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戰起(一)

隆慶五年春,越鄭王劉汾親率二十萬精銳兵馬,出茅鎮山,從陰魂嶺南側繞過,直接往中州南部的滕王山直插過去。

越鄭王劉汾,是越朝難得的悍將。

雖說越朝跟魔族不接壤,近一萬年來魔劫都沒有直接波及越國境內,但境內並非一直都太平無事。

即便是在玄皇天前掌教真人、越朝先帝劉冕的坐化之前,由於劉冕廣封宗室,壓縮其他宗門及大姓世族的生存空間,導致越國其他宗門主導的反抗叛亂頻發;以元周爲首的北陵玄皇殿就在這個過程中,從越國分離出來、逃到崇國尋找庇護的一脈勢力。

而在劉冕坐化之後、越國乾元帝劉醒繼位,前帝劉冕寄希望宗室能成爲劉氏一族統治國域的根基、大舉分封宗室子弟爲藩王的舉措,反倒成爲乾元帝劉醒繼位後,越國最不穩定的動盪因素。

劉氏宗室藩王,在劉醒繼位四百多年間,先後有六人叛亂,也就是所謂的六王之亂。

一直到崇國建興帝登基前幾年,乾元帝劉醒才逐一平滅掉六王叛亂。

然而即便如此,越國猶有少量的叛軍逃入墜星海或越國西南的蠻原,不願屈服。

越鄭王劉汾作爲越國乾元帝劉醒的同胞兄弟,在平息六王叛亂的過程中發揮相關重要的作用,建立赫赫武功,也是越國唯數不多能打硬仗的悍將之一。

劉汾即便是率援軍進入安西御魔,也常常身先士卒,敢與魔兵主力正面抗衡;烈帝繼位的第三、第四年頭,安西呂氏在尹江、茅鎮山脈一帶丟兵棄卒,卻是劉汾率部殲滅數十萬魔兵,跟北線魔兵打得難分難解,守住尹江西岸沒有丟失掉。

這一次越鄭王劉汾親率二十萬精銳兵馬,橫跨數萬裡之遙挺進滕王山,在隆慶五年春看來,只是越廷的東征討魔軍一次常規插入魔族控制區域掃蕩雜魔、削弱魔族主力的一次軍事行動。

滕王山位於中州大平原的南部,山嶺談不上多雄偉奇觀,最高的主峰也只有六七千丈,但所佔據的範圍卻是不少,南北延伸萬餘里,東西綿延三萬餘里,是南線魔兵主力從洞庭山北撤到雍京及鳳雍山的必經之地。

即便是如此,魔族也沒有認爲越鄭王劉汾此舉,有什麼大意圖,畢竟東征討魔軍僅有二十多萬兵馬孤懸在外,補給難以持續,不可能發揮出什麼大的作用來。

魔族針對於此,也只是派出二十多萬由魔騎、翼魔精銳、青鱗魔近衛組成的精銳魔兵,進入滕王山,想要將劉汾驅趕出去,以便雜魔以及新生的魔兵魔將,能源源不斷的補充到洞庭山,確保南線魔兵能持續不斷的吞食、削弱南線人族的勢力。

越鄭王劉汾整個夏季,在滕王山打得非常的頑強,依仗地勢或守或遊走于山川之間,並沒有被魔兵精銳從滕王山驅趕出去,而到隆慶五年秋,越廷的東征討魔軍開始對滕王山加強增援力度,不斷有小股的兵馬跨越迢迢數萬裡的荒原進入滕王山,使得人族在滕王山深處的人馬持續增漲,並建了好幾處易守難攻的據點。

這時候烈帝秦冉所率的玄元軍以及天南國太子鄭產所率的天南討魔軍主力,也一起往洞庭山兩翼運動,魔族才驚覺到三路兵馬有在南線進行會戰的意圖。

建興三十九年春塔山防線崩潰,崇國御魔形勢大壞,南方、安西的宗閥世族無心守禦疆土,紛紛逃離崇國其境,欲入天南國、越國避難,但受天南國、越國的逼迫,不得不在集中力量橫斷山脈、雲嶺等地建立防線。

這兩道防線在當時看來是極其脆弱的,但一直到隆慶五年秋,差不多超過十三年的時間裡,崇國境內的幾場大戰,大燕山一戰、雍京圍戰、桃源江會戰、赤影峰阻攔戰、碎星峽一役,以及荊山會戰等等,主要是由雍京兵馬、北陵軍承擔。

特別是北陵軍的崛起,不僅消耗了魔族大量的有生力量,也令魔族後期不得不將主要精力放在北線,無法對雲嶺、橫斷山防線組織真正有威脅的攻勢。

而在這十三年的時間,天南國、越國不僅打通進入南黎、南詔及安西的陸上通道,也對逃離到雲嶺、橫斷山的宗閥世族勢力進行一定程度的整合,而到隆慶元年往後,更是在南詔、南黎、安西境內大力籌造天機戰械,包括烈帝秦冉爲首的玄元軍在整合原南詔宗閥世族勢力後,實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

這三家決定在南線跟魔族主力打一場會戰,所爆發出來的實力也是極其的驚人。

一方面是烈帝秦冉親率四百萬玄元軍、天南國太子鄭產親率五百萬天南討魔軍,從東西兩翼逼近洞庭山,一方面是越鄭王劉汾親率三百萬精銳進入滕王山,截住南線魔兵北撤的通道。

一方面是一千兩百萬兵馬,在數量上超越南線魔兵主力,一方面天南國、越國集兩國煉器師大造天機戰械,積蓄數年時間,在南線投入的輕重型天機戰車高達十二萬輛、風焰飛艇多達兩萬艘。

特別是輪式、履帶式輜重車也多達二十多萬輛,從根本上解決、擺佈掉傳統意義上後勤補給的困境;要不然一千兩百萬兵馬脫離防守陣地兩三萬裡進入荒無人煙、只有不盡魔物遊蕩的荒原進行作戰,後勤補給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除此之外,呂氏還利用三年時間,開挖在尹江的上游湟山以及金沙河上游的泯山東北麓開挖長達四千餘里的運河渠道。

此舉將萬濤河與南部流入荒天澤的金沙河的水道貫通起來,使得編有越國所造、總計達二百餘艘青鯨級、銀鯊級鐵甲戰艦、東征討魔軍六十萬精銳水師,得以直接進入滕王山西麓的荒天澤;也直接得以將數以億萬的糧草,從水路運抵滕王山一線,用於殂擊南線魔兵主力的北逃。

魔族的翼魔精銳,在與北陵軍、雍京兵馬的多次惡戰中,消耗極大,後續補充有限,規模縮減不足六萬,但玄元軍、天南討魔軍以及越國的東征討魔軍在南線卻集結十一萬御魔精銳,另外還有二十七艘改造過的浮空戰艦。

從力量對比之上,人族在南線第一次佔據絕對的優勢。

六七百萬魔兵想要突圍,不是易事,並非說人族三路兵馬之間有空隙就能直接穿越過去的。

隆慶五年冬,在中州大平原南部相當部分地區,都冰封住之後,鬼奚魔尊先分兵試圖從玄元軍負責攔截的東線進行突圍。

玄天軍作爲玄元上殿的殘餘勢力,雖然整並南黎宗閥世族之後,實力有所恢復,但無疑是無法跟背後有天南國、越國支撐的天南討魔軍、東征討魔軍相提並論。

這直接反應在天機戰械的規模上。

四百萬玄元軍,輕重型天機戰車僅有兩萬輛,鑄造天機戰械,主要還是側重於重膛弩、六膛重裝膛,加強普通將卒在野戰中的戰鬥力,根本就沒有能力去造青焰集焰炮這樣的利器;手裡也沒有一艘能夠控制空域的浮空戰艦。

然而作爲玄元上殿及雍京的殘餘勢力,玄元軍的精銳將卒從魔劫暴發以來,就一直奮戰在御魔的第一線,無論是將領還是普通武卒,都歷經百戰。

在南線魔兵需要分兵盯住劉汾、鄭產兩部,僅能分出兩百萬兵馬試圖分六路從東線將玄元軍展開的鋒線打縮回去時,玄元軍表現極強的戰鬥意志,沿著南湘河,與魔兵連打六場會戰,雙方各損失百萬兵馬,玄元軍非但沒有將鋒線收縮回去,還將殂擊線推進距離南線魔兵主力不到三千里的雁蕩山一帶,逼得魔兵主力只能往滕王山南麓緩慢運動。

而南線魔兵試圖進入滕王山南麓建立據點的兵馬,受到越鄭王劉汾所部的堅決打擊,損失五六十萬兵馬,非但沒能建立據點,還被從滕王山南麓趕了出來。

也許是看魔兵沒有想象中那麼兇殘,也許是看到南線魔兵有從雁蕩山與滕王山中間空隙強行突圍的趨勢,天南國太子鄭產擔心撈不到一仗建立個人的武勳軍功。

隆慶六年入春後,鄭產率天南討魔軍主力突然發力,往南線魔兵控制的中心區域挺進,想趁著南線魔兵各有上百萬兵馬被秦冉、劉汾纏住,滯後於首陽山的魔兵魔將不足三百萬之際,想要以近兩倍的優勢兵力,搶先一步將南線魔兵的主力擊潰。

三家聯合起來,在滕王山以南地域組織魔劫暴發逾二十年來最大的一場會戰,北陵雖然鞭長莫及,但也是派出上百的精英斥侯進入滕王山以南區域,以便近距離觀察會戰的進展,能及時將最新的戰況情報傳回陵州。

這麼多北陵斥侯裡,有一個僅道胎境初期修爲的黑髮青年毫不起眼,半蹲在一座山嶺的樹林深處,默默注視著遠方天南討魔軍主力往東前進的隊伍。

這時候一道身影彷彿一縷輕煙似的,貼著林梢往這邊掠來。

青年回頭看了一眼來人,輕嘆一聲說道:

“鄭產太過急切了,黑炎老魔這幾年在南線一直都沒有什麼大的動作,在首陽山未必沒有其他的部署!你潛入首陽山,有沒有什麼發現?”

“我也不敢進入太深,但就首陽山外圍看,沒有什麼異常。”寧嬋兒搖了搖頭,說道。

第七百六十三章 合藥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謀主第一百八十五章 鉤鐮槍第八百九十七章 療傷第三百零一章 戰車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蟬兒第十五章 異世也有古玩第五百六十一章 決謀第九百三十三章 坦白第三百八十章 寧海城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戰起(五)第九百章 效力第八百零六章 往事第五百二十三章 歸寧侯第八百六十三章 新法築城第五百六十九章 續命真法第六百九十七章 魔獐嶺第八百九十八章 封賞第四百七十九章 驚局第九百零五章 西行大漠第一百一十三章 欠債還奴第一百四十七章 編訓成軍第六十九章 蛇鱗書第六十四章 失禮第八百零七章 萬華虛境第七百八十一章 收心第五百五十七章 議降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強幹弱枝第八百六十章 異變第八百二十九章 大殿二層第七百二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九十六章 血霧魔淵(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萬里相隨第六百二十四章 役魔(十)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機禁制第二十七章 血輪魔眼第一百六十五章 潰敗第一百七十四章 殘丹詭秘(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魏子牙第一百三十五章 西北域第一(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地底世界第九百零五章 西行大漠第五百五十二章 礦洞第一百七十章 換將第五百二十八章 威逼(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餌第二百七十三章 附庸第三百四十九章 燒營第三百五十章 突圍第五百一十四章 刺客(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萬仙山(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血霧魔淵(八)第三百一十三章 張雄第二百一十章 新職務第八百四十章 出戰(三)第四百章 流囚第七百九十四章 伏殺(三)第五百零五章 歸京第八十六章 寇奴兵(二)第732章 守塞第六百二十四章 役魔(十)第一百八十二章 機關戰車第八百章 嶽博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出征第四百八十三章 闢水奇陣第八百二十一章 巡視第五十二章 護道者吳蒙第九百五十九章 小仁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刑第三百二十一章 自立門戶第六百一十一章 死間(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刺客(二)第十三章 妖蠻第九百零五章 西行大漠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策第三百五十九章 龍驤都尉第八十四章 選兵第九百一十九章 借兵之議第九百二十五章 重任第六百四十五章 天武臺(二)第二百零六章 覲見第一千零九章 郡國第六百七十三章 地宮第七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鉤鐮槍第二十二章 武威神侯第八百三十三章 約鬥第六十九章 蛇鱗書第二百三十五章 誘騙第六百零一章 血屍第五百零五章 歸京第四百三十八章 血煉大陣第五百一十七章 刺客(五)第五百六十八章 真身第四百二十三章 魔獒戰旗第三百八十一章 匯合(一)第八百五十章 勢變第三百七十三章 反擊第一百三十八章 夜訪第六百四十九章 秘圖
第七百六十三章 合藥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謀主第一百八十五章 鉤鐮槍第八百九十七章 療傷第三百零一章 戰車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蟬兒第十五章 異世也有古玩第五百六十一章 決謀第九百三十三章 坦白第三百八十章 寧海城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戰起(五)第九百章 效力第八百零六章 往事第五百二十三章 歸寧侯第八百六十三章 新法築城第五百六十九章 續命真法第六百九十七章 魔獐嶺第八百九十八章 封賞第四百七十九章 驚局第九百零五章 西行大漠第一百一十三章 欠債還奴第一百四十七章 編訓成軍第六十九章 蛇鱗書第六十四章 失禮第八百零七章 萬華虛境第七百八十一章 收心第五百五十七章 議降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強幹弱枝第八百六十章 異變第八百二十九章 大殿二層第七百二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九十六章 血霧魔淵(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萬里相隨第六百二十四章 役魔(十)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機禁制第二十七章 血輪魔眼第一百六十五章 潰敗第一百七十四章 殘丹詭秘(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魏子牙第一百三十五章 西北域第一(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地底世界第九百零五章 西行大漠第五百五十二章 礦洞第一百七十章 換將第五百二十八章 威逼(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餌第二百七十三章 附庸第三百四十九章 燒營第三百五十章 突圍第五百一十四章 刺客(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萬仙山(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血霧魔淵(八)第三百一十三章 張雄第二百一十章 新職務第八百四十章 出戰(三)第四百章 流囚第七百九十四章 伏殺(三)第五百零五章 歸京第八十六章 寇奴兵(二)第732章 守塞第六百二十四章 役魔(十)第一百八十二章 機關戰車第八百章 嶽博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出征第四百八十三章 闢水奇陣第八百二十一章 巡視第五十二章 護道者吳蒙第九百五十九章 小仁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刑第三百二十一章 自立門戶第六百一十一章 死間(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刺客(二)第十三章 妖蠻第九百零五章 西行大漠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策第三百五十九章 龍驤都尉第八十四章 選兵第九百一十九章 借兵之議第九百二十五章 重任第六百四十五章 天武臺(二)第二百零六章 覲見第一千零九章 郡國第六百七十三章 地宮第七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鉤鐮槍第二十二章 武威神侯第八百三十三章 約鬥第六十九章 蛇鱗書第二百三十五章 誘騙第六百零一章 血屍第五百零五章 歸京第四百三十八章 血煉大陣第五百一十七章 刺客(五)第五百六十八章 真身第四百二十三章 魔獒戰旗第三百八十一章 匯合(一)第八百五十章 勢變第三百七十三章 反擊第一百三十八章 夜訪第六百四十九章 秘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康市| 阿克陶县| 延庆县| 庆云县| 灵宝市| 柘城县| 鄂伦春自治旗| 汉阴县| 长汀县| 平凉市| 武川县| 陆丰市| 福贡县| 文登市| 鄢陵县| 水富县| 奈曼旗| 西昌市| 洪湖市| 宜宾市| 新巴尔虎右旗| 杭锦后旗| 延川县| 天全县| 嵩明县| 崇文区| 资溪县| 永平县| 靖远县| 湖口县| 阿拉善盟| 太保市| 苍溪县| 景洪市| 昭平县| 罗源县| 岑巩县| 衡阳县| 乐平市| 莎车县| 广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