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3章

朱翊鈞見了趙肅,早就想撲過來,礙於張居正在側(cè),總算沒忘記自己的身份和平日的教導(dǎo),委委屈屈地勉強(qiáng)剋制住身形,但渴望的眼神早就不住地往趙肅那裡瞟。

在張居正強(qiáng)大的氣場面前,小朋友感受到莫大的壓力,所以非常期盼趙肅來安撫自己受傷的幼小心靈。

趙肅看得好笑,事實上朱翊鈞面對高拱或陳以勤時,也沒有這麼老實過,只不過張居正來的時日不長,朱翊鈞還摸不清他的脾氣,也不敢太過放肆。要知道這個時代極爲(wèi)尊師重道,一日爲(wèi)師,終生爲(wèi)父,連帝師也不例外,連當(dāng)年荒誕出名的正德皇帝,對待老師同樣也是敬愛有加。

張居正沒有注意到朱翊鈞的小動作,他正想著該如何措辭告訴趙肅:“少雍,我剛從老師那裡得知一個消息。”

趙肅心中隱隱有種不祥的預(yù)感。

“邊關(guān)急報,俺答攻遼陽,遼東總兵楊照親自率兵出擊,中伏身亡,你的老師出關(guān)接應(yīng)楊大人,”張居正沉默片刻,“……也一併殉難了。”

趙肅略呆了呆。

他忽然想起六七年前,第一次見到戴公望的情景。

那個站在知縣和族長旁邊,貌不驚人的中年人。

你想讀書,是爲(wèi)了什麼?

你可願意當(dāng)我的學(xué)生?

在那時候,他本沒想過,這樣一個決定足以改變今後的命運。

以趙肅的來歷,早就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可戴公望讓他看到的,卻是後世那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所沒有的一種精神——讀書人的風(fēng)骨和氣節(jié)。

這樣一個人,怎麼會說沒就沒了呢?

趙肅回過神,第一反應(yīng)是不信。

張居正同情地看著他:“節(jié)哀順變。”

“老師不是巡守禦史嗎,如何會領(lǐng)兵出戰(zhàn)?”趙肅的聲音有些沙啞。

張居正嘆道:“我大明文官亦可帶兵,你不是不知,當(dāng)時楊照先一路出擊,令師與另一位將領(lǐng)分兩路接應(yīng),結(jié)果楊大人與你老師均中了埋伏,深陷重圍。”

他心情混亂,但總算理智沒有全失,馬上聽出不對勁的地方:“那另一路接應(yīng)的是誰,他也殉職了?”

“沒有,他因不熟地形而迷路,等他趕到時,爲(wèi)時已晚,無力迴天。”

“此人現(xiàn)在被押送回京問罪了?”

張居正頓了頓:“沒有,只是罰俸一年,留待戴罪立功。”

趙肅的目光凌厲起來:“爲(wèi)何?”

張居正走近幾步,聲音低了一些:“他叫高其恭,是兵部尚書許熗的內(nèi)弟。”

而許熗,是嚴(yán)家的黨羽之一。

趙肅的嘴角扯了扯,聲音卻沒有溫度:“少雍有一事不明,老師雖然對嚴(yán)家父子頗有微詞,可也已經(jīng)被調(diào)到邊關(guān),與他們毫無利益瓜葛,爲(wèi)何還會遭遇這種事情?”

張居正嘆了口氣:“朝廷裡有很多事,你初來乍到,還不甚清楚,我也是從老師那裡才略知一二的,據(jù)說這個高其恭與楊照有舊怨,雙方還起過爭執(zhí),只是後來不了了之,但這次的事情,並沒有證據(jù)顯示與他有關(guān)。”

趙肅攥緊了手心。

沒法證明與他有關(guān),但也擺脫不了干係不是麼?

作爲(wèi)一個長期駐守邊關(guān)的將領(lǐng),居然會在緊要關(guān)頭迷失方向,而且事後還沒有被問罪,簡直令人不得不有所聯(lián)想。

“少雍,人生在世,總有很多不得已的事情,令師的事,我與老師都很難過,只是有句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張居正一反平日裡乾脆利落的作風(fēng),苦口婆心地勸道,他生怕趙肅一個衝動做出什麼事情來,打草驚蛇,壞了老師多年來的佈置。

趙肅自然明白他的意思,自己雖然滿腔憤怒,可畢竟不是真正的十幾歲少年。

雖然如今嚴(yán)世蕃不在京城,嚴(yán)嵩也遭到皇帝冷遇,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嚴(yán)家黨羽遍佈朝野,一時半會也撼動不了,以他現(xiàn)在的實力,對方捏死自己比捏死一隻螞蟻還要容易。

“我知道的,多謝大人。”

趙肅實在沒什麼興致再和他寒暄,張居正知道他心情不佳,也沒多說,很快便走了。

這年頭不興火葬,老師戰(zhàn)死沙場,必然是就地掩埋,有生之年也回不了故鄉(xiāng),自己更不可能迎回他的骸骨了,一個爲(wèi)國盡忠的人,憑什麼就要落得這樣的下場呢。

憤怒過後,是濃濃的悲哀。

趙肅看著依舊蔚藍(lán)的萬里晴空,閉了閉眼。

老師,請一路走好。

衣角被扯了一下。

他低下頭,對上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纔想起自己只顧著默默出神,渾然忘了旁邊還有個朱翊鈞。

“肅肅你在哭嗎?”

趙肅愣了一下:“沒有。”

“有的,”踮起腳尖,小手想摸向他的眼睛,趙肅不得不彎下腰讓他夠得著。“這裡,看起來很傷心的樣子。”

趙肅摸著他的頭:“我的老師死了,所以我很難過。”

朱翊鈞歪著腦袋:“就是剛纔張師傅說的那個嗎?”

“對。”

“你和我說過,爲(wèi)國捐軀的都是忠臣,那你老師也是忠臣。”

趙肅輕聲道:“是的,他是忠臣。”

戴公望平日裡嬉笑怒罵,思想開放,不似一般爲(wèi)人師者那般嚴(yán)肅,可他骨子裡,還是一個傳統(tǒng)的文官。明知不可爲(wèi)而爲(wèi)之,是大愚,也是大勇。——這是當(dāng)年他對楊繼盛的評價,而今,他自己也做到了。

“他爲(wèi)國盡忠,死得其所,是好事,男兒有淚不輕彈,你不要難過了。”朱翊鈞小朋友很嚴(yán)肅地道,他比起兩年前剛碰見趙肅的時候,有著突飛猛進(jìn)的成長,很多原本似懂非懂的事情,現(xiàn)在也能理解個七八成了。只不過因爲(wèi)趙肅教他的方法與別人不同,導(dǎo)致張居正看見他的字,便以爲(wèi)趙肅礙著朱翊鈞的身份不敢放肆,平日裡也諸多縱容。

“你說得對,老師求仁得仁,死得其所,能戰(zhàn)死沙場,總比在官場上被人陷害來得好,但他是我的老師,就像將來我死了,鈞兒也會有點難過的吧?”趙肅沒有因爲(wèi)對方是個小孩而敷衍他,反倒蹲□,很認(rèn)真地與他解釋。

朱翊鈞大聲反駁:“我不許你死,你就不會死!”

這時候的小孩兒,很有點霸氣橫生,說一不二的範(fàn)兒了,任誰一瞧見也不會覺得他不是皇家的子孫。

“你等等!”朱翊鈞像是想到了什麼,轉(zhuǎn)身就跑,但跑沒幾步,又回過頭不放心地交代:“就站在這裡,不準(zhǔn)走開!”

趙肅啼笑皆非:“好。”

朱翊鈞噔噔噔就跑遠(yuǎn),不過一會兒又回來,懷裡抱著一個匣子。

他跑得很快,兩名侍女在後面追得面色發(fā)白。

“喏,給你的!”

“這是什麼?”趙肅莫名其妙,打開匣子,差點沒被閃瞎。

匣子裡金光燦燦,耀眼奪目,堆滿了金銀寶石做的小玩意兒,還有其他一些珊瑚瑪瑙雕成的飾品。

裕王府雖然窮,但家底還是有一點的,何況裕王只有朱翊鈞這麼一個獨子,平日宮裡也會偶爾賞點東西給小皇孫,久而久之,朱翊鈞就攢了不少“私房錢”,男孩子對珠寶飾品的興趣不大,所以這個匣子也只是被李氏收起來,誰知道今天卻被朱翊鈞從庫房裡翻出來,當(dāng)作安慰品要送給趙肅。

趙肅一頭黑線:“……”

朱翊鈞神秘兮兮地跟他咬耳朵:“我孃親每回看到這些都很開心,你拿回家去,經(jīng)常看著,也就不會難過了。”

對於現(xiàn)在的裕王府來說,匣子裡面這些金銀珠寶,能頂?shù)蒙显M醺话肷砑伊税伞?

趙肅覺得自己要是抱著這麼一盒東西回去,明天估計能讓裕王給生吃了。

他苦笑:“謝謝世子殿下的好意,只是這些東西我不能收。”

朱翊鈞小朋友老大不高興:“爲(wèi)什麼?”

趙肅覺得下次上課有必要跟他說一下錢財?shù)母拍睿c國家財政稅收的問題了。

“這是王爺與娘娘的心愛之物,君子不奪人所好。”

“這樣啊……”朱翊鈞撓撓腦袋,想起自己孃親三不五時拿著個匣子出來看看的情景,有點苦惱:“那好吧,不過你也別傷心了,以後我會送你更好的!”

趙肅看著他,這樣可愛的一個小孩兒,長大之後怎麼會是寵愛妃子沉迷後宮二十多年不上朝的那個昏君呢,如果有了自己這個變數(shù),歷史還會朝著原來的軌道走嗎?

這麼想著,心情便有點複雜,一邊張開手臂:“抱抱?”

小小的身影毫不猶豫撲進(jìn)他懷裡,摟住他的脖子,香香軟軟,眉眼彎彎的包子,像無數(shù)次撒嬌那樣,早已成了習(xí)慣。

“我最喜歡肅肅了!”小屁孩如是說。

嘉靖四十二年七月,內(nèi)閣大學(xué)士徐階與吏部尚書嚴(yán)訥聯(lián)名上奏,言道各地官員隨意濫罰濫收,索要財物,欺上瞞下,致國庫空虛,百姓苦不堪言,請下嚴(yán)令懲治,以明祖宗法度。

帝應(yīng)允,下詔令京官、各地督撫官員依議施行,如有肆意搜刮者,則可按律彈劾參治。

這種法令,看起來嚴(yán)厲,實際上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沒有十次也有八次了,就像後世定期的反腐倡廉一樣,大家早就習(xí)慣,死豬不怕開水燙,該幹嘛還是幹嘛。

只不過落在有心人眼裡,這卻是一個很明顯的信號。

在嚴(yán)黨當(dāng)政時期,徐閣老的態(tài)度是曖昧模糊的,很多事情,他要麼不過問,任由嚴(yán)嵩父子作主,要麼隨波逐流,不作出頭鳥。但這回,他第一次旗幟鮮明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主張,就算是老調(diào)重彈,也很有點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味兒。

最重要的是,結(jié)合先前嚴(yán)嵩去職的事情,不難看出,這是針對嚴(yán)黨,以及那些依附嚴(yán)黨的人發(fā)出的。

有人驚惶,自然就有人高興。

那些被嚴(yán)黨壓制迫害多年的人,俱都拍手稱快,無不睜大眼睛,想看第一個落馬的人會是誰。

誰也沒有想到,在旨意發(fā)出去之後的第二天,彈劾的摺子便呈上來了。

只不過,彈劾的對象卻是徐階早年的門生。

作者有話要說:注:楊照迷路中伏是真事,有所改動。

謝謝howareyou2046、子夷吾、bl20111104389、dracoula2188、490826、Keigo→禟、shiely1008、筏子、炎舞天童鞋的地雷,謝謝elialu、4240007童鞋的手榴彈,謝謝cssmrc童鞋的深水魚雷,謝謝大家的回帖和支持,週末閉關(guān)寫文,回帖慢慢來回==

——今天的小隨筆——

看到陸續(xù)不少評論,都在問包子他媽李太后和張居正,究竟有沒有姦情。

我個人覺得,可能性很小。

要說李太后對張居正有好感,又或者張居正覺得李太后貌美,那有可能,但要發(fā)展成JQ,可能性基本是零。

爲(wèi)啥呢?

在張居正死後,被奪盡官爵,家裡被抄,連屍體也差點被挖出來,最後還是王錫爵阻止了。

這個過程中,李太后沒有阻止過萬曆皇帝,至少在史書上沒有記載。

暫停,先插2個小故事,估計大家挺熟悉的。

1、有一回李太后問萬曆,爲(wèi)啥不立長子爲(wèi)太子,萬曆說,因爲(wèi)他是宮女的兒子,出身低微。

李太后大怒,說你也是宮女的兒子,萬曆跪地求饒,李太后才息怒。

2、還有一回,則是萬曆小時候,他貪玩不讀書,被李太后知道,逼著萬曆寫罪己詔,還讓他長跪,數(shù)落他的過失,直到萬曆哭著認(rèn)錯。(太后聞,傳語居正具疏切諫,令爲(wèi)帝草罪己御札。又召帝長跪,數(shù)其過。帝涕泣請改乃已。——夢溪石曰:這種棍棒教育對小孩子是很不好的,萬曆不敢恨她媽,就恨上張居正了==)

由這2個小故事可以看出,李太后的性格是很強(qiáng)的,萬曆是比較怕她的。(當(dāng)然在本文裡,由於趙肅的存在,包子的性格肯定有所改變)

以李太后這樣的性格,如果她真的跟張居正有什麼私情曖昧,就算不阻止兒子抄張家,也肯定會阻止兒子要鞭屍。但是從頭到尾,在張居正的死後處理上,李太后沒有發(fā)過言,這也不符合前面對她性格的記載。

所以我覺得,這2人之間,是沒啥JQ的,當(dāng)然除了對她性格的揣摩,還有其他一些證據(jù),比如說宮中的規(guī)矩,明朝言官的耳朵很靈之類,這裡就不羅嗦了。

第148章第15章第57章第78章第118章第92章第103章第122章第64章第5章第147章第88章第22章第87章第47章第125章第5章第6章第135章第50章第104章第133章第138章第69章第52章第125章第22章第65章第51章第26章第33章第84章第101章第105章第18章第144章第131章第39章第75章第149章第67章第19章第96章第62章第106章第63章第148章第148章第48章第148章第42章第59章第145章第66章第108章第97章第80章第79章第3章第84章第121章第67章第83章第65章第101章第88章第39章第82章第154章第98章第37章第35章第84章第146章第85章第7章第117章第97章第110章第93章第93章第145章第79章第84章第101章第120章第135章第87章第126章第2章第79章第117章第44章第31章第54章第20章第96章第115章第19章
第148章第15章第57章第78章第118章第92章第103章第122章第64章第5章第147章第88章第22章第87章第47章第125章第5章第6章第135章第50章第104章第133章第138章第69章第52章第125章第22章第65章第51章第26章第33章第84章第101章第105章第18章第144章第131章第39章第75章第149章第67章第19章第96章第62章第106章第63章第148章第148章第48章第148章第42章第59章第145章第66章第108章第97章第80章第79章第3章第84章第121章第67章第83章第65章第101章第88章第39章第82章第154章第98章第37章第35章第84章第146章第85章第7章第117章第97章第110章第93章第93章第145章第79章第84章第101章第120章第135章第87章第126章第2章第79章第117章第44章第31章第54章第20章第96章第115章第19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郑市| 禄劝| 堆龙德庆县| 大关县| 扎鲁特旗| 肥乡县| 门源| 新津县| 江孜县| 伊通| 温泉县| 勃利县| 句容市| 卢湾区| 宁河县| 江源县| 游戏| 门源| 贺州市| 临澧县| 泊头市| 湾仔区| 阿城市| 洞头县| 红桥区| 华宁县| 三明市| 固安县| 普安县| 仙桃市| 清徐县| 廉江市| 阿荣旗| 惠东县| 宁陕县| 平原县| 拉萨市| 那曲县| 大安市| 新密市| 大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