人怎麼可以無恥到這種地步,虧得他們還是廟堂之人。”(姬發這廝完全忽略了他自己之前的無恥行爲,那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哦- -!)

姜子牙也嘆了口氣,迴應道:“唉!是啊,看來吾等小瞧了殷商朝廷的無恥程度,他們這樣一番動作,還真是把四方諸侯給暫時穩住了,連向來傾向於我們的北伯侯崇黑虎也開始首鼠兩端了,聽說連他也悄悄給紂王準備起貢品來。”

姬發失聲曰:“什麼!崇黑虎安敢如此,要知道他的這個侯位可是我們幫他謀來的,不然怎會有今時今日這般光景。”

姜子牙:“殿下明鑑,趨利避害是人之本性,崇黑虎聽聞我軍失利,生怕紂王以後會遷怒於他,故而有這般小動作也是可以理解的。”

姬發問:“首相,難道我們就幹看著商湯無道這般作爲而無動於衷嗎?”

老薑笑了笑,回答說:“殿下勿急,商湯此番就算吹牛把天給吹破了,那又能奈我何,只要我軍擊敗蘇護大軍,一切謠言便可不攻自破,到時候四方諸侯自然又會傾向我軍。”

姬發點頭稱是,但他還有一個疑問:“不知首相以爲,明王身死,吾等當如何向國人解釋,畢竟這是否定不了的事實。”這廝的意思是不想讓自己背上罵名。

姜子牙想了想,說:“明王殿下宅心仁厚,不忍生靈塗炭,故而只帶了幾個親衛去試圖說服冀州侯蘇護罷兵言和。怎料商湯無義,出爾反爾,殺害了明王殿下。此仇當不共戴天,它日必斬蘇護和鄭倫於馬下。”

姬發贊曰:“首相句句在理,不愧爲老成謀國,就按你說的辦,大肆渲染明王殿下的高義,指責商湯的無信。本王決定,爲明王殿下齋戒十日,以告慰其在天之靈。”

於是乎,殷商和西岐各說各的,大家都指責對方在說謊。

…… ……

商軍大營中一片喜氣洋洋的氣氛,因爲衆將士不管是否參與了傳說中的那場曠世之戰,都得到了大量封賞,是以人人笑逐顏開,尤其是得以封王的蘇護和坐火箭般的上大夫鄭倫。

話說當日蘇護得到紂王的封賞詔書後,高興得整宿沒睡著覺,此番出征,他一仗未接,便得以封王,已經和之前的黃飛虎平起平坐,如何能不喜出望外。

私下裡,蘇護也沒虧著立此大功的先鋒官鄭倫,他自掏腰包,先紂王一步,重重嘉獎了鄭倫所部三千烏鴉兵,表示大家都是好樣的,沒有給冀州軍丟臉,平定西岐叛亂指日可待,到時候大家都衣錦榮歸。

蘇護、蘇全忠、鄭倫在慶功宴上觥籌交錯、推杯換盞。

蘇護也不是呆瓜,他悄悄問鄭倫曰:“鄭將軍,本帥寫的捷報奏摺相信你也看過,上面報了個殺敵十萬之數,那不過是爲了震懾四方蠢蠢欲動的諸侯所爲,當不得真。本帥也知道,將軍所部能征慣戰,能夠以一當十,但到底只有三千之數,如何能一舉破姬考所部?將軍戰報上說斬敵五萬有餘,其部盡散,還請將軍教我。”

鄭倫面色有些怪異,欲言又止,最後掙扎了半響,纔回答道:“大帥明鑑,那斬敵五萬之數不過是下面的人胡誇只說,其實……其實末將所部只遇見姬考帶領的萬餘人馬……”(鄭倫到底還是要留得幾分臉皮的,若明說他們只遇見五六個敵軍,然後硬是將這微末戰事吹噓成了曠世大捷,那豈不讓人笑破了肚皮。)

蘇護聞言,臉色一變,琢磨了許久,話曰:“看來傳言非虛,那姬考和姬發爭權奪利,雙方水火不容,姬考此番只帶萬餘人馬襲擊青龍關,想必是爲姬發所迫,不得已而爲之。”

鄭倫直呼大帥聖明。

蘇護又言:“鄭將軍今日所言,勿要再對他人說起,現在舉國上下皆需要一場空前大捷來提振士氣,且姬考身死也是事實,故而若有人再問起此戰情況,將軍要一口咬定,斬敵十餘萬人。至於其它的事,就交由本帥來處理了。”

鄭倫連忙點頭稱是。

於是乎,接下來的日子裡,殷商和西岐打起了輿論戰,雙方大打口水戰,似乎是都想用唾沫來淹死對方。

西岐一方指責殷商無道,殺死了前去議和休兵的明王姬考,他們的理由是:“既然你們硬說是在大戰中斬殺明王殿下的,那就請你們指出大戰之地,那二十萬被你們憑空虛構出來斬首的將士又身在何方。”

蘇護一邊立馬反擊說:“縱然雙方議和,焉能一來就讓主帥親自前往,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除非別有用心者有意要讓姬考送死,否則怎會有如此怪誕之說。再說了,若要問二十多萬被我軍斬首的敵軍屍首在哪,那還用問,當然是埋了- -!時至烈日當頭,酷暑難耐,總不能讓這些個屍首橫屍於野,霍亂叢生吧!爲天下黎民計,從道義上出發,我軍不辭辛勞,主動埋葬了賊軍屍首,乃是大功德一件,可見我軍是仁義之師。”

雙方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不相讓,直讓四方諸侯弄了個霧裡看花,搞不清楚實情。

最後雙方約定,來日再戰,到時候用兵刃來說話,以定分曉。

第三章 不是英雄不聚首第十八章 你是好人(一)第二章 竹槓敲得邦邦響(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截教門下紛紛入場第六章 教問題少年如何做人第十八章 比武招親第十章 合璧,摩訶無量第六十七章 軒轅和蚩尤的硬碰硬(二)第三十二章 道友請留步第一百零四章 姬考、姬發同日稱王第三十二章 左邊一個鱷祖右邊一個瘋子第二十五章 滑稽可笑的叛亂(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方教跌倒第一百六十九章 萬仙陣(二)第十七章 解恩怨,拉壯丁第十五章 羅睺跌倒,天虎吃飽第八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十章 今日我渡你,明日你渡我第四十四章 諸多大能共謀紅雲第一百三十二章 趙公明失寶第二十六章 謝當家的野望第二十八章 諸子百家,返本歸元(一)第八章 絕世好劍即將問世第四十七章 諸多大能護人族第三十四章 高大上的碾碎第十八章 楊廣身死,馬邑科舉第一百四十七章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第四十二章 大成聖體的傳承(四)第九章 元吉跌倒,天虎吃飽(一)第十九章 看來這坑還得挖得更深些第二十一章 猜想是正確的(一)第二章 第一個目標,南疆第三十章 大戰雁門關(一)第二十章 死靈淵第二十四章 獨孤劍聖也是個演技派第三十八章 鬥將第二十三章 英雄大會,金輪現身第一百零五章 武成王伐周,封神榜出第八十五章 冀州大戰,龜靈教妲己第一百二十章 謝大神在行動第八十五章 冀州大戰,龜靈教妲己第四十六章 大劫將起,人族先遭殃第十五章 玲瓏復活第十章 身殘志堅的藝術家第三十八章 構建地府,挖坑準提第九章 互拉壯丁,埋下第二枚暗樁第二十五章 滑稽可笑的叛亂(一)第二十五章 少林衆僧欲降魔第十一章 正式開啓第一百一十六章 第一個闡教大羅金仙到了第四十二章 闡截弟子大比拼(二)第七章 搞定突厥國師第十五章 丐幫的華麗轉身第一章 佈下一局大棋第十七章 狐貍精和老人精第二十三章 三清首徒,多寶道人第十五章 丐幫的華麗轉身第五章 魑魅魍魎皆消散第二十八章 機靈的六耳第二十一章 玄蛇第七十七章 封神前的各自謀劃第六章 誰說胡人無豪傑第二十五章 屠龍之戰(一)第三十五章 大坑貨姜太虛第一百二十章 謝大神在行動第二十五章 滑稽可笑的叛亂(二)第三章 菩斯曲蛇養殖計劃第六十三章 小摩擦第三十六章 馬邑之戰(三)第八十九章 朝堂一鍋粥、雲中子見姜子牙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方教跌倒第四十六章 地府的規矩要改一改(二)第六章 好大一個計劃第二十章 第一屆論道大會第一百五十一章 后羿脫困,嫦娥當家第三十七章 向太古一族宣戰第六章 法家的崛起(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變了味的十絕陣(三)第四十八章 還有比這更大的因果嗎(一第八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二十五章 段胖子是個好客卿第七十八章 截教小變化,衆聖齊齊籤榜第三十五章 馬邑之謀(二)第二十三章 不走尋常路的萬毒門第十五章 氏人一族的選擇第八章 好一條大蝮蛇第二十七章 蜀山、重樓第十二章 三族大戰(二)第一章 天下第一大坑貨,泥菩薩第五十四章 衆聖補天,重立天帝第一百零五章 武成王伐周,封神榜出第九章 老段,這口黑鍋你來背如何第二十一章 大道因果法則第二十七章 現在知道厲害了哇第六十五章 紅雲了因果,軒轅出第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十六章 姜太虛的華麗轉身第十四章 打蛇上棍的慕容九和張菁第七十四章 出錢出力還受氣第一百二十一章 謝大神在行動(二)
第三章 不是英雄不聚首第十八章 你是好人(一)第二章 竹槓敲得邦邦響(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截教門下紛紛入場第六章 教問題少年如何做人第十八章 比武招親第十章 合璧,摩訶無量第六十七章 軒轅和蚩尤的硬碰硬(二)第三十二章 道友請留步第一百零四章 姬考、姬發同日稱王第三十二章 左邊一個鱷祖右邊一個瘋子第二十五章 滑稽可笑的叛亂(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方教跌倒第一百六十九章 萬仙陣(二)第十七章 解恩怨,拉壯丁第十五章 羅睺跌倒,天虎吃飽第八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十章 今日我渡你,明日你渡我第四十四章 諸多大能共謀紅雲第一百三十二章 趙公明失寶第二十六章 謝當家的野望第二十八章 諸子百家,返本歸元(一)第八章 絕世好劍即將問世第四十七章 諸多大能護人族第三十四章 高大上的碾碎第十八章 楊廣身死,馬邑科舉第一百四十七章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第四十二章 大成聖體的傳承(四)第九章 元吉跌倒,天虎吃飽(一)第十九章 看來這坑還得挖得更深些第二十一章 猜想是正確的(一)第二章 第一個目標,南疆第三十章 大戰雁門關(一)第二十章 死靈淵第二十四章 獨孤劍聖也是個演技派第三十八章 鬥將第二十三章 英雄大會,金輪現身第一百零五章 武成王伐周,封神榜出第八十五章 冀州大戰,龜靈教妲己第一百二十章 謝大神在行動第八十五章 冀州大戰,龜靈教妲己第四十六章 大劫將起,人族先遭殃第十五章 玲瓏復活第十章 身殘志堅的藝術家第三十八章 構建地府,挖坑準提第九章 互拉壯丁,埋下第二枚暗樁第二十五章 滑稽可笑的叛亂(一)第二十五章 少林衆僧欲降魔第十一章 正式開啓第一百一十六章 第一個闡教大羅金仙到了第四十二章 闡截弟子大比拼(二)第七章 搞定突厥國師第十五章 丐幫的華麗轉身第一章 佈下一局大棋第十七章 狐貍精和老人精第二十三章 三清首徒,多寶道人第十五章 丐幫的華麗轉身第五章 魑魅魍魎皆消散第二十八章 機靈的六耳第二十一章 玄蛇第七十七章 封神前的各自謀劃第六章 誰說胡人無豪傑第二十五章 屠龍之戰(一)第三十五章 大坑貨姜太虛第一百二十章 謝大神在行動第二十五章 滑稽可笑的叛亂(二)第三章 菩斯曲蛇養殖計劃第六十三章 小摩擦第三十六章 馬邑之戰(三)第八十九章 朝堂一鍋粥、雲中子見姜子牙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方教跌倒第四十六章 地府的規矩要改一改(二)第六章 好大一個計劃第二十章 第一屆論道大會第一百五十一章 后羿脫困,嫦娥當家第三十七章 向太古一族宣戰第六章 法家的崛起(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變了味的十絕陣(三)第四十八章 還有比這更大的因果嗎(一第八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二十五章 段胖子是個好客卿第七十八章 截教小變化,衆聖齊齊籤榜第三十五章 馬邑之謀(二)第二十三章 不走尋常路的萬毒門第十五章 氏人一族的選擇第八章 好一條大蝮蛇第二十七章 蜀山、重樓第十二章 三族大戰(二)第一章 天下第一大坑貨,泥菩薩第五十四章 衆聖補天,重立天帝第一百零五章 武成王伐周,封神榜出第九章 老段,這口黑鍋你來背如何第二十一章 大道因果法則第二十七章 現在知道厲害了哇第六十五章 紅雲了因果,軒轅出第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十六章 姜太虛的華麗轉身第十四章 打蛇上棍的慕容九和張菁第七十四章 出錢出力還受氣第一百二十一章 謝大神在行動(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棉县| 青铜峡市| 阿拉善盟| 开远市| 土默特右旗| 鲁山县| 榆林市| 乐业县| 青州市| 金坛市| 竹北市| 兴业县| 额尔古纳市| 江山市| 霍州市| 土默特左旗| 镇远县| 招远市| 耒阳市| 永吉县| 金秀| 巨野县| 深泽县| 景洪市| 武功县| 海晏县| 和龙市| 凤阳县| 彭阳县| 文登市| 洪雅县| 天台县| 上虞市| 衢州市| 栖霞市| 绥棱县| 榕江县| 沈丘县| 开封市| 襄汾县| 西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