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25章 一戰定乾坤

對於韋陳亮他們來說,秦少游這個條件實在有些優渥,甚至優渥的有點兒讓人難以置信。

某種程度,他們已經做好了死的準備,韋家和秦少游乃是大仇,這是天下皆知的事,況且,韋家已經成了公敵,即便秦少游處死自己幾人,也絕不會有人詬病。

甚至可以不客氣的說,秦少游殺了他們,那也叫爲民除害。

可是現在,秦少游居然居然要招降他們。

一瞬間,韋陳亮明白了。

秦少游這樣做,絕不只是不忍韋家滅族這樣簡單,他這樣做,實在是一箭雙鵰。

想想看,韋氏因爲對大臣的不信任,因而將所有的要害職位,都分封給了韋家的親族和門生故吏,這些人,如今要嘛掌握著軍隊,要嘛成爲封疆大吏,也有人在朝中的要害機構任職。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現在的天下,幾乎就是韋家的天下,韋家經過這麼多年的經營,對於這個天下的朝野滲透實在太深太深,現在秦少游討韋,和韋氏已經到了勢不兩立的地步。

正在這時,除了韋氏堅決抵抗之外,其餘的韋家人也與韋氏幾乎是一鼻孔出氣。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至少在所有人看來,秦少游討韋就是討伐韋¥←,⌒.家,大家已經沒有了退路,除了拼死抵抗之外,別無他法,因此,韋氏下詔‘討賊’,韋家上下也是同氣連枝,因爲他們自覺地,自己和韋氏已經是命運共同體,雖然知道前途無亮,卻非要垂死掙扎不可,反正坐以待斃是死。拼命還能博得一身榮華,這個韋家的體系也正因爲如此,開始在這種重壓之下,不得不高速的運轉起來,與秦少游分庭抗禮。

而如今,秦少游赦免他們。並且願意留用,這幾乎是告訴天下人,韋家人只要肯歸降,依然可以保住富貴,保住自己的性命,韋家人和秦少游,根本就沒有什麼天大的仇怨,這一切,不過是秦少游和韋氏之間的仇恨罷了。

如此一來……即便那些韋家人未必肯來歸降。可是也不再有那樣強烈的緊迫感了,從前是不拼命就可能要身死族滅,全家死光光,不拼命成嗎?而如今卻是,自己的職責是要遵守的,韋家若是能夠獲勝,自然再好不過,實在不成……似乎也並非全然沒有退路。

這便是人心啊。這人心一旦起了如此微妙的變化,那麼秦少游討韋便成功了一半。

除此之外。秦少游招降自己這些人,某種程度,怕也是有迅速控制自己封地的打算。

各鎮的封地,都督們都已經經營了幾年,有的管理的好,也有人管理的壞。可是有一條卻有共同之處,那便是各鎮幾乎都都督們的人安插和控制,這些人,有的是都督的親友,有的是都督們提拔的故舊。他們在各鎮治下的各種職位上,有的出任幕僚,有的治理一州一縣,不一而足,這些人說穿了,就是都督們的親信。

秦少游當然可以直接帶兵殺過去,然後將這一州一縣,通通接收起來,只不過,即便秦少游要新任官吏,可是新官想要在短時間內立即熟悉本地的情況,並且展開治理,只怕沒有一年半載的功夫,也是不成的。

而那些人,本質上就是地頭蛇,若是得到他們的協助,事情顯然就好辦的多,至少對於現在的秦少游來說,假若讓秦少游爲了接收這七鎮而荒廢一年半載的功夫,只怕他也等不及。

最好的辦法,就是一面安撫住這些舊部和舊吏,利用各鎮都督的影響,暫時先穩住局面,而後,軍隊開始派駐,接著便是一些秦少游安插的官員進入各鎮各州各縣開始熟悉情況,再之後,就是對於那些從前的官吏,若是用的上的自然留任,那些草包則在情況穩定之後一腳踢出去,自然,踢出去也是會有技巧的,總是不至於讓人徹底絕望,多半也是掛個閒職,給一些俸祿供養。

總而言之,利用這些韋家人,秦少游立即便可讓七鎮改旗易幟,一月之內,就能穩住局勢。

如此種種,都是對秦少游百利無一害的事,何況,秦少游控制住了七鎮,利用的卻是五軍府和五軍營的模式,這就意味著,這些都督雖然享受著高官厚祿,而且也能有一定的權利,卻幾乎將這七鎮控制的死死的,完全不可能脫離控制範圍之外。

雖然韋陳亮明白了秦少游的居心,心裡卻也只能苦笑,即便明白他的謀劃又如何,自己還有選擇嗎?此人工於心計,在這種情況之下,依然還存著清明和理智,又掌握著如此精兵,現在看來,韋家覆亡的機率極大,難道自己非要硬碰硬,讓韋家跟著自己一道滅亡?

韋家未必就需要攀附著一個韋氏,韋氏的那場大富貴固然很是吸引人,可是對於韋家人來說,終究還是風險太大,自己要活下去,韋家也要延續,面對這個有致命吸引力的要求,他無法拒絕。

事實上,就算韋陳亮想要拒絕也沒有用,因爲這時候,其他人紛紛已經道:“願爲殿下效命。”

韋陳亮苦笑,似乎不差自己一個了,他忙道:“下官何德何能,蒙殿下不棄,也願爲殿下效命,殿下有命,絕不敢辭。”

秦少游似乎早料到會是這個結果,這六人對他有大用,其實一切都如這韋陳亮所料,秦少游就是想的,分化韋家,同時快速控制七鎮,這是秦少游最好的結果。

秦少游笑了笑,道:“既如此,明日開始,本王會抽調一部分兵馬,保護你們各回本鎮,其餘的事,自有五軍府和五軍營處置,你們好好盡心用命,本王斷然不會虧待。”

衆人千恩萬謝,忙是去了。

秦少游卻在大帳之中,接下來則是開始起草了一份奏報,自然是向二皇子報捷。

現在的二皇子。某種程度就是天下人眼裡的儲君,秦少游帶兵在外,發生了什麼,自然也該報請他知道。

半個時辰過去,奏報書完,命人快馬送出去。一面對那親兵道:“傳來,明日清早,五軍營除趙虎一部之外,其餘人等,各撥五千人馬,保護各鎮都督回自己本鎮駐所,明日神策軍和趙虎所部,清早出發,立即回函谷關。一刻都不能耽誤。”

這一路,還有許多的事要處置,函谷關那兒,也不能小看,不能給他們出關決戰的時間,也就是說,秦少游得趕在韋玄貞意識到自己的主力已經抵達這裡之前,以最快的速度。與自己的大軍會和,如此一來。纔可讓函谷關的敵人不敢輕舉妄動。

此戰之所以能夠有如此戰果,說穿了就是靠秦少游這麼多年經營下來的資源,更直白一些,無非是用錢砸出來的機動能力,運河、大量的船隻徵用,如此種種。玩的就是心跳。

而現在,秦少游要做的事還有許多,一方面,那七鎮必須儘快控制,五軍營的鄭榮必須及時派出官吏分赴各州各縣。五軍營也要在那兒駐軍,至於那些俘虜,一部分精壯的,可以擇選去衛州操練,其餘之人,只能發放路費,讓他們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了。

當然……秦少游更爲關注的,還是各鎮都督們的態度。

這些老油條,可沒有一個人是省油的燈,只怕接下來,自己更多的精力,是應付他們。

想到明日清早就要啓程,又是幾日的旅途勞頓,秦少游沒有多想,連忙睡下。

……………………………………………………………………………………

捷報已在次日用快馬送到了洛陽。

對於這場戰爭,許多人格外的關心,無論是這些秦少游提拔起來的官員,還是那些已經從秦少游體系中分到一杯羹的關東士族,又或者是商賈,甚或者是尋常的匠人,乃至於一些販夫走卒,他們都非常清楚,自己能有今日,憑藉的就是秦少游,是秦少游開創了今日,也正因爲如此,這場戰爭幾乎和所有人都息息相關。

因此當捷報傳來,洛陽沸騰,這似乎是一場全民的戰爭,似乎所有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因而神策府的煙花爆竹買賣,一日之間,銷量暴增,滿城都是鞭炮的轟鳴聲,比之尋常的年節都更熱鬧一些。

街頭巷尾,已經開始在議論此事了。

不過這個時候,王琚和楊炯二人卻沒有怠慢,他們拿著秦少游的奏報,連忙入了龍門宮,前去拜見李重福。

李重福在這宮中,待的實在是煩悶,他聽說外間許多人對自己抱有極大的期望,尤其是不少從關中來的人,更是對自己十分熱切,只是……這些人幾乎都和迎賓館打交道,而自己這個皇子,卻不能與他們相見。

時日久了,李重福不免有些惱火,只是心裡的怒火,卻是無處發泄,一方面,是怕隔牆有耳,自己的一些話,若是傳出去,難免使自己和秦少游的關係僵化,而最重要的卻是,眼下非常之時,韋家纔是他真正的心腹大患,他若是在後方拖了後腿,當真這神策軍完了,自己也不能倖免。

他焦灼的在宮中等著消息,顯得悶悶不樂,當聽說王琚和楊炯求見,讓他打起了幾分謹慎。

王琚和楊炯是秦少游身邊最得力的兩員干將,這二人在這裡,幾乎相當於宰輔,爲秦少游打理著方方面面的事,現在這兩個重要人物突然尋上門,肯定是有什麼事發生。

王琚和楊炯進了正殿,先是向李重福行了禮,李重福朝他們點頭,這時王琚拿出奏報,道:“恭喜殿下,託殿下洪福,魏王殿下率軍一舉擊潰韋陳亮所部,捷報剛剛傳來,十幾萬賊軍,已是灰飛煙滅。”

聽到這裡,李重福不由精神一震,大捷了,這韋家……如此不堪一擊,哈哈……

他抖擻精神,道:“好,魏王果然非同凡響,韋賊該死,該死。”

王琚和楊炯對視一眼,對於這場大捷,他們也頗爲興奮,他們很清楚,韋家的兩線大軍,最爲脆弱的自然是韋陳亮這一路軍馬,魏王選擇從這處著手,目的自然而然是藉此來動搖韋家的根基,這場大捷一出,其實軍事上的意義並不大,因爲聯軍的實力本就不強,說是不堪一擊或許是過份了,可是至少對於魏王來說,真正的敵人,顯然是函谷關內,最爲精銳的數十萬禁軍,可是在政治上,這一戰卻是極爲關鍵,甚至可以說,在政治上,魏王殿下已經大獲全勝了,韋家再無出關中的可能,現在的韋氏,某種程度也不過是一個軍閥罷了。

王琚道:“這都賴殿下的洪福,魏王殿下大勝之後,立即傳書,讓臣與楊公前來向殿下報喜。”

這句話,倒是聽著挺舒服的,李重福頜首點頭:“魏王這是大功一件,噢,是了,既大敗了韋陳亮,那麼接下來,理應殺入函谷關,將那韋家斬殺殆盡,爲本王的兄弟們報仇了吧……”

其實現在李重福最憂心的就是這個,他急著要入關,真的不願在這洛陽待下去了。

時間拖得越久,越是夜長夢多啊。

聽了李重福的話,王琚和楊炯都是面面相對,都不禁微微笑起來。

該入關了嗎?

…………………………………………

全章送到。(。)

第414章 雙喜臨門第467章 悔不當初第265章 大功告成第20章 恭迎聖駕第110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649章 希望第639章 逆之者亡第643章 最後一戰(一)第470章 節度使第325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6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597章 未雨綢繆第255章 一鼓而定第129章 作死之地第366章 民貴君輕第382章 藩鎮第19章 拼了第169章 宣武門之變第451章 上皇在此第567章 糊塗天子第110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467章 悔不當初第349章 鹿死誰手第302章 首功第413章 有奶纔是娘第483章 虎狼第285章 真義士也第337章 禍水東引第620章 腹背受敵第432章 人贓並獲第62章 紅燒知了,我喜歡吃第245章 實力是根本第126章 有錢就是任性第121章 新官上任第196章 你死我活第355章 人心第366章 民貴君輕第217章 大功告成第348章 狼心狗肺第73章 殺雞儆猴第266章 治國安邦第475章 動真格的第367章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第633章 上兵伐謀第566章 一鍋端第650章 凌雲壯志第327章 遍地黃金第315章 我非善類第34章 敕命第233章 要命的國書第78章 果然如此第436章 權柄第299章 見過天子第161章 拔刀相向第283章 換儲第281章 封侯非我意第276章 宮變第416章 敵國之富第146章 非卿莫屬第194章 你要死的第221章 狐假虎威第343章 生與死第36章 囂張狂拽第467章 悔不當初第374章 走著瞧第434章 燙手山芋第557章 攻城第242章 天下名士第51章 兩袖清風秦高官第14章 得理不饒人第127章 天下大亂第153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第405章 這是戰爭第151章 丘八有丘八的手段第29章 冒犯女皇第590章 自古聖賢皆寂寞第203章 招惹秦都尉的下場第326章 好大喜功第631章 軍鬧第224章 吾皇聖明第425章 草芥第402章 盛況空前第298章 殿下已經死了第93章 深藏功與名第236章 榮升第591章 人心似水第287章 決戰第572章 臣萬死第439章 河南有個狄青天第315章 我非善類第160章 酒不醉人第447章 風雲變色第619章 畢功一役第243章 慧眼識金第561章 爲了活著第587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329章 瘋狂年代第191章 殺手鐗第84章 人頭落地第262章 與鄰爲善秦上尉
第414章 雙喜臨門第467章 悔不當初第265章 大功告成第20章 恭迎聖駕第110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649章 希望第639章 逆之者亡第643章 最後一戰(一)第470章 節度使第325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6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597章 未雨綢繆第255章 一鼓而定第129章 作死之地第366章 民貴君輕第382章 藩鎮第19章 拼了第169章 宣武門之變第451章 上皇在此第567章 糊塗天子第110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467章 悔不當初第349章 鹿死誰手第302章 首功第413章 有奶纔是娘第483章 虎狼第285章 真義士也第337章 禍水東引第620章 腹背受敵第432章 人贓並獲第62章 紅燒知了,我喜歡吃第245章 實力是根本第126章 有錢就是任性第121章 新官上任第196章 你死我活第355章 人心第366章 民貴君輕第217章 大功告成第348章 狼心狗肺第73章 殺雞儆猴第266章 治國安邦第475章 動真格的第367章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第633章 上兵伐謀第566章 一鍋端第650章 凌雲壯志第327章 遍地黃金第315章 我非善類第34章 敕命第233章 要命的國書第78章 果然如此第436章 權柄第299章 見過天子第161章 拔刀相向第283章 換儲第281章 封侯非我意第276章 宮變第416章 敵國之富第146章 非卿莫屬第194章 你要死的第221章 狐假虎威第343章 生與死第36章 囂張狂拽第467章 悔不當初第374章 走著瞧第434章 燙手山芋第557章 攻城第242章 天下名士第51章 兩袖清風秦高官第14章 得理不饒人第127章 天下大亂第153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第405章 這是戰爭第151章 丘八有丘八的手段第29章 冒犯女皇第590章 自古聖賢皆寂寞第203章 招惹秦都尉的下場第326章 好大喜功第631章 軍鬧第224章 吾皇聖明第425章 草芥第402章 盛況空前第298章 殿下已經死了第93章 深藏功與名第236章 榮升第591章 人心似水第287章 決戰第572章 臣萬死第439章 河南有個狄青天第315章 我非善類第160章 酒不醉人第447章 風雲變色第619章 畢功一役第243章 慧眼識金第561章 爲了活著第587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329章 瘋狂年代第191章 殺手鐗第84章 人頭落地第262章 與鄰爲善秦上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津县| 保定市| 阿坝县| 肇东市| 阿拉善右旗| 和平区| 阿图什市| 安远县| 上饶县| 桃园县| 芜湖县| 东乌| 阆中市| 望谟县| 静宁县| 河东区| 河池市| 永福县| 隆子县| 遂宁市| 广平县| 博湖县| 伽师县| 望谟县| 桂阳县| 同江市| 镇沅| 甘谷县| 利辛县| 临海市| 镇远县| 肃宁县| 随州市| 合水县| 泊头市| 嵩明县| 云南省| 翼城县| 洪泽县| 洛阳市| 景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