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92章 資敵

太極殿上,陳克復看著競相請戰的將帥們,沉吟不語。

“陛下,不可出兵。”

尚書左僕射房玄齡出列,舉著玉笏板一躬身。擔任殿中監禮官的虞世南不滿的看了房玄齡一眼,這陳克復雖然登基爲帝了,但在議事之時,這些陳王舊部們依然還只如從前般隨便。大家爭著議論,卻完全忘記了君前禮儀。虞世南本也是南陳舊人,後和其兄虞世基仕隋朝。虞世基一意奉承楊廣,被稱爲洛陽七貴之一。而虞世南卻與其兄不同,他只擔任隋起居舍人小職。雖與兄同住,可虞世基奢侈之時,他卻甘願過著清貧的日子。

陳克復入洛陽後,也一直記著他的名聲,又因虞世南寫的一手好書法,便啓用他做了殿中監禮官。

房玄齡顧不得虞世南在一旁出聲示意他失禮,道:“陛下,臣以爲不能出兵。眼下陛下剛登基,中原新平,天下各地到處都是一片百廢待興。此時當全力恢復生產纔是最當務之急,而且河東現在戰事未平,將士們連年征戰一直未曾得到休息,此時再捲入漢中之戰,實不適當。”

尚書右僕射杜如晦也馬上出列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朝廷要興兵漢中,就得先準備糧食。可是現在朝廷拿不出糧食了,眼下已經是六月,淮南山東河南各地剛剛夏收,可因四月的那場雪,各地夏糧減產四成以上。眼下連各地百姓都無法飽腹,河南行省與山東行省還有河北行省三省總督上書,稱三地因飽受戰火,今夏已有大量百姓家中無米下鍋,現特請朝廷允許饑荒嚴重的各府縣,令百姓外出就糧,以度過饑荒。如今戶部甚至已經連各行省府縣官員們的祿米都已經發不出,現在又要出兵,朝廷實在是拿不出糧食了,請陛下三思。”

聽到河北、河南、山東三地近半府縣百姓都無糧,得外出就糧,陳克復也感到震驚了。所謂外出就糧,實際上是一個比較好聽的說法。真實的情況就是各地因天災戰亂等原因,導致百姓沒有糧食可吃,而朝廷又拿不出糧食來救濟百姓,這個時候朝廷便只能許用最後的一招。

那就是放開禁令,允許百姓自由的外出討飯。這可不是一兩個百姓外出討飯,而是整縣整府的百姓拖家帶口的一出外出討飯,外出的也不是十里百里,甚至得數百里,千里外去。像如今河南整個剛收復,各地田地荒蕪,一省百姓基本上都得出去討飯,因爲關中、荊襄等地還未收復,河南百姓也只得向淮南一帶流去。

外出就食,聽著像是個解決辦法。但陳克復卻明白,這就是在製造大量流民。而這樣大規模的流民羣,很容易就會出現有人聚衆爲匪,甚至直接造反的情況。更加嚴重的是,現在讓百姓外出討飯,那麼秋糧也沒有人種了,等到了秋冬之時,缺糧的情況只會更嚴重。

這事情說起來像是朝廷失職,是尚書省和戶部沒有做好。但實際上,陳克復明白這些完全不能怪他們。連續幾年,朝廷一直在作戰,河北遼東等地的大量壯年男子被抽爲兵,還有更多則被抽調開礦,製造武器鎧甲等,也正因如此,去年朝廷就經歷了一次嚴重的糧荒,後來好不容易纔度過。

而今年的情況,明顯更加嚴重,今年一個上半年,朝廷多面作戰,河東,河南,河北,淮南,可以說是用兵最頻繁的一年。打了半年的仗終於打勝了,可是朝廷的剩下的那點糧草也差不多用光了。更加要命的是,剛剛收復的河南、淮南、甚至河東、河北等一部份地區,朝廷一下子增加了幾個行省,一兩百個縣,數百萬人口,表面上這是一個巨大的戰果。

但接下來,朝廷要維持這些地方安定,就得讓這幾百萬和流民也差不多的百姓吃飽肚子。朝廷可以一下子攻佔一兩百個縣,但朝廷卻沒辦法一兩個月就種出收穫一季糧食。沒錢沒房,百姓們還可以將就度過,但沒糧,卻是活不下去的。

現在尚書省和戶部早已經焦頭爛額,每天都在犯愁得如何變出糧食來。再不變出糧食來,到時就算百姓可以外出就糧討飯,可朝廷的那上百萬的大軍總不能也全都解散去討飯吧。

戰亂年代,什麼金銀寶石這些東西都是無用之物,唯有糧食布匹,纔是朝廷真正需要的。對於尚書省這些官員們來說,眼下這個時候他們需要的不是增加疆土,而是如何弄出糧食來。

身兼參加政事銜,並且又擔任著兵部尚書職的李靖卻不太滿意尚書省的想法。在李靖這樣的軍人看來,朝廷沒糧食,那就更應當打仗了,朝廷沒糧,那他們就帶兵去搶。糧食一下子種不出來,但搶卻是能一下子搶出來的。

“陛下,臣以爲糧食不足,單靠想辦法節省是不行的。眼下漢中之戰,如果此時我們不派兵參與,等到將來不論是宇文化及還是沈法興搶點了巴漢泯蜀,都對我們是極爲不利的。到時朝廷就得花上如今數倍的代價卻奪回,而且彼消此長,更添變數。臣以爲,當今天下各地皆連年遭受戰亂,各地皆是貧乏。唯有遼東與淮南及嶺南還有蜀中這四個地方,卻是難得平靜的地方。遼東是我朝廷後方,這幾年朝廷糧食皆由其產出供應,而淮南魚米之鄉,這兩年也頗平靜。嶺南居於最南方,也未遭受多少戰亂。而蜀中因四面環山,從大業初年到如今,一直都未遭受過什麼戰亂,是一個真正的富饒之地。蜀中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實之饒。如今中原飽經戰亂,中原饑饉,唯蜀中富饒。”

“陛下,只要我們攻下巴漢,奪取蜀中,那麼取蜀中之糧,可立解朝廷之糧荒。”

李靖一番話,立即讓主戰派的武將們更是氣勢高昂,紛紛再次請立即出兵。甚至如羅藝這樣原本老成的將領,此時居然也拍著胸脯說朝廷不是缺糧嘛,那沒問題,我們不需要朝廷另外準備糧食。朝廷只需要讓軍隊帶上一個月糧食就夠了,大軍到時直接就敵於糧。如此一來,不但能爲朝廷搶糧食,甚至還省下了朝廷供應軍隊的糧草呢。

聽到這番理論,房玄齡眉頭緊皺,秀才遇到兵,這有理也說不清。不帶糧草去打仗,這事情十分危險,一個不好,到時整支軍隊都有可能覆沒。萬一出師不利,大軍被敵人困住,那時又將如何。雖然他不是帶兵之人,但也知道打仗之事本來就沒有一個必勝的,萬一出現點意外,那時朝廷連最後一點休養生息的時間都沒了。

四川富饒誰都知道,可現在漢中聚集了南陳沈法興十萬大軍,蜀中楊浩五萬大軍,楊暕八萬大軍,宇文成都五萬大軍。一個小小的漢中,一下子聚集了二十八萬大軍,簡直就是舉目皆兵。這樣的時候,又如何能保證朝廷派出的軍隊能一舉攻入蜀中?

“啓奏陛下,武關急報!”衆臣爭論不休之時,殿外又有內侍來報,送上了又一封加急軍情。

“念!”陳克復直接讓內侍唸誦。這封緊隨上一封而來的急報的內容是轉達楊暕的求援信,楊暕被三面夾擊,情勢危急之下,終於向陳克復求援了。信中,楊暕姿態做的很足,稱陳克復爲大陳皇帝,要向陳克復求兵支援,並向陳朝借糧十萬石。未了在信中自稱大隋皇帝楊暕頓筆。

聽完這消息,大家也不由感嘆楊暕本來夠死硬,都到這份上了,居然還不肯投降。

程咬金拿著笏板在手中拍的啪啪響,大叫道:“狗-日的楊暕果然夠硬氣,都到這地步了還放不下那個臭面子,居然還敢自稱隋帝。皇上,您直接下令吧,狗-日的現在被三支大軍合圍,又斷了糧草,此時正是軍心大亂之時。咱們正好趁這機會,立即兵出武關,發兵漢中,咱們的馬快,只需一日夜攻夫咱們就可能殺到。到時咱們先收拾了楊暕這小子,然後我們取了漢中再將沈法興和宇文成都、楊浩那三家一起收拾了。”

殿中的氣氛瞬間又激烈起來,武將集團都喊著要趁機出兵,有的喊先滅了楊暕,有的喊先打沈法興一個措手不及。甚至有的直接喊趁機攻潼關,直取關中。反正一個個將帥全都叫囂著要出兵,趁機再擴疆土,收復天下。

陳克復一直坐在龍椅之上,卻什麼也沒有說。事實上,自收到第一封急報之時,他就一直在盯著丹墀之下的那一座用玉石做箱,堆起的那座天下山河地形沙盤上。看了許久,陳克復閉著眼睛沉思許久,然後突然起身,朗聲道:“戶部馬上準備,就地從弘農府籌備十萬石糧食給楊暕送去,再準備一批弓箭及火藥給他們送去。”

衆臣大驚,陳克復沒等衆人出聲,陳克復朗聲而出,又說出了一句讓所有人意外的話來。

第327章 三十萬兵第98章 燥動之夜第610章 連環雙計第891章 冠軍大將軍第628章 意外盟友第379章 河東太原第155章 擁兵自重第672章 梟雄英雄第562章 擋者披靡第390章 長孫逆推第770章 五日王朝第289章 金獅棱堡第491章 河北蘇烈第361章 將帥會師第87章 城內虛實第791章 宇文成都到了第404章 清理門戶第549章 改元共和第942章 渭水之戰(二)第287章 一舉兩得第904章 無間第513章 將星殞落第432章 冊封太子第545章 臥美人膝第924章 信標第618章 醉翁之意第73章 借橋過河第902章 隔岸觀火第600章 一盤死棋第650章 深不可測第186章 戰場午睡第660章 新僱傭軍第568章 流放百萬第122章 白虎四師第5章 新紮郎將第661章 王道詭道第766章 活捉陳破軍第641章 曲徑能幽第398章 龍戰於野第514章 竇入牛口第878章 七國會盟第35章 黑色狂潮第282章 目無朝廷第4章 建破軍營第651章 圍城伏援第757章 一日九捷第668章 黃雀在後第29章 第一小隊第759章 血腥清洗第509章 秋後清算第835章 賣身第561章 馬踏連營第318章 宮廷血戰第747章 初夏第770章 五日王朝第401章 千鈞一髮第300章 長孫無垢第950章 西進長安(四)第812章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第393章 無間公主第498章 紅線初戰第697章 高官厚祿第234章 日本鬼子第820章 大勝第754章 劍氣縱橫、刺客無雙第345章 得人失心第937章 激戰長春宮第276章 八國混戰第823章 王仁恭兵困原陽鎮第800章 雁門第365章 血洗李家第272章 陌刀崢嶸第54章 各有心思第54章 各有心思第168章 一條大魚第655章 十面埋伏第865章 千帆競揚 萬艦齊發 百炮齊鳴第182章 三步一殺第400章 旌旗似海第729章 無敵車陣第2章 眼球效應第183章 一個不留第3章 連升九級第649章 橫掃江東第742章 兵分兩路、北伐西征第196章 強迫結拜第145章 破釜沉舟第265章 分封齊王第721章 負隅頑抗第337章 反目成仇第534章 搶糧搶糧第804章 黑雲壓城第363章 幫我問候第149章 風捲殘雲第787章 金鳳雲盤,禪位詔書第946章 渭水之戰(六)第405章 五十九刀第735章 南北交鋒第913章 主動出擊第65章 東都急報
第327章 三十萬兵第98章 燥動之夜第610章 連環雙計第891章 冠軍大將軍第628章 意外盟友第379章 河東太原第155章 擁兵自重第672章 梟雄英雄第562章 擋者披靡第390章 長孫逆推第770章 五日王朝第289章 金獅棱堡第491章 河北蘇烈第361章 將帥會師第87章 城內虛實第791章 宇文成都到了第404章 清理門戶第549章 改元共和第942章 渭水之戰(二)第287章 一舉兩得第904章 無間第513章 將星殞落第432章 冊封太子第545章 臥美人膝第924章 信標第618章 醉翁之意第73章 借橋過河第902章 隔岸觀火第600章 一盤死棋第650章 深不可測第186章 戰場午睡第660章 新僱傭軍第568章 流放百萬第122章 白虎四師第5章 新紮郎將第661章 王道詭道第766章 活捉陳破軍第641章 曲徑能幽第398章 龍戰於野第514章 竇入牛口第878章 七國會盟第35章 黑色狂潮第282章 目無朝廷第4章 建破軍營第651章 圍城伏援第757章 一日九捷第668章 黃雀在後第29章 第一小隊第759章 血腥清洗第509章 秋後清算第835章 賣身第561章 馬踏連營第318章 宮廷血戰第747章 初夏第770章 五日王朝第401章 千鈞一髮第300章 長孫無垢第950章 西進長安(四)第812章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第393章 無間公主第498章 紅線初戰第697章 高官厚祿第234章 日本鬼子第820章 大勝第754章 劍氣縱橫、刺客無雙第345章 得人失心第937章 激戰長春宮第276章 八國混戰第823章 王仁恭兵困原陽鎮第800章 雁門第365章 血洗李家第272章 陌刀崢嶸第54章 各有心思第54章 各有心思第168章 一條大魚第655章 十面埋伏第865章 千帆競揚 萬艦齊發 百炮齊鳴第182章 三步一殺第400章 旌旗似海第729章 無敵車陣第2章 眼球效應第183章 一個不留第3章 連升九級第649章 橫掃江東第742章 兵分兩路、北伐西征第196章 強迫結拜第145章 破釜沉舟第265章 分封齊王第721章 負隅頑抗第337章 反目成仇第534章 搶糧搶糧第804章 黑雲壓城第363章 幫我問候第149章 風捲殘雲第787章 金鳳雲盤,禪位詔書第946章 渭水之戰(六)第405章 五十九刀第735章 南北交鋒第913章 主動出擊第65章 東都急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市| 磐石市| 枣庄市| 双桥区| 东乡族自治县| 高青县| 贞丰县| 启东市| 高邑县| 东海县| 潮安县| 阜城县| 东辽县| 商河县| 大悟县| 龙陵县| 阳朔县| 连山| 临汾市| 桦南县| 娱乐| 南木林县| 天气| 东山县| 绵竹市| 敖汉旗| 丽水市| 长寿区| 吉隆县| 东城区| 屯留县| 怀仁县| 炉霍县| 天气| 延边| 筠连县| 西充县| 同江市| 祁连县| 庆云县| 兰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