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風,美國人不瞭解‘星空1’手機,所以他們才以爲蘋果的iphone是最好的,不如我們做個實驗來比較兩部手機的性能,然後得出一個直觀的數據,也讓美國人知道我們華夏的科技不是他們能小瞧的!”
鄭一鳴一拍大腿,激動的說道。別出心裁的陸風還用溫度計量了兩部手機的發熱情況,結果依然是“星空1”低於iphone3g。
“大功告成,這下子我倒要看看美國人怎麼說!”
“不錯,我們去找其他同學幫忙宣傳一下,早點把這兩個視頻頂起來!”
……
科林斯是《舊金山時報》的編輯,這天他正在youtube上尋找新聞素材,不經意間看到了鄭一鳴和陸風上傳的視頻。
“蘋果公司的iphone是最好的嗎?來自華夏的‘星空1’說no!”
“華夏智能手機‘星空1’挑戰iphone:性能完爆後者!”
科林斯頓時來了興趣,蘋果重新請回喬布斯後,發展勢頭很猛,特別是站,斯坦福大學的學生幾乎每個人都有登陸。鄭一鳴他們的分享先是在華夏留學生中傳播,之後在電子系越來越火,沒過幾天,整個斯坦福大學都知道了,華夏出了一款比iphone還要厲害的智能手機。
這種宣傳效果把鄭陸二人都驚到了,他們當時只是不忿《洛杉磯時報》對“星空1”的貶低,並沒有想到會達到這樣的效果。
科林斯也從華夏回到美國,這一次他帶回的還有兩部“星空1”智能手機。
“主編,這兩段視頻上的信息我調查過了,華夏一家名叫天信科技的公司在去年月推出了一款智能手機‘starrysky1’,比蘋果公司的iphone3g只晚了不到一個月。這款手機在華夏市場取得了巨大成功,截止到目前,已經售出多萬部!他們還打算下個月進入日本和韓國,野心不小。”
科林斯向主編報告著調查的結果。
“噢,這是一個奇蹟!iphone3g的銷量纔多少,而華夏一家就有這麼驚人的市場!”
《舊金山時報》的主編髮出感慨。
“是啊,恐怕誰都想不到華夏市場有這麼驚人的消費能力。根據我的調查,這款手機的在華夏的售價超過7美元!”科林斯附和道。
“7美元?難道華夏的經濟已經足以挑戰美國了嗎,iphone3g在美國的售價也不過5美元而已!”
“是這樣的,‘starrysky1’在硬件上超出iphone3g不少,他們最低的版本是16g,高端版本是32g。其他方面也超過iphone3g,我想成本要比後者高不少。”
主編驚道:“科林斯,難道這視頻上說的都是真的,‘starrysky1’性能遠超過iphone?”
科林斯聳聳肩:“恐怕是的,至少我用了這款手機後便對於iphone失去了興趣。”
“真是讓人難以置信……對了,科林斯,到底是什麼樣的公司生產出這樣的產品?”
科林斯拿出一本中文雜誌,雜誌的封面上是盧陽的照片。
“主編,你可能都不會相信,就像我當初那樣,生產出這款手機的公司是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三年前創立的,而這款手機的主要研發者正是這個年輕人!”
華夏之旅給了科林斯太多的震撼,現在他要把這些震撼轉化爲文字,並刊登上《舊金山時報》,然後來震撼更多的美國人。
“華夏電子產業趕超美國!”
在這個信息時代,新聞報道想要吸引眼球,標題和內容都要驚人,科林斯深諳這一點,上來就把問題上升到國與國的高度。他知道,這樣的話題在美國是最有市場的,美國人做老大太久了,已經習慣了享受做老大的好處,因此他們時時提防被超越。而在這個世界上,最有可能超越美國的就是華夏,這一點即使在傲慢的美國人也得承認。
對於“星空1”的話題,科林斯準備了一系列的報道,這篇報道只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