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章 薊州

一夜無事,兩人按鐘聲換著到了天麻亮,聽到天井中有了夥計說話的聲音,便不再輪流值守,兩人都倒頭大睡,海狗子幾人也是如此,只有王帶喜起得很早,在外面喊了兩聲,見兩人還在睡,便回了屋。直睡到約莫十點多,才起牀洗臉,王帶喜忙前忙後,打水遞帕,等都收拾停當,叫起海狗子三人,沿官道進城。

薊州,古稱漁陽,東面沿著昨日穿過的谷地的盡頭就是薊州所在,南面城牆約兩裡外便是翠屏山等山丘,梨河從山下流過,北面城牆不足兩裡遠,也是山地,傳說黃帝問道廣成子的府君山(時名崆峒山)便在此處,西面有一條發(fā)源於五名山的小河,沿城牆向南匯入沽水,其後就是一馬平川的華北平原。

因自古便是控扼東北方進入華北平原的重鎮(zhèn),明代大力經(jīng)營,於此設薊州衛(wèi)、營州右屯衛(wèi)、鎮(zhèn)朔衛(wèi),城牆高大巍峨,整個城池呈八邊形,東西兩面向外突出,南北平直,城周長九里十三步,連女牆城高三丈五尺,洪武四年包磚,城垛二千零四十個,四角立有角樓,最有特點的是北面無門,東西南三門外建有甕城,甕城門側(cè)開,城牆上聳立著高大的箭樓,城外環(huán)繞著護城河。

劉民有看著東門上“威遠”兩個威風凌凌的大字嘖嘖稱讚:“古代城池還真是堅固,這要打下來,得死多少人。”

陳新看著周圍形勝,低聲自言自語一句:“這地方都能潛越,真有才。”

劉民有看得起勁,沒聽清楚,回問道:“有什麼才?”

陳新一笑:“我說我一表人才,走,入城。”

幾人混在一羣菜農(nóng)中走東門入城,甕城的城門是向北開,六人順門洞走入,見甕城後的城牆上,又立有門樓,門樓兩側(cè)城牆下還有藏兵洞,但一路所見的士兵,都是身體羸弱,所穿的胖襖也十分破舊,無精打采的或站或蹲,看得陳新暗暗搖頭。

走入薊州的東門大街,青石路面的街道不算寬敞,有幾處地方堆了垃圾糞穢等物,蚊蠅亂飛,一股難聞的腐敗氣味充斥街道,兩側(cè)房屋多爲兩層或單層磚瓦房,底層是店鋪,店鋪外掛著木牌布幔招牌,路上行人衆(zhòng)多,大多衣著樸素,男女都是右衽,男子多戴方巾、網(wǎng)巾、方帽等,胖子那般的妖怪幾乎沒有。

劉民有掩鼻嘆道:“怎麼臭成這樣,也沒個市政部門管管。”

王帶喜忙接道:“早上有拉糞車的,過了時辰的就亂倒。”

劉大會也插言:“京師更髒,到處都有幹糞堆,冬天冷的時候我們就在幹糞堆裡面挖個洞,睡在裡面就不冷了。”

劉民有胃中一陣抽搐,不敢再繼續(xù)這個話題,連忙搖搖頭,把幹糞堆的形象從腦海中趕走,問陳新道:“我們現(xiàn)在去哪裡?”

“先吃幹糞堆,不是,先吃早飯,然後去買衣服。買好衣服今天就出城去天津。”陳新一指前面掛著“重羅白麪蒸餅”布幔的小店。

四個小孩一陣歡呼。六人每人兩個蒸餅,劉民有吃起來和後世的饅頭差不多,四個小孩倒吃得津津有味,價格比昨日的雜糧烙餅貴得多,一個五文錢。王帶喜邊吃邊對劉民有含糊不清的道:“我好多年沒吃過重羅白麪了!”

陳新跟店家問衣店鞋店所在,店家建議去城隍廟附近,那裡常有集市,店鋪衆(zhòng)多。

城隍廟在城西北角,六人便一直往西到關帝廟後往北,一路上看到守備府、府廳、以及南街幾個牌坊,飛檐斗拱,建造精細,陳劉二人頗覺新奇,倒不覺得累。

到得城隍廟,今日正好有集市,行人接蹱摩肩,熱鬧非凡,菜農(nóng)、相士、和尚、光棍各色人等都有,擔郎來往叫賣聲不絕,廟中正演著崑曲《蕉帕記》,門口有一人在賣籌,裡面依依呀呀唱得熱鬧,倒與原來的農(nóng)村趕集有點相像。

幾人擠在人羣中看一雜耍藝人舞弄火叉,只見他毫不用手,只用肩背臂腿,踢擋推接,一桿火叉上下翻飛,碰得幾個鐵環(huán)噹噹作響,劉民有看得津津有味,這大明朝還是不見得無聊。等看完了,幾人當然也不付錢,悄悄溜掉。

尋了一家衣店,海狗子在最前,正要進店,突然側(cè)面走來一人,兩人撞到一起,卻是一個穿青布衫管家模樣的人,那人大怒下一腳踢向海狗子,就聽“哎喲”一聲。海狗子一個狗爬撲在地上,又兩把推開劉二會等人,罵道:“滾開,滾開,別擋道。”

說完轉(zhuǎn)過頭去,馬上換上獻媚的笑臉,對身後一女子道:“夫人裡面請。”

那女子衣著華貴,身旁跟著一個丫鬟和一個抱小孩的老媽子。

劉民有正要上前理論,陳新一拉他,用手一指,那女子後面還跟著兩個帶刀的士兵,劉民有忙把嘴邊的話吞回去,遇到明朝的武裝力量,總還是要給點面子。

海狗子還沒起身,那老媽子又罵道:“小狗才還不滾快些,撞到我家小少爺便打死你。”

王帶喜拉起海狗子,連滾帶爬躲到一邊,那貴婦輕蔑的看一眼,對管家道:“文管家,我要給寶兒量一套夏衣,不要讓旁人進來擾了清淨。”又對老媽子道“徐婆,我們走。”

文管家連連點頭道:“夫人放心。”,說罷便面朝大街,帶兩個士兵站在門口。

陳新轉(zhuǎn)過頭,不讓管家看到自己面貌,拉劉民有閃到一旁,只聽裡面老闆娘大聲招呼道“嚴夫人今日可是要給指揮使大人做夏衣,我這裡有新到的絹綢料子。。。。。。”

陳新低聲自語一聲“嚴指揮。”,隨即嘿嘿一笑,對劉民有道:“這算壞人不?做個希望工程如何?”

劉民有訝然道:“當然,不過這可是帶刀的壞人,還是算了吧。”

“無妨,反正要買衣服,我們先換一身行頭。讓劉大會在這裡盯著,看他們還去哪裡。”

“打劫他們?搶錢?”

“搶帶刀的,不是找死麼,看到那小孩帽子上的珍珠沒?絕對是個好東西。”

-------------------------------------------------------------------

陳新一身緞質(zhì)的圓領玉色青邊襴衫,頭戴六瓣瓜拉帽,腳套松江墩布襪,外穿雙臉鞋,腰上繫上革帶,這一打扮起來,儼然一個翩翩公子。這一套花了一兩多銀子,劉民有則捨不得花錢,要了一件腰機夏布直身,一套下來用掉六錢銀,衣行可沒現(xiàn)衣,陳新多給了兩錢銀子,要了別人訂做好的。

陳新買好衣服,一路跟蹤先前那夥人跟到一個金店外,街上人來人往,那嚴夫人和丫鬟進店去看首飾,把門也關了,留下老媽子帶小孩和管家在外面守著,兩個士兵還是無精打采的。那小孩約三歲大,頭上的紗帽上鑲了一顆晶瑩圓潤的東珠,此時下來到處東走西走,老媽子弓著腰跟著,生怕他摔了交。

陳新只留下海狗子,讓劉民有帶其他三人到南門牌坊等他,劉民有臨走的時候頗不放心,陳新再三保證沒事,說是鍛鍊後輩。

等他們走了。陳新觀察好旁邊一條巷子,那巷子通往另一條街,這頭就可以看到那邊街上,看畢他把計劃又默想一遍,然後摸出剛在鞋店換的一把銅錢,交給海狗子:“你躲在人多處,只管看我,千萬不要說話,等一會,若是我跑掉,你就自己去南門牌坊,要是有人追我,我一喊“錢掉了”,你就把銅錢全部撒出去,還要喊‘撿錢了’,喊大聲點,記得沒?”

海狗子一臉傻笑接過錢,點點頭,也不知道聽懂沒,陳新不放心,又讓他重複一遍,海狗子說完,又認真的對陳新道:“大哥,我拼了命也不讓他們抓到你。”陳新嘿嘿一笑,拍拍他肩,轉(zhuǎn)身往管家走去。

那管家等得無聊,站在臺階上看遠處一個靺鞈戲雜耍,那小孩在桿頂上倒立翻轉(zhuǎn),驚險非常,管家看得目不轉(zhuǎn)睛,突然腦袋一痛,轉(zhuǎn)頭看時,一個衣著光鮮的高大男子站在身前,正要發(fā)怒,那人又是一下打在他頭上。

“你。。。你,你爲何打我!你可知我是誰?!”管家又驚又怒,指著那公子,便要叫兩個士兵幫手毆打。

“你什麼你,你一個文管家,我打了便打了。”那公子一邊罵,一邊作勢還要打來。

文管家一聽對方叫破自己姓氏,又衣著華貴,摸不清來路,不敢動手,連忙躲開,他是鎮(zhèn)朔衛(wèi)指揮使家的管家,明中期以後衛(wèi)所制荒廢,九邊實際都改爲鎮(zhèn)戍制,這種體制下,衛(wèi)指揮的好處是還有一點軍戶軍田可以剝削,壞處是地位低下,文官不論,與營兵相比,衛(wèi)指揮使的地位只與營兵的把總差不多,這薊州城裡他惹不起的人也多的是。

那公子看徐管家躲開,又指著兩個士兵道:“嚴指揮大人叫你們來幹什麼的?是來聽戲看雜耍的?”

兩個士兵面面相覷,聽起來這人認識指揮大人,但又沒見過,不知道說什麼好,只得奉上笑臉,對陳新點頭哈腰。

“你們一個個只顧看雜耍,便讓徐婆一人帶寶兒少爺,這街上人來人往,要是摔著碰著,更要是被那拍花子的拐跑了,便砍了你等腦袋也不夠?若是再被我看到,定然要到嚴指揮那裡告上一狀。”

那管家聽他連徐婆都知道,哪還敢還嘴,只以爲是認識指揮大人的哪家公子。口中連連道:“下次不敢,下次不敢。萬望公子高擡貴手,恕在下眼拙,還不知公子是…?”

陳新架子擺足,哼一聲“連我都不認識,怎麼當?shù)霉芗摇!保蝗ダ硭瑏G下三人,走到徐婆那邊,蹲下看著寶兒,笑道:“這可好久沒看到嚴寶兒了,寶兒還記得叫我什麼?”

那徐婆剛纔聽了,也只道是指揮大人的熟人親戚之類,忙對寶兒道:“寶兒少爺快叫人。”

那小孩哪認得眼前這人,看陳新面貌好看,咯咯笑著就要來摸,陳新讓他摸幾下,又用頭頂兩下他胸口,小孩笑得更開心。管家陪著笑站在一旁看。

陳新又跟小孩戲耍幾下,有意帶著小孩往旁邊移幾步,引得管家等人都跟到了看不到巷子裡面的位置,突然站起來,一把取下小孩的珠帽,笑道:“快叫我,不然我可把你帽子拿走了。”

小孩倒懂不懂,看著陳新咯咯直笑。

“你帽子這麼漂亮,還不叫我,我可真拿走了,不還給你了。”陳新拿著帽子一直退到巷子口,躲在牆後,又探出頭來對寶兒連做鬼臉,那寶兒高興得直拍手。管家和兩個士兵也一起湊趣,徐婆還在一旁幫腔“少爺還不叫他,他可要拿你帽子了。”

陳新再次躲起來後,等了半響,文管家見那公子還不露頭,忽覺不對,連忙跑到巷口,人來人往,哪還有陳新的影子。他呆立一會,慘叫一聲一下坐到地上。

第2章 技術人才第9章 春季攻勢第26章 暗夜第177章 龍步兵第17章 展開第226章 九月第10章 金州第37章 新氣象第46章 亂起第12章 長山之戰(zhàn)第2章 逃兵第8章 名聲鵲起第64章 勳章第136章 角落第114章 得意忘形第32章 混亂的庭審第25章 商業(yè)要地第12章 長山之戰(zhàn)第76章 右勾拳第96章 都是生意第69章 烏真超哈第54章 生死之間第83章 吳橋第47章 爭取第77章 十五步第57章 追擊∥第10章 軍務第44章 水源第99章 接戰(zhàn)第45章 青皮第35章 四城之戰(zhàn)(二)第14章 肉搏第14章 新三方策尾聲茶館第72章 陰謀第191章 抓姦細第4章 星空第67章 人氣第14章 肉搏第55章 團屬炮第79章 援遼第25章 宋聞賢第101章 兵王第32章 朕之戚少保第100章 百里第73章 塹壕戰(zhàn)第27章 白甲第7章 擴軍第46章 老狐貍第66章 籌碼第115章 糟了第11章 柳敬亭說書第35章 葬禮第97章 北門第61章 火箭第50章 舞臺第16章 要好處第15章 街坊第44章 四城之戰(zhàn)(十一)第47章 動員第69章 二臺子山第30章 各取所需第40章 私產(chǎn)第116章 節(jié)節(jié)防禦第48章 倭寇第10章 金州第64章 觸角第114章 前鋒第21章 冒頭第27章 發(fā)小第7章 輕騎狗鬥第19章 大明之光第65章 決戰(zhàn)日第11章 柳敬亭說書第43章 暗流第52章 觀摩第9章 春季攻勢第46章 合機銃第98章 青化鎮(zhèn)第75章 清客茶鋪第48章 變數(shù)第17章 威海衛(wèi)第44章 農(nóng)忙時第18章 下一站第167章 百萬長槍第217章 成績第54章 接近第103章 各有打算第65章 畏懼第84章 祝營官第72章 陰謀第215章 境遇第12章 畫舫第86章 掙扎第53章 困局第83章 英雄(下)第22章 聞香第9章 秦淮漁唱第173章 宣大第37章 炮兵
第2章 技術人才第9章 春季攻勢第26章 暗夜第177章 龍步兵第17章 展開第226章 九月第10章 金州第37章 新氣象第46章 亂起第12章 長山之戰(zhàn)第2章 逃兵第8章 名聲鵲起第64章 勳章第136章 角落第114章 得意忘形第32章 混亂的庭審第25章 商業(yè)要地第12章 長山之戰(zhàn)第76章 右勾拳第96章 都是生意第69章 烏真超哈第54章 生死之間第83章 吳橋第47章 爭取第77章 十五步第57章 追擊∥第10章 軍務第44章 水源第99章 接戰(zhàn)第45章 青皮第35章 四城之戰(zhàn)(二)第14章 肉搏第14章 新三方策尾聲茶館第72章 陰謀第191章 抓姦細第4章 星空第67章 人氣第14章 肉搏第55章 團屬炮第79章 援遼第25章 宋聞賢第101章 兵王第32章 朕之戚少保第100章 百里第73章 塹壕戰(zhàn)第27章 白甲第7章 擴軍第46章 老狐貍第66章 籌碼第115章 糟了第11章 柳敬亭說書第35章 葬禮第97章 北門第61章 火箭第50章 舞臺第16章 要好處第15章 街坊第44章 四城之戰(zhàn)(十一)第47章 動員第69章 二臺子山第30章 各取所需第40章 私產(chǎn)第116章 節(jié)節(jié)防禦第48章 倭寇第10章 金州第64章 觸角第114章 前鋒第21章 冒頭第27章 發(fā)小第7章 輕騎狗鬥第19章 大明之光第65章 決戰(zhàn)日第11章 柳敬亭說書第43章 暗流第52章 觀摩第9章 春季攻勢第46章 合機銃第98章 青化鎮(zhèn)第75章 清客茶鋪第48章 變數(shù)第17章 威海衛(wèi)第44章 農(nóng)忙時第18章 下一站第167章 百萬長槍第217章 成績第54章 接近第103章 各有打算第65章 畏懼第84章 祝營官第72章 陰謀第215章 境遇第12章 畫舫第86章 掙扎第53章 困局第83章 英雄(下)第22章 聞香第9章 秦淮漁唱第173章 宣大第37章 炮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阳县| 马尔康县| 吴忠市| 民乐县| 阳东县| 鄂温| 云林县| 安阳市| 金沙县| 来安县| 聊城市| 曲靖市| 融水| 海兴县| 邳州市| 灵寿县| 砚山县| 吴川市| 耒阳市| 平陆县| 平武县| 吉隆县| 烟台市| 霍林郭勒市| 丹阳市| 海口市| 从江县| 江都市| 丹凤县| 修武县| 梓潼县| 德令哈市| 广饶县| 霍邱县| 江北区| 榆社县| 青阳县| 大冶市| 保靖县| 贵德县| 黎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