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4章 刺王殺駕(上)

聖駕回京,可不是悶著頭一路直呼呼地返回長安。

途中少不得要有耽擱,這次不是遊玩,而是視察和慰問。

除了洛陽,中原臨近的州縣也有水患出現。尤其是陝州,黃河甚至一度決口,幸好及時堵塞,纔沒有出大問題。

但洪水依舊淹沒了數十里地,有不少百姓無家可歸。皇帝從此經過,少不得要去探望一下,並視察黃河堤防,些許文武也少不得跟隨侍君,淮陽縣子謝逸不得已也在其列。

由於秋季雨水充足,儘管到了十月間,黃河水位依舊很高,河面上舟船來往,河面縴夫匆匆,頗爲繁忙。

因爲前段時間連綿大雨、洪水、以及決口問題,從洛陽前往長安的漕運中斷了許久。致使長安物資短缺,糧價已經開始有小幅上漲。

而今航道疏通,漕船正在加班加點,趕在冬季枯水結冰之前,運送更多糧食前往長安。否則今年冬天,關中或許出現缺糧狀況,且糧價飛漲會是必然的。

此時的黃河尚未如後世那般是地上懸河,但已然開始出現泥沙淤積情況。很難想象,待唐朝這兩百多年過去,關隴進一步開發,生態破壞,黃河水患會何等嚴重。

事實上,在原本的歷史上,後世的宋朝成爲買單的冤大頭,黃河水患嚴重,決口和改道幾乎是家常便飯。

也許而今開始便做點什麼,後世的黃河水患會減輕不少……

河堤之下,洪水雖然褪去,但還有不少地方是水澤,頗爲泥濘。沿途搭建起許多竹木帳篷,失去房屋的百姓暫時棲身於此。

“崔知溫,朕下旨讓儘快修復的房屋怎樣了?”

“陛下,臣已經組織勞役修造夯土房,以備災民過冬。”陝州刺史崔知溫趕忙回答。

“好,天氣已經冷了,最遲在落雪之前,務必要讓災民搬進去。”李世民沉聲道:“要是房舍不夠,那你就在陝州城裡借房舍,實在不行把你的刺史官署騰出來……總之,不能有災民餓死凍死,否則唯你是問。”

“臣遵旨!”崔知溫領命,不敢也沒有絲毫怨言。畢竟李二把自己的行宮都拿出來收留災民了,刺史府有什麼不能的?

wWW?тtκan?c o

也許是不放心,也許是爲了展現君王愛民如子,李世民這一日的行程從早忙到晚。

本來按照既定計劃,傍晚時就該返回營地,與皇子女一同共進晚膳的。不想李世民臨時改變計劃,要與民同食,與民同樂。

軍中的百飲大鍋在空地上支起,篝火燃氣,火頭軍立即開始煮粥做飯。香氣飄散,加之聖駕在此,吸引了衆多流民聚集而來。

也不知是災民餓極了,還是覺得能與君王共進一次晚餐是極爲榮耀的事情,行爲遠比後世追星族更爲狂熱。

謝逸感慨的同時,李世民似乎沉浸在萬民敬仰的陶醉之中,而一旁的程知節神色卻越發緊張起來。越來越多的百姓涌過來,萬一其中混上幾個刺客,後果不堪設想。

“陛下,此間人多,魚龍混雜,您還是……”

“怎麼?”李世民白了一眼,悠悠道:“臣既然來了,怎能輕易離開?好好的,有什麼可怕的?”

房玄齡也勸道:“陛下,君王不立於危情險地,這會您身邊的侍衛不多……要不,您暫且移駕?”

李世民自我感覺良好,斷然拒絕了程知節和房玄齡的建議,甚至有上前親自爲百姓盛飯的打算。

此舉確實很親民,能夠收買人心,史書上也能留下吾皇親賜飯食的仁愛美名,只是隨行人員和侍衛的壓力很大。

看著程知節緊皺的眉頭,謝逸很是同情。最近這段時間,他算是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見解,李世民確實稱得上明君,英明神武。

但他終究是凡人,是凡人就會犯錯誤,會有疏忽懈怠、糊塗迷瞪、得意忘形的時候,有時還有些任性妄爲。這種時候,還往往不聽人勸,與朝堂上那個善於納諫的李二陛下大相徑庭。

人格分裂嗎?謝逸不禁搖頭,這種人,真是難伺候!

好在自己只需要和房玄齡一樣,跟隨李二身旁便是,真正費力費心的還是程知節。

今日李孝恭父子留守營地,他負責貼身護駕。不僅要把控現場秩序,還要時刻盯著人羣提防可疑人,還不忘派出貼身御衛護在李二陛下身邊,當真是不容易。

好在陝州刺史崔知溫從旁協助,共同努力下,涌上來的諸多災民總算是願意有序排隊,依次上前領取飯食。

李世民和房玄齡、謝逸和禮部侍郎李百藥等人上前,組成“君臣愛民天團”親自爲災民盛飯。

本來這又將是一個被歷史銘記,需要閻立本作畫留念的場面,可惜頃刻間異變陡生。

正在排隊的人羣中莫名起火,幾個滿身失火的災民大聲慘叫,如同無頭蒼蠅亂撞。周圍的百姓見狀自然害怕,下意識躲避起火之人,加上有人刻意起鬨,場面頓時開始亂套。

“護駕!”火苗躥起的第一刻,程知節便敏銳地發覺異常,呼喊侍衛護駕。

“護送陛下離開!”程知節很果斷,只是四散的災民太多,受驚後場面混亂,處處堵塞,想要離開哪那麼容易?

尤其是有人在人羣中揮舞刀劍之後,場面徹底失控,混亂之中,一羣刺客撲了上來,朝李世民撲了過來。

刺王殺駕!

這種小說、影視劇中才會出現的橋段,真真實實出現在面前,謝逸少不得有些驚慌,畢竟自己也處在危險之中。

他下意識握緊了隨身而帶的電警棍,這玩意已經放了一年,或許早就沒電了,但抓在手中多少有點安全感。

“護駕,保護陛下!”

程知節聲嘶力竭地大喊一聲,一旁的崔知溫和李百藥戰戰兢兢,早已沒了世家子的風度,就連素來鎮定的房玄齡也變了臉色。而李世民則是一副處變不驚的神情,也不知道真從容,還是給嚇傻了。

當此之時,貼身護在君前的侍衛並不算多。但如果能形成一個密封的保衛圈,刺客很難衝殺進來。

但在慌亂的災民衝擊下,這樣的保護圈只能很小很小,而刺客在人/流的掩護下,直接衝到了近前。

刀光劍影閃過,兵器相交之聲隨即傳來,刺客已經與侍衛混戰在一起,場面很是驚悚。

程知節提劍指揮,不斷呼喊,神色凝重到了極點。求救的訊號已經傳出去,但護駕的兵卒趕來,並徹底穩定局勢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必須要撐過去才行。

李世民依舊從容不迫,房玄齡依舊保持起碼的淡定,陝州刺史崔知溫已然是兩股顫顫。一來,皇帝東巡歸途遇刺,會不會牽連到山東世家?這二來,刺殺偏偏發生在陝州地面上,作爲地方刺史,絕對是難辭其咎。

謝逸是頭一回遇到這種事,有點好奇,卻也有點緊張,唯恐刀劍無眼,傷及自己。雖說一直在李世民身邊,卻沒有房玄齡那種護君王於身後的舉動,捨己救帝王那種事,謝逸很“慚愧”,自己的覺悟還有待提高。

誰讓他李世民非要作秀,這下傻逼了吧?活該!

刺客顯然是有備而來,且都是一等一的好手,甚至有死士之風,戰鬥力強悍異常。全然不顧傷亡,死命朝核心處的李世民撲了過來。

此時此刻,根本來不及想刺客的身份來歷,保住性命纔是關鍵。只是情況實在不容樂觀,謝逸一時搞不清楚狀況,直覺上好像是刺客佔了上風。

本來居中指揮的程知節也不得不提劍搏鬥,近身相搏,又沒有坐騎,他自然沒有攜帶長槊,也壓根用不上。宣花斧好像也忘帶了,不然謝逸真想看看老程的三板斧厲害到何種程度。

恍惚之間,幾個刺客竟然突破了防線,衝到距離李世民不過兩三丈的距離,被貼身御衛死命擋住。

謝逸下意識想要閉上眼睛,不忍直視,場面實在有些血腥,有些危急。他很後悔,今日爲何不找個藉口告假,何必要跟著李世民來蹚渾水呢?

李二也真的是,作秀差不多就行了,何必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要君民同食?護衛防備又跟不上,全瞎了吧?自己丟掉老命也就是了,何苦連累旁人呢?

可惜啊,世上沒有後悔藥!

謝逸剛剛感慨一聲,面前的兩名侍衛竟然倒了下來,什麼情況?宮廷侍衛不該是以一當百的高手嗎?唐朝的“大內侍衛”如此不堪一擊嗎?

眨眼間,一名刺客徑直突破了最後一道屏障,提刀直接向李世民砍過來。遠處的程知節大驚失色,近處的房玄齡同樣色變,搶著撲上前擋在李世民身前。

謝逸就站在一側,清楚地看到那明晃晃的刀鋒,以及那雙閃爍著仇恨目光的褐色眼睛。他很想無動於衷地避開,可是……有句話說的好:主辱臣死!

那麼……君主若死了,臣子們會是什麼下場?

一剎那的遲疑,謝逸下意識舉起了手中的電警棍,按下了開關。

可是……一個意料之中的尷尬情況出現了,警棍似乎真的沒電了……

第362章 亂始平,民未安第176章 越描越黑第120章 上元佳節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218章 豎子莽夫第31章 約定之期第36章 淚汪汪的小蘿莉第392章 矯詔救駕第205章 篝火晚宴第53章 任性熊孩子第231章 貼心的孔穎達第169章 輞川別墅第48章 兩小無猜第137章 文本說吳第272章 河東張士貴第207章 紫衣徐娘第329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第36章 淚汪汪的小蘿莉第397章 危急時刻第282章 薛仁貴第129章 他們眼裡的落水狗第四一七章第175章 熟悉的陌生笑臉第391章 留下聲音的神物第185章 李道宗第135章 誅心之刀第24章 東巡計劃第92章 初雪邀宴第98章 風雪同車行第333章 風起浪難平第33章 一日飛馳洛陽城第313章 魏王邀寵第205章 篝火晚宴第382章 石破天驚第11章 討厭的不速之客第26章 暗布荊棘的橄欖枝第286章 吐蕃人的執著第214章 長安驚第329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第77章 佳人無恙,事有蹊蹺第92章 初雪邀宴第177章 出使的倒黴蛋第257章 並非不堪一擊第147章 蔡國夫人第76章 無理取鬧第71章 廣而告之第240章 程駙馬的邀請第199章 小小僵局第91章 不講理的怨懟第327章 輕鬆寫意否?第11章 討厭的不速之客第342章 皇妃收割機第363章 最後一絲安慰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347章 齊州亂第185章 李道宗第415章 喜事連連第172章 落魄阿史那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8章 邊角料的利用第244章 皇帝的暗示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275章 國公李績第330章 舉手之勞第197章 汗帳在望第289章 狂奔的薛延陀人第312章 偷得浮生數月閒第40章 淮陽縣男第398章 大局已定第293章 賞罰難題第216章 盼救兵第145章 君子報恩第412章 李泰的剖白第338章 爲時未晚,爲時已晚第14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298章 武媚娘第383章 軌跡重合第114章 氏族志第358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測第73章 西向長安行第35章 藥到待病除第10章 打結的衣帶第404章 朝堂上的好戲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第183章 薛延陀第123章 御苑私語第422章 晉陽公主的婚事第52章 公主有賞第400章 棘手的尺度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361章 守株待兔第296章 河間王薨第50章 諸子盼得君父前第139章 大唐的福音第60章 李二的壞習慣第24章 東巡計劃第9章 縱馬小紈絝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405章 塵埃落定
第362章 亂始平,民未安第176章 越描越黑第120章 上元佳節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218章 豎子莽夫第31章 約定之期第36章 淚汪汪的小蘿莉第392章 矯詔救駕第205章 篝火晚宴第53章 任性熊孩子第231章 貼心的孔穎達第169章 輞川別墅第48章 兩小無猜第137章 文本說吳第272章 河東張士貴第207章 紫衣徐娘第329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第36章 淚汪汪的小蘿莉第397章 危急時刻第282章 薛仁貴第129章 他們眼裡的落水狗第四一七章第175章 熟悉的陌生笑臉第391章 留下聲音的神物第185章 李道宗第135章 誅心之刀第24章 東巡計劃第92章 初雪邀宴第98章 風雪同車行第333章 風起浪難平第33章 一日飛馳洛陽城第313章 魏王邀寵第205章 篝火晚宴第382章 石破天驚第11章 討厭的不速之客第26章 暗布荊棘的橄欖枝第286章 吐蕃人的執著第214章 長安驚第329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第77章 佳人無恙,事有蹊蹺第92章 初雪邀宴第177章 出使的倒黴蛋第257章 並非不堪一擊第147章 蔡國夫人第76章 無理取鬧第71章 廣而告之第240章 程駙馬的邀請第199章 小小僵局第91章 不講理的怨懟第327章 輕鬆寫意否?第11章 討厭的不速之客第342章 皇妃收割機第363章 最後一絲安慰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347章 齊州亂第185章 李道宗第415章 喜事連連第172章 落魄阿史那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8章 邊角料的利用第244章 皇帝的暗示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275章 國公李績第330章 舉手之勞第197章 汗帳在望第289章 狂奔的薛延陀人第312章 偷得浮生數月閒第40章 淮陽縣男第398章 大局已定第293章 賞罰難題第216章 盼救兵第145章 君子報恩第412章 李泰的剖白第338章 爲時未晚,爲時已晚第14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298章 武媚娘第383章 軌跡重合第114章 氏族志第358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測第73章 西向長安行第35章 藥到待病除第10章 打結的衣帶第404章 朝堂上的好戲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第183章 薛延陀第123章 御苑私語第422章 晉陽公主的婚事第52章 公主有賞第400章 棘手的尺度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361章 守株待兔第296章 河間王薨第50章 諸子盼得君父前第139章 大唐的福音第60章 李二的壞習慣第24章 東巡計劃第9章 縱馬小紈絝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405章 塵埃落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尖扎县| 文水县| 临城县| 连平县| 包头市| 肥西县| 阿拉尔市| 信阳市| 澄城县| 双鸭山市| 资源县| 长治县| 嘉荫县| 十堰市| 定陶县| 雷州市| 神木县| 梅州市| 平度市| 蒙山县| 黑河市| 宝坻区| 朔州市| 涪陵区| 龙门县| 溧水县| 斗六市| 岐山县| 古浪县| 海丰县| 新疆| 会同县| 富阳市| 中宁县| 林州市| 深州市| 浦县| 瑞丽市| 昌平区| 莱阳市| 阿克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