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章 拜訪沈家

渡江至江寧縣後,楊元慶在江南已經呆了整整十天,從南面的會稽郡到西面的宣城郡,每到一處,他都受到了郡縣官員和民衆的熱烈歡迎。

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擁戴,一方面是官員們本身就是隋官,由隋王朝所任命,他們認可新隋對前隋王朝的繼承,楊元慶的到來,就儼如失散的孤兒找到了父母。

另一方面,天下人心思定,江南民衆也不例外,從大業六年動亂開始,至今已經八九個年頭過去。

儘管江南沒有像中原和河北那樣遭遇毀滅性的破壞,但也飽受亂匪橫行、軍閥混戰的痛苦,無論是士族大戶,還是普通農民,都渴望能國泰民安,過上安定的生活。

但普通民衆也和官員一樣,都絕不接受魏朝的統治,歸根結底,魏朝的前身是瓦崗軍,是中原亂匪頭子,是毀滅中原的禍根,所以,當魏朝被隋軍所滅的消息傳來時,整個江南地區都沸騰了,人們自發地敲鑼打鼓,上街歡慶。

而當楊元慶的船隊經過每一個村落,經過每一個縣城,人們都會自發奔到河邊,敲鑼打鼓、載歌載舞歡迎楚王的到來,江南官民的擁戴和歡迎,令楊元慶也始料不及。

楊元慶船隊由百餘艘千石舫船組成,兩岸各有一千騎兵護衛,船隊沿著江南河緩緩而行,江南河也就是通濟渠的延伸,從長江口一直延伸到會稽郡,最早是秦始皇所開鑿,又經歷朝歷代修繕疏通,大業六年,楊廣下令拓寬疏整江南河,從京口到餘杭,長八百餘里。寬十餘丈,可行五千石的龍舟。

楊元慶站在船頭,凝望著煙雨三月的江南美景,細雨紛飛、煙霧濛濛,一簇簇梅花在煙雨中奼紫嫣紅盛開,兩岸美景如詩如畫,俏麗的江南少女撐著油紙傘從橋上姍姍而過,儼如畫卷中最美的一道風景。

此時船隊已經暫時離開了江南運河。沿著一條支流向西航行。這裡屬於吳郡南部的烏程縣,南朝時代這裡叫做吳興郡,隋文帝時代叫做湖州,大業年間併入吳郡,是整個江南最富庶的地區之一。

不過去年這一帶爆發了李密軍隊和沈法興軍隊的激戰,也飽受戰爭蹂躪。成千上萬的民衆都逃進太湖躲避戰爭,至今兩岸還偶見可以看見被戰火摧毀的房屋。

半個時辰後,船隊又轉向南。進入了一條更小的河道,不過河道雖小,卻能容納千石大船劈波而行。漸漸地,船隊前方出現了一片村落。

一旁陪同楊元慶的吳郡太守陸玄和指著遠處的村莊道:“殿下,那就是沈家村了。”

楊元慶點點頭,這就是沈家村,是嬸孃和無塵的故鄉。他沉吟一下又問:“沈家滅門案可查清楚了?”

陸玄和連忙道:“基本上已經查清楚了,是沈法興的親兵校尉李豬兒所爲,當初李豬兒隨沈法興去過幾次沈宅,對沈家的情況比較熟悉,沈法興戰死後,李豬兒便帶著數百逃兵一路燒殺搶掠,專挑大戶下手,一共搶了二十三戶,其中八戶被滅門,沈家自然是他的首要目標,事後微臣專門來沈家調查,值錢的東西基本上都被搶走了,沈家四十八人被殺,六十歲以下男子都沒有活下來,真的很不幸?!?

楊元慶能理解亂匪劫財,但爲什麼要滅門,他始終不能理解,一是沒有滅門的必要,其次亂匪並沒有凌辱女人,這也是讓他有點不解之處。

“這個李豬兒現在何處?”

“已經死了,聽說是和手下分贓不均,被亂刃分屍,去年秋天的事情,村民把他的人頭送來郡衙,在城頭上掛了幾天,他的幾十名心腹也大多死的死、逃的逃,銷聲匿跡,官府從去年便開始懸賞抓捕,至今沒有任何線索,這件事也只能不了了之?!?

沈家被滅門一直是楊元慶很鬱悶之事,沈家好歹也是外戚,卻沒有能保住,說起來讓他很沒有面子,不過事已至此,他也無可奈何了,只能來看一看,弔唁一下死者,也算是給嬸孃和出塵一個交代。

這時船隻已經進村,緩緩??吭谝蛔〈a頭前,碼頭上早已佈滿了隋軍騎兵,也有數百村民聞訊而來,遠遠地向這邊圍觀,或許是戒備森嚴的緣故,沒有出現熱烈歡迎的場面。

事實上,整個村子的人都姓沈,而且和沈家多多少少有點親戚關係,只是沈宅這一房祖上出了一個讀書很厲害的人,當了京官,建立了家業,經過百餘年的不斷髮展,便漸漸形成了吳興沈氏這個郡望。

楊元慶下了船,先到一步的沈光快步迎了上來,單膝跪下行禮,“參見殿下!”

沈光是五天前到來,幫助沈家解決困難,爲楊元慶的即將來訪做準備,楊元慶笑了笑道:“沈將軍辛苦了,請起吧!”

沈光起身對楊元慶低聲道:“啓稟殿下,沈家已經沒有人了,女人大多回了孃家,沈宅裡只住了一些老人,很是淒涼?!?

“被滅門的原因調查得如何了?”楊元慶不露聲色問道。

“已經查過了,只是。。。。這裡不好說?!鄙蚬饪戳艘谎鬯闹芮闆r,有些爲難道。

楊元慶點了點頭,快步向沈宅內走去。

沈家大門口,十幾名沈家老人見楊元慶到來,都哭倒在地,楊元慶連忙將他們扶起,好言安慰,又承諾會讓官府安排他們的生活,老人們這才收了淚水,請楊元慶進府。

沈宅深幽而陳舊,此時離滅門慘案已經過了大半年,府內早已收拾過,看不出任何慘案的跡象。

www?ttκΛ n?C〇 沈府現由兩名偏房子弟支撐,這兩人因在外經商而逃過一劫,回來後,他們變成了沈府的頂樑之柱,實際上也就成爲沈府的新主人。

安撫了活著的人,又給死去者的靈位上兩支香,楊元慶的沈宅之行也就完成了使命。

一間靜室內,楊元慶一邊喝著茶,一邊靜靜聽著沈光的調查報告。

“卑職這些天走訪了附近村民,包括那天晚上一些倖存的人,從他們口中可以確認,確實是李豬兒率領亂匪所爲,大約四百餘人,坐船而來,不過這裡面也有些蹊蹺之事?!?

“繼續說下去?!睏钤獞c把茶杯放下,他有幾分興趣了。

“主要有兩件蹊蹺之事,一是這些亂匪沒有碰女人,沒有凌辱沈家家眷,而其他被洗劫的大戶卻無一倖免,女人都會被凌辱,這有點奇怪;其次是他們呆的時間不長,雖然搶走了不少財物,但沈家的地庫卻沒有被挖掘,他們明明有時間挖掘,卻匆匆走了,而其他大戶都是掘地三尺,給卑職的感覺,他們劫財似乎只是一個掩護,殺人才是目的,連孩子都殺了,這在別的大戶中沒有發生,而且在此之前,李豬兒都是劫財不滅門,自從發生了沈家滅門案後,才連續發生了七起滅門案,卑職猜測,其他滅門案只是爲了掩蓋沈家的真相?!?

楊元慶點了點頭,他從嬸孃那裡聽到這個消息時,直覺便告訴他有點不合情理,滅門都是有極深的仇恨纔會這樣幹,一般劫財頂多殺幾個主要人物,所以沈家被亂匪滅門,而且女眷居然沒有被侮辱,這裡面確實不合常理。

“李豬兒和沈家有仇嗎?”

“沒有仇,李豬兒從前跟沈法興來過兩次沈府,都受到了沈家熱情的款待,應該沒有私仇纔對?!?

此時楊元慶覺得李豬兒的死也不是那麼簡單的分贓不均,搞不好是被殺人滅口。

“有沒有找到李豬兒的心腹?”楊元慶又問道。

“回稟殿下,倒是找到一人,就在南面三十里外的蔣墩,有個叫蔣八郎的男子,他是沈法興的親兵,剛開始他堅決不承認參與了沈家滅門案,後來從他家中搜出沈家的財物,他才承認參加了這件事。”

“那他怎麼說?”

“他說剛開始有弟兄建議洗劫沈家時,李豬兒否決了這個建議,就是因爲沈家和側妃有關係,李豬兒害怕隋朝不饒他,不過就在滅門那天下午,李豬兒忽然把衆人召集起來,說要對沈家下手,這個蔣八郎就懷疑,是有人和李豬兒接觸過了?!?

楊元慶點點頭,任何事情都會有蛛絲馬跡,只要肯去挖掘,多少都會有收穫,那個吳郡太守看來是不想惹事上身,才做一本糊塗帳。

“是什麼人和李豬兒接觸過,蔣八郎知道嗎?或者說他能猜測到什麼端倪?”

沈興嘆息一聲,臉上露出沮喪之色,“卑職也反覆追問他,甚至嚴刑逼供,他確實不知,而且李豬兒前前後後確實接了幾票生意,都是他獨來獨往,沒有任何隨從,甚至他去哪裡談生意都不知道,李豬兒一死,這件事誰也不知道了,包括李豬兒的一個女人,也一併被殺了,找到這些心腹親兵,也沒有線索,這件事如果是有人委託,那麼這個委託人做得非常隱秘,沒有一點漏洞,蔣八郎懷疑,可能連李豬兒都不知道真正委託他的人是誰?”

楊元慶背手走了幾步,雖然他對這個案子很有興趣,但關鍵是,他沒有時間在江南繼續呆下去了,荊襄那邊的戰役已經迫在眉睫。

而且他也沒有精力去追查沈家滅門這件事小事,連吳郡太守都沒有時間考慮這件事,更何況他楊元慶。

想到這,楊元慶便吩咐道:“你再呆三天,如果三天內查得出,就查下去,如果查不出,就直接去江寧上任?!?

沈光被任命爲江南東道總管,整編三萬降軍鎮守江南,他也沒有時間和精力來過問沈家之事了。

。。。。。。。。)

第24章 李淵之憂第3章 盜馬風波第29章 請君入套第5章 可汗金箭第14章 引而不發第42章 捉虎不易第7章 賀若之怒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10章 裴矩辭相第21章 試探底線第25章 一劍穿心第11章 合縱遇挫第7章 楊廣之憂第7章 幽州之憂第7章 不徇私情第56章 王妃煩惱第4章 秦母教子第50章 局勢漸變第2章 家法伺候第83章 事態嚴重第17章 勇闖縣獄第25章 關鍵人物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19章 家族利益第31章 清河崔氏第48章 欲迎還拒第12章 北巡訊至第18章 舊情難動第32章 啓民提議第118章 咬金請纓第6章 西秦霸王第9章 貿易之利第51章 玄霸之錘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36章 返回太原第19章 誘敵之計第73章 計賺敵降第47章 匪亂再起第32章 狼水伏擊第42章 局勢混亂第23章 智取霍邑第38章 親情如水第33章 攻城前夕第43章 關鍵人物第8章 斬斷後路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15章 更深之秘第31章 軍機決策第10章 誰是刺客?第27章 京城家信第17章 東山再起第13章 逃兵危機第5章 敦煌布棋第42章 違禁生意第27章 李淵抉擇第8章 斬斷後路第45章 明智決定第30章 倒齊暗流第42章 要何封賞第7章 國事家事第9章 兵臨洛陽第69章 殺機四伏第20章 夜入武房第12章 撲朔迷離第6章 瓦崗分家第28章 捉姦在牀第17章 接受密旨第42章 被迫求援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27章 奇貨可居第80章 長孫之策第42章 違禁生意第10章 除夕意外第12章 帝王心思第56章 漁翁李密第1章 營州之變第41章 弟高一籌第32章 狼水伏擊第42章 局勢混亂第122章 被迫求和第69章 一觸即發第24章 公主壽宴第3章 盂蘭燈會第61章 聯盟分裂第46章 斷臂之仇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23章 世充求救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6章 秘密武器第18章 緊急情報第23章 殺機暗伏第2章 意外收穫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57章 共飲合巹第42章 步步緊逼第48章 集中民力第12章 收官之棋第5章 敦煌布棋
第24章 李淵之憂第3章 盜馬風波第29章 請君入套第5章 可汗金箭第14章 引而不發第42章 捉虎不易第7章 賀若之怒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10章 裴矩辭相第21章 試探底線第25章 一劍穿心第11章 合縱遇挫第7章 楊廣之憂第7章 幽州之憂第7章 不徇私情第56章 王妃煩惱第4章 秦母教子第50章 局勢漸變第2章 家法伺候第83章 事態嚴重第17章 勇闖縣獄第25章 關鍵人物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19章 家族利益第31章 清河崔氏第48章 欲迎還拒第12章 北巡訊至第18章 舊情難動第32章 啓民提議第118章 咬金請纓第6章 西秦霸王第9章 貿易之利第51章 玄霸之錘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36章 返回太原第19章 誘敵之計第73章 計賺敵降第47章 匪亂再起第32章 狼水伏擊第42章 局勢混亂第23章 智取霍邑第38章 親情如水第33章 攻城前夕第43章 關鍵人物第8章 斬斷後路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15章 更深之秘第31章 軍機決策第10章 誰是刺客?第27章 京城家信第17章 東山再起第13章 逃兵危機第5章 敦煌布棋第42章 違禁生意第27章 李淵抉擇第8章 斬斷後路第45章 明智決定第30章 倒齊暗流第42章 要何封賞第7章 國事家事第9章 兵臨洛陽第69章 殺機四伏第20章 夜入武房第12章 撲朔迷離第6章 瓦崗分家第28章 捉姦在牀第17章 接受密旨第42章 被迫求援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27章 奇貨可居第80章 長孫之策第42章 違禁生意第10章 除夕意外第12章 帝王心思第56章 漁翁李密第1章 營州之變第41章 弟高一籌第32章 狼水伏擊第42章 局勢混亂第122章 被迫求和第69章 一觸即發第24章 公主壽宴第3章 盂蘭燈會第61章 聯盟分裂第46章 斷臂之仇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23章 世充求救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6章 秘密武器第18章 緊急情報第23章 殺機暗伏第2章 意外收穫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57章 共飲合巹第42章 步步緊逼第48章 集中民力第12章 收官之棋第5章 敦煌布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左旗| 清水县| 抚顺市| 自治县| 长宁县| 岗巴县| 阿勒泰市| 景东| 营山县| 四平市| 廊坊市| 仪征市| 涞源县| 名山县| 辽宁省| 麻阳| 赤壁市| 新郑市| 通许县| 淳安县| 乐平市| 大厂| 五原县| 来凤县| 简阳市| 新源县| 玉环县| 清丰县| 永福县| 拉孜县| 阿坝| 临江市| 泽州县| 仙居县| 岳池县| 时尚| 北川| 安仁县| 平南县| 清丰县| 绩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