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章 匪類

“我兒爲何自回來後便悶悶不樂?”陳母看著自己的兒子,從回來之後就一副心事重重地樣子,這讓陳母很擔心。

“沒什麼,只是有些事情想不明白。”陳默搖了搖頭,在自己沒想明白之前,他暫時不想把這件事情告訴母親。

“哦?”陳母聞言看向自己的兒子,微笑道:“不如說與爲娘聽,可是這次在城中發生了什麼事兒?”

“嗯,算是。”陳默點點頭道:“娘,你聽過官匪勾結麼?”

“自然聽過。”陳母點點頭。

“官不是該爲百姓做事麼?爲何要與爲禍百姓的匪類勾結?”陳默詢問道。

“原因有很多。”陳母並沒有如同哄孩子一般,她知道自己這個兒子比旁人的孩子多了很多擔子,也比旁人的孩子更懂事,有些事,既然他在思考,那肯定是遇上類似的問題了,仔細想了想道:“不過大致分爲三種。”

“哦?”陳默連忙坐直了身子,看著自己的母親。

“第一種,無非爲利,官員爲賊匪提供一些便利,而賊匪劫掠的錢財會給官員一部分,這是最簡單,但也是最爲人所不齒的一種。”

陳默點點頭,這也是陳默一直以來的認知,但這並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但這種也最爲複雜和常見。”陳母似乎想到了什麼往事,悠悠嘆道:“雖爲人所不齒,但多數人卻都在做,區別也只在於有的人做的隱秘,而有的人卻做的太過明顯。”

年幼的陳默無法理解,陳母也沒有多做解釋,很多東西,沒有真正遇到之前,很難真的有認知,他希望自己兒子一輩子也別遇到這種事。

“至於第二種,或者可說是一種妥協。”陳母笑道:“那些落草爲寇的賊匪,很難清除的。”

“這是爲何?”陳默不解道。

“這世上的賊匪分三類,一類居無定所,所過之處如蝗蟲過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這一種,也是官府傾力剿滅的對象;第二類則是山賊,他們嘯聚山林,有著自己的地方,雖然也劫掠,但不會如流寇那般嗜殺成性,甚至有時候還會幫助周圍的百姓,這些山賊危害不大,而且有地利之便,官軍若來清繳,則散於四野,但官軍若走,就會重新聚集,一般縣城並沒有獨力剿匪之力,但若聚集重兵,耗糧耗人,而且未必能夠清繳,因此只要這些人做的不過分,衙署便會不聞不問,這便是妥協了。”

“這種山賊,有時候還會跟各地鄉里做些交易。”末了,陳母笑道:“至於第三種官匪勾結,便是養匪自重,向朝廷討要軍糧兵馬,這個我兒暫時不必太清楚,一般是遇不到的。”

陳默點了點頭,里正他們遇到的山賊應該就是這第二類,心中不知爲何鬆了口氣,畢竟衙署都沒辦法,里正跟他們做交易也不算是壞人了。

“娘,你之前說的賊匪三類,還有一類是什麼?”陳默解開了心結,看向母親好奇的問道。

“這種一般也不叫賊匪,他們藏於民間,甚至跟衙署有很深的關係,平日裡看著向正經商販,但私下裡卻是做些惡事,如略賣人口、販賣私鹽、兵器。”陳母說到這裡,心情也有些沉重。

“何爲略賣人口?”陳默詢問道,他感覺這個跟自己在縣城的遭遇有關。

“我朝律法其實是允許買賣人口的,每到災年,一些過不下去的人家會賣兒賣女,這般賣法,一般得到官府認可,可稱爲和賣,不過畢竟災年不是每年都發生,也不是每地都發生,但人口買賣卻是頗有利潤,也因此,會有人暗中威逼利誘,便叫略賣,更有的會直接強綁,這個便叫掠賣,這略和掠有些不同,但其意相仿,皆違背律法。”

“娘,你懂得真多。”陳默有些驚歎道。

陳母聞言只是笑了笑,陳家再落魄,也算是半個士人,再說活了半輩子了,自然比陳默這懵懂稚童懂得多。

“娘,我記得你曾說過,我們陳家也是士人?”陳默突然問道。

“曾經是。”陳母聞言,嘆了口氣,他們和合浦陳家有血緣關係,這個關係,隔著其實也不算遠,算起來只有兩代,但這兩代的距離,卻遠到到了陳默這一帶,幾乎不可能再有往來了。

“那娘識字麼?”陳默目光突然有些發亮。

“識得一些。”陳母點了點頭道:“我兒想學?”

“嗯。”陳默連忙點點頭,讀書識字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陳默一直想學,只是以前光是維持生計便已困難,幼小的肩膀要擔起母子的生計,沒有精力同時年幼的他也並不明白讀書究竟神聖在何處。

但隨著見識的增加,內心對於讀書的渴望在不斷提升,同時家裡的情況也越來越好,在見識了外面世界的美好,同時又知道陳家過往的輝煌之後,陳默自然不甘於庸碌一生,所以這個時候的陳默,更渴望學到更多,更能看清這個世界。

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五十五章 首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莫名煩躁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順的請求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議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年輕氣盛第四十五章 世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施離間郭太伏法第二百八十四章 審配論道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一百二十一章 薦師第五十二章 冷暖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心第一百零六章 要兵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七十七章 新環境第二章 人盡其用第三十八章 疑惑第六十五章 新下軍校尉第三百六十五章 司馬懿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七十章 得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議封王第七十四章 知音難覓第八十四章 結怨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三百九十五章 綢繆第五章 人心險惡第三十五章 論胡第一百四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收第三百九十二章 故里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十五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一百二十四章 命格第三百四十章 少犯錯第四百四十八章 連弩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六十四章 團聚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第三百四十九章 荊州易主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定要冷靜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別第二十七章 困難第六十三章 後顧之憂第二百四十章 藏鋒於內,出必見血第五十三章 潰敗之後第二十六章 不平凡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五章 人心險惡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兵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二百六十一章 震驚莫名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第四百四十六章 陳默穩坐中軍第六十三章 困難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心無盡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攻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第八十章 女人第八十九章 謀破長安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八十四章 結怨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第五十一章 曲陽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一百八十一章 自掘泔水第三百七十五章 仲達來投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二十七章 特殊人才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六十四章 團聚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十三章 獵虎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打壓第四百零一章 激將第四百七十八章 東海艦隊第四十一章 比武奪將第五十章 大雪第五十五章 連環計(上)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六十四章 天威第一百二十四章 豐年第三百四十章 少犯錯第四百三十八章 遠見第四十九章 袁紹的目的第一百七十三章 共謀袁紹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疑第一百五十五章 見面第二百八十章 決戰
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五十五章 首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莫名煩躁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順的請求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議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年輕氣盛第四十五章 世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施離間郭太伏法第二百八十四章 審配論道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一百二十一章 薦師第五十二章 冷暖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心第一百零六章 要兵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七十七章 新環境第二章 人盡其用第三十八章 疑惑第六十五章 新下軍校尉第三百六十五章 司馬懿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七十章 得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議封王第七十四章 知音難覓第八十四章 結怨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三百九十五章 綢繆第五章 人心險惡第三十五章 論胡第一百四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收第三百九十二章 故里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十五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一百二十四章 命格第三百四十章 少犯錯第四百四十八章 連弩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六十四章 團聚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第三百四十九章 荊州易主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定要冷靜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別第二十七章 困難第六十三章 後顧之憂第二百四十章 藏鋒於內,出必見血第五十三章 潰敗之後第二十六章 不平凡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五章 人心險惡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兵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二百六十一章 震驚莫名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第四百四十六章 陳默穩坐中軍第六十三章 困難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心無盡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攻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第八十章 女人第八十九章 謀破長安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八十四章 結怨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第五十一章 曲陽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一百八十一章 自掘泔水第三百七十五章 仲達來投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二十七章 特殊人才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六十四章 團聚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十三章 獵虎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打壓第四百零一章 激將第四百七十八章 東海艦隊第四十一章 比武奪將第五十章 大雪第五十五章 連環計(上)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六十四章 天威第一百二十四章 豐年第三百四十章 少犯錯第四百三十八章 遠見第四十九章 袁紹的目的第一百七十三章 共謀袁紹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疑第一百五十五章 見面第二百八十章 決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川县| 白沙| 克东县| 南木林县| 若尔盖县| 界首市| 平乡县| 东兰县| 喀喇沁旗| 江孜县| 巨鹿县| 浦县| 定南县| 庄浪县| 射阳县| 辉南县| 清远市| 清水县| 大同县| 沈丘县| 西吉县| 龙海市| 三台县| 曲麻莱县| 综艺| 海城市| 凤阳县| 磴口县| 肇东市| 仁化县| 通化县| 麦盖提县| 麻阳| 吴忠市| 阳新县| 嘉兴市| 南阳市| 同江市| 尼玛县| 永平县| 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