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12章 王仁恭請戰

中京洛陽,神龍殿。

剛剛一路從東京遼陽匆匆趕回的陳克復端坐殿上龍椅之中,面對羣臣。

大半年來,先下江東再巡遼東,陳克復的臉色也黝黑了許多,配上那頜下已經養有三寸長的短髭,加上上脣宮女精心修飾出來的兩撇黑亮長鬚,這位年輕的大陳皇帝卻憑添增加了幾分威嚴。

伸手輕撫短髭,陳破軍目光炯炯,望著殿中諸臣道:“今日,是朕之誕辰。自今日起,朕便步入三十而立之年。三十而立,孔聖人曾說過,男人到了三十歲,便能應對一切的困難與挑戰。經過多年努力,與諸位仁人將士文臣們的拼博,我大陳復辟。不過,如今中原未統,北方突厥壓境,朕與諸君任重而道遠。”

“朕膝下有皇子五人,但皆年幼。朝中諸臣對於朕,便是手足,是朕最大的依靠。朝中諸臣,對於我大陳復國,功莫大焉。朕信任諸臣,便如諸位忠誠於朕。近日,朕接到密摺,言及朝中重臣恃功而驕,甚至有縱家人不法之事。說朕對朝中的功臣們太過恩寵,才使得臣子恃功而驕。”

皇帝的話在華麗的大殿中迴盪,殿中的諸臣們都感覺到一股不尋常的威壓在流動。誰也想不到,前線剛打了一個大勝仗。突厥人也被逼得暫停了進攻計劃,這個本應當是舉國同歡的時刻,剛剛從遼陽一路返回京師的皇帝會突然說出這麼一番話來。

皇帝越來越深不可測了,這是大多臣子們的心中想法。猶如天馬行空。又或羚羊掛角,根本無跡可尋。大多臣子都猜不出這位皇帝的想法,更摸不透皇帝的處事規律。哪怕是朝中最得皇帝信任的房謀杜斷的兩位尚書省左右僕射,依然同樣感嘆。

停頓了一會,陳克復在上俯視諸臣,見到臣子們大氣也不敢出,才臉上露出了點笑容。蕭關一戰捷報傳回之後,朝中便已經有股風向在蠢蠢欲動。諸多大臣都以爲大陳已經站在了天下之巔,似乎不論是中原七國,還是北方突厥,都早已經不是對手。似乎只要朝廷大軍走出要塞堅城。主動出擊,便能將這些敵人一網打盡。

這種想法最多的還是普通的民衆,然後是不少的文臣,甚至連軍隊中的一些將領也漸受此影響。在回洛陽的路上,陳克復已經接連收到北方防線的總指揮李靖元帥的數封信件。都言及北方前線諸多將士請令出戰。

這是一個不好的苗頭,因蕭關之戰,百姓與朝中都有了輕敵的想法。普通民衆百姓如此想,這是好事。畢竟與其如百姓惶恐不安。抱有這種自信,對於地方安穩是極好的。

但是。百姓能如此想,大臣們卻不能這樣想。前線的將士更不能有這樣的想法。

現階段內,陳軍的實力雖然自信能夠不懼任何一方勢力,但是,打一打二沒問題,而現在陳軍卻基本上與整個中原與草原爲敵,陳軍雖然無奈走到這一步,但卻還沒有強大到能夠輾壓所有敵方勢力。

攻下蕭關,更多的還是出其不意,與坐享了關隴三國內戰的漁人之利。

適當的敲打敲打,讓朝中的文武保持清醒是十分必要的,特別是眼下這場關係著朝廷生死存亡的大戰。不過一味的自損士氣也並非好的方法,一路上,陳克復也是思慮良久,最後還是決定換個思路解決這次的麻煩。

特別是當剛回到洛陽,便收到了來自目前駐守於北方最前線,河東與河北的桑乾河通道上的馬邑恆安鎮中的王仁恭的請戰信時,他更加不得不慎重考慮了。

王仁恭不是普通的將領,這是大陳的十大元帥之一,而且先前陳軍與突厥的第一場大戰,便是在這位老帥的奮不顧死的勇戰中,才取得的勝利。

如今王仁恭所部在恆安鎮休養多時,這個時候提出請戰,絕非是莽撞之舉。

事實也是如此,信中王仁恭詳細的述說了眼下雁門關以外的戰場形勢。自突厥與中原七國的盟約沒能按計劃執行之後,統葉護的兵馬雖然暫停了攻陳計劃,但大戰雖然暫緩,不過小戰卻並沒有停止。

數月以來,突厥一直在集結兵馬,同時補給運輸糧草。另一方面,突厥又同時出兵草原,主動進攻鐵勒的同時,又出兵向庫莫奚、霫國的邊境上派遣兵馬,擺出了一副要先肅清草原後方,然後全力南下與陳軍決戰的態勢。

與此同時,統葉護對於先前在白道奇襲重創於他的王仁恭部也沒有放過的打算,王仁恭所部做爲目前唯一一支沒有躲在險關要塞之內的陳軍,突厥人一直是想除之而後快的。

不過由於王仁恭所部駐守在河北邊界附近的桑乾河通道的恆安鎮中,一旦突厥人出大兵進攻,王仁恭便會第一時間率軍從飛狐陘退入河北。而先前吃了陳軍一個大虧之後,現在統葉護十分謹慎,絕不分兵給陳軍第二次攻擊的機會。因此,在試探性向恆安方向兩次準備進攻,見到王仁恭每次都會第一時間撤退後,統葉護便決了分兵奪恆安的打算。

就算派兵去了,也不過是拿下一個無關重要的空城,反而會有分兵被陳軍襲擊的危險。

大軍分兵不行,但小部隊的襲擊卻是沒有中斷過。

最初之時,同在雁門關外的兩支兵馬之間不斷的互派偵騎遊擊哨探,不斷的偵察對方行動。雙方的偵騎經常在野外遭遇,然後互相撕殺。

到了後來,互相的偵騎開始增加。漸漸便成了遊擊騎兵。他們也從單純的偵察對方,便成了有目的伏擊。這種小股的前哨戰,破襲戰如今越打越厲害,王仁恭每次派出去的遊擊部隊。每支都不得少於兩三百騎,且每日出動數十支遊擊部隊。

雙方的損傷也十分嚴重,雖然看似每支部隊人數不多,但每日每夜小股部隊交手不斷,聚少成多,陳軍已經摺損了差不多上千人。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王仁恭麾下的騎兵全都是陳軍最精銳的騎兵,真正的精銳部隊。眼下卻在這樣無名的前哨戰中隕命。

這種流血戰法。對於突厥人來說是不懼怕的,他們兵多人廣。但對於王仁恭所部卻是嚴重的打擊,這樣無止境的流血下去,他在塞外的這支兵馬就有可能血盡而亡。

輕揉了揉太陽穴。陳克復從那微微的失神是回過神來。

殿中的大臣見皇帝說出那番有些嚴厲的話後,便皺眉良久無言,都越加的不安起來。

“咳!”陳破軍咳嗽一聲收回神。

“當然,密摺上所說的事情,也許有一些。但是。朕對於朝中的公卿們還是相信的。朕以爲,瑕不掩瑜。雖然有一些問題,但也多是一些大臣們的家人在外打著旗號招搖。那密摺有些危言聳聽,是有離間君臣之意。多是些還不忠誠於朝廷之人所爲。朕是不會相信的。朕也相信,諸卿今後定會多約束家人。自律嚴已,讓百姓們稱讚。”

高高拿起。卻又輕輕放下。

大殿中一片沉默。

“朝廷剛剛挫敗了突厥與中原各方的結盟,突厥人也因此延後了進攻的時間。但是,北方的形勢依然不容樂觀。現在,駐守雁門塞外的老元帥王仁恭上書請戰。諸位大臣之意如何?房相國,杜相國,你們兩位是尚書省左右僕射,先談談你們的看法。”

戰爭的目的是政治,戰爭雖然是軍人主導,但實際上打的也是綜合國力。特別是到了如今,戰爭也早已經從當初大業末年時的搶人搶糧搶地盤,到了如今相對平穩的各國對峙階段。

當初諸雄混戰,無一日不戰,無一日不混戰。諸軍拼的是人數,打的更多的其實還是劫掠戰。但到了現在,人海戰術早已經沒有了用武之地,現在各國的勢力基本穩定,都有關城險隘,小戰越小,大戰難起。要打,就是滅國之戰,拼的是戰士的訓練有素,是刀槍鋒利,鎧甲堅固,糧草充足。

陳軍這幾年來,要不是先有穩固安定的大後方遼西遼東,又有尚書省對於河北、山東、淮北等地的迅速平穩恢復生產,陳軍的強軍也同樣做不到兵鋒所向,戰無不勝。

房玄齡也剛剛跟著皇帝從遼陽回京,一介文臣來回奔波,此時都還沒從奔波中的疲憊中恢復過來。帶著有些疲憊的身子,房玄齡舉著笏板出列應答。

“朝廷與突厥在北方對峙已經半年有餘,雖然朝延依靠著堅城要塞,目前穩保不失。但北方前線目前集結的大軍已經超過了四十萬人,而且這一次朝廷與遼東各國之間又已經達成盟約,聯軍數量更是超過十萬之數,這新得盟軍,一時間還不能馬上開到前線,但各軍的糧草、器械卻已經算到了朝廷之中。”

這樣的對峙,讓房玄齡這位九相國中目前執掌政事筆批紅的‘首相’也不由的感覺沉重。

“五十萬軍隊在前方對峙,每對峙一日,朝廷就得多消耗一分糧草。而爲了供應大軍,朝廷的糧草得從遼東、河北,甚至河南山東,以及更南方的嶺南,扶南等地不遠萬里運到北方。在路上消耗的,甚至超過了前線數十萬將士所消耗掉的。陛下,如此對峙下去,朝廷也拖不起。臣建議,眼下我軍士氣正盛,可以考慮王仁恭將軍的請求。”

這樣的對峙是把雙刃劍,雖然能讓陳軍有更多的時間與空間,讓陳軍慢慢的破解眼前的僵局。但同時,卻也在巨大快速的消耗陳軍國力。雖然陳克復自信,擁有兩千萬人口的大陳,絕對應當給只有幾百萬人口的突厥更能耗。但就算最後比贏了突厥,這後面卻也還有中原各國。

兩敗俱傷的做法,是應當極力避免的。。。)

第874章 攻破十八營 收服猛虎將第791章 宇文成都到了第661章 王道詭道第175章 一戰而勝第444章 龍驤將軍第830章 西風塞馬 兼顧之策第778章 楊杲 楊暕 蕭後第819章 絕殺第340章 背水一戰第700章 望風而降第245章 夜襲長安第635章 虯髯力諫第898章 我的馬槊早已經飢渴難耐了第236章 同胞的血第155章 擁兵自重第119章 只欠東風第570章 封建邊疆第778章 楊杲 楊暕 蕭後第31章 一念地獄第682章 無敵方陣第335章 大義滅親第818章 燒糧第505章 樂壽伏兵第570章 封建邊疆第633章 箭在弦上第564章 范陽鏖兵第202章 破軍掛帥第869章 誰能擋我第360章 鳳凰涅盤第915章 我就謀這個反了第944章 渭水之戰(四)第195章 奇貨可居第240章 擒賊擒王第181章 防守反擊第142章 以柔克剛第338章 步步驚心第488章 長孫王妃第123章 陌刀初陣第896章 關河四塞 西塞蕭關第320章 圖窮匕現第354章 一日夫妻第784章 河東行省總督第196章 強迫結拜第515章 剎那崩潰第125章 英雄末路第421章 殺入城中第485章 權利遊戲第303章 酒肆遇襲第578章 亂世女傑第533章 奪倉搶糧第284章 名將入遼第700章 望風而降第816章 直闖中軍第718章 退無可退十八章 看望傷兵第459章 霸王上弓第182章 三步一殺第593章 火燒蒲阪第182章 三步一殺第383章 雄關陷落第1章 拉風出場第640章 嶺南聖女第650章 順藤摸瓜第832章 名師大將莫自牢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709章 龍戰虎爭第925章 斷後第210章 黃金大炮第148章 敗如山倒第647章 馮婠現身第868章 席捲第177章 黑水靺鞨第506章 郭洵戰死第455章 詐取軍都第922章 西涼鐵騎第132章 明降暗升第155章 擁兵自重第375章 龍爭虎鬥第362章 破軍歸位第399章 薛家四虎第352章 美女軍師第302章 長安大俠第333章 疑兵之計第189章 無封急報第626章 共謀李密第770章 五日王朝第160章 奴隸?隋軍?第705章 三國聯軍第427章 回師臨渝十六章 收穫巨豐第254章 趕去餵魚第747章 初夏第918章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第714章 一路向西第28章 敵蹤初現第709章 龍戰虎爭第417章 和親破軍第362章 破軍歸位第495章 竇家有女第721章 負隅頑抗第501章 混亂之夜
第874章 攻破十八營 收服猛虎將第791章 宇文成都到了第661章 王道詭道第175章 一戰而勝第444章 龍驤將軍第830章 西風塞馬 兼顧之策第778章 楊杲 楊暕 蕭後第819章 絕殺第340章 背水一戰第700章 望風而降第245章 夜襲長安第635章 虯髯力諫第898章 我的馬槊早已經飢渴難耐了第236章 同胞的血第155章 擁兵自重第119章 只欠東風第570章 封建邊疆第778章 楊杲 楊暕 蕭後第31章 一念地獄第682章 無敵方陣第335章 大義滅親第818章 燒糧第505章 樂壽伏兵第570章 封建邊疆第633章 箭在弦上第564章 范陽鏖兵第202章 破軍掛帥第869章 誰能擋我第360章 鳳凰涅盤第915章 我就謀這個反了第944章 渭水之戰(四)第195章 奇貨可居第240章 擒賊擒王第181章 防守反擊第142章 以柔克剛第338章 步步驚心第488章 長孫王妃第123章 陌刀初陣第896章 關河四塞 西塞蕭關第320章 圖窮匕現第354章 一日夫妻第784章 河東行省總督第196章 強迫結拜第515章 剎那崩潰第125章 英雄末路第421章 殺入城中第485章 權利遊戲第303章 酒肆遇襲第578章 亂世女傑第533章 奪倉搶糧第284章 名將入遼第700章 望風而降第816章 直闖中軍第718章 退無可退十八章 看望傷兵第459章 霸王上弓第182章 三步一殺第593章 火燒蒲阪第182章 三步一殺第383章 雄關陷落第1章 拉風出場第640章 嶺南聖女第650章 順藤摸瓜第832章 名師大將莫自牢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709章 龍戰虎爭第925章 斷後第210章 黃金大炮第148章 敗如山倒第647章 馮婠現身第868章 席捲第177章 黑水靺鞨第506章 郭洵戰死第455章 詐取軍都第922章 西涼鐵騎第132章 明降暗升第155章 擁兵自重第375章 龍爭虎鬥第362章 破軍歸位第399章 薛家四虎第352章 美女軍師第302章 長安大俠第333章 疑兵之計第189章 無封急報第626章 共謀李密第770章 五日王朝第160章 奴隸?隋軍?第705章 三國聯軍第427章 回師臨渝十六章 收穫巨豐第254章 趕去餵魚第747章 初夏第918章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第714章 一路向西第28章 敵蹤初現第709章 龍戰虎爭第417章 和親破軍第362章 破軍歸位第495章 竇家有女第721章 負隅頑抗第501章 混亂之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沙县| 堆龙德庆县| 河池市| 青岛市| 怀仁县| 武义县| 甘南县| 厦门市| 锡林郭勒盟| 玛多县| 澄城县| 康马县| 大化| 衡阳县| 丹寨县| 台安县| 察哈| 招远市| 潼关县| 温州市| 大冶市| 古丈县| 宝山区| 佛山市| 门源| 岳普湖县| 中西区| 黑山县| 黎平县| 资阳市| 顺义区| 罗山县| 梁河县| 余姚市| 安乡县| 剑川县| 南江县| 旺苍县| 通化县| 永安市| 博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