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零五章:人人避之

皇帝親自下令,速度什麼的自然而然的也就提高了起來。

短短兩天的時間,戶部便在長安城外不遠處,劃定了一片區域。

早在十幾年前,曾經有人在這裡開過荒,但是很遺憾,這裡並不太適合種地,產量低的嚇人,即便是精心照料,產量也很難有所提升。

所以這塊地就這麼閒置了下來,不能種糧食的土地,卻可以用來做別的。

第三天就有專業的建築人員親自到場考察,並且制定建造方案。

到了第五天,已經有不少的建築材料開始往那裡運輸,雖然建築材料很缺,但皇帝下的命令,就是在缺,也能從其他地方給勻出來,況且只是建造一座學校,所需的用料其實也並不是特別的多。

當然,軍校不是那種普通的學社,從某些方面來講,軍校的建造要求要遠遠低於普通學社。

因爲這裡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與實踐於一體,既然是軍校,就跟軍隊沒什麼區別,一個佔地極大的校場自然是少不了的,而普通的學社,僅僅只有一個長三百步,寬一百五十步的操場作爲學生的課外活動區域。

雖然詳細的規劃還沒有制定出來,但工地上也還是已經開工了,先行建造的,自然是學校的圍牆,等圍牆建好,規劃圖也基本上能出來了,對於經建造了不知道多少所學校的建築隊來說,這種任務根本不算是什麼難題,輕而易舉。

……

再說另一邊,由中書省下發,通過驛站系統,在短短的五天之內,關於朝廷要選拔人才的消息便已經送往了全國各地。

當然,因爲有級別限制,所以這次的目標只侷限於各州府駐地,一些縣城什麼的根本不在範圍之內。

當看到這封選拔人才的詔令以後,不少人都有些心動,畢竟朝廷搞了這麼大的陣仗,不可能不給自己提升級別,沒人不想在官場上更進一步,哪怕這個地方有些偏遠,可若是讓自己去當封疆大吏,那也還是值得的。

只不過,當大家看過關於吐蕃的情況介紹之後,十個人中,有七個直接將資料丟到了一旁,根本提不起興趣再去看上一眼。

餘下的三個,有兩個半還在猶豫不決,但顯然去的想法並不大,只有剩下的那半個,在思考到底要不要去,去了以後又該怎麼辦?

從四品下,級別不算是太高,但是在地方上,能夠做到這一級別的,那也是某個地方的風雲人物。

雍州,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別駕,大都督府,大都護府,這些都是從四品下的官員,而原本還有親王府司馬和中折衝府都尉這兩個改制過後被裁撤掉的官員。

這些人在地方上當不了一把手,但也都是二三把手,最差的也是四把手,加上朝廷制定的發展策略,很多地方都在騰飛。

而朝廷的策略雖然是針對全國的,但有些地方的自身條件不行,所以發展勢頭就很緩慢,自然比不上那些地理位置極佳,又擁有特色的地方。

所以,只要幹好了,這些地方的官員是不愁政績的,即便是待在原職位上,也比跑去吐蕃那鳥不拉屎的地方當個都督要舒服。

當然,要說不高興那是不可能的。

大唐拿下了吐蕃,意味著戰事基本上結束了,各地也不需要再去準備太過跟戰事有關的東西了,可以騰出手來全力發展經濟,創造自己的政績。

時間已經過去半個月,可是響應的官員卻寥寥無幾,沒人看好吐蕃,沒人願意去那裡受苦受累。

而在一些人看來,朝廷在這件事情上顯然有些自大了。

或許是爲了防止有人的申請被人攔下,或是出於愛才,或是出於某些目的,所以朝廷這次給官員們釋放了使用驛站的權力。

只要自己準備好了材料,就可以直接通過驛站,將材料直接發往長安,由朝廷統一選拔。

雋州,大唐西南地區的邊陲之地,無論是經濟還是其他的各方面,都很落後。

落後到朝廷每每想要處理某些犯官的時候,都會第一個想到雋州。

這裡多山,這裡路不好走,這裡沒有什麼像樣的商業,這裡什麼都沒有。

可就是這麼一個地方,他的競爭力卻毫不亞於長安。

何新出自於中原地區,以前家中也是頗有些資本的,亂世之中,因爲投靠了唐朝,所以這才謀的了一官半職。

而原本何新已經做到了中縣令的位置,可就是因爲站錯了隊,加上李世民的登基,然後自己就來了雋州,級別是一再提升,但卻很不合規矩,從一箇中縣令,一躍成爲雋州刺史,正四品下的官員。

級別雖然提升了,可誰都知道,這是明升暗降。

雋州刺史,基本也算是一方大佬了,可上面還有都督呢,好死不死的,何新竟然因爲一件小事情而得罪了都督,這也使得他在雋州的日子更加難過。

而至此,何新基本上已經被架空了,雋州的很多事情,都已經不是他能夠做主的了。

雖然不合理,但山高皇帝遠的,就連監事也都很少會來這裡。

原本何新已經做好了告老還鄉的準備,可一想自己纔不過剛剛四十歲,還很年輕,就這麼回去的話,豈不面上無光?

正在猶豫著到底要不要辭官,何新卻是接到了朝廷的這封詔令。

吐蕃,距離雋州不遠,往西走個幾十裡就是吐蕃的地界。

至於鳥不拉屎,難道雋州就有鳥在拉屎嗎?在那些人眼裡,雋州同樣是鳥不拉屎的地方。

何新像是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似的,連忙仔仔細細的看了幾遍朝廷派發的資料,然後根據自己的理解,迅速的按照要求寫了一篇自己的執政思路。

當然,爲了確保成功,何新還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

“不錯,這片文章有點意思!”李元吉看著手中的文章,臉上終於是露出了一絲笑容。

中書省的文書已經送下去一個月了,說實話,結果李元吉很不滿意。

響應者寥寥無幾,集滿朝之力,一天收到的報名也纔不過一兩個,最多不過四個,而且個人而言,水平並不咋樣,甚至從他們的文章中,更是讀出了一絲抱怨的氣息。

很顯然,沒有人覺得吐蕃是個好地方,而選擇報名的,大多數都是在各地混不下去的。

有些是自身沒什麼能力,自覺面上無光,想要通過這種方式晉升的,有些是自詡能力很強大,但卻始終不被重視的,文章可以看出一個人,這話倒也不假。

除去路上耽誤的時間,官員們準備的時間,李元吉大約是在十天前開始接到回覆的。

原本還打算交給房玄齡去先行處理,然後選出合適的人自己在親自處置的,結果看到這些響應者,李元吉便乾脆自己來處理。

結果很明顯,截至目前爲止,除了手中的這份文章以外,沒有任何一個可以打動自己的。

不,更準確的,應該是說,除了這份以外,沒有一個是能讓自己看了以後不生氣的。

甚至曾經有一度,李元吉都有些懷疑歷史上那些短命皇帝是不是被氣死的?

“去查一查這個何新!”李元吉吩咐了句。

用人不能只看一篇文章就去決定,吐蕃對於大唐的意義,並不能只從經濟方面去考慮。

況且,真要是從經濟方面考慮的話,單單那一座天然的牧場,所產出的戰馬就能夠將很多地方給比下去。

更重要的是,自古以來,吐蕃從未進入過華夏的版圖,這很重要。

那些沒本事的,好說懶做的,李元吉自然不會將如此重任交給他們,那樣跟把剛到手的吐蕃讓出去有什麼區別?

查閱背景還需要一段的時間,李元吉便將目光再一次放在了這份文章上。

雋州也是邊境,也多山,雖然跟吐蕃情況不一樣,但比起從平原地區調過去的人而言,從山區調人過去顯然更容易一些。

何新在文中闡述的一些思路,在李元吉看來雖然有些不太真實,但那僅僅只是自己一個人的感覺,以唐人的角度去考慮,似乎又有些合理。

但這份思路中卻又有些激進,李元吉也拿捏不準到底合不合適?

當然,人這個動物,自始以來就是很矛盾的。

先前李元吉很冒失的準備戰爭,發動戰爭,可現在戰爭結束了,何新提出的觀點要遠比自己當初的決定穩了不少,可這個時候他卻覺得有些激進。

不過這些好像都不是問題,何新並不知道自己的想法,他只是按照他自己的思路去寫的這份文章,這一點李元吉還是很滿意的。

“陛下,查出來了一些……”

何新的資料並不多,事實上很多外臣的資料都不多,朝廷只是保留任職檔案,除非是做出某些巨大的功績纔會將其記載在檔案上,一般的官員檔案,上面只寫著什麼時候任何職,什麼時候調離至何處這些。

李元吉沒想到的是,這個何新,竟然是因爲站錯了隊,結果被長孫無忌給連根拔起的,雖說提升了級別,可丟在雋州那地方,又是現在這麼個情況,如果不是這次的事情,自己很難會發現他。

“詔他入長安!”只是一個思索,李元吉便做下了決定。

第六九零章:一個存在又不存在的地方第二一五章:南下之前第二九五章:當然是打特孃的第五八二章:成真了第四二二章:蒸汽動力船第三九三章:兵臨邏些第六九四章:痛並快樂著第三三三章:優勢已在心中第四五二章:緣分已盡第六四四章:模式混合體第六七六章:腐敗來了?第三五零章:驚天大案第七零五章:大手筆呀第三一五章:蛋糕自己切第五九二章:內部瓦解第二六七章:驚人的結果第四九零章:不幸中的幸事第三五六章:招不招?第四十五章:我能守到天荒地老第三八四章:功虧一簣長孫無忌第三十九章:你存款不?第三四三章:這年是過不好了第六三八章:輔政人選第一六六章:隱忍、分化、瓦解第一六六章:隱忍、分化、瓦解第四八二章:被嚇懵的大臣們第三一六章:開疆擴土?第一八二章:鎮北城第六零零章:李承光的感悟第六九五章:還是安南人會玩第五十七章:把自己坑了第一二三章:黑科技面世(第三更)第十七章:最佳導演第四四五章:你知道學霸的痛苦嗎?第四六二章:去留問題第四十九章:齊王要搞事?第五五六章:事故?第五二二章:我先撤,你上吧第十八章:本王的錢呢?第七零五章:大手筆呀第八十二章:渭水之盟第三七九章:來人,拿下!第六二零章:簡陋到爆的機槍第四四七章:別燒死自己了第二三六章:程妖精,惹事精第五七零章:就是他們兩個第二六七章:驚人的結果第六二三章:腦洞大開的卡車第三七六章:朕又不吃人第五九四章:你!給我錢!第二五九章:王家的底線第二五五章:非常之時,當行非常手段第六十六章:齊王領軍第四十一章:每戶一錢第六零八章:機動部隊的問題第一八四章:本王的偵察兵來了第二四二章:那是天子門生第五四六章:心事第四三四章:你知道朕最後悔的事是什麼嗎?第十章:殿下,要不咱跑吧?第九十六章:誰敢動齊王?第五十七章:把自己坑了第一七五章:蕭皇后第三三五章:與衆不同就是特色第一五二章:泥人還有三分脾氣呢第五五二章:風景線之大科學家第四二八章:風波起第一五一章:給他三天跑路第五章:就沒本王不知道的第九章:俺齊王又回來啦第一百一十章:等著看戲吧第七十七章:大殺四方第一零五章:侯君集的挑釁第四三八章:璧兒長大了第六九九章:罵聲一片第七十五章:刺蝟陣發威第六六八章:亞歷山大第三六七章:朕的外掛咋樣?第六五零章:老奸巨猾程知節第五十九章:火力外引第六三二章:我是大海呀第三八零章:花樣作死侯君集第四零三章:征服第八十章:搶功?逼功!第一九七章:邊關急報第三五九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三七八章:當頭一棒第四九三章:滴血認親?第四零七章:大唐皇家軍事學院第四九五章:治療第三一一章:哥的能力,超乎你想像!第七零五章:大手筆呀第二七五章:大唐的好戰份子們第四三七章:敲山震虎第五七八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一八二章:鎮北城第六九六章:難怪你要爲他走後門第六十四章:時機不對第六五九章:佈局
第六九零章:一個存在又不存在的地方第二一五章:南下之前第二九五章:當然是打特孃的第五八二章:成真了第四二二章:蒸汽動力船第三九三章:兵臨邏些第六九四章:痛並快樂著第三三三章:優勢已在心中第四五二章:緣分已盡第六四四章:模式混合體第六七六章:腐敗來了?第三五零章:驚天大案第七零五章:大手筆呀第三一五章:蛋糕自己切第五九二章:內部瓦解第二六七章:驚人的結果第四九零章:不幸中的幸事第三五六章:招不招?第四十五章:我能守到天荒地老第三八四章:功虧一簣長孫無忌第三十九章:你存款不?第三四三章:這年是過不好了第六三八章:輔政人選第一六六章:隱忍、分化、瓦解第一六六章:隱忍、分化、瓦解第四八二章:被嚇懵的大臣們第三一六章:開疆擴土?第一八二章:鎮北城第六零零章:李承光的感悟第六九五章:還是安南人會玩第五十七章:把自己坑了第一二三章:黑科技面世(第三更)第十七章:最佳導演第四四五章:你知道學霸的痛苦嗎?第四六二章:去留問題第四十九章:齊王要搞事?第五五六章:事故?第五二二章:我先撤,你上吧第十八章:本王的錢呢?第七零五章:大手筆呀第八十二章:渭水之盟第三七九章:來人,拿下!第六二零章:簡陋到爆的機槍第四四七章:別燒死自己了第二三六章:程妖精,惹事精第五七零章:就是他們兩個第二六七章:驚人的結果第六二三章:腦洞大開的卡車第三七六章:朕又不吃人第五九四章:你!給我錢!第二五九章:王家的底線第二五五章:非常之時,當行非常手段第六十六章:齊王領軍第四十一章:每戶一錢第六零八章:機動部隊的問題第一八四章:本王的偵察兵來了第二四二章:那是天子門生第五四六章:心事第四三四章:你知道朕最後悔的事是什麼嗎?第十章:殿下,要不咱跑吧?第九十六章:誰敢動齊王?第五十七章:把自己坑了第一七五章:蕭皇后第三三五章:與衆不同就是特色第一五二章:泥人還有三分脾氣呢第五五二章:風景線之大科學家第四二八章:風波起第一五一章:給他三天跑路第五章:就沒本王不知道的第九章:俺齊王又回來啦第一百一十章:等著看戲吧第七十七章:大殺四方第一零五章:侯君集的挑釁第四三八章:璧兒長大了第六九九章:罵聲一片第七十五章:刺蝟陣發威第六六八章:亞歷山大第三六七章:朕的外掛咋樣?第六五零章:老奸巨猾程知節第五十九章:火力外引第六三二章:我是大海呀第三八零章:花樣作死侯君集第四零三章:征服第八十章:搶功?逼功!第一九七章:邊關急報第三五九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三七八章:當頭一棒第四九三章:滴血認親?第四零七章:大唐皇家軍事學院第四九五章:治療第三一一章:哥的能力,超乎你想像!第七零五章:大手筆呀第二七五章:大唐的好戰份子們第四三七章:敲山震虎第五七八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一八二章:鎮北城第六九六章:難怪你要爲他走後門第六十四章:時機不對第六五九章:佈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安市| 特克斯县| 镇安县| 五台县| 万全县| 东丰县| 宜丰县| 防城港市| 大关县| 象山县| 阳春市| 济南市| 亳州市| 北安市| 乌兰浩特市| 茌平县| 双鸭山市| 旬阳县| 厦门市| 仪征市| 台南市| 溆浦县| 右玉县| 广州市| 彩票| 汉阴县| 政和县| 田东县| 贵德县| 吉水县| 洛川县| 含山县| 酒泉市| 南京市| 达拉特旗| 饶平县| 石泉县| 宣化县| 邵阳市| 堆龙德庆县| 泰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