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0章 隋唐大戰(zhàn)(十)

當來護兒聞訊率軍趕來時,劉弘基已經率領唐軍騎兵走遠了,山坳中滿地狼藉,糧食被搶,搶不走的糧草則堆在一起,一把火燒燬,三千頭牛也全部被唐軍殺死,倒在血泊之中。

除了被殺了牛,到處可見陣亡的隋軍騎兵和數百名來不及逃走被殺的民夫,山坳裡充滿了糧草焚燒的煙火味和刺鼻的血腥之氣,從山上返回的民夫紛紛跪在自己的牛車前,失聲痛哭。

婁重也中了兩箭,他被士兵扶了上來,單膝跪下請罪,“啓稟來大將軍,卑職有負重託,領軍不力,致使隋軍死傷慘重,向大將軍請罪!”

這一戰(zhàn)隋軍陣亡近四百人,損失慘重,來護兒滿臉鐵青,儘管他已經意識到唐軍會來騷擾糧隊,卻沒有料到來得這麼快,他剋制住心中的怒火,又問道:“有多少唐軍騎兵?”

“啓稟大將軍,約五千唐軍騎兵,戰(zhàn)鬥力很強。”

來護兒有點頭痛了,確實有點防不勝防,運糧隊伍太漫長,長達數百里,而對方是騎兵,來去如風,他的兩萬軍隊又要護糧隊,又要追殺敵軍,就顯得太被動,根本顧不過來,這可怎麼辦?

這時,一名郎將建議道:“來大將軍,不如把所有牛車集中在一起行軍,軍隊前後護衛(wèi),若唐軍來襲,我們便迅速集中兵力應對。”

這個建議不錯,來護兒點點頭,就這麼辦。

子午山的偷襲迫使來護兒不得不改變策略,他將三萬輛運糧牛車集結在一起,兩萬隋軍騎兵前後護衛(wèi),延綿二十餘里,繼續(xù)向西進發(fā)........

在離官道五十里外的一片森林內,五千唐軍騎兵正在休息吃飯,等候斥候的情報。

劉弘基在子午山一擊得手,士氣大振,但劉弘基也知道,子午山的騷擾還不足以截斷隋軍糧道,必須要有一次更沉重的打擊,徹底摧毀隋軍的糧車,使隋軍一時無車運糧,這樣便能徹底中斷隋軍的糧食供應。

劉弘基心中很緊張,他已經意識到,或許他的糧草之戰(zhàn)能改變整個關中局勢,他劉弘基能挽救整個大唐帝國,想到這,他雙腿激動得有些顫抖起來。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了一陣馬蹄聲,這是去探查糧隊的斥候回來了,劉弘基立刻站起身迎了出去,只見兩名斥候飛馳而至,斥候翻身下馬,單膝跪下稟報:“啓稟將軍,隋軍三萬輛糧車現(xiàn)並一起趕路,前後有大約兩萬騎兵護衛(wèi),正逶迤西來。”

劉弘基眉頭一皺,竟然並做一起行軍,這倒不好辦了,他略一沉思又問道:“糧車隊伍前後有多長?”

“回稟將軍,前後相距二十餘里。”

劉弘基眼珠一轉,計上心來,他有辦法對付隋軍糧車了。

。。。。。。。

隋軍三萬糧車正浩浩蕩蕩向西行軍,過了子午山後,道路變得平坦起來,這裡是馳道,寬闊平坦,可容五馬並行,兩輛糧車並駕而行,兩邊又各有一隊騎兵護衛(wèi),由於隊伍太長,來護兒並沒有過於分散兵力,他把軍隊分爲前後中三段,各六千騎兵,另外兩千騎兵則分散開,沿途護衛(wèi)。

天色漸漸到了黃昏時分,隊伍到了一處比較開闊的盆地,方圓百里,盆地內森林密佈,一條坦途直通盆地兩側,隊伍已經進入了北地郡境內,再向西行一百二十里,便可抵達淺水原隋軍大營。

來護兒位於中軍,他向兩邊打量著地形,兩邊都是起伏低緩的土坡,一兩裡外,便分佈著大片森林,由於天色已近黃昏,兩邊樹林顯得有些模糊不清,來護兒心中忽然有一種強烈不安的感覺,他感覺唐軍一定就埋伏在這片樹林之內。

就在這時,身後忽然有人大喊:“大將軍,後軍有警,唐軍騎兵襲擊後軍。”

來護兒他大吃一驚,他立刻喝令道:“傳我的命令,中軍速去援救後軍。”

剛下令,他心念忽然一動,唐軍應該也知道自己的部署,後軍有六千隋軍騎兵,就算唐軍全面壓上,也未必佔得了便宜,難道這是敵軍的調虎離開山之計?

想到這,他霍地扭頭向兩邊森林望去,他放彷彿看透了森林,森林內正藏著數千名虎視眈眈的唐軍騎兵,來護兒決定賭這一把,他當即改變了軍令,大喊一聲,“中軍不準妄動,命前軍火速來援助中軍。”

儘管這個命令有點古怪,但手下還是照辦,三支火箭射向天空,這是命令前軍來援助中軍的信號。

шшш●Tтkǎ n●CΟ

來護兒隨即又下令,“火燒樹林!”

數十名騎兵手執(zhí)火把向森林奔去,正如來護兒的猜測,襲擊後軍的唐軍只有五百餘人,真正的唐軍主力就躲在中段的樹林內,這是調虎離山之計,把來護兒的中軍調去援救後軍,使中段糧車沒有了護衛(wèi),唐軍便全線壓上,抓住機會殺牛毀糧。

這時,劉弘基見隋軍剛要去後軍,卻又停住不動,他立刻意識到來護兒識破了自己的計策,眼看三支火箭騰空而起,數十名騎兵手執(zhí)火把奔來,顯然是來燒林,劉弘基心中大急,立刻下令道:“突擊!”

南面森林內爆發(fā)出一片吶喊聲,四千餘唐軍騎兵衝出了森林,向糧車隊疾衝而來。

來護兒冷笑一聲,果然不出自己所料,唐軍用調虎離山之計,他也隨即下令:“弓箭列陣,射擊敵軍!”

糧車隊伍停止前行,民夫們嚇得紛紛鑽進糧車內,隋軍開始反擊,六千騎兵列陣成三排,張弓搭箭向鋪天蓋地殺來的唐軍騎兵射去,箭矢如雨,前衝的唐軍騎兵一片人仰馬翻。

來護兒見唐軍來勢兇猛,僅僅靠箭是無法阻擋,他戰(zhàn)刀一揮,又一次下令:“停止射箭,迎戰(zhàn)而上!”

六千隋軍騎兵喝喊著,執(zhí)矛向唐軍騎兵衝去,一萬餘騎兵隊在長達數裡的緩坡上鏖戰(zhàn)在一處,此時天還沒有完全黑下來,在昏暗的光線中,雙方依然能分辨敵我。

戰(zhàn)馬長嘶,喊殺聲震天,很快從前後趕來的兩支隋軍騎兵一萬餘人,從左右包圍夾擊唐軍,儘管這支唐軍戰(zhàn)鬥力十分強大,但畢竟人少,經不住隋軍數倍於己的騎兵絞殺,漸漸的,唐軍死傷慘重,人數越戰(zhàn)越少。

劉弘基見敗局已定,他急得大喊:“向南面突圍!”

他率領最後的二千餘騎兵向南面突圍,企圖衝進森林,但來護兒何等經驗老道,他早料定唐軍只能逃回森林,穿過森林逃生,他不會再給唐軍逃亡的機會,早已調了三千騎兵從南面堵住了唐軍騎兵的逃亡之路。

當劉弘基率領數百人終於殺出一條血路奔向森林時,迎接他的卻是三千把黑黝黝的弩箭,弩箭平端而起,銳利的箭尖對準了逃亡前來的數百唐軍。

一聲梆子響,三千把弩箭同時發(fā)射,密集的箭矢如暴風驟雨般射向迎面逃來的數百人,劉弘基這才發(fā)現(xiàn)他們從一個包圍陷入了另一個包圍,他眼睜睜地看著密集的箭矢向他射來,他已躲無可躲,大叫一聲,絕望地閉上了眼睛。

來護兒冷冷笑了一聲,“後輩小兒,跟老夫鬥,還差得遠呢!”

。。。。。。。。

如果說來護兒殲滅偷襲糧道的唐軍騎兵只是一種防禦,保護隋軍糧道的正常通行,在戰(zhàn)略上沒有太大的影響。

那麼程咬金的銅官道之行,卻比東線的隋軍更早一步地衝擊整個大局,尤其對淺水原的李世民的淺水原主力軍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程咬金鐵下了一條心要先進入了關中,當他率一萬軍抵達同官縣時,卻意外地得到一個情報,一支同樣是一萬人的唐軍正向同官縣開來,離同官縣只有三十里。

這個突來的消息嚇得程咬金心驚膽戰(zhàn),他立刻下令隋軍進入同官縣,依靠城池來迎戰(zhàn)唐軍。

同官縣是一座小縣,周長不過十里,城高只有一丈八尺,也沒有護城河,這樣的城牆並沒有什麼防禦意義,程咬金站在城頭上,遠遠注視唐軍援軍到來,他已經看見了一支唐軍正向縣城奔來,離縣城大約還有十里。

不過讓他有點奇怪的是,這支唐軍速度很慢,難道他們已經知道同官已被佔領而特地放慢速度嗎?

就在這時,蕭延年帶領幾名斥候騎馬飛奔而至,在城下大喊:“程將軍!”

看在蕭延年奪回蜈蚣嶺,而不跟他程咬金爭功的份上,程咬金對蕭延年的態(tài)度好了一點,不再那麼兇言惡語了,偶然也會露一點笑容,他探頭問道:“發(fā)現(xiàn)了什麼?”

“啓稟程將軍,這支唐軍都是新兵,隊伍不齊,軍容不整,體力也跟不上,大多已經累得精疲力盡,卑職建議不要給他們休息的機會,立刻迎頭痛擊。”

程咬金眨了眨小眼睛,這樣行嗎?要知道他的性格是先躲爲上,從來沒有什麼迎頭痛擊的想法,他有些猶豫。

蕭延年看出了程咬金的猶豫,更明白他的心思,又大喊道:“程將軍,這是立大功的機會,擊潰這支軍隊,我們便可以率先殺入關中,程將軍之威名將震動天下,這是封爵國公的機會,請將軍務必抓住!”

‘封爵國公’四個字將程咬金打動了,是啊!這是他最後的機會,他如果不抓住,那就真的只能做一個縣公了。

“他孃的,是死是活,賭上一把!”

程咬金下定了決心,回頭喝令道:“整軍出城,跟我迎頭痛擊敵軍!”

。。。。。。。。()

第29章 尋找軍資第26章 裴氏父子第29章 南下清河第24章 小男養(yǎng)家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29章 側翼佈局第30章 關中應對第24章 血戰(zhàn)大利(中)第40章 權貴施壓第40章 三管齊下第47章 雁門初戰(zhàn)第5章 元家造反第53章 七星寶刀第42章 暗流洶涌第26章 離間之計第27章 線娘夜奔第18章 調兵遣將第24章 添把小亂第3章 小妹何名第70章 突破缺口第9章 底線突破第18章 玄感野望第56章 雙相辭呈第32章 威震突厥(上)第64章 趁火打劫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15章 黑夜突破第14章 死地後生第39章 妥協(xié)援兵第14章 得罪小人第35章 衛(wèi)南漁翁第34章 京城來信第71章 隋唐大戰(zhàn)(一)第15章 有失有得第34章 推波助瀾第25章 一劍穿心第9章 貿易之利第33章 金精賭彩第34章 卿卿我我第20章 夜入武房第2章 一戰(zhàn)成名第39章 妥協(xié)援兵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19章 心理之戰(zhàn)第139章 戰(zhàn)利之品第44章 公主阿蠻第45章 四面皆敵第44章 再讓一城第54章 兵臨城下第5章 元慶回京第25章 狹路相逢第20章 聲先奪勢第29章 情理之中第46章 攻克平壤第20章 夜入武房第62章 雞肋之城第24章 汾陽宮監(jiān)第77章 截殺突使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10章 師傅是誰?第20章 以命威脅第25章 反奪虎牢第9章 貿易之利第32章 誰有骨氣第61章 動之以情第27章 壟斷漕運第49章 重甲破術第9章 攻心爲上第44章 中秋異月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23章 隱形力量第28章 意外消息第25章 宇文父子第37章 被迫南撤第26章 一戰(zhàn)成名第98章 兩線危機第18章 少童何人?第7章 兵壓關內第30章 娶妻當慎第23章 都市買禮第72章 闊綽請客第28章 盛名之禍第38章 東路使者第18章 反間之計第29章 回馬一槍第3章 唐魏結盟第61章 聯(lián)盟分裂第93章 待君入甕第31章 船中飛箭第23章 智取霍邑第18章 爾虞我詐第25章 燕城大戰(zhàn)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21章 居安思危第8章 一點眉目第19章 家族利益第83章 隋唐大戰(zhàn)(十三)
第29章 尋找軍資第26章 裴氏父子第29章 南下清河第24章 小男養(yǎng)家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29章 側翼佈局第30章 關中應對第24章 血戰(zhàn)大利(中)第40章 權貴施壓第40章 三管齊下第47章 雁門初戰(zhàn)第5章 元家造反第53章 七星寶刀第42章 暗流洶涌第26章 離間之計第27章 線娘夜奔第18章 調兵遣將第24章 添把小亂第3章 小妹何名第70章 突破缺口第9章 底線突破第18章 玄感野望第56章 雙相辭呈第32章 威震突厥(上)第64章 趁火打劫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15章 黑夜突破第14章 死地後生第39章 妥協(xié)援兵第14章 得罪小人第35章 衛(wèi)南漁翁第34章 京城來信第71章 隋唐大戰(zhàn)(一)第15章 有失有得第34章 推波助瀾第25章 一劍穿心第9章 貿易之利第33章 金精賭彩第34章 卿卿我我第20章 夜入武房第2章 一戰(zhàn)成名第39章 妥協(xié)援兵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19章 心理之戰(zhàn)第139章 戰(zhàn)利之品第44章 公主阿蠻第45章 四面皆敵第44章 再讓一城第54章 兵臨城下第5章 元慶回京第25章 狹路相逢第20章 聲先奪勢第29章 情理之中第46章 攻克平壤第20章 夜入武房第62章 雞肋之城第24章 汾陽宮監(jiān)第77章 截殺突使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10章 師傅是誰?第20章 以命威脅第25章 反奪虎牢第9章 貿易之利第32章 誰有骨氣第61章 動之以情第27章 壟斷漕運第49章 重甲破術第9章 攻心爲上第44章 中秋異月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23章 隱形力量第28章 意外消息第25章 宇文父子第37章 被迫南撤第26章 一戰(zhàn)成名第98章 兩線危機第18章 少童何人?第7章 兵壓關內第30章 娶妻當慎第23章 都市買禮第72章 闊綽請客第28章 盛名之禍第38章 東路使者第18章 反間之計第29章 回馬一槍第3章 唐魏結盟第61章 聯(lián)盟分裂第93章 待君入甕第31章 船中飛箭第23章 智取霍邑第18章 爾虞我詐第25章 燕城大戰(zhàn)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21章 居安思危第8章 一點眉目第19章 家族利益第83章 隋唐大戰(zhàn)(十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水县| 内江市| 剑川县| 隆回县| 沾化县| 武义县| 安多县| 蒙城县| 荔浦县| 长治县| 井冈山市| 莎车县| 襄垣县| 固阳县| 日照市| 宜宾市| 仁怀市| 镇雄县| 清流县| 万年县| 将乐县| 乐平市| 沭阳县| 盈江县| 沈丘县| 枞阳县| 涟水县| 宝清县| 安吉县| 敦煌市| 黑水县| 巴东县| 瓦房店市| 三穗县| 平果县| 杨浦区| 宁强县| 大洼县| 闸北区| 永兴县| 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