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

張惟賢從府中出來,坐著四人擡的暖轎,一路趕往錦衣衛衙門。

在這後世被改爲刑部的大堂衙門之中,南北鎮撫正是南北相望,被大顆大顆的樹木遮蔽在樹陰之中,如果是盛夏時來此,猶不免有陰寒之感,在這種冬日前來,更是叫人有不勝陰森的感覺。

北鎮撫司就是一座規模宏大的監獄,牆壁堅實,內裡陰森,兩邊的號房十分狹小,散發著惡臭,哪怕就是在萬曆年間文官勢大之時,錦衣衛的監獄裡頭仍然不可避免的有大量人犯被關押著,只是普通的百姓居多,官員稀少,在錦衣衛眼裡,沒有真正根腳的,哪怕身家鉅萬,也就是一隻只肥羊,隨時可以揮刀宰殺,而對富商這一類的人,文官們也不會如烏眼雞一樣盯著錦衣衛不放,是以歷朝歷代的錦衣衛,不知道在富商身上撈了多少外快,這是他們致富的最佳法門。

“老遲,你們都指揮來了,來者不善啊。”

兩邊是惡臭和哀嚎聲,求饒聲,東廠理刑百戶魏仲平說話時,卻是夷然自若,根本不將眼前的事放在心上。

他們東廠,做事更沒有規矩,一旦誰被他們盯上了,除非運道好,或是有大根腳,不然的話,也是慘不堪言,眼前的這些事,見多了,也習慣了!

東廠的酷刑,不在錦衣衛之下,犯事的人,最好是進刑部,再次是錦衣衛,東廠是沒有權力關押人犯的,所以被東廠盯上,絕對是死的慘不堪言。

現在的錦衣衛,直接被稱爲“都指揮”的,便只有張惟賢一人,聲勢之大,權力之薰灼,不做第二人想。

遲子凌聽了,卻是無所謂一笑,答道:“他是急著來調檔罷了,無妨,給他便是。”

在數月之前,張惟賢聲勢雖大,收服的人雖多,但並未收服南北鎮撫……錦衣衛的傳統,各指揮分別向皇帝負責,南北鎮撫和理刑千戶,百戶,亦是直接對皇帝負責,掌印指揮負責提調,但其手中權力多大,還是要看各指揮使在皇帝心中的位置,位置越高,指揮使們的權力就越大。

現在張惟賢正式奉命執掌南北鎮撫,他的第一件事,便是來北鎮撫使調檔……這裡有記錄的犯官檔案,偵輯百官的檔案,對張惟賢來說,用處之大難以想象。

另外還有錦衣衛的校尉潛伏於各王府,勳貴,百官家中的暗探的記錄,還有在全國各布政使司派出的情報人員檔案,亦在其中。

最少在萬曆年間,錦衣衛還沒有僵化,不象如崇禎年間,錦衣衛毫無用處,皇帝對外的信息掌握爲零,被文臣武將欺哄瞞騙。

“無所謂?”魏仲平冷笑一聲,拂袖道:“那麼我來便是多事,告辭了。”

“好罷,你這傢伙。”遲子凌苦笑一聲,抱起一個檀木箱子,遞給遲子凌,道:“這東西燙手,一般人不敢接,而我亦不敢亂給。於今這種情形,只能給你……”

“先得向我透個底,這到底是什麼?”

錦衣衛在倭國的校尉,另外,還有英少國公安排的人,其密報也備了檔,存一份在我這裡。”

“咦?”魏仲平奇道:“你們錦衣衛的校尉安排到日本國也罷了,爲什麼這裡頭還有英少國公的事?”

“當年通州驛之事,你還有印象嗎?”

“你是說,巡撫王夢鯉遇倭人襲擊被少國公救下之事?”

“對嘍!”遲子凌道:“派了一個總旗到日本去查,後來又從福建派了幾人,加上少國公的人,一共有五人在長崎港立足,還在那裡與幾個流落在倭人那裡的漢人接上了頭,雖未明說,但對方亦肯效力了。這幾年,好歹是融在日本人裡頭,得了不少有用的消息……上次通州的倭人中,有真倭,也有林鳳的部下,這事情,就是倭人中有勢力者與林鳳這個中國海盜勾結,前來我大明查看地方虛實,原本是要入京來看禁軍實力如何的。”

“好大膽子。”

魏仲平聞言大怒,上次通州驛之事,十分詭異,京師上下爲之議論很久,內閣都曾下令要嚴查徹查,但時間過去這麼久,一直沒有消息,各人心裡也就淡忘了,但他真沒想到,此事居然是日本國內的勢力和中國海盜勾結做出來的,一時間,怒不可遏。

“好了,”遲子凌知道張惟賢就要過來,急匆匆道:“這裡頭有我和英少國公的無數心血,剛剛有了頭緒,絕不能半途而廢,你拿去,或是自己留著辦,或是交給英少國公,這一條線由少國公來接手,隨你決斷便是。”

魏仲平此時才覺得這個擔子很重,重到他有些搬不動的感覺。

這一拿,等於介入到兩大勢力的爭鬥之中,東廠的理刑百戶雖然是實權百戶,又有東廠的勢力在後,但和張惟賢這樣的強者相鬥,相差太遠了。

是以,魏仲平不能不猶豫。

遲子凌當然也是冒了大風險的……最保險的做法就是將這些全部交上去,反正他當初是公務,奉命行事,底下怎麼做,聽張惟賢的就是。

但張惟賢與惟功這兄弟相爭又進入了新的局面,張惟賢的勢力越來越大,張惟功卻有些被邊緣化的感覺。

遲子凌和魏仲平的樂觀估計,也是要多少年後,張惟功入京準備接英國公的爵位,和皇帝修復關係,執掌京營,那時候,在京裡的勢力才能與張惟賢相差彷彿,現在來看,惟功當年在京裡留下來的一切,怕是要被抹的差不多了。

“好吧,我從另外一邊走。”

多年特務生涯,使得魏仲平還是在最後一刻選擇了將小木盒子給抱走,遲子凌也是鬆了口氣,至此之後,這條線算是斷了,與他無關,亦是與錦衣衛無關了。

片刻之後,張惟賢一臉輕鬆的步入北鎮撫,遲子凌等人跪迎,而放在張惟賢眼前的,除了倭國之事外,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他的掌握之中。

……

……

轉眼間,進入了萬曆十年的正月。

從臘月起,江北和江南一帶,淫雨不停,後世的江淮地區,華東地區,其實都是遭遇了數十年上百年難得一遇的大水災。

江南一帶還好,雨水降下的頻率不算太密,受災還不是太嚴重,而江北地方,特別是準、揚一帶,受災尤其嚴重。

宋錢度和李文昭出了正月便預備出發,過了初五便乘船北上,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在淮安和揚州各自考察,爲順字行的分店做預先的準備。

這也是他們的責任之一,身爲南京和松江的大土著商家,雖然不是準揚土著,但在兩地都有相當的關係,江南的出產,原本兩淮地區和揚州也是傾銷的最佳地區,是以宋李兩家都在兩地有很深的經營,做別的不行,安排順字行進入淮揚兩地,這倒是不在話下。

兩人坐在船上,進入揚州地界之後,仍然是大雨不停,從長江渡江而過時便是感受到天地之威,旬月不停的大雨使冬季的長江江水也是暴漲,整條大江一眼看不到邊,如同船行在海上一船,從鎮江到揚州的瓜洲渡,再沿運河一路到淮安的清江浦,好幾天功夫,雨不曾停過,兩人坐的船大,但亦只能坐在艙中閒談。

“南京分店一事,可還順當?”

“順當,已經將店面開起來,順字行的人都來了。”李文昭淺笑一聲,笑道:“寒家這一次也是出了血本,僱了三家打行,幾家腳行來鬧事,就是一個字,打。”

“打了幾天?”

“整打了十一天。我們這邊死了九個,對方也死了不少,天天有人出殯,也真晦氣。”

江南一帶,不論是南京還是蘇州,或是松江,這幾個府因爲商業發達,訟師極多,官紳力量強,官府辦事,根本不能隨心所欲,大家都有錢有勢,別處地方能用官府強做的事,在江南就肯定行不得。

縱算是南京城的國公府邸,也有吃憋的時候……崇禎年間,定國公府的少國公就被一羣秀才在鬧市給堵住,面對東林復社的秀才們,國公也只能掩面而逃。

風俗如此,打行就應運而生。

兩家斗的厲害,官面上無法,就用打行之人來打,用財力和人命來決個勝負高低。

打行之人,都是江南一帶的無賴少年,好勇鬥狠,比起京城的喇虎來只強不弱。世人總以爲江南人文弱,是因爲江南文風昌盛,但明中期的流氓無賴,估計江南一帶,當屬第一。

“唉,我家也用了打行,松江,蘇州,一共打死三十來人。”

“一人不過百來兩銀子,合算的很。”

“是,亦知這些人無非就是這樣的下場,不過,人命總歸是至貴,日後還盼少如今日這般行事纔好。”

“放心。”李文昭道:“順字行的名聲在外,一聽說順字行要來,南京各家腳行全急眼了,總得打上一陣,徹底打服了,纔會自己去重謀生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合該他們能賺錢,百姓和商家倒黴?”

(本章完)

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六百一十八章 底層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八百七十四章 新任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四百四十八章 議題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四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七十四章 大魚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五百章 牛酒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一百零一章 光耀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一章 山村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七百六十一章 質問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五百五十八章 暮氣第四百一十三章 一敬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刺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一百四十章 兩難第一百零三章 再殺第四十三章 小成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四百二十二章 撫賞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十六章 殺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篤定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五百五十章 烽火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三百九十三章 暗香第一百二十章 財貨
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六百一十八章 底層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八百七十四章 新任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四百四十八章 議題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四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七十四章 大魚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五百章 牛酒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一百零一章 光耀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一章 山村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七百六十一章 質問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五百五十八章 暮氣第四百一十三章 一敬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刺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一百四十章 兩難第一百零三章 再殺第四十三章 小成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四百二十二章 撫賞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十六章 殺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篤定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五百五十章 烽火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三百九十三章 暗香第一百二十章 財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陵县| 阳新县| 伊金霍洛旗| 黄平县| 威远县| 仙居县| 顺平县| 中山市| 黄石市| 房产| 筠连县| 鹿泉市| 鹤壁市| 鲜城| 淄博市| 谢通门县| 保靖县| 崇明县| 伊吾县| 南城县| 黄龙县| 盖州市| 遵义市| 乌鲁木齐市| 彭山县| 西昌市| 岫岩| 安福县| 永新县| 桐乡市| 东乌珠穆沁旗| 遵义市| 禹城市| 越西县| 浮梁县| 汝阳县| 石门县| 瑞丽市| 个旧市| 赤壁市| 盘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