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4章 已巳年

火器隊訓(xùn)練場上“呯呯”一陣槍響,七十步之外的長木靶上濺起幾團木屑,十二名火器手裝彈後又齊射兩次。

等他們射擊完,把槍口向上豎起後,陳新帶著一衆(zhòng)主官一起走到木靶旁,一個火器教官上去挨著數(shù)彈孔,數(shù)一個就用筆畫上一個地方,木靶上固定著甲衣的地方還揭起看過,一會回來回報道:“大人,共打放三十三槍,命中二十四處,命中率超過七成。”

陳新過去揭起一件鐵鱗甲,上面一個甲片被擊中,洞口向後裂出許多鋒利的鐵片,鉛彈嵌在甲衣後的木板中,聶洪遞過剛送來的匕首,陳新把鉛彈挖出,已經(jīng)變成扁扁的一片,有些部分已經(jīng)和主體分開,若是擊中人體軀幹,柔軟的鉛彈便會分裂成許多小塊碎片,形成空腔效應(yīng),在這個時代沒人能救得活。陳新低聲哼了一句:“看你狗日擋得住。”

陳新接著就對送貨來的唐作相讚道:“威力不錯。”

唐作相連忙謙虛:“都是劉先生管得好,現(xiàn)今這作坊啥都講個標(biāo)準(zhǔn),先就是從小人這火槍開始,雖是繁瑣,但次品幾乎沒了,小人不得不佩服劉先生。”

代正剛也拿了一支沒裝彈的,對著空地扣了一下板鉤,裡面的板鉤簧片叮一聲輕響,陰機一動,火門隨即打開,龍頭跟著也往前一落。

朱國斌看了讚歎道:“這槍好,用著方便,就是不知對盾牌如何。”

石平利是負(fù)責(zé)測試的人,對朱國斌恭敬的道:“大人,五十步內(nèi),沒有盾牌擋得住,除非拿塊鐵盾。”

盧傳宗噗的一聲笑道:“誰他娘打仗帶塊鐵盾,那玩意帶得動麼。”

石平利也笑道:“盧大人說的是,要是真拿鐵盾來,咱們斑鳩銃隔近了打,他一樣擋不住。”

隨同觀摩的祝代春、王長福等人紛紛上來試槍,他們一個訓(xùn)練官,一個百總,都是殺手火器都要帶,所以自己也要學(xué)多種技能,兩人抓起槍,一起開始操作,幾乎同時裝好彈,互相瞥了一眼,翻翻白眼,各自對著空地開了一槍。

這是第一批一百支合機銃,重九斤,長四尺一寸,槍管長三尺四寸,空徑六寸,彈重八錢,用藥七錢。

石平利參與了整個試驗,對陳新道:“大人,原本打算做五尺,試驗後四尺的槍裝彈更快,交火器隊試用後,大家都認(rèn)爲(wèi)四尺更佳。最後劉先生便定下四尺一寸這支。”

陳新點頭道:“正該如此,讓使用的人做決定。火藥呢?”

唐作相上來搶著道:“按戚少保記錄之法,硝四十兩,磺五兩六錢,柳炭七兩二錢,加水兩鍾研磨,曬乾爲(wèi)顆粒,用篩子篩出米粒大小者取用。”

還是顆粒火藥,陳新自己拿起一個紙包彈,用手摸了一下,鉛彈在上,射藥在下,如此就省去了鉛彈袋。石平利連忙給陳新指點,陳新從底部咬開紙筒,倒入槍膛,然後將鉛彈填入,最後用空紙筒堵在槍口,壓實後又裝好引藥和火繩。對著空地開了一槍,比原來的鳥銃省去了彈袋和火門的步驟。通過使用紙質(zhì)彈筒的嚴(yán)格操練,更容易讓士兵形成條件反射般的熟練,戰(zhàn)場上那種先裝鉛彈後裝藥、連裝幾顆鉛彈的現(xiàn)象就會少得多。

陳新對同來的宋聞賢道:“宋先生,要不是試一下?”

宋聞賢一笑,彆扭的接過火槍,石平利幫著裝好藥,宋聞賢把頭往後隔得老遠,一槍打出後肩膀被撞得生痛,趕緊把槍還給石平利,一邊揉著肩膀,一邊對陳新連連搖手。

陳新笑了一下,拿起兩把合機銃對比,槍膛空徑基本一樣,看來是鐵心做到統(tǒng)一了,但是管壁外面形狀還是不規(guī)則,有些地方稍稍突出,不過現(xiàn)在能做到這樣他已經(jīng)很滿意了。

“唐先生,現(xiàn)在鑽管速度如何?”

“回大人,還是每天一寸,實在多不上去。”

陳新想了一會,現(xiàn)在火槍兵不多,產(chǎn)量勉強也能跟上,但他實在無法忍受幾十人專門鑽槍管。

“能不能不鑽槍管?”

唐作相嚇一跳,趕緊道:“大人,這可使不得,那熟鐵皮粗糙無比,燒結(jié)處尤甚,不使其光滑,泄氣不說,也打不準(zhǔn),還有鉛子撞到裡面的凸起,極易損壞槍管。。。”

“大家一起打,總能打到幾個。你只說能不能打出去?”

“這,這倒是也能打出去,但這。。。”唐作相有點出汗,還要解釋,陳新?lián)u手笑道:“我只是問問,只要能打出去就行,眼前用槍不多,你還是繼續(xù)鑽,日後若是兵多了再說。以後鳥銃不再製作,斑鳩銃把引火裝置改爲(wèi)合機銃樣式,槍管還按原式,繼續(xù)生產(chǎn)。”

陳新說完眼珠轉(zhuǎn)轉(zhuǎn),又對唐作相道:“這合機銃就算合格了,年底前就把獎金髮給參與人等,再給你兩個新任務(wù)。”

唐作相心頭一緊,這位上官的想法實在天馬行空,又要質(zhì)量又要產(chǎn)量,新任務(wù)還不知道得出個啥東西,硬著頭皮道:“請大人吩咐。”

“第一個,你就在工坊裡面貼告示,所有工匠都可以參加,誰能把鑽槍管時間縮短,每縮短一天加一級工匠工資,不設(shè)上限。”

唐作相眼睛睜得老大,一級工資可是五錢銀子,要是慢慢升,兩三年考覈合格才能漲一級,要是能把鑽槍管時間減十天,就是五兩的月工資,一直拿到老的,他不由舔了舔舌頭。

陳新繼續(xù)說道:“減得最多的,一次性給五十兩獎勵。”

唐作相口中分泌出許多口水,他用力吞了一口,“那小人能不能也試試。”

“當(dāng)然可以,我說過是所有人,不過不能耽擱手上事情。那些工匠想的主意要是需要什麼工具,花些銀子不怕。”陳新理所當(dāng)然的說道,他覺得蘇聯(lián)的這個法子挺好,尤其是現(xiàn)在的科技門檻並不高,專業(yè)分工也沒有細(xì)化的時代,只要這些人肯動腦子,肯定能折騰出東西來。明代的科技一般都是官員和讀書人靠興趣研究,對工匠極爲(wèi)輕視,而工匠大多不識字,即便有想法也無法流傳於世,實際製作、使用和搞理論的人是脫節(jié)的,其實同時代的歐洲也差不多,自己給一個平臺,試試看經(jīng)過劉民有教過些字的工匠能做到什麼程度。

唐作相暗暗打算自己也要去試一下,他迫不及待問下一個任務(wù)。

“下個任務(wù),一樣的貼告示,誰能做出用火石打火的槍來,獎勵六級工資,一次獎勵一百兩銀子。”陳新想了一下,回想起劉民有買房子的樣子,補充道:“還有三進大屋一所。”

一滴口水終於順著唐作相的嘴邊流出。

---------------------------------------------------------------------

宋聞賢呆了兩天,便從威海返回登州,陳新給他的任務(wù)是先打點王廷試,年後再去山海關(guān)。

陳新自己則派人在附近的萊陽、寧海等地方繼續(xù)招募流民,文登的大片荒地成了他的屯堡,山東破產(chǎn)的農(nóng)民提供了充足的資源,經(jīng)濟不寬裕的陳新沒捨得給他們修瓦房,但是給了食物,消息傳出,文登周圍包括三個衛(wèi)城的乞丐爲(wèi)之一空,流民們有了希望,開動腦筋搭起千奇百怪的窩棚,很快超過兩千人,徐元華把他們組織起來,分爲(wèi)五個屯堡。

他們按五十人一甲,編爲(wèi)屯戶開挖水渠和打灌井,每日佈置勞動任務(wù),屯田專家文顯明也被調(diào)到了這邊,準(zhǔn)備春耕所需的物資。威海的兩千畝地今年地力不足,只收了一千多石糧食,麻子墩的屯堡已經(jīng)有三百多戶一千多人,加上船上的水手、剩下的一個旗隊?wèi)?zhàn)兵,陳新算著也只夠他們吃到明年上半年,就沒有從威海調(diào)糧食過來。文登的一萬畝軍田和幾千畝民田都比威海要好,明年年底的時候收下糧食來,就能解決軍糧了。

十一月五百新兵訓(xùn)練完成,由原來的步隊帶著繼續(xù)剿匪,一百名騎兵也是八個小隊,每次調(diào)出兩個小隊配合,演練哨探,陳新看過這些新騎兵們出動後,再次確定他們暫時只能幹些哨探打雜的活,但騎兵不練又不行,只得指望朱國斌改進。

打到十二月,基本把文登縣城附近的土匪都打光了,剩下些小股土匪聽了文登營殺人厲害,紛紛往偏僻的地方轉(zhuǎn)移,有些甚至跑去了旁邊的萊陽和寧海州。十二月陳新剿匪又剿到一萬多兩銀子,三千多石糧食,他估計土匪資源很快就要用完,以後要打土匪,就要到別人地方去找了。

那兩千多的屯戶陳新也沒打算讓他們白吃飯,選了三百多強壯的出來,抽空由訓(xùn)練隊進行基礎(chǔ)訓(xùn)練和兵器訓(xùn)練,只給每月三錢銀子的訓(xùn)練費,作爲(wèi)戰(zhàn)兵戰(zhàn)損的補充兵,練得好的可以直接替換現(xiàn)有戰(zhàn)兵,也給了戰(zhàn)兵更大的壓力。

餘知縣的轄地內(nèi)天清海晏,土匪和乞丐都沒有了,陳新和周洪謨又多次給他送上孝敬,他對文登營印象大好,即便陳新已經(jīng)佔了幾千畝民田,他也只是按一千畝算,而且他向登萊道報上境內(nèi)發(fā)現(xiàn)聞香教活動,文登營接著就報上去幾百級首級的戰(zhàn)功。

周洪謨看上的是臨清參將,但位置上有人坐著,他這點戰(zhàn)功未必撬得動,十二月陳新又分了兩千兩銀子給他,周洪謨便準(zhǔn)備開春派人去京師看看情況。

轉(zhuǎn)眼到了十二月二十四的交年節(jié),所有戰(zhàn)兵都停止了訓(xùn)練,難得的輪休,陳新給他們放假,有些附近的就回家過年,外地的就到文登縣或附近買來三牲和香燭,在營地外面祭祖敬天,周圍一些屯戶也湊錢買了鞭炮,在附近放起來。文登縣和原來文登營的人看到了這裡的商機,就在老的文登營內(nèi)租了房子,開起一些布店、糖果店、糧店、鐵器店等,又一個小城鎮(zhèn)現(xiàn)出雛形。

陳新臘月二十八提前跟周洪謨合餘知縣拜過年,當(dāng)日又在兵營和營內(nèi)的官兵聚餐,臘月二十九帶著些威海的士兵出發(fā)回麻子墩,在溫泉鎮(zhèn)歇息一晚,三十下午終於趕回了闊別幾月的家中。

宋聞賢也在當(dāng)日從登州回到威海,他的家也搬到這邊,看著陳新勢力越來越強,他有正式投靠的心思,家眷在威海也更安全。

當(dāng)晚宋聞賢也不在自己家過,跟著劉民有、代正剛這幫單身漢一起,都來到陳新家中一起度歲。

臨近子時,趙夫人和陳新各自給家中僕人發(fā)過壓歲錢,張婆拿出煙火爆竹發(fā)給大家,菊香高興的在外進的院子裡放起煙火,盧傳宗也跟著湊熱鬧,連放幾個,肖家花有點受排擠,問張婆要了幾次煙火都沒要到。外邊墩堡中傳來零星的鞭炮聲,到處是歡聲笑語,小孩子們提著燈籠在街巷中四處追跑,劉民有在門邊臉露微笑的看著越來越大的墩堡,難以想象年初時這裡還是一片荒野。

劉民有感嘆著對陳新道:“不知明年這裡又是什麼樣。”

陳新沒有接話,明年這時候,後金肯定已經(jīng)在京師,他只知道後金兵冬天要來,但具體啥時候來,就不清楚了,自己如何得到利益,還有艱辛的路要走。

宋聞賢哈哈笑道:“那還用說,必定又比今年好。陳大人文武雙全,又有劉先生這樣的大才相助,日後封侯拜相也未必不能。”

劉民有對宋聞賢印象一般,只能說是比鄧柯山好一些,現(xiàn)在那鄧柯山平日看不到,有時想起來倒有了種親切。這個宋聞賢雖然對人客氣,則始終給人一種假惺惺的感覺。客氣兩句後,到了一邊看煙火。

宋聞賢倒也不尷尬,對陳新轉(zhuǎn)移話題道:“前些日子纔跟你說,那薊遼督師不知還要做些啥,話音未落,現(xiàn)在事就出來了。”

“啥事?”

“在海防道的書吏那裡聽說的,東江糧船都要到寧遠點過才能發(fā)皮島。”

“宋先生是說天津的糧船?”

“要是津門還說得過去,現(xiàn)在連登州的都是如此。皮島現(xiàn)在封凍,我估摸著毛文龍還不知道。”

陳新驚訝道:“登州還到寧遠跑一趟,再從寧遠發(fā)皮島又得多費多少時日。”

宋聞賢嘆氣道:“兵部已經(jīng)來了文書,我也不知爲(wèi)何皇上會答應(yīng),擺明就是要控制東江,東江與寧遠相隔遙遠,不順風(fēng)來回一月多都可能,還真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不成。”

陳新皺著眉頭想了一會,他知道袁崇煥殺了毛文龍,不過並不清楚這糧食的事情,正好提醒他這也是一個可以取利的地方,“宋先生,開年你幫我辦幾件事。一是多買幾條船,不用戰(zhàn)船,一般的運貨遮洋船就行。二是早些把海貿(mào)的貨購好,船早些出海。”

宋聞賢答應(yīng)了,又問道:“咱們天津也就運兩次,買那許多遮洋船做甚,那些跑遼海的船未必能跑日本。”

陳新笑道:“袁大人要控制東江,東江肯定會缺糧,咱們這裡,登州水師不會來,咱們就從威海賣糧給皮島。”

“東江怕是沒有銀子拿出來買東西。”

陳新看著趙香和菊香在院子中間點起一個煙花,煙花嗖一聲衝上天,兩女輕輕叫著躲開煙花的尾煙,然後擡頭看著煙花爆開,絢爛的煙花把她們的笑臉印出變幻的明亮光影。

陳新知道毛文龍一旦被殺,東江鎮(zhèn)便再無絲毫凝聚力,那些遼民是很好的人力,他把手抱在胸前,“我不要他們銀子,我要人,東江鎮(zhèn)的老兵。”

宋聞賢遲疑著道:“東江的兵倒是不錯,好歹年年跟韃子幹仗,但咱們沒太多兵額,你已經(jīng)把文登營都佔滿了。再說山東這地方也不是九邊,養(yǎng)那許多兵幹啥。”

“新來的都是屯堡的鄉(xiāng)勇,不穿軍服就是。”

宋聞賢不覺得需要這麼多兵,不過陳新勢力越大對他也越好,正還要細(xì)問,墩堡突然傳來一陣密集的爆竹聲,院子中也是一陣歡叫,到處是互相祝賀之聲。

宋聞賢忙對陳新拱手道:“陳大人已巳年好。”

陳新也笑著拱手回禮,等大夥都來一一恭賀過,又散開去玩鬧後,陳新口中輕輕說道:“已巳年,終於到了。”---------------------------------求推薦收藏第二卷終

第1章 伐明第85章 往中州第163章 戰(zhàn)鬥英雄第34章 比苦分贓第77章 忠誠?第19章 潛越第25章 對射第8章 賄賂第47章 動員第30章 著棋山第146章 老友第111章 腹心之患第47章 戰(zhàn)役第47章 動員第60章 利益第189章 能幹第60章 利益第63章 尚未麻木第42章 關(guān)大弟第116章 回遼東第84章 提成第2章 逃兵第201章 勇武第22章 福船第1章 最重要第38章 四城之戰(zhàn)(四)第226章 九月第17章 展開第54章 已巳年第61章 反擊第47章 動員第7章 人心惟危第28章 化解第33章 李旦的兒子第40章 王徵第38章 招撫第132章 心態(tài)第89章 彰德第17章 考驗第4章 相親第110章 選址第64章 雪停第226章 九月第30章 各取所需第144章 大霧第51章 往北第30章 狠人第145章 水阻第99章 引蛇出洞第155章 民事官第49章 渡口第24章 挑釁第33章 李旦的兒子第20章 戰(zhàn)爭陰雲(yún)第212章 獨坐第171章 天份第116章 回遼東第84章 提成第83章 新督師第1章 搶衣服的劫犯第24章 挑釁第13章 組織結(jié)構(gòu)第89章 兵臨城下第13章 六部第41章 四城之戰(zhàn)(八)第105章 援兵第7章 窩棚一第51章 坦途第1章 最重要第36章 轉(zhuǎn)移第2章 冬天第39章 投靠第5章 旅順第27章 檢查第25章 對射第78章 又一年第20章 軍棍與敵人第69章 二臺子山第151章 出差第206章 可信第145章 水阻第182章 逃竄第15章 烏合之衆(zhòng)第49章 需求第67章 人氣第204章 潛入第137章 要活命第89章 彰德第30章 狠人第183章 意外第140章 揣度第1章 合作關(guān)係第11章 援兵第27章 白甲第79章 雷霆第15章 岫巖第38章 脫險π第35章 農(nóng)兵第38章 脫險π第128章 攻心戰(zhàn)
第1章 伐明第85章 往中州第163章 戰(zhàn)鬥英雄第34章 比苦分贓第77章 忠誠?第19章 潛越第25章 對射第8章 賄賂第47章 動員第30章 著棋山第146章 老友第111章 腹心之患第47章 戰(zhàn)役第47章 動員第60章 利益第189章 能幹第60章 利益第63章 尚未麻木第42章 關(guān)大弟第116章 回遼東第84章 提成第2章 逃兵第201章 勇武第22章 福船第1章 最重要第38章 四城之戰(zhàn)(四)第226章 九月第17章 展開第54章 已巳年第61章 反擊第47章 動員第7章 人心惟危第28章 化解第33章 李旦的兒子第40章 王徵第38章 招撫第132章 心態(tài)第89章 彰德第17章 考驗第4章 相親第110章 選址第64章 雪停第226章 九月第30章 各取所需第144章 大霧第51章 往北第30章 狠人第145章 水阻第99章 引蛇出洞第155章 民事官第49章 渡口第24章 挑釁第33章 李旦的兒子第20章 戰(zhàn)爭陰雲(yún)第212章 獨坐第171章 天份第116章 回遼東第84章 提成第83章 新督師第1章 搶衣服的劫犯第24章 挑釁第13章 組織結(jié)構(gòu)第89章 兵臨城下第13章 六部第41章 四城之戰(zhàn)(八)第105章 援兵第7章 窩棚一第51章 坦途第1章 最重要第36章 轉(zhuǎn)移第2章 冬天第39章 投靠第5章 旅順第27章 檢查第25章 對射第78章 又一年第20章 軍棍與敵人第69章 二臺子山第151章 出差第206章 可信第145章 水阻第182章 逃竄第15章 烏合之衆(zhòng)第49章 需求第67章 人氣第204章 潛入第137章 要活命第89章 彰德第30章 狠人第183章 意外第140章 揣度第1章 合作關(guān)係第11章 援兵第27章 白甲第79章 雷霆第15章 岫巖第38章 脫險π第35章 農(nóng)兵第38章 脫險π第128章 攻心戰(zhàn)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囊谦县| 博兴县| 乐山市| 自贡市| 青冈县| 垣曲县| 康平县| 扶风县| 南开区| 宝山区| 迁西县| 安乡县| 惠安县| 六安市| 怀柔区| 大荔县| 合江县| 苍山县| 务川| 五常市| 长沙市| 武鸣县| 福海县| 华蓥市| 吴川市| 宜宾市| 达孜县| 金阳县| 宝坻区| 浪卡子县| 延津县| 苏尼特右旗| 南木林县| 信丰县| 涿鹿县| 山阴县| 饶平县| 金平| 大洼县| 普定县| 龙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