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26章 倖進(jìn)(六)

楊凌一笑,豎起三根指頭:“第一批放債的,一年三分三利,三年還本,還本之後,每年二分五利,誰家在北邊貿(mào)易收益拿出來作爲(wèi)還息擔(dān)保的,以這擔(dān)保借來的財賞,誰家就佔(zhàn)一成,這是隻對第一批放債之家有放,只爲(wèi)密約,後來者,最多一年給到兩分利了一分五也是論不定的事情。

這句話一說出,就連趙楷也是砰然心動,他本來是打算投個萬把貫就當(dāng)結(jié)好楊凌了,收益少點(diǎn)也沒什麼,現(xiàn)在楊凌這番話說出來,卻是大利之所在!投一筆錢進(jìn)去,三年就能還本,以後每年坐收四分之一的利益,要是誰家在北邊貿(mào)易收益當(dāng)中本來就佔(zhàn)有份子的,以他們的份子爲(wèi)擔(dān)保借來債,就算是三分三利,借來的債就是三倍於各家份子,拿走一成,如此所得,簡直就是暴利!

當(dāng)下只恨自己之前在北邊貿(mào)易當(dāng)中不佔(zhàn)有股份,現(xiàn)下唯一的衝動就是趕緊收羅家當(dāng),全部投到楊凌這舉動當(dāng)中!懿肅貴妃卻不那麼容易被忽悠,淡淡反問一句:“如此厚利,每年經(jīng)營北邊貿(mào)易所得也是有限,第一年應(yīng)付過去了,將來如何?不要到了後來,卻是血本無歸!”楊凌呵呵一笑:“北邊貿(mào)易每年都有收益,自然是每年都要債!北邊貿(mào)易一直有收益,就年年都能吸納財賞,如何不能彌補(bǔ)對第一批買債之家的厚利?有此資本,除應(yīng)本天家彌補(bǔ)國用之外.北邊貿(mào)易經(jīng)營自然還會擴(kuò)大,而且將來整練禁軍財計事得手,又能得一筆還息擔(dān)保,如此循環(huán)不息,貴妃還有何憂?”

懿肅貴妃砰然心動,本來一番對楊凌多收好處的會面,就變成了楊凌對她推銷債之事,而且她還很有興趣,其實楊凌此舉,近乎於後世的龐氏騙局,龐氏騙局要成事,難就難在有第一批願意投資之人,第一批投資人獲利豐厚,自然就引起了大筆資金趨之若鶩加入的效應(yīng),哪怕放在後世金融高度達(dá)的美利堅合衆(zhòng)國,這種事情也是屢見不樣,還有鬧得極大的,而且楊凌比起完全空手套白狼的龐氏騙局來說,還多了一個北邊貿(mào)易真金白銀的現(xiàn)金流收入,再加上一個未來整頓禁軍財計獲得收入的概念在,更有足夠的說服力,懿肅貴妃不是傻子,未嘗不能隱隱想到,這就是一個借舊債還新債的把戲,但是對於懿肅貴妃他們第一批投資人而言,也無所謂。

只要維持楊凌幾年,他們已經(jīng)嫌得盆淌鉢淌的離場了,管將來楊凌如何頂缸呢,楊凌自然也對這個心裡有數(shù),可是對他而言,現(xiàn)在要緊的就是趕緊獲得大筆收入,砸得趙佶一直死死的支持他,讓他可以放手行圌事,在幾年內(nèi),徹底走到將命運(yùn)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位置上面去!

至於將來,只要自己地位夠高,總有手段化解,而且按照現(xiàn)在投資渠道之匱乏,大宋淤積的民間財富不知道有多少,只要風(fēng)潮起來了,後面淌來的大筆財貨不見得要給那麼高的回報,更容易維持下去,再說句誅心點(diǎn)的,懿肅貴妃和楊凌兩個人精一番對談,這盤子幾乎就商定了,懿肅貴妃也是爽圌快風(fēng)格不減,在珠簾後淡淡道:“茲事體大,本宮自然要與諸家好好商議一番,不過本宮這裡,放幾十萬貫出來,也是差不多可以成定論的事情,但請大人好好經(jīng)營就是,不日大人差遣就要下明旨,大人有多少大事要籌劃準(zhǔn)備,本宮這裡,不能再留難大人了,這幾日自然有人尋大人商定此事,既如此,就諸大人安置罷。”

楊凌一笑起身,拱手爲(wèi)禮,就要告辭,趙楷忙不迭的也起身,就要跟楊凌出去,不過這個時候再不是居高臨下的準(zhǔn)備示好拉攏了,而是想和楊凌商定,自家拿一筆錢出來,從楊凌手裡要到最好的條件,現(xiàn)下趙楷心中只恨,自家實在想不到什麼東西定然能將楊凌拉攏過來,這等能統(tǒng)軍又有財神之名的人物,若然能爲(wèi)羽翼,可濟(jì)大事多少!

就在兩人起身,恭恭敬敬準(zhǔn)備告辭請安置的時模,另一側(cè)蓆棚兩道入口,突然傳來了幾個輕快的腳步聲響,還聽見幾個宮娥壓低了聲音的呼減:“帝姬,帝姬,娘娘有客!”

接著就聽見少圌女銀鈴一般的笑聲,接著就是一個還未長成,雙螺垂髫的少女拉著另一個已經(jīng)跑得氣喘吁吁,粉頰微微泛紅的十七八少女撞了進(jìn)來,楊凌目光正轉(zhuǎn)過去,就和後面那個十七八歲的少女秋波撞了正著!

……

對於行事隨心,從來談不上深沉二字的趙佶而言,禁中就從來未曾有什麼保得住的秘密。

在軍營中,懿肅貴妃第一時間就知道了趙佶對楊凌新差遣的安排,其他關(guān)心著這件事情的各方,也同樣在最快時間內(nèi)就得知了這個消息,絕不會等到過夜。

趙佶出宮臨幸晉陽軍軍營,這件事情上受損最大的,莫過於隱相樑師成了,以他的勢力,對付一個在汴梁毫無根腳可言的楊凌,最後弄成這樣。

這幾年一直被他壓著的蔡京臨了還來一個上門打臉,這種打擊對樑師成而言,可想而知。

政治這門藝術(shù),實在是一種很微妙的東西,特別是在趙佶這個陰差陽錯獲得有宋以來至重君權(quán)的皇帝治下,這些年都是倖進(jìn)之輩得以大用的情況下。判斷一個當(dāng)?shù)乐说脛菖c失勢與否,根本就在於判斷趙佶對他是寵信不替還是有所變化,往往一個很微小的變動,就能引來衆(zhòng)多解讀,最後掀起滔天巨浪,朝局來一番大洗牌。

樑師成此次栽了跟頭,他自已有數(shù),還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在暗中判斷他在官家面前寵信已衰,但凡握有重權(quán)之人,就沒有不得罪人的,不知逍有多少人摩拳擦掌正等著這一刻。

就算是素?zé)o仇怨,也多有投機(jī)之輩,希望朝局因而變化,自已能在其間撈到最大好處,如果能參與攻倒自已,就是獻(xiàn)給新的得勢之輩最好的投名狀。

雖然這枚石子不過纔將將落下,可這波浪總要漾開,最後能變成什麼樣子,粱師成自已完全沒有把握。

以前樑師成不是沒有遭遇別人攻擊,彈章自然也是等閒,但是那個時候,他完全有信心,自己在趙佶面前地位不可替代,可是現(xiàn)在,他卻沒了這個信心,也許趙佶戀舊,也許趙佶對自己曾經(jīng)寵信之臣總有一分香火情。

可是但凡君王,本心總是涼薄,用人但看這個時候能給自家在君王之位上帶來什麼好處,自己一直都將趙佶哄得舒服,在這上頭,連蔡京都不如他,但是再有一個能將趙佶哄得更加舒服的倖進(jìn)之輩出現(xiàn),他的命運(yùn)只怕還不如蔡京。

蔡京是正統(tǒng)士大夫出身,還有理財本事,這根腳,比全靠君王寵信,一時氣焰煊灼號稱隱相的他,不知道穩(wěn)固到了哪裡去!而且這老狐貍,越的顯得沉穩(wěn),復(fù)相以來,陣腳不亂,最後發(fā)力,就能管中窺豹,到老心思諸明不減,自己如何及得上他?現(xiàn)在又有失寵跡象,這幾年自已一直壓迫得蔡京有些悽惶,他一旦回手,自已能不能留居汴梁,還在未定之天!

趙佶出禁中臨幸晉陽軍,樑師成自然不會跟隨,這個時候跑去湊趣,那隻能是打自己的臉,他留在禁中,還在往常所居的內(nèi)諸省衙門宅邸內(nèi),卻沒了往常安居禁中操控一切的雍容,不住遣人出去,聯(lián)繫在趙佶身邊侍候的內(nèi)使,將趙佶今日在軍營的一舉一動都飛快的回報回來。

在這種微妙關(guān)頭,越是要加緊揣摩上意,才能決斷下一步到底如何走,才能穩(wěn)住陣腳!纔不能憑藉隱相之權(quán)威,四下樹敵,四處動手,甚至服侍趙佶都有些輕慢,直有不可一世,只覺得這汴梁甚而大宋一切,都在自已掌中的心態(tài)了!

當(dāng)趙佶在軍營舉動的最新一個消息傳來,樑師成在自已宅邸寢室當(dāng)中頹然而坐,半天則聲不得。

居然委楊凌以步軍三司一帥,還兼領(lǐng)管勾檢查兩路駐泊禁軍財計費(fèi)用事!這是重用,這是不折不扣的重用!這份差遣,每一個字似乎都在樑師成臉上重重扇了一記耳光,偏偏大宋的差遣名義往往又臭又長,這一長串下來,直肩得樑師成眼冒金星!

原來在樑師成料來,楊凌就算在樞密院中得一差遣,也該是無足輕重的名義,畢竟楊凌此人,有太多不能讓人放心大用的原因存在了,再則他樑師成隱相的架子還未曾全倒,再還沒有人可以替代他位置,,還需要他在和蔡京保持平衡的局面下。趙佶怎麼也要顧及他的面子。仝汴梁都知道楊凌是他樑師成的對頭,只要大用楊凌,就是表明對他樑師成的不滿。昨日蔡京去後,趙佶還特意留下他溫言慰勉了一番,話語中隱隱透露出來的也是這個意思,他要用楊凌,不過是讓他將互貿(mào)經(jīng)營好,做好在汴梁應(yīng)奉天家的事,算是取代當(dāng)年朱緬的一部分用處。卻沒想到,今日一行,等來的卻是這個結(jié)果!

楊凌有此資序,再出外知一任大軍州或兼路帥,就能夠到樞密使的位置。樞密副使,就是大宋執(zhí)政之一!其實樑師成內(nèi)心也知道,楊凌平燕,河?xùn)|整練晉陽軍,軍功底子太厚,這個底子在這裡,又有知兵之名,得這個差遣名義,誰也說不出什麼不是來,畢竟離平燕者王還差得遠(yuǎn)呢。

可是再加上後面那兼領(lǐng)管勾兩路駐泊禁軍財計費(fèi)用事,就是除了名義,更有實權(quán),雖然說的是財權(quán),但是樑師成已經(jīng)深忌楊凌手段,誰也說不準(zhǔn)他能不能從錢財入手,最後掌了整練禁軍這般大事的重權(quán)!如果他真能做到,那楊凌就再不可複製了,而他樑師成,將來在楊凌眼中就是一個笑話而已,楊凌想怎麼對付就能怎麼對付。

這畢竟還是將來的事情,楊凌真正走到能隨意對付他樑師成的位置,還有一段漫長的時間,關(guān)鍵在於這要緊差遣背後的意思,官家已經(jīng)不在乎他樑師成的作用和臉面了!一方面固然是楊凌爭寵有術(shù),一方面未嘗是對他樑師成不滿。

蔡京去後,他在背後控制著王黼童貫等輩,國事弄得一團(tuán)糟,財政近乎崩潰,趙佶也大受窘迫,在江南還激起了方臘之亂,主持童貫伐燕,試圖轉(zhuǎn)移視線,結(jié)果也打得一團(tuán)糟,最後還導(dǎo)致王黼童貫去位,蔡京還復(fù)了相。

要對付一個楊凌,結(jié)果這般尷尬,趙佶再好脾氣,也不能忍受他樑師成一次又一次的無能了,重用楊凌,就是他樑師成寵衰的真切表現(xiàn),再也掩蓋不住!

當(dāng)最大的靠山靠不住,滿目皆敵的時候,自已到底該如何是好?難道就這樣束手等著,等著對手慢慢逼上門來,最後遭致王黼童貫一般的命運(yùn)?

樑師成再接到這個消息之後,並沒有表現(xiàn)出歇斯底里的模樣,也未曾如何作色,只是探手讓衆(zhòng)人退出去,自已在榻上坐下,靜靜的想著該如何應(yīng)對此局。

阻擋楊凌不能得此差遣已經(jīng)不可能了,自已進(jìn)言,已經(jīng)不會起任何作用,禁中出旨意之後,在政事堂中坐著的是蔡京,他必然會副署此旨意,這樣就完全無動搖,蔡京藉此也會聲勢大漲。

官家可以再尋覓一個人來制衡蔡京,或者就乾脆等著蔡京老死,說實在的,趙佶還鎮(zhèn)得住這個場子,可是自家,既然已經(jīng)不足以獨(dú)立應(yīng)對這一切,就要另尋一個依靠與之連成一氣!

這個可以依靠的一方勢力,到底是誰呢?

官家趙佶那裡,已不足情,樑師成自己也不敢將賭注完全壓在趙佶對自已的寵信上面了,蔡京那一系不用說,已經(jīng)是勢成水火。

難道是嘉王趙楷?纔想到這個名字,樑師成第一時間就否認(rèn)了,趙佶對趙楷寵愛自然不假。但是趙楷也單單是靠著趙佶的寵愛而已,自家並沒有什麼太靠得住的羽翼,當(dāng)年王黼童貫倒是有心支持趙楷,一旦易儲,就可以長保地位,繼續(xù)保持對支持太子的請流舊黨一系還有蔡京一系的壓制,牢牢把握朝綱,當(dāng)時看來,易儲之事也很有幾分指望,可是王黼童貫都很快倒臺了。(。)

第603章 大風(fēng)起兮(三)第460章 慶父不死(十)第127章 暗潮生(十三)第5章 遼國遠(yuǎn)攔子第5章 遼國遠(yuǎn)攔子第225章 江山如畫(四)第700章 合兵(完)第406章 收網(wǎng)(十五)第601章 大風(fēng)起兮(一)第256章 鐵馬冰河(五)第218章 雪滿弓刀(十三)第52章 變故第321章 自願效死第383章 暗撥乾坤(二)第82章 大功(一)第114章 涿州(十四)第464章 朔州會戰(zhàn)(二)第723章 整軍會獵(十二)第90章 大功(九)第600章 將出(完)第382章 暗撥乾坤(一)第253章 鐵馬冰河(二)第305章 太原知府第322章 內(nèi)亂平定第687章 肅清第680章 軍心民心第36章 困局(一)第343章 針鋒相對第355章 河?xùn)|亂象(一)第486章 鋒芒暗蘊(yùn)(六)第709章 宜芳大捷(九)第180章 馬蹄急(二十七)第87章 大功(六)第710章 宜芳大捷(十)第436章 莫須有(七)第326章 行路難(上)第236章 槍挑鐵滑車(八)第98章 招攬(七)第161章 馬蹄急(八)第525章 倖進(jìn)(五)第53章 決斷第506章 大風(fēng)起兮(六)第367章 宗弼心思第275章 老種恩情第141章 風(fēng)雲(yún)動(八)第552章 陳橋別(下)第571章 改天(一)第110章 涿州(十)第188章 恩怨了(五)第643章 擁駕(十三)第411章 收網(wǎng)(完)第533章 潛龍在淵(三)第503章 驚龍(三)第214章 雪滿弓刀(九)第521章 倖進(jìn)(一)第466章 朔州會戰(zhàn)(四)第101章 涿州(一)第180章 馬蹄急(二十七)第579章 改天(九)第456章 慶父不死(六)第435章 莫須有(六)第135章 風(fēng)雲(yún)動(二)第634章 擁駕(四)第167章 馬蹄急(十四)第74章 著落第66章 局面翻轉(zhuǎn)(下)第231章 江山如畫(完)第577章 改天(七)第392章 收網(wǎng)(一)第715章 整軍會獵(四)第59章 暗流(五)第615章 北上(五)第358章 河?xùn)|亂象(四)第77章 奪城(二)第475章 初入汴梁(五)第216章 雪滿弓刀(十一)第513章 行路難(三)第628章 北上(十八)第387章 暗撥乾坤(六)第291章 血骨錚錚第167章 馬蹄急(十四)第381章 撲朔迷離第603章 大風(fēng)起兮(三)第652章 整頓京師(十二)第435章 莫須有(六)第549章 整練禁軍(九)第387章 暗撥乾坤(六)第327章 行路難(下)第254章 鐵馬冰河(三)第691章 合兵(一)第583章 改天(十三)第564章 殺破狼(十二)第45章 呈兵白溝河第194章 風(fēng)雲(yún)亂(一)第191章 恩怨了(八)第659章 雨過天晴戰(zhàn)端起第101章 涿州(一)第397章 收網(wǎng)(六)第171章 馬蹄急(十八)第278章 吳玠之才
第603章 大風(fēng)起兮(三)第460章 慶父不死(十)第127章 暗潮生(十三)第5章 遼國遠(yuǎn)攔子第5章 遼國遠(yuǎn)攔子第225章 江山如畫(四)第700章 合兵(完)第406章 收網(wǎng)(十五)第601章 大風(fēng)起兮(一)第256章 鐵馬冰河(五)第218章 雪滿弓刀(十三)第52章 變故第321章 自願效死第383章 暗撥乾坤(二)第82章 大功(一)第114章 涿州(十四)第464章 朔州會戰(zhàn)(二)第723章 整軍會獵(十二)第90章 大功(九)第600章 將出(完)第382章 暗撥乾坤(一)第253章 鐵馬冰河(二)第305章 太原知府第322章 內(nèi)亂平定第687章 肅清第680章 軍心民心第36章 困局(一)第343章 針鋒相對第355章 河?xùn)|亂象(一)第486章 鋒芒暗蘊(yùn)(六)第709章 宜芳大捷(九)第180章 馬蹄急(二十七)第87章 大功(六)第710章 宜芳大捷(十)第436章 莫須有(七)第326章 行路難(上)第236章 槍挑鐵滑車(八)第98章 招攬(七)第161章 馬蹄急(八)第525章 倖進(jìn)(五)第53章 決斷第506章 大風(fēng)起兮(六)第367章 宗弼心思第275章 老種恩情第141章 風(fēng)雲(yún)動(八)第552章 陳橋別(下)第571章 改天(一)第110章 涿州(十)第188章 恩怨了(五)第643章 擁駕(十三)第411章 收網(wǎng)(完)第533章 潛龍在淵(三)第503章 驚龍(三)第214章 雪滿弓刀(九)第521章 倖進(jìn)(一)第466章 朔州會戰(zhàn)(四)第101章 涿州(一)第180章 馬蹄急(二十七)第579章 改天(九)第456章 慶父不死(六)第435章 莫須有(六)第135章 風(fēng)雲(yún)動(二)第634章 擁駕(四)第167章 馬蹄急(十四)第74章 著落第66章 局面翻轉(zhuǎn)(下)第231章 江山如畫(完)第577章 改天(七)第392章 收網(wǎng)(一)第715章 整軍會獵(四)第59章 暗流(五)第615章 北上(五)第358章 河?xùn)|亂象(四)第77章 奪城(二)第475章 初入汴梁(五)第216章 雪滿弓刀(十一)第513章 行路難(三)第628章 北上(十八)第387章 暗撥乾坤(六)第291章 血骨錚錚第167章 馬蹄急(十四)第381章 撲朔迷離第603章 大風(fēng)起兮(三)第652章 整頓京師(十二)第435章 莫須有(六)第549章 整練禁軍(九)第387章 暗撥乾坤(六)第327章 行路難(下)第254章 鐵馬冰河(三)第691章 合兵(一)第583章 改天(十三)第564章 殺破狼(十二)第45章 呈兵白溝河第194章 風(fēng)雲(yún)亂(一)第191章 恩怨了(八)第659章 雨過天晴戰(zhàn)端起第101章 涿州(一)第397章 收網(wǎng)(六)第171章 馬蹄急(十八)第278章 吳玠之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西县| 罗田县| 天津市| 榕江县| 乾安县| 靖远县| 米脂县| 宾阳县| 兴国县| 成都市| 越西县| 天台县| 江源县| 南溪县| 信丰县| 安塞县| 天等县| 沾化县| 清苑县| 贵州省| 阿巴嘎旗| 涟水县| 亚东县| 水富县| 南京市| 高雄县| 高碑店市| 阜宁县| 鄂托克旗| 登封市| 衡南县| 平陆县| 琼结县| 巨野县| 全椒县| 辽阳市| 陆良县| 遵义县| 剑川县| 丰城市| 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