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四二章:于志寧

于志寧的話,如同一柄利刃般的插入了孟攸的心中。

我們只是在做夢,除了做夢,我們什麼都沒有做,我們對大唐,對這個民族沒有任何的貢獻。

事實就是這樣,當各行各業都在忙碌的時候,當所有人都在奮起直追的時候。

儒門又在幹什麼?

他們在忙著去思考,思考自己到底哪一點做錯了,又需要改變哪一點?

如何才能完成儒門的大一統,讓儒門徹底的擰成一股繩子,然後,讓皇帝再也不敢小看這股力量,開始重視他們,不得不啓用他們。

而這個時候,儒門也已經完成了思考,完成了自我進化。

當一個全新的儒門出現在皇帝面前的時候,一定會讓他震驚的,然後,藉助之前的威望,藉助名氣的優勢,儒門幾乎可以輕而易舉的奪回原本屬於他們的利益。

儒門就可以繼續稱霸朝野,成爲當朝第一大勢力,讓儒學繼續影響著一個國家,影響著子孫後世。

儒門的想法是對的,但除了想法以外,其他的所有都是錯誤的。

而他們最大的錯誤在於,他們並未徹底的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也更沒有清晰的看到當下的整個局勢,以及未來的走勢。

他們只是單純的認爲,皇帝這是在打壓他們,是在將他們趕盡殺絕,皇帝很無情。

可是他們卻從未想過,皇帝爲什麼會這麼做?這麼做的好處又在哪裡?

如果他們想到了這個問題,並且看到了原因的話,那麼自然而然的,他們也就可以看到自身的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裡,又該如何去進行自我進化。

皇帝是在打壓儒門,可卻並未趕盡殺絕。

各大書院中依舊保留著一門儒門的學問,這意味著什麼?

不管別人看到沒有看到,于志寧是看到了。

儒學的地位,將會發生徹底的改變,時代在進步,所有的東西都在進步,優勝略汰,這是歷史的必然。

漢王朝數百年沒有任何進步,這就是倒退,這就是儒家的問題,這就是證明了,儒家並不適合繼續主導這個民族的發展。

但儒家的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主導不成,那就自然只能去輔助。

可是現在,儒家並未真正的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也並未意識到自己的優勢所在。

“老師的意思是說,儒門什麼時候可以擺正自己的位置,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什麼時候纔可以重新崛起?”孟攸悟到了一些新的東西,于志寧已經說的這麼清楚了,他又怎麼可能想不到這些?

笨,那只是相對的,就像四大書院的學生那樣,即使是裡面成績最差的,出來外面依舊是天之驕子。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如果孟攸真的就是個笨蛋,他又怎麼可能會進入于志寧的門下?

如果於志寧沒有被降職的話,以他當時的名望以及地位,現在至少也是儒門中影響力前十的人物。

“不是重新崛起,儒門已經沒有了崛起的機會,陛下也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天下蒼生,同樣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儒門的存在,有儒門自己的路子,就像爲師剛纔說的那樣,每個人都在爲這個民族奉獻著自己的力量,此時的儒門並未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甚至是陷入了內亂,所以他們看不清,也沒有意識到,其實他們的機會已經來了。”于志寧緩緩的開口道。

看了看自己的這個學生,于志寧心中多少有些唏噓不已。

想當年,自己門下少說也有上百學生,再看現在,只剩下了孟攸這一個人。

對於那些選擇離開的,選擇退出的,選擇轉換門庭的,于志寧並不生氣,也並不會去埋怨他們。

大路朝天,各走一方,誰有誰的選擇,人家不能怪你,你也同樣不能去怪人家。

“過些日子爲師要去一趟長安,此行去,是機遇,亦是危機,這半年來你能陪在爲師身邊,爲師甚是欣慰,此次無論你的選擇是什麼,只要你能堅守初心,若是爲師能夠東山再起,定不會輕待於你。”于志寧直接說道,他的脾氣就是這樣,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喜歡去搞那些彎彎道道的。

而對於目前自己唯一的這個學生,他也不願意去隱瞞他什麼,命都是自己的,自己沒有資格去逼著別人選擇一個他不想走的路。

“學生謹記老師再造之恩,無論將來遇到什麼,機遇也好,危機也罷,學生都會與老師共同進退,只要老師不嫌棄學生笨拙。”孟攸淡定的迴應著。

孟攸心中並沒有什麼花心思,他知道自己能夠進入老師門下,那是老師對自己的恩待。

這半年來老師雖然辭官在家,門可羅雀,但卻對自己是盡心提點,半年的時間,孟攸覺得自己學到的東西,比起之前加起來還要多。

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孟攸不會去做這種事,他只知道,是老師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即便在這最艱難的時候,老師還始終管著自己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

若不是如此,自己一個窮書生,又怎麼去養家餬口?

對於于志寧,孟攸心中僅有的,只是感激,是拿他當父親一樣的看待。

“好了,你先去散步這篇文章吧,爲師這幾日要去會友,半個月後,陪爲師去一趟長安!”于志寧滿意的點了點頭,一向意不外漏的于志寧,這次也是沒能忍住。

孟攸拿著文章去印刷,然後將其散佈出去,作爲于志寧的門生,他有的是渠道。

當然,這些都是于志寧的渠道,有了于志寧的授權,他自然可以盡情的使用。

而於志寧自身,則是悄悄的離開了家,沒人知道他去了哪裡,又去見了誰?

……

近期的大唐並不平靜,先是皇帝毫無徵兆的罪己詔,爾後又是皇帝欲修建南北二都,打算天子守邊關的消息。

一件接著一件,猶如浪潮一般的猛撲過來,令人應不暇接。

百姓的心中開始有了一絲絲的動盪,加上一些有心人的引導,這個時候百姓也開始反思自己身上的問題。

可是想來想去,他們仍舊沒有想出自己到底錯在哪裡?

自己有對皇帝不尊敬嗎?對皇帝的信仰有所減少了嗎?

沒有……

一如既往的尊敬,信仰還是依舊,他們都知道,現在的美好生活,那是皇帝努力執政,廣施仁政所帶來的。

他們對於皇帝,沒有任何的不滿,就如同孟攸對於志寧那般,有的是無盡的感激。

自己沒有響應號召嗎?

沒有……

但問題在於,自己在這裡生活的很好,而且這是移民,不是其他的時候,更不是那些危難時期,如果真到了那個時候,他們會響應的。

就像朝廷鼓勵他們種植一些新的物種,交替種植之類的,他們雖然心有疑惑,但還是義無反顧的去做了。

每年的徵兵,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去當兵,掙錢也好,效忠皇帝也好,至少參軍的思想是積極的。

他們到底錯在哪裡?他們不明白。

可皇帝的罪己詔就在那裡擺著,他們沒有做錯,皇帝又爲何會替天下蒼生承擔了這個錯誤?甚至到了要下罪己詔這種嚴重的程度,到了要天子守邊關的嚴重程度?

所有人都在反思著,可是這種反思卻又如同那些無頭蒼蠅一般,根本就找不到重點,找不到原因。

整個社會都是暈暈乎乎的,上下充斥著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總之就是很不好,很不爽。

……

“告全體同胞書?哪來的?”馬周愣了下,大眼掃了下內容,很中肯,語氣也很直接,針針見血。

每天,內閣大臣們都會碰面好幾次,相互通報著各自知道的情況,相互商議著對策。

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去偷懶,去鬆懈。

這封文書的出現,也讓衆人找到了問題的根源,找到了解決的辦法。

可問題在於,這封文書中充滿了儒生的味道。

儒門,皇帝很不喜歡,連帶著的,大臣們也不敢表露出這些方面的東西,底下的官員們,對此自然也只能棄而遠之。

況且現在的發展情況,也印證了這個思路是正確的,離開了儒門,大唐可以變的更好,可以進步的更快。

“高陵縣送來的,前中書侍郎,中書舍人于志寧的學生孟攸在散步這篇文章,被高陵縣令扣了下來,直接送到了雍州府,承範就給送了過來。”房玄齡介紹了下。

承範是李道宗的字,李道宗是雍州治中,高陵縣是雍州下屬的一個縣,消息自然是從那裡傳來的。

“于志寧呢?”馬周又問了下,這篇文章肯定出自於志寧之手。

“孟攸說去會友了,最遲半月,他就會來長安。”房玄齡繼續說著:“現在的問題在於,于志寧這篇文章,針針見血,句句直指問題的源頭,先前我們都覺得這件事情有些不對,有種有力使不上的感覺,看了這篇文章之後,老夫算是明白了問題出在哪裡,但明白歸明白,咱們該怎麼辦?對於這篇文章,是封殺?還是坐視不管?”

房玄齡很猶豫,很糾結,將這篇文章送出去,可以立即解決當下的問題,可是儒氣太重,萬一要是讓儒門看到了希望,瘋狂的撲過來,朝廷還要想辦法去解決,這不是個容易事,有利有弊,他也不好抉擇。

“先坐視不管,任其發展,另外要密切關注儒門的動向,還要派人去找于志寧,越快越好!”馬周想了下,接連說出幾個建議。

第一零五章:侯君集的挑釁第五九九章:垃圾與希望第三八四章:功虧一簣長孫無忌第三一二章:借我一千兵,還你一片天第一四零章:既然來了,那就留下吧!第六二七章:皆大歡喜第一九六章:馬周算卦第三九一章:來自地獄的惡魔第二二九章:老奴絕逼不依第二十八章:玄甲軍借我一用?第五零七章:怎麼都趴下了?第三九九章:內部瓦解第四八一章:你們歪樓了第五二三章:說好的戰鬥呢?第四八六章:令人頭疼的案件第八十五章:冤魂不散第六二七章:皆大歡喜第三八八章:我帶你回家第二十三章:‘第一桶金’第五五零章:眼界第四三六章:老孃弄死你第三一四章:有一種命運叫人家的第六四二章:新問題第六四四章:模式混合體第一二四章:黑科技不要停第七十三章:刺蝟陣第五零五章:科學就是意外接著意外第一五六章:趁現在,趕緊吧!第五三九章:長安風雲第三五三章:這鍋老夫背了第一三九章:現在開始,這裡歸本王管!第五零三章:太小心未必是好事第八十章:搶功?逼功!第二三七章:老夫跟你沒完第三七三章:樂極生悲了吧?第一六四章:現在,隨你!第四章:本王不甘第三二七章:處處是商機第三十二章:戰尉遲第四九八章:莫名其妙的命令第一三一章:非禮勿視(三更求訂閱!)第八十六章:好像是齊王做的第三一八章:你需要啄一啄第五四三章:儒門錯了?第一三四章:厚顏無恥的程咬金第五零五章:科學就是意外接著意外第三三七章:只是述職?第三五七章:破案、迷你版裝備第四三零:名單第六九五章:還是安南人會玩第二五四章:告急第三八一章:跟我比無賴?第三五一章:掉頭的罪過第七一四章:做個有錢的窮人(爲白嶄堂萬賞加更)第六一一章:途中事第七十五章:刺蝟陣發威第四一二章:李老師講課第四七七章:改變第四三一章:殺?不殺?第六四八章:恐怖產能第五八零章:假戲真做第一八三章:老槍第六六四章:大軍團?第一四三章:反殺與潰敗第三二二章:給你是情分,不給是本分第五二三章:說好的戰鬥呢?第二一一章:是誰走漏了風聲?第一三七章:自動擋,高配,帶暖氣第六十三章:李二出事了第二七八章:三年又三年,屯兵玉門關第七一九章:五年,成年第六零二章:皇帝家事第一六六章:隱忍、分化、瓦解第四三六章:老孃弄死你第三七五章:自取其辱第二七二章:來自異邦的囂張第四二七章:你作死的能力俺服第五八八章:蛇,很多蛇第三三五章:與衆不同就是特色第九十七章:科研成果第四六六章:只有二成的成品率第三七四章:震驚:涇陽之變!第七十二章:突厥騎兵第二十八章:玄甲軍借我一用?第四二九章: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二九六章:駐軍焉耆?第三九一章:來自地獄的惡魔第四四八章:一羣癩蛤蟆第一二零章:臣妾願入獄以正法第四三零:名單第一五零章:你這是暴殄天物第三五二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四四四章:才女?第二五九章:王家的底線第一五四章:阿布都熱第三七四章:震驚:涇陽之變!第五八四章:又是長孫無忌第二二三章:你說,咋辦?第五三一章:思想不同第三十章:給本公子打
第一零五章:侯君集的挑釁第五九九章:垃圾與希望第三八四章:功虧一簣長孫無忌第三一二章:借我一千兵,還你一片天第一四零章:既然來了,那就留下吧!第六二七章:皆大歡喜第一九六章:馬周算卦第三九一章:來自地獄的惡魔第二二九章:老奴絕逼不依第二十八章:玄甲軍借我一用?第五零七章:怎麼都趴下了?第三九九章:內部瓦解第四八一章:你們歪樓了第五二三章:說好的戰鬥呢?第四八六章:令人頭疼的案件第八十五章:冤魂不散第六二七章:皆大歡喜第三八八章:我帶你回家第二十三章:‘第一桶金’第五五零章:眼界第四三六章:老孃弄死你第三一四章:有一種命運叫人家的第六四二章:新問題第六四四章:模式混合體第一二四章:黑科技不要停第七十三章:刺蝟陣第五零五章:科學就是意外接著意外第一五六章:趁現在,趕緊吧!第五三九章:長安風雲第三五三章:這鍋老夫背了第一三九章:現在開始,這裡歸本王管!第五零三章:太小心未必是好事第八十章:搶功?逼功!第二三七章:老夫跟你沒完第三七三章:樂極生悲了吧?第一六四章:現在,隨你!第四章:本王不甘第三二七章:處處是商機第三十二章:戰尉遲第四九八章:莫名其妙的命令第一三一章:非禮勿視(三更求訂閱!)第八十六章:好像是齊王做的第三一八章:你需要啄一啄第五四三章:儒門錯了?第一三四章:厚顏無恥的程咬金第五零五章:科學就是意外接著意外第三三七章:只是述職?第三五七章:破案、迷你版裝備第四三零:名單第六九五章:還是安南人會玩第二五四章:告急第三八一章:跟我比無賴?第三五一章:掉頭的罪過第七一四章:做個有錢的窮人(爲白嶄堂萬賞加更)第六一一章:途中事第七十五章:刺蝟陣發威第四一二章:李老師講課第四七七章:改變第四三一章:殺?不殺?第六四八章:恐怖產能第五八零章:假戲真做第一八三章:老槍第六六四章:大軍團?第一四三章:反殺與潰敗第三二二章:給你是情分,不給是本分第五二三章:說好的戰鬥呢?第二一一章:是誰走漏了風聲?第一三七章:自動擋,高配,帶暖氣第六十三章:李二出事了第二七八章:三年又三年,屯兵玉門關第七一九章:五年,成年第六零二章:皇帝家事第一六六章:隱忍、分化、瓦解第四三六章:老孃弄死你第三七五章:自取其辱第二七二章:來自異邦的囂張第四二七章:你作死的能力俺服第五八八章:蛇,很多蛇第三三五章:與衆不同就是特色第九十七章:科研成果第四六六章:只有二成的成品率第三七四章:震驚:涇陽之變!第七十二章:突厥騎兵第二十八章:玄甲軍借我一用?第四二九章: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二九六章:駐軍焉耆?第三九一章:來自地獄的惡魔第四四八章:一羣癩蛤蟆第一二零章:臣妾願入獄以正法第四三零:名單第一五零章:你這是暴殄天物第三五二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四四四章:才女?第二五九章:王家的底線第一五四章:阿布都熱第三七四章:震驚:涇陽之變!第五八四章:又是長孫無忌第二二三章:你說,咋辦?第五三一章:思想不同第三十章:給本公子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寿县| 沈阳市| 西安市| 策勒县| 德保县| 临沧市| 上犹县| 靖边县| 黑山县| 康平县| 始兴县| 彭阳县| 昌平区| 淮安市| 饶阳县| 彭州市| 集贤县| 上虞市| 喀喇沁旗| 江北区| 郧西县| 德化县| 高尔夫| 岐山县| 金山区| 肃南| 潜江市| 高平市| 余干县| 温宿县| 连云港市| 西城区| 金门县| 岐山县| 通海县| 岗巴县| 九龙县| 乌鲁木齐县| 克什克腾旗| 句容市| 阿尔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