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5章

四月中朝廷大軍出征,永昌皇帝攜魏王鳳池以及外甥元鳳御駕親征,據(jù)穆家人說是氣派非凡。蘇錦秋沒去看,連蘇家下人蘇老太爺都約束了。

蘇老太爺對這次出兵十分不滿,只差直言是送死行爲了,當然死的是軍士。宋太后改革稅制成功,基層人民富足,國庫充盈,根本就不用永昌皇帝做什麼,按著原來國策繼續(xù)走就行,結(jié)果永昌皇帝來這麼一出,根本就是鬧劇。

蘇錦秋也不看好,只是對這種無能爲力的事,她是升斗小民的心態(tài),有錢花,有飯吃,朝廷政治與她無關(guān)。

蘇家的事務也不少,蘇懷玉出門半個月回來,抱回來兩個小男孩,都是一歲多,本名生辰連蘇懷玉都不太清楚。從養(yǎng)育巷抱來的,身體倒是很壯實。蘇老太爺看過之後,大的起名蘇錦承,小的起名蘇錦義,安排在東路跨院裡,與蘇墨玉夫妻的正院相連。

房舍收拾,張羅奶媽婆子丫頭,裁衣,飯食安排,蘇錦秋忙了大半個月。主要是蘇家原本下人太少了,除了幾個婆子外,全部都是新人,自然比平常麻煩許多。

及至五月中,蘇老太爺挑選了黃道吉日,開宗祠把蘇錦承和蘇錦義過繼入譜。因蘇家五服之內(nèi)無人,蘇老太爺便宴請親友,除了俞家這門唯一的親戚外,額外請了潘勤。再就是與蘇家相熟的朋友,元俊卿,杜俊,孟昭等。也是招呼一聲,蘇家沒有絕後。

忙忙碌碌到了六月,前線沒什麼重大消息,選秀的事提都沒人提,穆家衆(zhòng)人仍然厚著臉皮在蘇家住著。

說是厚臉皮並不過份,蘇老太爺都沒張嘴,管事洪叔已經(jīng)幾次在穆老太爺說還錢的事,連借鋸都拿出來扔到穆老太爺臉上,希望穆家趕緊還錢。

穆老太爺先是大怒,然後發(fā)現(xiàn)……還不出來,穆四爺這些年雖然挺能掙錢,但家裡花銷也大,根本就沒多少存款。

爲免尷尬倒是想搬出去住,只是思來想去無處可走,京城花銷比江城大的多,選秀的事還不知道拖到什麼時候。京城官員區(qū)的房子不好找,要是選秀過了,傳旨之類的,穆家住到平民區(qū)去也不像樣。

“老太爺似乎不太喜歡兩個哥兒。”蘇懷玉說著,心中有些不安,孩子是她挑的。她是個武人,只能看孩子骨骼體質(zhì),要說文才天份,她是真不懂。

蘇錦秋道:“不是親孫子。”

蘇老太爺讓蘇懷玉去挑孩子,是絕對相信蘇懷玉。但不管蘇懷玉挑誰,蘇老太爺都不會太有興趣。即使過繼姓了蘇,對蘇老太爺來說,仍然是別人家的孩子。對別人家的孩子,不外乎是提供吃喝,上學讀書時請先生,像對親孫子那樣,事事體貼周全,那是不可能的。更何況蘇老太爺此時心如死灰,政治前途也好,家族前途也好,他都絕望了。

“唉……本以爲抱了孩子回來,老太爺能高興些。”蘇懷玉嘆息,道:“說來也是,突然要御駕親征,還徵匈奴,這不是吃撐了去送死嗎!”

蘇錦秋嘆氣道:“他是皇帝……”

就蘇老太爺來說,大楚現(xiàn)在的盛況,是宋太后和他以及一幫老臣子拼了十幾年治理出來的。結(jié)果到永昌皇帝執(zhí)政,突然要打仗,還是神經(jīng)病一樣的御駕出征,糧草花費,兵士死屍,必然會使國庫空虛,經(jīng)濟動盪,這些都是蘇老太爺不願意看到的。

但對於永昌皇帝,宋太后外掛開的太猛,他需要用戰(zhàn)爭來刷存在感……

“妹妹在屋裡嗎?”院裡傳來穆七娘的聲音。

屋裡丫頭連忙去迎,蘇錦秋也站起身來。

沒一會就見穆七娘一臉氣悶的進到屋裡,先給蘇懷玉見禮,讓著坐上來,就嘆氣道:“真要被潘妤煩死了,這麼熱的天,好好的自己家不呆,非要往這邊跑。”

穆家請了教習,專門教姑娘們禮儀,這屬於額外補課。潘妤知道了,天天過來就算了,湊著一起學。關(guān)鍵是潘妤太不省事,又與她不和,兩人總是有口角。

蘇錦秋想了想道:“她又跟穆老太爺說去元家的事了?”

元祈笙那樣的少年才俊,潘妤會打他的主意很正常,只是穆六孃的一句話絕了潘妤去含山公主府的可能性。相信潘妤也用過其他方法,只是路子沒走通。她不明白癥結(jié)所在,只以爲法子不對,自然想走穆家的路子,對她來說最方便最快捷。

“可不是。”穆七娘只差翻白眼了,道:“你是不知道,老太爺一直給元家寫帖子,被推了這些回了,還在寫呢。還有六姐,我都不知道她怎麼想的,元……對她明明無意,她卻是念念不忘。”

要是穆六娘真是對元祈笙一見鍾情,純粹的少女喜歡,穆六娘如此還可以理解。她看得明白,穆六娘是目標明確,看中元祈笙的條件,想嫁給他成公主府的二奶奶。

閨閣女子想嫁個好丈夫是可以理解,元祈笙條件是很好。但不管元家還是元祈笙對她都沒意思,本來就是門不當戶不對,這種情況下女方若是強求,不管怎麼想都很不明智,也犯不上。

蘇錦秋心裡也有些疑惑,道:“六姐應該另有謀算吧。”

穆六娘看起來不像那麼不明智的人,不過她要真是重生的,也有可能是上輩子跟元祈笙有感全瓜葛……

穆六娘上輩子嫁給了元祈笙?應該沒有,潘妤倒是有可能嫁給元祈笙。

不是潘妤比穆六娘優(yōu)秀,也不用潘妤使什麼手段,實在是潘家比穆家牛叉一百倍。潘勤眼看著又要升職,跟著杜俊混,馬上就是朝廷重臣了。

就元祈笙表現(xiàn)出來的性格,他的妻子除了個人條件外,必須得是門當戶對。就算沒娶潘妤,也不可能娶穆六娘。

目前穆家的情況,就是穆老太爺去世削爵,家裡還有穆四爺能頂住。他是穆六孃的親哥,不可能對自己妹妹太差,也許嫁不了那麼好,穆六娘肯定能帶著份不錯的嫁妝,正經(jīng)嫁出去。

一個另娶一個別嫁,正常情況下兩個人不可能有交集,更不可能有感情產(chǎn)生。還有穆六娘對潘妤的恨意,從情債角度似乎也解釋不通。

或者只是單純的,穆六娘上輩子被潘妤害的很慘,重生之後想報復。想報復到潘妤,那就要比她嫁的更好,元祈笙或許是穆六娘所接觸的同齡男子中,條件最好的。

“有什麼好謀算的,元家根本就沒這個意思。”穆七娘說著,又道:“元老太爺根本就做不得主,駙馬爺看不上,怎麼折騰都是白搭。”

穆六娘這樣讓她覺得很可惜,好好一個女兒家,天天爲了利益,算盤著如何嫁一個對她沒有興趣的人家。古代女子命運是苦了點,環(huán)境是差了點,但人活在世,總是先要隨心。不管嫁誰,就是不能隨心隨欲,好歹也要得到一定的自由和幸福。

蘇錦秋問道:“難道六姐做了什麼事?”

元家這樣的態(tài)度,穆家又沒什麼人脈,條件不允許,穆六娘就是有想法,也只能想想而己,實在做不了什麼事。

穆七娘顯得猶豫了一下,道:“我也不知道,只是這些天她一直跟潘妤說的有來有去的,看樣子是心裡有主意了。我雖然有心想勸勸她,只是……沒辦法張口啊。”

有句話叫做道不同不相爲謀,她現(xiàn)在對穆六娘都有這種感覺。尤其是看她跟潘即說話時,感覺越發(fā)的強烈。

“跟潘姑娘……”蘇錦秋神情顯得意味深長。

穆六娘不可能真心跟潘妤交好,倒是想利用她進宮。以潘妤的條件,想進宮當伴讀機會很大,就是潘勤說句話的事。現(xiàn)在元家不搭理,也就潘家能幫上忙了。

進宮伴讀,開眼界見世面,運氣好婚事都解決了,直接指婚。這應該是穆六孃的兩手準備,進宮或者嫁到好人家。就是元祈笙,能進宮機會也會大些。

正說著就有婆子來報:“潘姑娘派人傳話,說許久沒見姑娘,想進園跟姑娘一敘。”

這是蘇錦秋早就吩咐下來的,潘妤要來蘇家跟穆家人一起,不用去管。但潘妤想到花園來就不行了,哪怕是撕破臉也要攔下來,本來就沒什麼交情,不用顧忌什麼。

“跟她說我正睡著。”蘇錦秋說著。

婆子應著去了。

穆七娘不禁看向蘇錦秋,現(xiàn)在才半上午,怎麼想都不是睡覺時間。這是連推辭理由都懶得想,隨口說一個搪塞了,連潘妤的面子都不顧,心裡著實有幾分爽快。卻不禁道:“潘妤和六姐真能進宮嗎?”

一直沒插嘴的蘇懷玉笑了,道:“進宮或者不進宮,能怎麼樣呢。伴讀而己,平常大戶人家的小姐迴避還來不及呢。”

別說給公主郡主伴讀,就給太子皇子伴讀,許多人家還不願意呢。自家的心肝寶貝,如何捨得去受那個苦。潘妤能把伴讀看在眼裡,本身就落了下成。

穆七娘低頭沒作聲,神情卻有幾分感慨,在江城的時候還沒有感覺,到京城之後階級之感撲面而來。人跟人真是不一樣的,她還記得太子出現(xiàn)在那天,全部人跪倒地在,沒有平等沒有自由。有時候真覺得爲了活著而活著,只是誰又想死呢。

進京之前穆老太爺特意叮囑過,進京之後穆四奶奶也特意找她說過話,不外乎是京城不比江城,要有眼色些,終身大事也許就在這裡了。

蘇錦秋看她這樣,知道她也是在擔心自己了,從穿到過來的不知所謂,到現(xiàn)在像這樣沉默不語,也是她適應社會的過程。不管願意或者不願意,想活下去,只能如此。道:“個人造化,姐姐也不用想太多。”

“嗯。”穆七娘應了一聲,仍然顯得悶悶的。

蘇錦秋看她心情沉悶,便笑著起身道:“今天天氣還好,趁著還沒熱起來,不如到園中逛逛。中午姐姐也別回去,跟我一起吃飯,正好熱鬧些。”

穆七娘長舒口氣,有幾分感動地道:“你待我真好。”

Wшw ?ттkan ?C〇

蘇錦秋只是笑,道:“走吧,一起去逛逛。”

五天之後,宮中內(nèi)侍到蘇家傳口諭,召穆六娘進東宮,給九歲的長寧郡主做伴讀。與此同時另一道旨意傳到潘家,潘妤給華陽公主做伴讀。三天之後進宮,請兩家人給女兒收拾好,到時候會有內(nèi)侍來接。

蘇懷玉特意打聽,進宮走的潘勤的路子。前線戰(zhàn)事一天天緊張起來,選秀之事宮中根本就沒人提起,也是沒心情選了。陳太后便令內(nèi)務府直接選人送進宮,潘勤找了元俊卿,這種小事情元俊卿肯定給潘勤面子,順道把穆六娘一起帶了進去。

穆家衆(zhòng)人歡喜起來,擺酒宴客,不管怎麼說目標達成了一個,穆六娘進宮了。蘇錦秋也過去給穆六娘道喜,這是穆六娘自己求的,願望達成。至於進宮之後,前程將來也都要她自己去把握。

三日之後,內(nèi)侍進府,一頂小轎帶穆六娘進宮。

“姓穆的也該走了吧……”蘇懷玉說著,選秀也選完了,再厚臉皮也該滾蛋了。

第123章 123第92章第115章 115第39章 元家第138章 138第26章 二男第56章第151章 151第1章 相遇第129章 129第29章第41章 元祈笙第9章 家底第120章 120第137章 137第88章第29章第147章 147第112章 112第19章 打鬥第66章第77章 送行第123章 123第88章第87章第12章 來人第5章 潘妤第73章第111章 111第123章 123第31章第93章第127章 127第29章第23章 相見(下)第52章第149章第3章 七爺第4章 去處第94章第100章第147章 147第149章第138章 138第87章第154章 154第28章第68章第39章 元家第56章第146章 146第116章 116第137章 137第40章 元老太爺第96章第13章 東宮第94章第10章 對比第153章 153第11章 由第140章 140第64章 身世第95章第112章 112第62章第124章 124第125章 125第105章第126章 126第129章 129第142章 142第88章第147章 147第98章第104章第21章 鬥嘴第7章 穆家第20章 無念第18章 報信第111章 111第29章第20章 無念第10章 對比第110章第107章第129章 129第114章 114第121章 121第146章 146第110章第36章 重逢第102章第28章第156章 156第2章 驛站第157章 157第112章 112第25章 觀燈(下)第26章 二男第7章 穆家
第123章 123第92章第115章 115第39章 元家第138章 138第26章 二男第56章第151章 151第1章 相遇第129章 129第29章第41章 元祈笙第9章 家底第120章 120第137章 137第88章第29章第147章 147第112章 112第19章 打鬥第66章第77章 送行第123章 123第88章第87章第12章 來人第5章 潘妤第73章第111章 111第123章 123第31章第93章第127章 127第29章第23章 相見(下)第52章第149章第3章 七爺第4章 去處第94章第100章第147章 147第149章第138章 138第87章第154章 154第28章第68章第39章 元家第56章第146章 146第116章 116第137章 137第40章 元老太爺第96章第13章 東宮第94章第10章 對比第153章 153第11章 由第140章 140第64章 身世第95章第112章 112第62章第124章 124第125章 125第105章第126章 126第129章 129第142章 142第88章第147章 147第98章第104章第21章 鬥嘴第7章 穆家第20章 無念第18章 報信第111章 111第29章第20章 無念第10章 對比第110章第107章第129章 129第114章 114第121章 121第146章 146第110章第36章 重逢第102章第28章第156章 156第2章 驛站第157章 157第112章 112第25章 觀燈(下)第26章 二男第7章 穆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师宗县| 大名县| 三门峡市| 鹿泉市| 综艺| 泸西县| 富川| 丹寨县| 华安县| 平度市| 海淀区| 揭阳市| 天祝| 中西区| 贞丰县| 鄂伦春自治旗| 江西省| 来宾市| 满城县| 桐柏县| 绥芬河市| 潍坊市| 安义县| 蒙城县| 龙南县| 舒兰市| 栾城县| 夏邑县| 衢州市| 康保县| 宁蒗| 德令哈市| 江川县| 盈江县| 清水县| 临夏县| 通辽市| 大田县| 滦平县| 江孜县| 普兰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