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高愛花老人的描述,溫總和高隊也是相互看了一眼。
按照高愛花老人和村長的描述,難道,那片樹林裡,真的有鬼魂?
但對於他們來說,這樣的想法,顯然就是不存在的。
這些東西,拿出來嚇唬嚇唬別人還行,要是想嚇唬他們的話,就還需要一定的證據。
這個時候,溫總再次問道高愛花:“大娘,那除了這些情況,你還知道什麼嗎?”
高愛花老人搖搖頭,說道:“沒了,因爲我本身,對那些情況也沒有興趣,所以,我後來就再也沒了解過。”
溫總和高隊聽後,也是連連點頭,並直言:“行吧,那既然如此,我們也瞭解了。”
“那我們就再去找其他人問問情況。看還能不能有什麼新發現。”
說著,溫總和高隊便站起身來。
村長見狀,也是趕緊站起來。
而高愛花老人聽後,也是點點頭,並站起來說道:“行。”
“那你們就再去問問其他人。我要是再想到其他的事情的話,我再告訴你們。”
“好的,謝謝大娘了,那我們就先走了。”
溫總和高隊說了一聲後,便起身往外走。
“嗯,好!”
村長見狀,也是衝高愛花老人擺擺手,隨後便也跟著溫總和高隊離開了。
……
走出門後,高隊立馬就詢問村長:“村長,看來,這個高愛花老人的事情,也並不像村裡人看到的那樣。”
“嗯,現在看來是的。”
村長點點頭,迴應道:“村裡的婦女們,也都是比較愛嚼舌根的,對於誰家的事情,他們也都是看到什麼,就說什麼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不過,好在高愛花老人,並不是很在意這件事情,所以高愛花才能,獲得這麼開心,自在吧。”
溫總聽後,也是點點頭:“說的有道理。”
“現在的社會,像高愛花這樣,思想覺悟這麼高,而且,心態還如此強的人,實在是不多。”
“更何況,高愛花老人,還是個農村人。”
“是的,村裡資料顯示,高愛花老人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她並沒有接受過很高的教育。”
村長再次說道。
“甚至,小學都沒上幾年,就不上了。”
“但是從高愛花老人的言語中,卻能夠聽得出,高愛花老人的思想,言論,甚至要比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要強。”
“這樣的老人,也的的確確,是很難得的。”
溫總:“村長,剛纔高愛花老人說,她的老伴,在抗戰時期,曾經是村裡抗戰小分隊的人。”
“但是我看你的表現,是對這件事情不太瞭解的。”
“對抗戰有如此貢獻的人,村裡應該是很重視的纔對啊,爲什麼,你們卻對這件事情,瞭解不多呢?”
一旁的高隊也是連連點頭附和道:“是啊。”
“這樣的事情,也真的是不應該發生的。”
“你們村之前,是不是出過什麼岔子啊?”
村長想了想,迴應道:“這件事情,我也只是偶爾聽說過,但是對於這件事情的具體情況,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不過,我之前也曾在村裡的記錄裡看到過,有關我們村,在抗戰時期,小分隊的記錄,不過,記錄的實在很模糊,所以,這件事情,也就一直被擱淺了。”
“這次,既然我已經瞭解了整件事情,那我就一定不會讓這件事情再被封存。”
“這些英雄們,雖然都已經去世了,但是我們作爲後人的,也一定要銘記於心,重新將這件事情提起,也算是對前輩們的一種懷念。”
“我這兩天,就立馬將這件事情落實。”
溫總和高隊聽後,滿意的點點頭:“嗯,這件事情,的確是需要早早落實。”
“這也是對前輩們的尊敬。”
“換句話說,如果不是他們的話,你們村的人,恐怕會遭受迫害,所以,這些英雄們,也一定是要懷念和尊敬的。”
村長點點頭:“嗯,我這兩天就辦。”
“高愛花老人也說,那片樹林,是在她嫁過來之後沒多久,才成了樹林的。”
溫總再次說道。
“而且,在那段時間之前,還有工人去那裡幹過活。”
“但是種上樹木之後,便沒有再去了。”
“這樣的情況,恐怕,會有一些我們還不知情的內幕。”
“而且,還有你們所說的,那片樹林鬧鬼的事情,也是有一定異常的。”
“這兩件事情,我們還是要徹底搞清楚才行。”
高隊也是直言:“是的,最關鍵的是,高愛花老人也說了,那些人是在晚上纔開始動工,但是具體幹什麼,卻沒有人知道。”
“這明顯,就是有詭異的。”
“再者說了,高愛花老人不是也說了嗎?也曾經有人去那裡看過,但是卻被那些人給恐嚇回來了。”
“所以,這件事情,肯定是有問題的。”
“再者,他們爲什麼要恐嚇呢?而且,還專門的在大半夜纔去弄這個活。”
“村長,這些問題,也都要搞清楚,最好,我們要把樹林的全部的情況,搞清楚。”
“那片樹林,到底是什麼人的?”
“他們在裡面,又幹了些什麼?”
“還有,他們後來,又爲什麼種上了樹,那些膽大的人進去後,聽到的那些詭異的聲音,又是什麼?”
“這些種種問題,我們也都要搞清楚。”
溫總也再次說道:“村長,村裡還有年齡比較大的村民嗎?”
“你能不能再帶我們去詢問一下。”
“看能不能再問到一些,有用的消息。”
村長點點頭,迴應道:“嗯,可以!”
“村裡還有幾個年紀大的老人,不過,他們的年齡,就要稍微小一點了。”
“都在七十多歲。”
“這件事情發生的時候,他們應該還不大。”
溫總聽後,點點頭,說道:“嗯,那也沒關係,我們去試著詢問一番,看能不能問出什麼消息來。”
村長點點頭:“嗯,好!”
“我這就帶二位去。”
“接下來要去的這位村民,他和他兒子兒媳住在一個院子裡。”
“他叫王利民,今年好像也有七十八九歲了。”
“他的身邊,要稍微差一點,腿腳不是很方便,常年,也是臥病在牀。”
“每天的生活,就都是在牀上度過。”
“不過,好在他的兒子兒媳還算孝順,每天照顧他,一日三餐,也是他們照顧。”
“這個王利民老人,一共有四個孩子,三個兒子,一個女兒。”
“女兒嫁到了我們鄰村,也會經常回來看望她的老父親。”
“也會經常照顧他,王利民的其他兩個兒子,也都在我們村。”
“但是他們對王利民這個老父親,就不像其他兩個人那麼好了。”
“不過,在村裡,也還是能說得過去的。”
溫總和高隊聽後,也是點點頭:“這樣啊,那這位老人的老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