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果然是一個非常懂得享受的人,也是一個非常有眼光的人。
都說後宮佳麗三千,如果這三千里不算上宮女的話,這話其實是有一點誇張的。當然了,歷史傳說中被晉武帝臨幸過的女子有一萬多人,如果此話屬實的話,那就算平均每天一個,呃……一年才365天,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算下。
但是這話放到楊廣身上,卻是一點都不誇張。被封了名號的嬪妃有三千一百多人,其他普通宮女更是無數,至少也在兩萬以上。
這其中,楊天化最熟悉的要屬蕭皇后了(看穿越小說時熟悉的),要說到這蕭皇后,還真是一傳奇人物。因爲以前看架空隋朝的小說時,蕭皇后幾乎是每本必寫人物,因此楊天化特地去查過資料,資料上說蕭皇后在宇文化及縊殺楊廣之後,蕭皇后便成了宇文化及的偏房。而宇文化及也因沉迷於蕭氏的美色,漸漸忽略了軍事大計,終不敵竇建德的大軍而被殺,沒想到竇建德也看上了蕭皇后,納她爲妾。竇建德在得到蕭氏後,與宇文化及一樣,縱情於聲色,不思進取。當時草原上突厥人比較強大,威脅著中原,竇建德不敢得罪,於是將蕭氏交給了突厥可汗,蕭氏便成了可汗的愛妃。不久,可汗病逝,被新任可汗接納爲妻妾。後來唐朝的大軍攻入突厥,索要回蕭皇后,令李世民一見傾心,不顧世俗流言,封其爲昭容。
如果宇文化及、竇建德這些自封的也算是皇帝的話,那蕭皇后前後一共輾轉了6個皇帝。這一生真可以說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了。
當然了,這些到底是正史還是野史,楊天化穿越前沒去考查,現在想考查卻又沒了機會,因爲歷史早就因他而改變了。所以說,穿越者也不是萬能的嘛。
蕭皇后本名蕭玉兒(查遍資料沒有查到蕭皇后的真名,記得有一本架空隋朝小說上稱蕭皇后爲蕭玉兒,我覺得名字還算不錯,便借用一下。希望該作者看到了,不要說我抄襲呀。)人如其名,那皮膚真如美玉一般。借用古人的話來說便是:滑膩似酥,紅潤如脂。當楊天化第一次看到蕭皇后——不,是蕭玉兒時,楊天化知道,他穿越前查的那些資料有80%的可能性是真的。
當蕭玉兒滿含嬌態的走向楊天化時,楊天化如同被雷擊中一般,立在當場,肚子中本來沒有什麼墨水的楊天化腦子中卻蹦出兩句詩來:風吹仙袂飄飄舉,粉膩酥融嬌欲滴。
算起來蕭皇后應該是四十多歲的人了,但看起來絕對不超過三十歲。就算是有人說他才二十五六,楊天化也絕對會稱讚對方有眼光的。
“童子雞”能破在這等傳奇女子身上,楊天化當然是求之不得,管他三十多還是四十多呢,看起來漂亮就行了。真要說起來,這裡每一個人都比他大了一千多歲。當下也不多廢話,拉著蕭玉兒便朝後宮走去。
目的自然不用多說,楊天化可沒有白晝不可宣淫的規矩。
初嘗銷魂滋味的楊天化食髓知味,因爲經過神幣的改造,楊天化的體力異與常人,一晚上直接把楊廣留下的皇后外加貴妃,德妃、淑妃三位一品夫人給寵幸了。(具體內容我就不多寫了,想看這方面內容的,17K多的是。)
好在楊天化剋制能力還算不錯,知道這中華帝國剛剛纔建立起來,農民起義軍都還沒有完全平定呢,倒也沒有就此“君王從此不早朝”。
剛剛成爲男人的楊天化一大早便興致高昂,急衝衝的把郝璦、張遠山、房德、常仲興幾人都叫了過來。(楊天化攻打晉陽的這半個月,金城的班底基本上都已經搬過來了。)
郝璦、張遠山、房德三人目前都是帝國丞相,因爲楊天化急著攻打晉陽,因此朝廷機構基本上都是胡來的,楊天化想到什麼便封什麼,反正也只是過渡時期嘛。本來隋朝是定三省制的,三省分別叫內史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長官內史省的內史令、門下省的納言、尚書省的尚書令雖然都相當於宰相,但卻並沒有這一叫法了。但是楊天化是從後世來的,看多了古裝劇,對於丞相這一名稱那是相當的深刻,況且考慮到這三個人都是一開始便跟著他的,現在他當了皇帝了,自然得讓他們威風一把,所以這才一下子便封了三個宰相。
從這點來看,楊天化畢竟還算是小孩子心性,只要有人對他好,便時刻想著回報人家。
不過今天楊天化已經成了男人了,當然得換用男人的方式來思考了。
首先,軍、政肯定是要分開的。因此丞相也不像以前般那般不論大事小事都一把抓了。楊天化雖然是所世來的,但是對於政事機構方面卻是一竅不通。不過好在後世的傳媒力量偉大,就算是楊天化從不關心政治,至少也能知道一點。
於是楊天化便如同玩遊戲一般,自己開始規劃起他的班底組成來。首先,把下面的部門總共分成四大部,分別是政經部,軍事部,科技部,教育部。
政經部就是政治經濟部門的簡稱,是這四大部門之中最爲龐大的部門,什麼農業啊,商業啊,工業啊,醫學啊這些都歸政經部管。部長楊天化早就選好了,就是李世民。不過這個不叫部長,而叫總理,李世民總理。
軍事部則專管軍事,領導人便是薛舉,職位爲總司令。
科技部:專門搞科學研究。其實這纔是楊天化最看重的部門,其他問題,在楊天化位面王身份的支持下,根本就是小意思,但是,如果科技部不能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發展出能航行到50億光年之外的宇宙艦隊出來,那大家便等著一起消亡吧。
教育部:當然就是專門培養人才的部門了。部長由楊天賜擔任。本來,教育部應該是放在政經部裡的,之所以把教育部專門提出來,是因爲楊天化對教育部的重視。按常歸方法,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是不可能教育出能夠製造飛行50億光年飛船的人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