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8章 空城計?

秦東正準備下令攻城,大雨突然下了下來,這讓他措手不及,上午的情況他都是全程看在眼裡,下午只要再加強一下進攻,奧多亞塞鐵定會守不住,但是這突如而來的大雨打亂了秦東的全部計劃,在大雨中攻城?想都不用想,下雨後雲梯會打滑,攻城塔也推不動,士兵爬都爬不上城牆還怎麼攻城?秦東只能站在大帳門口看著大雨發呆,嘴裡爆出一句粗話:“我擦!傳令,撤回營地”。

城內的奧多亞塞看見下雨後大喜過往,當即發佈命令,讓士兵通知城內所有居民全部向南門外撤走,軍隊留在後面殿後,他雖然渴望這場大雨連續下幾天,只有這樣他纔有足夠的時間等到希臘和馬其頓的援兵到來,但是他不敢肯定這場大雨會下多久,如果在援兵還沒有到來之前就天晴了,那對於拉茲洛格來說絕對是滅頂之災,他從來沒有想過拉茲洛格竟然連一天都沒有守住就要選擇撤退,要知道這可是要塞啊,不是土包!竟然連一天都守不住,算什麼要塞?

奧多亞塞曾經想過利用銀鬆寨的地勢,偷偷派出三百騎兵從銀鬆寨那邊繞到秦東軍隊的背後偷襲,但是他派去偵查的人回來報告說在銀鬆寨山下駐紮著一支匈奴騎兵,大約一百騎左右,數量雖然不多,但想派三百騎兵從那兒深入敵後基本上不可能了,也許等那三百騎兵剛剛下山就會遭到突襲,而現在只有在大雨中撤退。才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覺,拉茲洛格雖然保不住了,但是隻要在匈奴人反應過來之前能將城內所有的居民和軍隊撤走。就可以保存有生力量,地盤丟了可以再去搶,搶不了匈奴人的,搶羅馬人的還不容易麼?但是部落的人如果都死了,那麼就全完了,所以在人和地盤之間,奧多亞塞選擇了保人而捨棄地盤。

“大人。看樣子這場雨是段時間內停不下來了,今天下午的攻城作戰只能擱置了!”託隆走到秦東左後側說道。

秦東站在大帳門口望著外面的下著大雨而出神,聽見託隆的聲音後說道:“來人。傳我的命令,全體將士下午休整,偵騎隊不能休息,必須一直監視守軍的動靜。還有銀鬆那邊。不能放一個敵軍士兵下山深入我軍敵後!”

“是,將軍!”門口一個傳令兵答應一聲,當即騎兵跑了出去傳達命令。

等傳令兵傳達命令去之後,秦東帶著諸多軍官前往步兵營帳檢查傷員的治療情況,並且安排將戰死士兵的遺體進行火化,用容器將骨灰裝好,戰爭期間一切都從簡,再說讓死者入土爲安也是當務之急。雖然這個季節發生瘟疫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總要小心點不是?往往像發生瘟疫這種事情就是在不注意的過程中發生的。

傾盆大雨下了一個下午都還有停歇的跡象。直到第二天清早,大雨才慢慢停了下來,但還是有麻麻細雨從天空飄落,不遠處的拉茲洛格要塞城牆在煙雨濛濛中若隱若現。

用過早餐之後,衆軍官們在秦東的大帳內集合點卯,帶秦東安排今天的任務之後就要離去,這時一個探哨騎快馬奔馳過來在大帳門前停下。

“報——”探哨大喊一聲,大帳前的侍衛沒有人攔他,直接讓他進了大帳,這是有規矩的,其他人不管軍職多高,在進中軍大帳之前必須要由門前的侍衛進去通報,但是探哨則不必,侍衛也不能阻攔探哨直接進去中軍大帳報告敵軍軍情,否則延誤戰機誰也承擔不起這個責任。

“啓稟將軍,剛纔我們按往常一樣在拉茲洛格城下巡視,發生一樁怪事,城牆上空蕩蕩的,一個守軍的身影都沒有,我們冒險派出一名探哨潛到城門下聽城內的動靜,發現城內一點聲音也沒有,就像一座死城!”

“什麼?城牆上沒人了?”秦東大吃一驚,站起來問道。

“是的,將軍!”

秦東皺眉道:“這奧多亞塞在搞什麼鬼?難道他想跟老子玩空城計不成?”

秦東知道空城計,可身邊的其他人卻不知道,託隆問道:“大人,什麼是‘空城計’?”

“哦,就是實際上城內一個人都沒有了,但敵人卻做出種假象讓人以爲城內埋伏有大股軍隊而不敢貿然進城!”秦東解釋道。

其他軍官們聽了秦東的解釋後都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空城計!而託隆若有所思,自言自語道:“原來戰爭還可以用這樣的手段?”

秦東突然想起了什麼,臉色一變立即道:“巴圖,快集合護衛隊隨我一同前往拉茲洛格城下查看敵情,其他人也都跟我去看看!”

“是,大人!”所有人起身行禮道。

民間最有名的空城計故事取自小說《三國演義》,作者根據三國志裴松之注“郭衝三事”改編的一段故事。後被用於三十六計,意指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虛而示虛的疑兵之計,是一種疑中生疑的心理戰,多用於己弱而敵強的情況。

街亭之戰時司馬懿遠在洛陽,攻克孟達後回駐宛城,和發生地點相隔千里,和諸葛亮對戰的是張郃,孔明見街亭敗績,迅速撤回漢中。所以,此事件本身是虛構的。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有諸多破綻之處,真當司馬懿是蠢豬麼?如果他有這樣的機會,他不知道派幾個神箭手過去射諸葛亮,以此來拆穿諸葛亮的把戲?又或者派一小隊士兵進城探查虛實?一向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怎麼也不會愚蠢、膽怯到扭頭就跑的地步吧?三國演義中說講述的情況無非是想突出豬哥的光環,讓讀者認爲豬哥有一種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膽氣,算死了司馬懿會掉頭就跑,以此顯示豬哥料敵於先機的本事。

但是不可否認,在中國歷史上有不少名將使用空城計而成功的案例,正史上都是有詳細記載的,例如春秋時期鄭國的上卿叔詹就使用空城計退了楚國大軍,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使用空城計成功的案例,西漢名將李廣在對陣匈奴大軍時也使用過虛實之計,讓他得以率一百餘騎安全返回大營。

衆人騎馬在護衛隊的護衛下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趕到了拉茲洛格要塞城下,雖然連續下了一個下午和一個晚上的大雨,但是依然沒有沖刷掉這裡曾經發生過大戰的痕跡,城強下還留有匈奴步兵攻城中用壞了雲梯殘骸,損壞的武器和箭矢,還有日耳曼守軍從城牆上砸下的石塊,到處都是投石機和弩炮投擲的石彈,城牆壁上還有被石彈砸出來的大大小小的坑坑窪窪,城牆上順著雨水留下的血水將灰色城牆壁染成了暗紅色。

衆人騎馬走到一箭之地外停下,這個距離已經能看清楚城牆上的情況,奧多亞塞的破爛旗幟無力地耷拉在旗桿上,焉不拉幾的。

身著銀亮盔甲,頭戴銀盔、腳踏皮質戰靴、腰懸寶刀的秦東勒住繮繩打量著城牆上的情況,果然如探哨彙報的情況一樣,城牆一個人影都沒有,按理說一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奧多亞塞的心不會有這麼大,城外大軍虎視眈眈,他絕對沒有膽量不在城牆上佈置防守的兵力,可現在這個情況又怎麼解釋呢?

“不對啊,大人,城內好像真的一點聲音都沒有,難道奧多亞塞在裡面埋伏了大軍,只等我們撞開城門進城之後就突然殺出,殺得我們措手不及?”疑心病有些重的費薩爾在旁邊說道。

秦東看了費薩爾一眼,卻沒有說什麼,他就知道只有費薩爾纔會這麼認爲,在他這些手下軍官當中,也只有費薩爾的疑心重一些,空城計使用的對象就是要對疑心病重的人使用,對於其他人則完全無效。

思索了一番之後秦東說道:“城內是不是有埋伏一試就知道了,巴圖,派幾個人使用繩索鐵鉤攀爬上城牆進城打探一下,順便也把城門打開!”

“是,大人!”巴圖答應一聲就派了一隊人馬前去進行火力偵查。

這種情況下,秦東當然要派人進城去打探情況,如果城內有動靜的話,他可能會真的以爲有埋伏,但是城內什麼動靜都沒有,城牆上人影皆無,如果不派人進去探查,豈不是傻瓜嗎?三國演義中說諸葛亮在城門樓子上煮茶彈琴,司馬懿帶大軍趕到後一不圍城,二不派小股人馬進行火力偵查,聽了琴音之後直接帶著人馬撤退了,這完全不符合邏輯,如果城內有動靜,有百姓生活的熙熙囔囔聲,或者有兵器鎧甲的碰撞摩擦聲,司馬懿聽到後起了疑心,然後帶著大軍撤退了,這樣還說得過去,至少這個邏輯性要強一些,但是城牆上只有手無縛雞之力的豬哥和倆童子,司馬懿卻不做任何實質性的試探行動就撤退,這也太假了一點。

火力偵查小隊很快從城內打開了城門,不久又派人過來報告說經過仔細搜查,城內已經空無一人,連牲畜也沒有一頭,整個要塞內空蕩蕩的。

秦東聽了之後臉色有些難看,忍不住罵道:“奧多亞塞這小子好狡詐,居然利用昨天下午和一個晚上的時間將城內的居民和軍隊撤得乾乾淨淨!馬上命令偵騎隊穿過要塞追擊,找到他們的蹤跡,但不許擅自出戰,命令全體步兵進城,控制南門城牆,將城內所有守城器械和物資往南城牆轉移,派出兩百人的步兵去銀鬆寨接管防務,命令三百弓騎兵穿過要塞,前出南門找地方隱蔽起來,留下一百人守衛大營,其他人馬全部進城!”

“是,將軍!”(……)

第159章 妥協第309章 徵稅不利第124章 仇人相見第169 激怒所有人第311章 廷議(一)第191章 採礦場被洗劫第167章 女伯爵第121章 大殺器第352章 攻城(二)第114章 九大山寨聯合第431章 借刀殺人第284章 只能背水一戰第12章 意在單于第405章 自請削藩第266章 收買第310章 保甲法和官紳一體納糧第112章 處境不妙第268章 大單于之死第231章 開府建牙第138章 賭鬥第150章 遺禍第72章 組建鐵甲重騎兵第145章 匯合第53章 殺人立威第430章 各日耳曼蠻族禍亂高盧第30章 反夜襲第85章 千夫長之死第439章 中毒第89章 步兵將才第353章 遠交近攻第374章 異界版一國兩制第98章 暗下殺手第90章 集結第153章 千夫斬第162章 競技場第104章 推廣包子饅頭第74章 一怒殺人第27章 張網以待第343章 逼降(二)第210章 鬥將(二)第450章 沙漠敵蹤第238章 後勤供應制度第150章 遺禍第320章 正面交鋒第13章 玄機第413章 正式主將第97章 對陣奧多亞塞第400章 藩國——阿勒曼尼王國第335章 火燒軍港第11章 葬第285章 鼓舞士氣第141章 變故第303章 暴利食鹽第267章 調虎離山刺殺艾迪卡第300章 打造自己的貨幣體系第431章 借刀殺人第131章 決定闖營第366章 美人計VS美男計第466章 火牛陣VS重步兵方陣(2)第246章 秘聞第122章 各有算計第215章 準備開溜第468章 自相殘殺第229章 “鄉巴佬”進城第294章 挾天子以令不臣第137章 張網以待第122章 各有算計第212章 斷糧第453章 激將第381章 大王萬歲第136章 搶第213章 火燒糧倉第5章 阿提拉之死因第264章 求親第25章 敵蹤現第348章 東征戰爭正式爆發第421章 西羅馬帝國聯軍組成第279章 文化的力量第175章 對手巴特第111章 三山三十六寨第227章 晉升萬夫長第217章 尾隨追殺第46章 三百重步兵第257章 貓哭耗子假慈悲第434章 黨爭第128章 明目張膽的勒索第306章 受阻第38章 利誘第195章 攻城(一)第235章 圍點打援第160章 交換條件第387章 君臨天下(三)第346章 無恥至極的人第329章 反匈奴聯盟的成立第147章 落空第280章 爭論第73章 寶刀和隕石第23章 屠殺第209章 鬥將(一)第97章 對陣奧多亞塞
第159章 妥協第309章 徵稅不利第124章 仇人相見第169 激怒所有人第311章 廷議(一)第191章 採礦場被洗劫第167章 女伯爵第121章 大殺器第352章 攻城(二)第114章 九大山寨聯合第431章 借刀殺人第284章 只能背水一戰第12章 意在單于第405章 自請削藩第266章 收買第310章 保甲法和官紳一體納糧第112章 處境不妙第268章 大單于之死第231章 開府建牙第138章 賭鬥第150章 遺禍第72章 組建鐵甲重騎兵第145章 匯合第53章 殺人立威第430章 各日耳曼蠻族禍亂高盧第30章 反夜襲第85章 千夫長之死第439章 中毒第89章 步兵將才第353章 遠交近攻第374章 異界版一國兩制第98章 暗下殺手第90章 集結第153章 千夫斬第162章 競技場第104章 推廣包子饅頭第74章 一怒殺人第27章 張網以待第343章 逼降(二)第210章 鬥將(二)第450章 沙漠敵蹤第238章 後勤供應制度第150章 遺禍第320章 正面交鋒第13章 玄機第413章 正式主將第97章 對陣奧多亞塞第400章 藩國——阿勒曼尼王國第335章 火燒軍港第11章 葬第285章 鼓舞士氣第141章 變故第303章 暴利食鹽第267章 調虎離山刺殺艾迪卡第300章 打造自己的貨幣體系第431章 借刀殺人第131章 決定闖營第366章 美人計VS美男計第466章 火牛陣VS重步兵方陣(2)第246章 秘聞第122章 各有算計第215章 準備開溜第468章 自相殘殺第229章 “鄉巴佬”進城第294章 挾天子以令不臣第137章 張網以待第122章 各有算計第212章 斷糧第453章 激將第381章 大王萬歲第136章 搶第213章 火燒糧倉第5章 阿提拉之死因第264章 求親第25章 敵蹤現第348章 東征戰爭正式爆發第421章 西羅馬帝國聯軍組成第279章 文化的力量第175章 對手巴特第111章 三山三十六寨第227章 晉升萬夫長第217章 尾隨追殺第46章 三百重步兵第257章 貓哭耗子假慈悲第434章 黨爭第128章 明目張膽的勒索第306章 受阻第38章 利誘第195章 攻城(一)第235章 圍點打援第160章 交換條件第387章 君臨天下(三)第346章 無恥至極的人第329章 反匈奴聯盟的成立第147章 落空第280章 爭論第73章 寶刀和隕石第23章 屠殺第209章 鬥將(一)第97章 對陣奧多亞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禾县| 石嘴山市| 金堂县| 汾西县| 乌苏市| 红原县| 江永县| 安泽县| 青铜峡市| 凤凰县| 灵台县| 林州市| 益阳市| 吴旗县| 长子县| 莒南县| 瑞昌市| 大余县| 静宁县| 金门县| 新蔡县| 肃北| 资中县| 洪江市| 昭苏县| 中山市| 宁明县| 深圳市| 茶陵县| 东至县| 济阳县| 五家渠市| 宁明县| 大宁县| 伊宁县| 井冈山市| 泌阳县| 通辽市| 静安区| 威信县| 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