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9章 山寨

遠處的鐵山腳下煙霧瀰漫,其中看得到飛舞的軍旗,兩艘二號福船正在用船頭的紅夷炮射擊,兩艘文登水營的沙船正在發射百虎齊奔箭,煙火一般的箭支飛舞著,試圖將後金兵的隊形打散。

陳新在船頭遠眺,引路的鳥船打來旗號,表明鐵山下面是後金兵,陳新用遠鏡張望,那裡有鑲黃旗和鑲紅旗的旗色,看起來人數並不多。

如果是一戰的時期,陳新會防衛旅順北面和東面的所有山頭,用遠程火力控扼周邊所有地形,但以現在火炮的威力和射程,他只能防守旅順本身,確保港口的通行。

黃金山和西官山上軍旗飛揚,顯示仍在登州鎮的控制之下。旅順北面傳來一聲聲的炮響,清晰可聞,後金兵正在展開新一輪的攻擊。

他乘坐的開浪船調整船帆,兩隻長槳從兩旁放下,劃著水往老虎尾而去,後面的登州船隊隨在身後,上面裝載了近衛第一司、剛剛完成集訓的第三營八磅炮隊、還有大批的本色和火藥。

陳新在王廷試那裡要到了物資,朝廷的火藥不能用作槍炮,但可以製作地雷炮和轟天雷,還有各種簡易的萬人敵。

陳新的返回讓王廷試如釋重負,他很清楚丟失遼南的後果,盡全力調集物資,甚至想把親信的劉澤清調往旅順,但是被陳新堅決拒絕了,,劉澤清的兩千兵額裡面有一半空餉,也就是兩三百家丁能作戰,對防禦沒有意義,而劉澤清如果得了軍功,可能會超越耿仲明的地位。使得陳新佈局青州的計劃受到影響。山東巡撫也收到了兵部的命令,要他們提供足夠的本色給登州,保證遼南戰事,這成了徐從治考績中最重要的一條。

吳堅忠加強出擊,趟地虎一度攻打到濟南府的邊緣。截斷了濟南往登萊的道路,徐從治終於忍不住,開始向朝廷叫苦,表示本色運不過去不是他的問題,希望登萊出兵剿滅趟地虎。

戰場之外的事情都處理完畢,現在就剩下戰爭本身。對陳新來說或許更簡單,劉民有說的話提醒了他,一切的關鍵在登州鎮,他似乎用了太多精力在其他方面。

靈活的開浪船緩緩靠在水城外的碼頭,朱國斌和周世發等候在那裡,陳新走下跳板。朱國斌迎上來敬禮道:“大人,劉破軍在城牆指揮作戰,代正剛在第一土牆防線,他們一時脫不開身,未能前來迎接。”

陳新哪會在乎這些面子功夫,直接問道:“防禦的部署。”

“第三營的第一總在西官山,第二營一個司在黃金山。中間第一道防線有兩個千總部和旅順守備隊,龍騎兵一千人擔任預備隊,另有輔兵三千人協防,第四營的步兵千總部在第二土牆防線待命,南城城牆有二營一個司和一千名輔兵,水城城牆五百輔兵,前兩日建奴有一次進攻,昨日停了一天,今日仍是進攻土牆,派出許多包衣填攔馬溝外的坑洞。”

“糧倉、火藥庫、防火、防潛入。”

“糧食、火藥皆分爲五個庫存儲。庫房堅固,屬下調派總軍法隊的鎮撫兵守衛,加上抽調各部輜重兵,防火防潮皆有預案。”

陳新聽完微笑著拍拍朱國斌,“在金州打得不錯。基本按預案打了,騎兵損失如何?”

朱國斌邊走邊道:“騎兵損失一百七十人,龍騎兵損失二十一人,韃子不敢進攻步兵陣地,其實木場驛還能多守幾天,不過劉破軍以軍令司的名義傳令,讓屬下撤往旅順。”

“不必介意是幾天,木場驛雖設定五日,但目的都是挫敵銳氣,騎兵要保存力量,等皇太極撤走那天,咱們再撕下他一塊肉,旅順這地方,不是那麼好來的。”

陳新說完又轉向跟著的周世發,“世發這邊有什麼情報。”

“建奴總兵數約在八九萬之間,據水師偵查,復州金州沿途牛馬車不斷,運送來大批給養。另據寧遠和山海關的情報,外藩蒙古共出兵一萬上下,咱們的人跟著商隊已經可以出入蒙古草原,從返回的消息看來,各部蒙古不願參加這樣的攻堅戰,我們的人在各個部落散佈謠言,希望動搖他們的軍心。”

“幹得不錯,旅順這邊呢?”

“五日前抓獲了一個鑲白旗的牛錄額真,不過此人原來是鑲白旗的巴牙喇氂額真,叫做巴克山,復州之戰時他首先領軍衝擊我們的渡口,造成了陣型混亂。但回去後他被多爾袞拿來當了替罪羊,降爲了牛錄額真,人口還被削去三十戶,這次被安排來哨探,手下在大孤山踩中了地雷,他的腿被崩飛的石塊打斷,被咱們的巡山隊發現,追剿之下,其他巴牙喇只跑掉兩個。”

陳新眉頭揚揚,“五日前的事情,爲何登州沒有收到消息?情報局的彙總裡面也沒有這件事。”

“大人,他願意投降,屬下擔心這事被巡撫衙門知道的話,他會被抓去領功,所以沒有把這事回報到登州,不過劉司長那裡是報備了的。”

陳新沉默著繼續行走,周圍有一羣羣的輔兵路過,他們精神振奮,正在往前線運送食物。

“你說的也有些道理。”陳新停下腳步,“他說要投降,拿出了什麼誠意?如何知道不是後金的計策?”

“他供出了另外一組哨探的路線,讓我們擊殺了其他五名巴牙喇。此人在鑲白旗失了地位,這次損失了這許多巴牙喇,又斷了腿,回去也是死路一條,他想投靠登州鎮。”

“這是個好開頭。”陳新笑著道:“第一次有被俘的後金將領主動提出投靠,他在後金是有地位的人,他的妻女怎麼辦?。”

“按照皇太極的做法,或許男丁會被處死,女子爲奴。”

“劉興治當年叛逃。家眷只是被看押起來。”

周世發跟在疾步快走的陳新身後,又不停在說話,稍稍有點氣喘,“劉興治逃到東江,手下有數百夷丁。但巴克山只有他自己一個人,尤其是和劉興治不同的是,他是真夷。”

陳新想了一下,然後點點頭,“你的想法是讓後金知道他活著,還是暫時把他隱藏起來?”

周世發躬身道:“讓後金的人知道。皇太極沒有其他選擇,他必須殺死巴克山的家眷,以儆效尤,這樣也就斷了巴克山回去的路,那樣他纔算真正是咱們的人,屬下可以通過蒙古打聽消息。確認是否真的如此處理,也可以確認巴克山是否是後金的圈套。”

“別讓他接觸機密,暫時放在情報局效力,在旅順期間不能關入南城,就在城外看押,凡出屋皆要矇眼。多從他身上問些東西,這人曾經身爲一旗的巴牙喇氂額真。知道不少白甲兵的戰術,審問出來交給兵務司和軍令司。”

“明白了!”

陳新順著南城的城壕往北,一個個突出的馬面讓他覺得更加順眼,這種馬面能增加側面火力,使得城下的死角大大減小,這種改進依託於旅順南城的舊城牆,總體上仍是凸面的舊式防禦。

此時西方興盛的棱堡是凹面外形,幾乎沒有死角,讓守方取得很大優勢。這種修築方法也傳到了中國,徐光啓曾建議在京師和薊鎮修建三角三層的空心敵臺。第一次有了銳角防線的概念,後來孫元化學習到的更詳細,他寫的《銃臺圖說》中,明確提出修建銳角防線(注1),他所形容的“形如長爪。以自相救”,就是多個銳角形成的棱堡外牆形狀,雖然他被派到寧遠,協助袁崇煥修建城防,但遼鎮的腐朽風氣讓這些改進無法實現。

孫元化的銃臺也不是自行研究得來,都是來自歐洲傳教士,而澳門僱傭軍比傳教士更加專業,他們在澳門修建的葡人炮臺,是遠東的第一批西法炮臺,其中很多方法也傳到中國。

這些僱傭軍在登州當教官的時候,並沒有發揮這方面的作用,因爲登州沒有被攻城的急迫性,但登州之亂後,陳新接手了他們,開始有人請他們系統的教授這方面知識,多名弗朗機軍官被派遣到旅順,協助兵務司修建防線,土牆的體系中有他們不少功勞,陳新本人跟著學習了不少,他當然也提了不少建議。

走過南城後,就是第二道土牆防線,土牆和城牆之間有五十步的平地,以及兩丈寬的城壕,土牆後坐著第四營的步兵,他們一直在這裡待命,那些炮位的缺口後面都空著。如果棄守第一道土牆,那些火炮會轉移到這裡。

土牆每隔一段就有一個銳角的凸起,前面有一條寬兩丈的壕溝,在這個時代來說,任何攻擊最終都要面臨這條壕溝,而第二道土牆不同於第一道,壕溝後面沒有那道低低的胸牆,而是直接面臨一丈二尺高的土牆。

陳新從壕溝上架設的厚木板上走過,往兩旁的壕溝中張望了一下,裡面佈滿尖木樁,按照最初的預案,守軍還會臨時灑下成片的鐵蒺藜。

走過這道壕溝,前面就是第一道土牆,硝煙味充斥在空氣中,雷鳴般的炮聲就如同在身邊炸響,四處響起一聲聲有力的口令,土牆上的弗朗機炮聲如同炒豆子一般,在登州鎮的訓練下,這種弗朗機炮也極爲有威力,旅順的弗朗機炮多達三百門,操作他們的是武學炮兵科的學員,以及一些輔兵。

兩道土牆之間有數十步的平地,登州軍的預備隊和火炮能在土牆後迅速調動,土牆的內側是平緩的角度,士兵可以很容易的從任何地方登上牆頭作戰。此時牆頭的大部分是火槍兵,長矛兵則坐在土牆牆根的空地上待命,醫護兵也同樣如此。

一切井井有條,無不顯示著登州鎮職業軍隊的風采,陳新此時感覺到一種激動,那種感覺與他以往上戰場完全不同,似乎他已經習慣於此,而且深心中十分渴望。

“又是一種戰場綜合癥?”陳新搖搖頭,劉破軍的旗幟就在前方,一個銳角防線的根部。陳新順著斜坡快速走上牆頭。

眼前硝煙瀰漫,但仍能看到遠處是汪洋般的後金軍陣,土牆前方佈滿數百盾車,許多盾車被打得支離破碎,地上到處是橫七豎八的木頭和屍體,盾車間無數包衣在填充坑洞,很多人甚至跑到了盾車前方。

“讓西官山守軍派出兩個局,往東坡山腳運動,牽制建奴右翼,中堤出動三個分遣隊,到攔馬溝盡頭處用火槍攻擊。。。”劉破軍正在發佈命令,他發現陳新到達,轉身正要敬禮,陳新揮手製止道:“做你的事情,不用管我,我先看看敵情。”

劉破軍知道他脾氣,繼續給傳令兵部署,此時側前方一聲炮響,後金盾車間噴出一股濃煙,陳新舉起遠鏡,視野中出現了一門小炮,它跟隨著盾車一起前進,用來壓制登州鎮的火力。

“後金的野戰炮。”陳新低低說了一句,“真有趣的山寨。”

注1:孫元化《銃臺圖說》:銳角者,猶推敵於角外,以就我擊,故銳無不到,而敵無得近也。”“角之銳也,外洋法也”“此非方角之城、空心之臺所可御故,必用西洋臺法。”“形如長爪,以自相救”

第48章 放血第45章 青皮第198章 兩手攻勢第41章 四城之戰(八)第37章 新氣象第130章 手雷戰第130章 手雷戰第60章 舊都第66章 籌碼第8章 土地第98章 混亂第18章 我的地盤第53章 火力準備第114章 前鋒第45章 塵土第17章 考驗第96章 都是生意第63章 尚未麻木第144章 大霧第40章 四城之戰(六)第29章 帥哥商人第84章 祝營官第37章 炮兵第48章 福建來客第33章 李旦的兒子第135章 填壕第46章 亂起第12章 有房一族(二)第45章 混編局第30章 著棋山第86章 掙扎第46章 正式百戶第67章 人氣第45章 混編局第35章 葬禮第61章 榆林鋪第40章 好生意第42章 T第32章 逆轉第5章 薊州第22章 前後受敵第37章 兵額第49章 複雜第78章 又一年第169章 西廂記第116章 回遼東第189章 能幹第77章 十五步第70章 畿南第56章 亂戰第199章 福晉第23章 啓航第189章 能幹第70章 畿南第48章 倭寇第185章 小關城第4章 相親第9章 二面第47章 天啓駕崩第180章 亂選第186章 捨生第147章 真正的利益第27章 忙碌的假期第75章 矚目第44章 序幕第25章 大將之才第8章 面試與房價第125章 損人第48章 變數第37章 炮兵第28章 接舷血戰(二)第34章 四城之戰(一)第35章 農兵第42章 四城之戰(九)第144章 大霧第57章 追擊∥第105章 父子第13章 組織結構第32章 朕之戚少保第57章 追擊∥第195章 鄖陽第40章 私產第42章 四城之戰(九)第15章 戰略第29章 憋悶的行軍第88章 殺人放火第29章 帥哥商人第27章 接舷血戰(一)第19章 大明之光第40章 四城之戰(六)第5章 薊州第51章 坦途第65章 畏懼第105章 父子第48章 放血第45章 混編局第100章 登場第206章 可信第26章 金礦第28章 新產品
第48章 放血第45章 青皮第198章 兩手攻勢第41章 四城之戰(八)第37章 新氣象第130章 手雷戰第130章 手雷戰第60章 舊都第66章 籌碼第8章 土地第98章 混亂第18章 我的地盤第53章 火力準備第114章 前鋒第45章 塵土第17章 考驗第96章 都是生意第63章 尚未麻木第144章 大霧第40章 四城之戰(六)第29章 帥哥商人第84章 祝營官第37章 炮兵第48章 福建來客第33章 李旦的兒子第135章 填壕第46章 亂起第12章 有房一族(二)第45章 混編局第30章 著棋山第86章 掙扎第46章 正式百戶第67章 人氣第45章 混編局第35章 葬禮第61章 榆林鋪第40章 好生意第42章 T第32章 逆轉第5章 薊州第22章 前後受敵第37章 兵額第49章 複雜第78章 又一年第169章 西廂記第116章 回遼東第189章 能幹第77章 十五步第70章 畿南第56章 亂戰第199章 福晉第23章 啓航第189章 能幹第70章 畿南第48章 倭寇第185章 小關城第4章 相親第9章 二面第47章 天啓駕崩第180章 亂選第186章 捨生第147章 真正的利益第27章 忙碌的假期第75章 矚目第44章 序幕第25章 大將之才第8章 面試與房價第125章 損人第48章 變數第37章 炮兵第28章 接舷血戰(二)第34章 四城之戰(一)第35章 農兵第42章 四城之戰(九)第144章 大霧第57章 追擊∥第105章 父子第13章 組織結構第32章 朕之戚少保第57章 追擊∥第195章 鄖陽第40章 私產第42章 四城之戰(九)第15章 戰略第29章 憋悶的行軍第88章 殺人放火第29章 帥哥商人第27章 接舷血戰(一)第19章 大明之光第40章 四城之戰(六)第5章 薊州第51章 坦途第65章 畏懼第105章 父子第48章 放血第45章 混編局第100章 登場第206章 可信第26章 金礦第28章 新產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东县| 新沂市| 富顺县| 合江县| 忻州市| 普安县| 珲春市| 华阴市| 梅河口市| 渝中区| 南江县| 历史| 正蓝旗| 沙湾县| 锡林郭勒盟| 江阴市| 鄂尔多斯市| 阜阳市| 永春县| 灵武市| 固阳县| 惠东县| 阿拉善盟| 奇台县| 绥滨县| 天门市| 井研县| 新乐市| 阿鲁科尔沁旗| 水富县| 密云县| 达拉特旗| 通河县| 连山| 柳州市| 康乐县| 铁力市| 大化| 阆中市| 辽阳市| 原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