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開始幾年的新年活動,賣點就是人怪的相愛相殺。
相比於當初,區別不過是玩家們的整體實力強了些,前來襲擊的各種怪物數量多了些,海陸空的配合全面了些...等等。
ωωω ◆ттkan ◆℃O
總得說來,從視覺效果上來講,鋪天蓋地覆海的怪物羣,還是很能唬人的。
從第一波開始,攻島的怪物就海陸空三軍齊全,數量衆多,反正黑壓壓一片,雷九一眼也看不出來有多少。
不過,這些怪看著倒挺兇猛,實力也就那樣,畢竟只是第一波而已。
區區第一波怪,自然不可能對煌煌島這邊造成什麼困擾。
雖然敵人數量不少,但煌煌島現在的軍力也挺誇張的,特別是海軍的水下部隊,數量比之前來攻島的海路怪物都要多出很多,一擁而上之下,連點浪花都沒能翻出來。
當最後一個怪物被幹掉,才顯示第二波倒計時,9分59秒。
顯然,系統這回沒打算連續刷怪,殺了一波直接上下一波,中間給了10分鐘休息,也不知道這個間隔會不會隨著波數的增加而延長。
雖說煌煌島這邊因爲沒費多少力氣,根本用不著休息,但隨著波數增加,怪物的實力變強,這種情況也會隨之改變。
所以雷九對這個設定沒什麼意見。
ωwш_ ?????_ C〇
即便那些實力較弱的玩家可以籍此多獲得一些積分,但雷九從中獲取的好處肯定更多,他當然用不著在意。
在顯示倒計時的旁邊,還出現了兩個數字,一個是殺怪總數:1000000,不用查幾個零了,雷九已經查過了,100萬。
另外一個,是積分數:45678。
你沒看錯,一個並不整齊的數字,同時也是一個出人意料的低的數字。
幹掉100萬怪物,竟然只給4萬5積分,看來系統認爲第一波完全是來送分的,不可能給太多積分。
說笑的,積分是按照怪物的強弱來劃分的,實力最弱的,殺100只都不到1積分,實力越強的,積分給的越多。
第一波怪物的實力確實不行,按照計算規則,積分少也是理所當然的。
而最終積分之所以不整齊,估計是因爲系統並沒有強行固定每波怪物的數據。
同樣殺穿第一波,玩家之間的積分並不完全相同。
仔細想想,如果哪個玩家運氣不好,波波的得分都比別人低,最終甚至可能出現比別的玩家多殺一波,積分卻在人之下的情況。
哈,系統對非酋真是惡意滿滿吶!
想到這,雷九沒心沒肺的樂了。
幸運數值永遠高於平均數且永爲正值的他(自稱),當然是穩坐釣魚臺,笑看風雲變。
當然,其實即便他突然非酋附體,第一名也跑不了,因爲煌煌島怎麼可能只比第二名多殺一兩波那麼少?
這是實力帶來的保險,不以運氣的好壞爲轉移。
前30波,煌煌島殺的沒有多大壓力,殺敵數從100萬增加到了6000萬。
前十波每波敵軍100萬,第十到第二十波每波200萬,之後類推。
6000萬的怪物,給雷九帶來七百萬的積分,雷九估計,在他之下的第二第三梯隊,也就是實力前五十的那些島主,通過這30波應該都沒多大問題。
700萬積分吶!
往次島嶼排位戰,四五十名左右的島主,最終能得到的積分一般都沒能超過300萬。
看來這次,系統是打算搞積分大放送了?
大部分玩家只能盯著自己的積分,精打細算逛積分商店的時代快要結束了。
WWW ◆тTk an ◆¢ 〇
想來這次排位戰過後,不少玩家島嶼的元素結晶等資源儲備礦,會有一個明顯的上升。
空島掠奪部隊在外轉一圈之後,要不要重新再薅一遍?
現在,煌煌島的元素結晶儲備很多,非常多。
這些年的排位戰,每次煌煌島收穫的積分都是第二名的好幾倍,這其中將近一半都化作了元素結晶礦,再加上這幾年空島出行掠奪的,最近一兩年在海底發現開採的,已經達到一個會讓其他玩家瞠目結舌的儲備量。
對此,雷九不會滿足。
晶石熔爐技術在七十多年前就已經小型化了,之後不斷應用到交通、水利、建設等等行業,再加上研究中心能源這一塊,出現了晶石熔爐發電機這一技術,只要投資完成,煌煌島將迎來電力時代。
到時候,電燈將點亮千家萬戶,各種電器也會逐漸出現,以煌煌島的體量,一年光是在發電上耗費的元素結晶就是個天文數字。
伴隨著晶石能源轉換爲電能技術的出現,其它發電技術也相繼解鎖,雖然因爲沒有了蒸汽輪機,相關替代技術的發電效率會有所下降。
但確確實實是有著其它發電技術可以用的。
只不過...,元素結晶,不論是從發電效率,可獲取效率,還是對環境的影響等方面,都是已知手段中最好的。
火力發電?
可能因爲都是漂浮在海上,大地厚度有限的原因,所有煤礦儲藏深度都不是很深,導致儲量都算不上巨大。
爲了保證冶金、鍛造、鍊金工坊的燃料供應,還有各種民用方面的需求,至少雷九並不打算著重發展這個,原本在地球上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是主要電力供應的發電方式。
水力發電?
煌煌島的河流水網確實算是發達,不過因爲整體地勢過於平緩,河流各流域很少有水位落差很大,適合攔河築壩的地點。
也因此,導致島上的所有河流,水流全都比較緩,湍急之處甚少。
風力發電?
嗯...在煌煌島上,即便是烏龜,都能追上吹的最快的風,發電還是算了。
太陽能發電?
煌煌島上的土地,真正貧瘠的地方很少,戈壁、荒漠不可見,從土地應用效率上來講,專門用大片的空地來搞太陽能發電,並不是很可取。
畢竟有晶石發電這種高轉換效率、同時也很清潔的發電方式存在。
核能發電?
抱歉,核能不知道被系統藏在研究中心科技樹多深的層次,甚至是不是可研發選項都兩說,根本連影子都看不到,用不著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