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12章 互抄後路

殿中商議了大半天,最後什麼結果也沒有商議出來。

沈法興要求集結最少二十萬兵馬,在淮南壽春彙集,從潁口坐船順著潁水北上直達洛口,與李密共同對付陳破軍。雖然陳破軍是他的親外甥,可實際上,沈法興卻比任何一個人懼怕這個外甥。他自知,是他一手軟禁操縱了陳深,如今又立了那個剛剛出生不久的嬰兒爲陳朝的太子。如果落入陳破軍的手中,他知道自己的下場。

他試過與陳破軍合作,可是陳克復對他展示的善意,總是報以極其的冷淡。

不過他的計劃,卻被王智慧一口否決。王智慧之意,從正面入河南,乃是一個愚蠢的不能愚蠢的想法。在河南打贏了陳破軍,他們得不到什麼實際的好處,最後還是得從河南退回來。而如果出兵江都,沿江淮泗水攻打淮泗重鎮、山陽、彭城、下邳的話,他們不但能趁機一舉撥隊掉陳破軍一直卡在陳朝喉嚨裡的江都城,還能一舉收復淮北、山東,將他們的防線一直推進到黃河南岸。

而且這個計劃,同樣能起到圍魏救趙的作用,牽制陳破軍的河北軍,爲李密減輕壓力。最後解了李密之圍後,還能把山東、淮北奪到手,這個計劃是多麼的誘人。

不過面對這個誘人的計劃,真正支持的卻沒有幾個。原因很簡單,圍攻了江都城兩年,不但把謝家的實力耗幹了,就是其它各家,也都在這江都城下吃足了苦頭,折兵損將,提到江都,就沒有幾個人能淡定的。再去打江都,雖然大家都心動,可真願意去的沒有幾個。

“我決不會同意此時攻打江都的,江都就是個地獄,多少人也填不夠那裡。我們得去河南,只要我們在河南擊敗了河北軍,擊敗了陳破軍,那江都不過是無根之木,我們到時就是圍也能圍他們,根本不需再流血。”沈法興把頭搖的如同拔浪鼓。

兩人越爭越厲害,到了後來,沈法興和王智慧已經在拼嗓門,甚至最後兩人都撩起了袖子,準備以武力來征服對方。

“停!”沈落雁一把拉開兩人,大喊道,“我有個計劃,或許你們應當聽一聽。”

“說!”兩位剛剛受封爲王的男子大喊道。

“我考慮了兩位大人的計劃,吳王的計劃更直接一些,但對我們的長遠來看,有些不足。而越王的計劃從長遠來看更爲爲利些,可眼下面對江都城卻是個大麻煩。所以我中和了一下,想了個新計劃。我的計劃是,我們前半部份按吳王的計劃,集結十萬以上的兵馬在淮南壽春潁口,集結乘船沿穎水到達襄陽洛陽一帶。”

“不行!你們父女倆根本就是串通好的。”王智慧否決道。

沈法興卻讚揚的看了眼女兒,笑道,“說的好,郡主說的不錯,繼續說下去。”

沈落雁微微一笑,“我們其實不必真的去洛口和河北軍交戰,咱們實際上只需要到達襄城或者洛陽邊上,給李密助威一下就好了。李密有兵馬數十萬,並不缺兵,缺的是決戰之心。只要咱們到達河南,給李密壯聲勢,相信李密和陳破軍都得重新審視一下戰場形勢的。更何況,河北還有魏刀兒數十萬兵馬呢,只要給李密點時間,以魏燕兩國的實力,我相信他們能擋住陳破軍的。真要是擋不住了,咱們再上。如果他們頂住了,咱們就坐壁上觀。”

“就這樣?”沈法興與王智慧愣了一下道。

“差不多就是這樣了。”沈落雁笑了一下,“一切得看情況,如果李密頂不住,我們自然是得先救他。可如果他能頂住,或者和陳破軍打個兩敗俱傷”

“咱們坐收漁人之利,把他們一起收拾了?”沈法興笑道。

沈落雁搖頭道,“不,中原就是塊爛泥潭,掉進去,可就出不來了。我們現在可不能掉進去,只要李密頂住了,不管是陳破軍敗了,還是他們兩敗俱傷,咱們都不必摻乎到其中。我們當趁這個時候,立即從河南借道轉向西南面。”

“西南面?”這下大多數人都聽的一頭霧水了。大家都有些不明白,如果李密贏了他們不摻與中原中還說的過去,可如果兩敗俱傷了爲什麼卻還要南下呢。

“諸位大人。”沈落雁對這些世族家主們,甚感失望。滿殿之中,就沒有幾個是真正憑才能站在這的,站在這的,基本上都是江南各世族豪強的族主家主。憑的是他們的錢,是他們的兵,唯一憑的就不是才能。這樣的朝廷,完全就是倒退到了東晉年間,甚至比東晉更有勝之。

“大家不要忘記,我們的根本是南方,而不是河南。如何稱守江南,然後纔是徐圖中原。而要保住江南,如越王所說,必取淮泗江漢,現在東面有江都釘在那裡,我們暫時是沒有機會了。所以,我們應當把目光轉向西面。”

西面的江漢如今由楊暕佔據,勢力頗大,又兼其爲隋室正統,手下精兵強將,獨霸西南。陳朝之前就被他們連吞多郡,被迫退到了巴水以東。

不過沈落雁得到的最新消息,卻是楊暕在河東西南擊敗李淵之後,卻與宇文化及之子宇文成都對峙良久。楊暕與宇文成都對峙大半年,兩家數次交手,互有勝負。楊暕向北無法奪取河東各地,向西又攻不下蒲阪城,拿不下進入關中的側大門。

勞師遠征,久而無功。大軍留在河東,後勤負擔沉重不說,糧草還經常被宇文成都截取。如此進退不得,經過大半年的考慮之後,楊暕終於垂了氣,率軍退過了黃河,回到了漢水河邊的西城郡金川城。原本她還以爲楊暕稍做修整理後,會馬上繼續進攻關中。

豈料,從中原回來的路上,卻得到確切消息,楊暕派人入蜀,要求在蜀中稱帝的楊浩卻帝號,尊他爲帝。並且要求楊秀派兵至西城,共同攻打擅自稱帝的楊侑,並且讓楊浩上繳大料糧草。當初楊浩的老爸楊秀就曾經和楊暕的老爸楊廣爭過帝位,如今輪到他們這一輩了,楊秀更加不肯服楊暕了。

兩方使者往來數次之後,楊暕徹底怒了。當下也不去打關中了,直接點齊了所有兵馬,出武關,沿著漢水攻入漢中。並且下旨讓留守江凌的舅舅蕭瑀馬上徵集江漢所有的兵馬,立即沿長江三峽而上,攻入巴中。誓要活捉楊浩,將其挫骨揚灰。

楊暕佔據長江中游,要打上游的巴蜀並沒有地利。但是楊暕兵多精將廣,更兼他剛一路攻到了潼關口。此時他出武關,從漢水沿著秦嶺攻入漢中,卻一下子佔據了地利。

漢中對於蜀中,相當於荊襄對於江東吳越,都有著天然的地利優勢。而楊浩雖然佔據著天府之國,擁有山川地利,不過蜀中無大將,自保偏安一隅還行,對抗堂兄楊暕,卻是既無地利又無人和。甚至連天時都沒有,關中宇文化及忙著對付薛舉,中原李密忙著對付陳破軍,連個牽制楊暕的人都沒有。

楊暕軍節節勝利,步步推進。蜀中楊浩完全就是靠著蜀中的山高險阻,道路艱難,節節抵抗,步步後退。

楊暕是鐵了心要把這個敢跟自己搶皇位的堂弟給除之而後快,甚至對楊浩的恨,比起陳深、李密這些人更甚。對於楊暕來說,李密、陳深那些人是叛逆,早晚要剷除。可楊浩卻是內賊,不先把這個跟自己爭正統的楊家兄弟除了,他隋室正統的地位都將不保,這是絕不能忍的。

而且在戰略上來說,他手下的那些元帥將軍尚書及僕射們,也早就和他說過許多次,他們最好的計劃是西北向爭取關中,以爲根據。如果入關不成,則退而求其次,西南向奪巴蜀。

對於處於江漢荊襄的楊暕勢力來說,一直呆在荊襄太危險了,南陳、巴蜀、關中、中原、河東,都是可以直接攻擊他們的,他們沒有半點地利優勢。但如果能取關中、蜀中、甚至是中原、河東任一,那他們的形勢都將立改。而這次久攻關中不下,轉身攻打蜀中也是謀劃許久的事情。眼下河東、中原各處混戰,蕭瑀等人一致覺得此時是最好的奪取蜀中時機。

“打荊襄,你有幾成打握?”顧家的人一聽打荊襄,馬上就來精神了。江漢一帶,他們顧家當初可是下了血本的。如今卻全成了楊暕的了,如果這次有機會打回江漢,他當然是最贊成的了。

沈落雁肯定的道,“萬事都沒有十成十的把握,但這個計劃卻比先前吳王和越王所提的兩個都要合適一些。眼下楊暕以傾國之兵攻漢中巴蜀,師出遠征。怎麼也不會料到我們這個時候敢打荊襄,而且我們這次不是從長江逆水而攻,我們是從河南自北南下,沿著漢水一直順水往下打。先取荊襄江漢,再南下順取阮湘,一戰功成!”

沈法興和王智慧互相對視了一眼,雖然沈落雁把他們兩人的計劃都否決了,弄出了這麼個新計劃。不過兩人聽了後,還是感到了一絲心動。比起和陳破軍正面交手,或者是打那個圍攻了兩年都沒有打下來的江都城相比,讓他們去打那個楊廣家的敗家子,他們卻又感覺有了不少信心。

第315章 三原李靖第46章 來摻沙子第420章 絕地反擊第290章 收納李閥第258章 分發女人第812章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第319章 顛鸞倒鳳第640章 嶺南聖女第600章 一盤死棋第930章 秦滅第709章 龍戰虎爭第907章 西秦霸王的歸降第285章 遼陽兵變第659章 反將一軍第918章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第547章 李二夜哭第677章 火龍出水第492章 將計就計第930章 秦滅第380章 玄甲軍團第349章 鳳凰女軍第779章 楊貴妃第841章 魯世深破江凌滅董純 沈落雁衆望歸攝政王第12章 高齊獻策第140章 十面埋伏第328章 誘殺破軍第302章 長安大俠第402章 英雄本色第160章 奴隸?隋軍?第897章 西北戰天狼第357章 踏破鐵鞋第873章 詭攻第333章 疑兵之計第174章 倒卷珠簾第551章 無摭大會第692章 亂戰迷霧第446章 始畢降遼第319章 顛鸞倒鳳第46章 來摻沙子第707章 再戰洛口第470章 夜破臨渝第378章 御駕親征第156章 疑人不用第474章 房謀杜斷第74章 猶豫不決第535章 起兵伐唐第196章 強迫結拜第67章 是走是留第458章 竟是女人第781章 愛美人還是愛江山第118章 戰旗所至第871章 表哥表妹第68章 有話要說第826章 鐵馬冰河,我心常憂第317章 劍指江南第756章 不墜名將第460章 梅開二度第509章 秋後清算第52章 我爲誰雄第878章 七國會盟第38章 隋軍再現第463章 搶奪三關第656章 反道而行第460章 梅開二度第843章 抗旨第584章 木馬屠城第602章 誰是贏家第587章 宇文成都第771章 塵埃落定第306章 連拜五相第446章 始畢降遼第865章 千帆競揚 萬艦齊發 百炮齊鳴第769章 不瘋魔不成活第904章 無間第944章 渭水之戰(四)第478章 香消玉殞第827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149章 風捲殘雲第863章 敗北第665章 欲亂情迷第716章 帝國黃昏第505章 樂壽伏兵第113章 嫡系王牌第85章 吐血三升第362章 破軍歸位第380章 玄甲軍團第439章 站死跪生第208章 雙管其下第330章 洞房花燭第779章 楊貴妃第90章 奪門奪門第586章 大風起兮第386章 請君入甕第498章 紅線初戰第104章 十府空缺第949章 西進長安(三)第492章 將計就計第486章 登基大典第662章 夜戰水寨第38章 隋軍再現
第315章 三原李靖第46章 來摻沙子第420章 絕地反擊第290章 收納李閥第258章 分發女人第812章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第319章 顛鸞倒鳳第640章 嶺南聖女第600章 一盤死棋第930章 秦滅第709章 龍戰虎爭第907章 西秦霸王的歸降第285章 遼陽兵變第659章 反將一軍第918章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第547章 李二夜哭第677章 火龍出水第492章 將計就計第930章 秦滅第380章 玄甲軍團第349章 鳳凰女軍第779章 楊貴妃第841章 魯世深破江凌滅董純 沈落雁衆望歸攝政王第12章 高齊獻策第140章 十面埋伏第328章 誘殺破軍第302章 長安大俠第402章 英雄本色第160章 奴隸?隋軍?第897章 西北戰天狼第357章 踏破鐵鞋第873章 詭攻第333章 疑兵之計第174章 倒卷珠簾第551章 無摭大會第692章 亂戰迷霧第446章 始畢降遼第319章 顛鸞倒鳳第46章 來摻沙子第707章 再戰洛口第470章 夜破臨渝第378章 御駕親征第156章 疑人不用第474章 房謀杜斷第74章 猶豫不決第535章 起兵伐唐第196章 強迫結拜第67章 是走是留第458章 竟是女人第781章 愛美人還是愛江山第118章 戰旗所至第871章 表哥表妹第68章 有話要說第826章 鐵馬冰河,我心常憂第317章 劍指江南第756章 不墜名將第460章 梅開二度第509章 秋後清算第52章 我爲誰雄第878章 七國會盟第38章 隋軍再現第463章 搶奪三關第656章 反道而行第460章 梅開二度第843章 抗旨第584章 木馬屠城第602章 誰是贏家第587章 宇文成都第771章 塵埃落定第306章 連拜五相第446章 始畢降遼第865章 千帆競揚 萬艦齊發 百炮齊鳴第769章 不瘋魔不成活第904章 無間第944章 渭水之戰(四)第478章 香消玉殞第827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149章 風捲殘雲第863章 敗北第665章 欲亂情迷第716章 帝國黃昏第505章 樂壽伏兵第113章 嫡系王牌第85章 吐血三升第362章 破軍歸位第380章 玄甲軍團第439章 站死跪生第208章 雙管其下第330章 洞房花燭第779章 楊貴妃第90章 奪門奪門第586章 大風起兮第386章 請君入甕第498章 紅線初戰第104章 十府空缺第949章 西進長安(三)第492章 將計就計第486章 登基大典第662章 夜戰水寨第38章 隋軍再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棉县| 旅游| 呼伦贝尔市| 子长县| 澄城县| 凤庆县| 吉林市| 古蔺县| 卢湾区| 青铜峡市| 融水| 兰溪市| 明星| 枣庄市| 黄平县| 安西县| 沙湾县| 宜昌市| 陇西县| 乐东| 阿荣旗| 蕉岭县| 大化| 石泉县| 两当县| 平南县| 青岛市| 米林县| 平原县| 崇礼县| 广平县| 丰都县| 合肥市| 浠水县| 句容市| 黄大仙区| 宿迁市| 林州市| 乐业县| 雷山县| 平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