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

淺水原之戰結束後,楊元慶並沒有立刻揮師南下,而是讓軍隊休整兩日,他很清楚長安發生的內訌。

如果隋軍逼得太緊,反而會使三兄弟齊心禦敵,如果稍微鬆一鬆,那麼他們的內訌必將爆發,這樣一來,他最後奪取長安,也就不用太費多大的周折。

楊元慶很清楚現在的局勢,北線十萬大軍,東線十五萬軍隊,還有西線的十萬隋軍也突破了大震關,殺進了扶風郡,向長安進發,還有南線的五萬整編後隋軍也封鎖了所有的南下通道,即將有三十五萬大軍兵困長安,不管唐軍再怎麼折騰,都大勢已去。

此時隋軍大營也離開了淺水原,正緩緩沿著涇水河谷南下,最終駐紮在距離新平縣約十五里的一片河谷曠野中。

兩更時分,剛剛入睡的楊元慶被親兵叫醒了,“殿下!殿下!”

楊元慶坐起身問道:“什麼事?”

“斥候傳來情報,新平縣的唐軍已經向南撤離了,牛將軍請示殿下,要不要集結軍隊?”

楊元慶起身走出大帳,只見牛進達和幾名斥候正站在帳外等候命令,見楊元慶出來,牛進達立刻上前稟報,“啓稟殿下,唐軍正在撤離新平縣,我們是否追擊?”

楊元慶瞇著眼望著黑沉沉的夜空,他毅然下令道:“立刻集結四萬騎兵,連夜追擊唐軍!”

命令下達,一刻鐘之內,四萬騎兵迅速集結,楊元慶親率領四萬鐵騎兵,衝出大營,沿著寬敞的馳道,向南方疾馳而去,大地震動,氣勢奔騰。雷鳴般的馬蹄聲傳出數裡之遙。

李世民率領軍隊離開新平縣已有四十里,進入了寬闊的關中平原,這時,幾名斥候疾奔而至,驚恐萬分稟報道:“殿下,隋軍騎兵殺來了!”

李世民大吃一驚,回頭向北望去,只見北方灰濛濛一片。渾塵瀰漫,遮蔽了月色。

很快,大地開始顫抖起來,悶雷般的馬蹄聲在北方響起,唐軍驚恐地大喊起來,“隋軍來了!”

李世民厲聲喝道:“不要慌亂。列陣!”

他揮舞狼牙槊,衝到步兵隊前大喊:“弓兵準備,長矛軍壓陣!”

唐軍在慌亂中倉促列陣,一排排弓兵張弓搭箭,對準了北方殺來的隋軍騎兵,在弓兵後面,六千長矛軍在混亂中列陣,夜色中,始終難以像白天一樣軍容整齊。

隋軍已經殺到了兩裡外。楊元慶望著遠方黑黝黝的唐軍士兵羣,他感覺對方已經在列陣。

他立刻高喊:“兵分三路,左右兩翼出擊!”

在轟隆隆的戰鼓聲中,四萬騎兵兵分三路,楊巍和羅士信各率一萬騎兵分爲左右翼,楊元慶親率兩萬中軍,三路騎兵像一把鋒利的剪刀,氣勢如雷霆萬鈞般地向唐軍士兵夾擊而去。

“射!”李羨君大喊一聲。

三千弓兵亂箭射出,箭矢密集射向奔殺而來的隋軍騎兵。隋軍騎兵已殺到百步外。他們高舉盾牌,迎接箭雨疾衝。儘管不斷有士兵被箭射中摔倒,但傷亡影響不了隋軍的萬馬奔騰。

眼看隋軍騎兵已經殺到眼前,弓兵一片混亂,調頭向後奔逃,後面是數千長矛兵。

‘轟!’地一聲巨響,慘叫聲、哭喊聲驟然響起,奔騰如大潮般的隋軍騎兵殺進了長矛軍羣之中,衝開一條數十丈長的血肉之豁口,騎兵羣殺進了長矛陣中,兩軍混戰在一起。

而羅士信率領的一萬右翼騎兵則遭遇了尉遲恭的四千玄甲輕騎兵阻截,兩支最精銳的騎兵在一片曠野裡展開了前所未有的騎兵夜戰,戰馬奔馳,兵器相格,不斷有士兵慘叫著被殺下馬。

而楊巍率領的左翼騎兵則從側面包夾弓兵和長矛軍,雙方勢力懸殊,隋軍以四萬精銳騎兵對陣一萬八千唐軍,人數在對方的兩倍以上,僅僅半個時辰後,唐軍便漸漸抵擋不住了。

長矛兵的主將是侯君集,他急得大喊大叫,揮動戰刀親自和隋軍騎兵奮戰,他武藝高強,一連劈翻了九名騎兵。

侯君集大吼一聲,揮動向一名隋軍校尉後腦劈去,眼前要劈中敵將,就在這時,一支鐵箭迎面射來,快疾如電,侯君集發現時已經來不及了,他大叫一聲,鐵箭射穿了他的咽喉,侯君集翻身落馬,死在亂軍之中。

百步外,楊元慶冷冷收了弓箭,目光又轉向唐軍最密集處,憑他的直覺和經驗,李世民一定就在哪裡?

楊元慶大聲喝道:“傳令三軍,活捉李世民者,賞黃金萬兩,官升三級。”

重賞之下,隋軍進攻更加瘋狂,儼如一次又一次驚濤駭浪般的衝擊,唐軍終於支持不住,敗象已現。

李世民在百餘名親兵的護衛下,也在和隋軍騎兵交戰,只是他已換了鐵盔,身穿斗篷,黑暗中隋軍騎兵並沒有認出他就是李世民。

就在這時,尉遲恭殺開一條血路,衝到李世民面前大喊:“殿下,軍隊支持不住了,即將潰敗,快跟卑職殺出去。”

“我不走!”

李世民殺紅了眼,大喊道:“軍隊在我在,軍隊敗我亡!”

尉遲恭見李世民不肯走,他心急如焚,給十幾名親兵做了一個手勢,親兵們一擁而上,抓住了李世民的胳膊,強行架著他向西奔逃,南面的去路已經被楊巍大軍堵死,只有西面隋軍稍微少一點。

唐軍抵擋不住四萬隋軍騎兵的強大進攻,終於崩潰了,哀嚎聲響徹原野,唐軍士兵在原野裡哭喊著四散奔逃。

數十匹戰馬疾速,李世民被尉遲恭死死按在戰馬上,掙扎不脫,這時他的淚水洶涌而出,終於失聲痛哭起來,唐王朝覆滅了。

黑暗中,尉遲恭和二十幾名親兵保護著李世民,在混亂中殺出了一條血路,向西方奔逃而去,很快便消失在黑暗之中。

。。。。。。。。。

儘管朝廷再三隱瞞,但秦王之軍全軍覆沒的消息還是隨著敗兵的逃回而傳遍長安,長安城內一片大亂,各大城門內擠滿了拖家帶口要逃離長安的民衆,但長安城門已關,不準任何人出城,斷絕了長安民衆離開戰亂的希望。

隨之而來的便是各種物資的大搶購,每個人心裡都清楚,一旦隋軍圍城,形成曠日持久的對峙,那時將會出現嚴重的饑荒,糧價一夜之間暴漲到鬥米千錢,儘管如此,長安各個糧鋪的糧食都在一個下午被搶購一空。

不僅是糧食,一切可以食用的物品都被瘋狂的民衆買光,都會市和利人市的店鋪紛紛關閉,酒肆也不再營業,大街小巷變得冷冷清清,天剛擦黑,金吾衛便開始宵禁了,不準任何人離開住坊上街。

延壽坊,楊峻獨自呆在家中喝著悶酒,他今天本想趁亂逃出城,不料城門關閉,他也出不去了,只得回到家中。

楊元慶擔心妻兒的安全,心中著實悶悶不樂,本來他是秦王和太子之間鬥爭的一顆重要棋子,但隨著齊王的異軍殺出,沖淡了太子和秦王之間的矛盾,他也變得閒了下來,太子也沒有再找過他,張公謹也似乎把他遺忘了。

忽然,外面傳來了急促敲門聲,楊峻心中猛跳一下,這個敏感的時候,誰會來找自己?他心中有些緊張起來,站起身向外走去。

走到院子裡,卻只見一個黑影竟然翻牆進來,“是誰?”楊峻怒喝道。

“大哥,是我!”

黑影竟是他的兄弟楊嶸,這讓楊峻不由愣住了,他兄弟爲躲賭債已經失蹤了一個多月,他還以爲他逃到太原去了,沒想到他居然還在長安。

“你這段時間在哪裡?”

“大哥,進屋再說吧!出大事了?!?

楊峻點點頭,帶著楊嶸進了書房,他見楊嶸穿一身黑衣,一副平民的打扮,不由奇怪地問:“外面查得這麼嚴,你怎麼能上街?”

楊嶸取出一面銀牌,放在桌上,得意道:“有這面銀牌,路上沒有人會爲難我?!?

楊峻接過銀牌看了一眼,見上面竟刻著‘齊王令’三個字,他頓時嚇了一跳,“你....怎麼會有齊王的銀牌?!?

“不瞞大哥說,我是被齊王收羅了,是他手下驍衛副首領?!?

“齊王收羅你做什麼?”楊峻更加不解了。

“哼!還不是因爲楊元慶,因爲我是楊元慶二哥,齊王便認爲我有用,把我收羅進他府中,我現在才知道,進入泥潭了。”

說到這裡,楊嶸又取出一面同樣的銀牌遞給楊峻,緊張道:“大哥快離開府宅,今晚齊王要動手了,我看到了他的殺人名單,有大哥的名字,拿著這面銀牌可以躲到別的坊去。”

楊峻一驚,“你是說齊王今晚要動手?”

楊嶸壓低聲音道:“大哥可能還不知道吧!聖上已經駕崩了,所謂昏迷不醒都是騙人的,齊王買通了御醫,隱瞞住了真相,一直就在等秦王回來,但現在秦王下落不明,齊王便不再等,今晚就要動手。”

說完,楊嶸站起身,“我得回去了,耽誤久了,齊王會懷疑我?!?

楊嶸匆匆走了,楊峻臉色變得異常嚴峻,不行!這件事他要必須立刻告訴太子。

()

第15章 校場競箭第8章 一點眉目第15章 貌合神離第10章 李密抉擇第17章 發現契苾第42章 要何封賞第17章 發現契苾第39章 承天廣場第49章 唐軍西撤第72章 闊綽請客第26章 咬金爭功第5章 可汗金箭第19章 家族利益第58章 北市偶遇第42章 局勢複雜第13章 突厥消息第45章 烈火焚城第2章 一戰成名第7章 楊廣之憂第7章 羽翼已成第34章 推波助瀾第51章 玄感之死第12章 兵部調令第20章 奇恥大辱第37章 致命一箭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40章 權貴施壓第13章 河底練刀第29章 危機漸至第13章 御房嘉獎第29章 請君入套第1章 中元前夕第39章 水師新帥第16章 三股勢力第7章 世情冷暖第45章 唐相之危第64章 予民厚禮第13章 事態蔓延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44章 當局者迷第29章 祖孫會談第32章 啓民提議第69章 道高一丈第23章 楊家禍根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19章 李氏父子第33章 大軍壓境第50章 潼關內訌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40章 痛苦抉擇第18章 兩肋插刀第53章 四子巧郎第34章 推波助瀾第32章 誰有骨氣第20章 貨幣之源第57章 高調姿態第47章 江都驚魂(上)第19章 李氏父子第5章 初到幽州第31章 宿怨爆發第18章 少童何人?第60章 大戰悄至第15章 化繁爲簡第31章 楊素教孫第49章 西陘關前第4章 苛刻條件第53章 窮途末路第32章 文道武途第13章 揚帆出海第17章 收網之時第1章 齊郡大戰第58章 蕭後心思第18章 調兵遣將第18章 契苾助力第36章 漏網之魚第2章 世充登基第2章 敵蹤初現第1章 狡雄尋窟第36章 千里改錯第31章 以刀代令第8章 假途滅虢第23章 豐州東擴第5章 敏秋心事第21章 初次談判第23章 殺機暗伏第34章 夜攻太原第22章 收穫不菲第56章 漁翁李密第43章 丹陽公主第51章 草原異變第12章 誥命風波第25章 野心泄露第20章 緊急受命第21章 雙猛大戰第10章 捉兇逼宮第28章 殺人無形第1章 重返京城第20章 倉曹參軍第18章 隋胡大戰(下)第12章 河內對策
第15章 校場競箭第8章 一點眉目第15章 貌合神離第10章 李密抉擇第17章 發現契苾第42章 要何封賞第17章 發現契苾第39章 承天廣場第49章 唐軍西撤第72章 闊綽請客第26章 咬金爭功第5章 可汗金箭第19章 家族利益第58章 北市偶遇第42章 局勢複雜第13章 突厥消息第45章 烈火焚城第2章 一戰成名第7章 楊廣之憂第7章 羽翼已成第34章 推波助瀾第51章 玄感之死第12章 兵部調令第20章 奇恥大辱第37章 致命一箭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40章 權貴施壓第13章 河底練刀第29章 危機漸至第13章 御房嘉獎第29章 請君入套第1章 中元前夕第39章 水師新帥第16章 三股勢力第7章 世情冷暖第45章 唐相之危第64章 予民厚禮第13章 事態蔓延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44章 當局者迷第29章 祖孫會談第32章 啓民提議第69章 道高一丈第23章 楊家禍根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19章 李氏父子第33章 大軍壓境第50章 潼關內訌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40章 痛苦抉擇第18章 兩肋插刀第53章 四子巧郎第34章 推波助瀾第32章 誰有骨氣第20章 貨幣之源第57章 高調姿態第47章 江都驚魂(上)第19章 李氏父子第5章 初到幽州第31章 宿怨爆發第18章 少童何人?第60章 大戰悄至第15章 化繁爲簡第31章 楊素教孫第49章 西陘關前第4章 苛刻條件第53章 窮途末路第32章 文道武途第13章 揚帆出海第17章 收網之時第1章 齊郡大戰第58章 蕭後心思第18章 調兵遣將第18章 契苾助力第36章 漏網之魚第2章 世充登基第2章 敵蹤初現第1章 狡雄尋窟第36章 千里改錯第31章 以刀代令第8章 假途滅虢第23章 豐州東擴第5章 敏秋心事第21章 初次談判第23章 殺機暗伏第34章 夜攻太原第22章 收穫不菲第56章 漁翁李密第43章 丹陽公主第51章 草原異變第12章 誥命風波第25章 野心泄露第20章 緊急受命第21章 雙猛大戰第10章 捉兇逼宮第28章 殺人無形第1章 重返京城第20章 倉曹參軍第18章 隋胡大戰(下)第12章 河內對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方县| 栖霞市| 望城县| 麻栗坡县| 贵州省| 陆川县| 松原市| 丽江市| 嘉定区| 印江| 同江市| 登封市| 岳普湖县| 乌苏市| 丹阳市| 松滋市| 新宾| 黔西| 建水县| 元谋县| 韩城市| 城固县| 宕昌县| 报价| 山阴县| 宁化县| 徐闻县| 霍邱县| 肇庆市| 开封县| 黑龙江省| 阜南县| 朔州市| 南华县| 获嘉县| 调兵山市| 馆陶县| 南江县| 长岛县| 琼中| 孟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