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8章 論功賞爵

第378章 論功賞爵

徐孚遠的話讓陳操大受裨益,先前他還在想著將建奴完全消滅之後再行封賞的事情,不過到現在卻也以爲徐孚遠說的很有道理,先封爵,再以軍功的形勢來體現是否是世襲爵位,是否遞減,是否流爵,這樣也可以大大增加前方將士的用命程度。

乾清宮下朝之後,陳操叫來了徐孚遠、鄒維璉、陳演、錢謙益、阮大鉞、瞿式耜、劉宗周、方以智、黃宗羲、馬士英等十人,議題只有一個,關於封爵。

可以明顯的看出,在場的十人除卻徐孚遠之外都與封爵沒有直接關聯,且在新軍之中沒有任何根基,也不會對其他人徇私,這種情況之下,他們在一起商議封爵的事情上就可以目標一致。

不得不說,十人當中,阮大鉞與馬士英有些小齷齪,只不過在陳操看來,他們現在的小矛盾還沒有發展到後世的弘光朝廷那般不可言喻的地步。

兩人在新朝內共事還是比較和諧的,畢竟新皇帝的處事態度明顯的不是那麼容易被拿捏。

更何況在場的人除卻徐孚遠、鄒維璉、陳演、錢謙益三人之外,其餘的人在陳操這裡都沒有任何的根基,也談不上結黨營私。

“相信諸位也知道了朕把你們叫來的目的,其實在朕登極之前,於上海就曾經出臺過封爵的事情,只不過那時僅僅是關於軍功爵的,我朝的軍功爵都是虛職,享祿也不是太多,不知道諸位臣工可有好的提議,來人,賜坐...”

都賜坐了,所有人都做好了長時間議事的準備。

一個個坐定之後,陳操開口:“且暢所欲言,莫要遮掩。”

錢謙益仗著資格最老,當先發話:“陛下,昔年大秦帝國以二十等軍功爵而封,才創造了秦軍天下無敵的功績,雖然他們的做法不行,但我朝依然可以借鑑他們的封爵形式。”

“哦,錢卿以爲如何?”

錢謙益坐著拱了拱手:“臣看過陛下當年的軍功爵封賞制度,卻以非常贊同,普通軍士以不可能直接封國爵,但以軍功而封,讓其在退役之後享有朝廷的爵祿也是一件大好事,如此做可以讓軍士在任何時間任何情況下爲國效命;

是以臣以爲,當可行此法...”

其他幾個知道的也被錢謙益說完了,不知道的也不敢胡亂插嘴,也就避而不談。

陳操見此點頭贊同,於是讓趙信發下佈告讓他們挨個觀看,便自顧道:“軍中要施行軍銜制度,是爲了方便日後龐大軍隊的常態化管理,高級將領退休之後直接授予特定的軍功爵,而普通士卒則是朝廷一次性補償,若有立功表現,再行軍功爵封賞;

軍功爵共二十等,從第一等到最後分別是總兵、副總兵、副將、參將、都指揮使、指揮使、遊擊將軍、千戶、千總、都司、守備、百戶、把總、試百戶、鎮將、協守、總旗、什長、小旗、伍長等二十等軍功爵;

此二十等軍功爵按照等級不同來劃分他們的爵祿,當然了,在沒有退役之前便享有爵祿也未嘗不可,相信諸位也知道軍功爵與他們的軍銜職位是兩碼事...”

十個人都仔細的看了一遍,阮大鉞開口:“陛下擬定的軍功爵不錯,只是連總兵和指揮使一類都歸入了軍功爵這種虛爵之上,那麼咱們軍隊日後?”

陳操倒是懂了阮大鉞的話,便道:“朕早在上海時便想到了這一等事情,心中早有決斷,日後各軍、師等乃是國防常備力量,統稱爲‘大明國防軍’,軍隊不能彈壓地方,所以在國防軍之外再建一支內衛部隊,稱爲‘大明內衛軍’,內衛軍負責各省駐地的治安,協助當地衙門辦事,統歸朝廷指揮,至於內衛軍的編制,參照國防軍即可;

另外,衙役捕快快手這等地方治安力量全部改編,例如上元縣,單獨設立上元縣警察局,負責上元縣境內的治安、緝盜、抓捕罪犯,協助衙門的工作。”

“警察?”

一衆人紛紛驚訝,都不知道這個新穎的警察是什麼意思。

陳操一本正經道:“警乃警示、察乃糾察,警察者,乃是警示地方有無罪犯,糾察地方有無犯罪的意思,朕先前已經說過了,衙門內的三班捕快等以後就歸類進入警察局,中央朝廷設大明公安部,專管我大明境內所有的警察;

當然了,公安部的意思,便是公共安全部門,你們也別眼紅,這種新式的部衙不設尚書,只設部長,秩正三品,比尚書低兩個等級;

對了,說到這裡朕岔開話題一句,日後在我大明朝,只有文官分品級,武將不分品級。”

在座的都理解到了,且意思很明顯,只有文官分品級之後,文武便徹底分開了,文官也不可能再有自嘉靖以來高武將一等的習慣,且還不知道文官日後還能不能統領武將去打仗。

再說陳操是新君,在場人見錢謙益這個老資格都沒有開口,便都放棄了詢問的由頭。

陳操見衆人沒有開口,便繼續下一個話題:“爾等以爲國爵如何分?”

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才知道現在才進入了今天的正題,不過十人轉念一想,好像自己也沒有可以拉攏的武將,不由得心中覺得有些可惜,錯失了一個拉攏武將的好機會。

不過聰明人再想也能看出陳操叫他們來的端倪,眼前這個皇帝心中一定有了腹誹,讓大家來的目的是完善他已經決定好的提議,而不是真的讓在場人來決斷的。

於是都在等著陳操開口。

陳操見此,便看向了錢謙益:“錢卿以爲如何?”

錢謙益不傻,見其他人都盯著地面不語,心中也苦,於是拱手:“陛下,老臣以爲,徐大人先前所言已經差不離了,只需要根據立功的多少來決斷是否世襲、遞減、流爵便可。”

陳操滿臉堆笑的點著頭,然後又示意趙信把佈告拿出來一個個發下去:“國爵分爲公侯伯子男五常爵,五常爵分世襲、遞減、流爵三種,三種五常爵的區分嘛,徐孚遠先前也提過,孚遠...”

徐孚遠拱手:“國朝封爵以丹書鐵券爲證,禮部冊禮,既然分等級,可增加金冊,凡世襲者,授予丹書、鐵券、金冊三寶,遞減者,授予丹書、鐵券;流爵一世而終,僅授丹書即可;

區分之上,五常爵分三等,一等爵即是世襲罔替,二等爵則是遞減,三等爵即爲流爵,如此下來,簡單而又實用...”

殿中人都默默點頭稱是,陳操也表示了贊同,徐孚遠見此接著道:“列舉凡公爵者,遞減爵位二世而襲,依次爲郡公、縣公、昭武校尉、昭武中尉,六世爵授榮譽爵位某某君而止,例如武安君、信陵君等;

凡侯爵者,遞減爵位二世而襲,依次爲鄉侯、亭侯、昭勇校尉、昭勇中尉,六世爵授榮譽爵位關內侯而止;

凡伯爵者,遞減爵位二世而襲,依次爲永興伯、永昌伯、昭信校尉、昭信中尉,六世爵授榮譽爵位關內伯而止;

至於子爵與男爵,流爵者可立六世而終;

當然了,若是當世襲爵之人立功或有其它重大表現,恩旨之上可再行冊封。”

“好...”

陳操情不自禁的叫了一聲好:“孚遠的測想是不錯的,朝廷不可能永遠伺候著這些勳爵,你們看看朱家的勳爵成了什麼樣子了?可還有一絲絲先祖的作風?”

殿中人都開始有了小迷糊,趁著你的說法,以後陳氏宗室又該如何?

陳操好似發現了他們的異樣,輕咳了兩聲,然後詢問徐孚遠:“國朝勳爵正改如此,不過爲了使得大明天下不至於像朱家皇室一般被宗室後裔及勳爵俸祿拖垮,朕已經決定,以後陳氏皇族帶頭做榜樣,除卻聖旨明發可世襲罔替的親王、郡王之外,凡我陳氏皇族後裔,統統流爵而襲...”

嚯...

劉宗周一直沒開口,聽到此處搶先跪了下去,三拜泣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有了帶頭人,其他人都跟著跪了下去,雖然陳操已經明令禁止不可隨意跪拜,但很明顯,他所做出的這個決定絕對是華夏王朝幾千年歷史上的一個重大突破。

皇室成員非聖旨而下者不可世襲罔替,不僅僅是杜絕宗室氾濫的好想法,還可以大大的減輕國家的財政問題,這絕對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好想法。

徐孚遠都驚訝了,這件事他根本不知道,別說是他,這個想法陳操連黃淳耀都沒有提起過:“陛下,臣等爲大明天下億萬百姓賀,我大明有陛下這等聖明之君,大明何愁不會中興大治?

臣再拜...”

“臣等再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卿等且起,都坐起來,咱們君臣還有許多制度沒有完善,雖然朕想到了流爵,但日後如何做,才能顯得朕今日的做法不會受到後世之人的詬病,特別是說朕忘恩寡義的話,且起來,咱們仔細商談...”

第080章 新軍編制第345章 整軍備戰,萬事俱備第113章 良性競爭第260章 南京的決斷第392章 泅水襲高郵第030章 官大一級III第010章 不講武德第138章 神風護佑的船隊II第265章 意志力的產生第195章 松江府要聽指揮第218章 英雄從不用詭計第020章 寧波之禍第370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III第370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III第168章 迷人的江戶城第432章 飲恨徐州II第127章 事不可爲第418章 徐州會戰IV第173章 豐臣德川,誰天下第039章 緋聞第160章 傾全國之力第016章 三個選擇第012章 雨花臺第130章 琉球世子II第296章 攻伐鎮江第222章 八月乙卯第323章 仁川登陸第005章 浩然正氣第331章 北漢山城第126章 明末醫聖第386章 兩岸的試探第419章 徐州會戰V第295章 出發北上第409章 飲恨江北V第224章 八月乙卯III第369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II第231章 給我一個面子罷第025章 堂堂正正第375章 山雨摧滿樓III第158章 制霸九州島第048章 我是好人第020章 寧波之禍第173章 豐臣德川,誰天下第121章 龍虎山水III第097章 豐臣之殤第029章 大力發展第004章 名揚金陵第219章 落水是陰謀第176章 豐臣與德川,誰天下IV第005章 浩然正氣第102章 學術問題第414章 聰明的阿巴泰第341章 一雪前恥第100章 爲民服務第239章 農民不交稅第308章 奉朱由崧爲皇帝第009章 女真貝勒第282章 杭州不能丟第414章 聰明的阿巴泰第421章 以身爲餌II第031章 官大一級IV第101章 操練起來第351章 各懷心思的南京保衛戰第210章 對不起,我是國公第217章 自比唐宗宋祖第072章 廣寧之役IV第010章 不講武德第034章 上帝保佑第426章 定鼎決戰第271章 血戰華亭第413章 殺人就要償命III第099章 春意盎然第011章 大義之人第369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II第077章 全盤謀劃第358章 絕對不能有蛀蟲第102章 學術問題第036章 簡單合照第142章 櫻花綻放的地方第222章 八月乙卯第371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IV第046章 方圓四里第164章 神谷川合戰III第010章 不講武德第136章 琉球即是爾等墳墓第231章 給我一個面子罷第459章 天下歸元VI第005章 浩然正氣第059章 敕定武伯第176章 豐臣與德川,誰天下IV第442章 千里江山,枕戈待旦第035章 你來我往第248章 遣使求和第110章 中國正朔第381章 長江防線第257章 地主豪紳皆可搶第340章 局勢逆轉III第154章 錯誤的信號第324章 露樑大戰第387章 倒黴的鮑承先
第080章 新軍編制第345章 整軍備戰,萬事俱備第113章 良性競爭第260章 南京的決斷第392章 泅水襲高郵第030章 官大一級III第010章 不講武德第138章 神風護佑的船隊II第265章 意志力的產生第195章 松江府要聽指揮第218章 英雄從不用詭計第020章 寧波之禍第370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III第370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III第168章 迷人的江戶城第432章 飲恨徐州II第127章 事不可爲第418章 徐州會戰IV第173章 豐臣德川,誰天下第039章 緋聞第160章 傾全國之力第016章 三個選擇第012章 雨花臺第130章 琉球世子II第296章 攻伐鎮江第222章 八月乙卯第323章 仁川登陸第005章 浩然正氣第331章 北漢山城第126章 明末醫聖第386章 兩岸的試探第419章 徐州會戰V第295章 出發北上第409章 飲恨江北V第224章 八月乙卯III第369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II第231章 給我一個面子罷第025章 堂堂正正第375章 山雨摧滿樓III第158章 制霸九州島第048章 我是好人第020章 寧波之禍第173章 豐臣德川,誰天下第121章 龍虎山水III第097章 豐臣之殤第029章 大力發展第004章 名揚金陵第219章 落水是陰謀第176章 豐臣與德川,誰天下IV第005章 浩然正氣第102章 學術問題第414章 聰明的阿巴泰第341章 一雪前恥第100章 爲民服務第239章 農民不交稅第308章 奉朱由崧爲皇帝第009章 女真貝勒第282章 杭州不能丟第414章 聰明的阿巴泰第421章 以身爲餌II第031章 官大一級IV第101章 操練起來第351章 各懷心思的南京保衛戰第210章 對不起,我是國公第217章 自比唐宗宋祖第072章 廣寧之役IV第010章 不講武德第034章 上帝保佑第426章 定鼎決戰第271章 血戰華亭第413章 殺人就要償命III第099章 春意盎然第011章 大義之人第369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II第077章 全盤謀劃第358章 絕對不能有蛀蟲第102章 學術問題第036章 簡單合照第142章 櫻花綻放的地方第222章 八月乙卯第371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IV第046章 方圓四里第164章 神谷川合戰III第010章 不講武德第136章 琉球即是爾等墳墓第231章 給我一個面子罷第459章 天下歸元VI第005章 浩然正氣第059章 敕定武伯第176章 豐臣與德川,誰天下IV第442章 千里江山,枕戈待旦第035章 你來我往第248章 遣使求和第110章 中國正朔第381章 長江防線第257章 地主豪紳皆可搶第340章 局勢逆轉III第154章 錯誤的信號第324章 露樑大戰第387章 倒黴的鮑承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丰县| 嘉祥县| 加查县| 宾阳县| 富平县| 福清市| 宜阳县| 栖霞市| 黄石市| 伽师县| 石首市| 抚顺市| 吉隆县| 杭锦旗| 丽江市| 嘉义市| 江安县| 六枝特区| 比如县| 炎陵县| 杂多县| 淮北市| 巴中市| 西安市| 天镇县| 岑溪市| 西城区| 长乐市| 津市市| 四子王旗| 南郑县| 沁阳市| 邢台县| 龙游县| 灵川县| 陕西省| 惠来县| 望奎县| 普兰店市| 阿巴嘎旗| 依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