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七十章 江東論戰(zhàn)

柴桑,周瑜自孫權(quán)大營中出來時,面色有些陰翳。

“公瑾!慢走!”魯肅從身後追上來,叫住周瑜道:“公瑾,主公如今猶豫,也是因那陳默勢大,荊州大戰(zhàn)方勝,此時若不能遏制陳默氣焰,等他吞併蜀中之後,我軍焉能獨存?”

“此理我亦知曉,但東海水師絕對存在!”周瑜看向魯肅皺眉道:“此戰(zhàn)我軍水陸大軍齊至,能否攻取荊襄且不提,但若那東海水師自後方殺到,吳會之地必失,到那時,恐怕我軍亦要步上劉備後塵了!”

“公瑾,你如何確定明軍真有什麼東海水師?我軍已多次派人去往東海乃至渤海一帶探查,卻未見水師蹤影。”魯肅皺眉道,當初周瑜關(guān)注這件事的時候,孫權(quán)也有過擔(dān)心,明裡暗裡派了不少人去查,但所謂東海水師卻從未見到過。

“糧草調(diào)運!”周瑜皺眉道:“雖然無法確定明軍水師在何處,但當初青州一帶卻有大量糧草往來,後來似乎是察覺到我軍查探,該是換了地方,但從當初糧草規(guī)模來看,東海水師至少也在五萬,這些年有無增加尚且不知,但這支水師九成是存在的。”

魯肅聞言眉頭微皺,若換個人來說,魯肅自然是不會相信的,但現(xiàn)在說這話的人是周瑜,他相信周瑜不會無的放矢。

“但我軍在丹陽、曲阿一帶亦有駐軍,明軍就算有水師,成軍不過數(shù)載,如何能與我江東水師相抗?”魯肅寬慰道,陸戰(zhàn)江東或許不及明軍,但若說水上征戰(zhàn),江東自稱第二,這天下也沒人敢稱第一,你要說明軍練了幾年水軍就能跟江東在江面之上爭雄,不但魯肅不信,孫權(quán)估計也是這樣想的。

“陳默從不會打沒把握之仗? 此番我軍主動尋釁,陳默必會以守爲主? 他的水師或許不及我軍主力精銳,但留在各郡的都是郡縣之兵,真遇上明軍水師南下? 恐怕……”說到最後,周瑜嘆了口氣。

“如今滿朝文武都不願意打這一仗? 主公如今力排衆(zhòng)議集結(jié)重兵,公瑾便是有這些顧慮? 也該私下與主公說纔是? 何必當衆(zhòng)與主公說這些?”魯肅想了想,覺得周瑜所言也並非沒有道理,只是平日裡周瑜是很注意這些問題的,怎這一次卻一反常態(tài)?

“我如何不知?但主公性格雖然寬宏,但一旦拿定了主意便少有回頭,此番我也是不得已,纔想聯(lián)合羣臣? 勸主公放棄全力一搏之念,我江東這一仗勝了? 不出數(shù)月? 陳默便能再度召集二十萬大軍? 但若是敗了? 我江東便會元氣大傷,不說被那陳默趁機掃平? 但未來數(shù)年之內(nèi)? 我們就只能看著那陳默一步步吞併蜀地? 虎視江東了,如今能擋住? 但若再過數(shù)年可就未必能夠擋住明軍渡江了。”周瑜嘆道。

沒錯,現(xiàn)在的周瑜有些焦慮,自江陵失陷的消息傳來之後,周瑜就一直陷入這種焦慮當中,眼下江東還能擋陳默渡江,但周瑜不保證五年後、十年後都能擋住,如今的陳默勢力太過龐大,而且對各地的治理來看,中原在陳默的各種分化打擊之下,也已經(jīng)徹底被陳默所收復(fù),相比於江東而言,現(xiàn)在的陳默已是難以撼動的龐然大物,此番出征,除了跟陳默決戰(zhàn)之外,也是希望幫劉備一把,讓劉備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謀劃蜀地,只要劉備佔據(jù)了蜀地,江東與巴蜀聯(lián)手,還能與明軍抗衡一二,若只剩下江東或是劉備,那這天下大勢就是定局了!

陳默從關(guān)中開始就注重民生修養(yǎng),初期雖然困難,但越往後越順,正是有關(guān)中基業(yè),陳默無論在打袁紹還是跟曹操奪中原的過程中,都展現(xiàn)出極強的後勁兒,現(xiàn)在的陳默,周瑜估計這種二十萬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哪怕打上三五年,都不會傷到陳默根基,但江東可耗不起,所以此番跟陳默出手,周瑜才建議留下部分兵馬防備陳默兩面夾擊。

唉~

周瑜嘆了口氣,徑直離開了。

魯肅看著周瑜的背影,回味著周瑜此前說的話,這長江便是阻擋陳默最後的屏障,周瑜的做法未必就是對的,面對陳默,以江東如今的家底,若不傾盡全力,恐怕連跟陳默鬥一鬥的資格都沒有,但在結(jié)果出來之前,誰又能說錯?

說到底,還是他們已經(jīng)錯失了跟陳默叫板的最佳時機,劉備和孫權(quán)這幾年也都各自相互算計,互相拖拽,才使雙方都沒能得蜀地,這麼看來,當年還不如讓劉琮繼任楚王之位。

龍困淺灘吶!江東和荊州這麼小的地方,卻困住了兩條真龍。

回到大堂中,激烈的討論還在繼續(xù),江東一衆(zhòng)謀臣各抒己見,對於此番主動尋釁明軍,張昭也好,虞翻也罷,對於此舉都覺得孫權(quán)不太理智,人家都沒來惹你,你卻主動跑去招惹人家,這不是嫌命長嗎?

但這些人難道真的不知道,就算陳默現(xiàn)在不來打,等人家休養(yǎng)一段時間之後,再度打來攻勢將會更加猛烈。

或許不是不知道,而是這裡不少人已經(jīng)開始爲自己謀求後路了吧?

想著這些,魯肅嘆了口氣,局勢如此,或許這些人擔(dān)心的根本不是江東朝廷的滅亡,而是自己能借此機會爲自己謀得怎樣的好處吧。

“噓噓~”正想著這些,魯肅耳畔傳來一聲輕微的哨響,扭頭看去,正看到孫權(quán)背後的後堂門口,探出一顆腦袋,朝著他勾了勾手指。

魯肅看了眼爭得面紅耳赤的江東羣臣,想了想還是站起身來去了後堂。

“郡主,有何事?”魯肅來到對方面前,苦笑道。

“我聽說又要打仗了?”來者便是孫權(quán)的妹妹,江東小郡主孫尚香。

“跟你有何關(guān)係?”魯肅有些無語,這位江東小郡主,樣貌那是沒的說,但卻不好女紅好刀劍,性格……不能算差,但跟大多數(shù)人認知中的賢淑女性相差較大,如今都年過二十了,卻依舊沒人願意娶,真是……魯肅、周瑜這些人都替她著急。

作爲孫權(quán)心腹,魯肅對於這位小郡主倒不會有多畏懼,只是一看她這般打聽,就有些頭疼。

“陳默?”孫尚香目光一亮道。

“嗯……嗯?你想做什麼?”魯肅點了點頭,隨即一臉警惕的看著她道:“莫要亂來,你那些伎倆,在這等人物面前沒用,不對,不準隨便亂跑,要打仗了,如今各處渡口已經(jīng)封鎖,切莫亂跑。”

“放心~”孫尚香一臉乖巧的點點頭:“不會亂來的。”

“那你還是亂來吧。”魯肅伸手扶額:“我已跟主公商議,將你許配給陸家,陸家是好不容易纔答應(yīng)的,你可切莫再把人給嚇跑了。”

孫尚香聞言臉色有些黑,本姑娘嫁人,還要求著他娶了!?

“正在議事呢,莫要讓其他人看到,名聲!”魯肅揮了揮手,示意孫尚香哪涼快待哪去,轉(zhuǎn)身重新回到正堂,繼續(xù)看這幫人扯皮。

心中卻在思索著一會兒如何跟孫權(quán)說事兒,周瑜的擔(dān)心不是沒有道理,他相信周瑜的判斷,既然周瑜說明軍那邊有水師,那便一定有。

一羣大臣爭論了半天也沒爭論出個結(jié)果來,最終不歡而散。

直到衆(zhòng)人都離開,孫權(quán)才一臉頭疼的揉著自己的太陽穴,看著魯肅道:“子敬,公瑾如何說?”

“主公都知道了?”魯肅跪坐在孫權(quán)下手的位置,笑問道。

“公瑾很少如此說話,此時這般說,多半是真急了。”孫權(quán)點點頭道。

“主公英明。”魯肅笑呵呵的道:“公瑾確定明軍有水師存在,至少也是七萬水軍,不管戰(zhàn)力如何,一旦我軍將全部精銳調(diào)集江夏與明軍相爭,這支水軍無論從何處出來,都能給我軍後方造成極大困擾,公瑾也是擔(dān)心我軍沒有準備之下,後方被明軍所迫,因此方纔言辭才激烈了些。”

“我如何不知?”孫權(quán)點點頭道:“然眼下情形子敬也看到了,若不能打一場勝仗,這江東人心,恐怕就要先渡江了!”

雖然現(xiàn)在大家只是說戰(zhàn)與不戰(zhàn)的問題,但有多少人其實已經(jīng)動了投降的心思?魯肅都不敢想,說到底,這些江東百官都是爲了自身利益考量,又有幾人在乎未來孫權(quán)會如何?

“那後方之事……”魯肅看著孫權(quán)詢問道。

“吾已命賀齊、全琮負責(zé)駐守曲阿、丹陽,兵馬也是用來鎮(zhèn)壓山越之兵,也算得上精銳,還有一部分歸降的山越兵馬,足有五萬之衆(zhòng),有這些兵馬在,就算真有明軍水師,也足以應(yīng)付吧?”孫權(quán)有些不確定的道。

“只是守住江東的話,應(yīng)該夠了。”魯肅點點頭,五萬精兵,藉助地勢,擋住明軍水師應(yīng)該是夠了。

“至於荊州之戰(zhàn),還需勞煩公瑾。”孫權(quán)嘆道,其實這一仗他是想親自指揮的,但也知道面對陳默這樣的對手,他這個從未上過戰(zhàn)場的人,恐怕未必能敵,所以還是將指揮權(quán)交給周瑜來。

“主公英明!”

第七章 太史慈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心無盡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zhàn)紀靈第八章 結(jié)交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zhàn)紀靈第三十章 婚禮趣事第四百一十六章 還朝第一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十九章 教授第一百九十三章 謀天子第二十一章 洛陽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八十章 女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明主的條件第四百七十三章 雨幕來客第二百八十四章 審配論道第一百零六章 要兵第九十九章 再度反目第六十章 獲罪第十八章 進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別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郎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yōu)勢第三百零三章 忠魂難安第四百二十六章 端倪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突破口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guān)下第五十一章 將來的可能第九十二章 李儒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二百六十四章 真定第一百三十一章 刺殺第一百四十四章 年輕氣盛第五十五章 出路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七十二章 晚輩第一百零四章 戰(zhàn)後那些事兒第二百九十八章 劉毅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七十五章 去留第四百六十四章 當陽第十五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二百八十三章 突破口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七十七章 新環(huán)境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zhàn)起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一百四十八章 社稷重器第一百一十七章 族人第三百九十章 破門第四百六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一百零四章 戰(zhàn)後那些事兒第二百四十章 藏鋒於內(nèi),出必見血第一百九十四章 暗濤第八十四章 禍起第四百七十九章 強攻建業(yè)第四十三章 鬧劇落幕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一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一百五十四章 壞消息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順的請求第四百零九章 天下暫安第二十六章 不平凡第三十八章 宮中來人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一百四十章 陰招第三百九十五章 綢繆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xiāng)第一章 新的開始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一百八十五章 自作孽第三百九十五章 綢繆第四十二章 兒戲第三百九十五章 綢繆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fēng)貌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之憂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二百六十二章 弱者的無奈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四百七十七章 與周瑜的初次交鋒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lián)盟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三百九十二章 故里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七十九章 氣運大增第一百零五章 初見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
第七章 太史慈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心無盡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zhàn)紀靈第八章 結(jié)交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zhàn)紀靈第三十章 婚禮趣事第四百一十六章 還朝第一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十九章 教授第一百九十三章 謀天子第二十一章 洛陽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八十章 女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明主的條件第四百七十三章 雨幕來客第二百八十四章 審配論道第一百零六章 要兵第九十九章 再度反目第六十章 獲罪第十八章 進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別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郎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yōu)勢第三百零三章 忠魂難安第四百二十六章 端倪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突破口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guān)下第五十一章 將來的可能第九十二章 李儒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二百六十四章 真定第一百三十一章 刺殺第一百四十四章 年輕氣盛第五十五章 出路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七十二章 晚輩第一百零四章 戰(zhàn)後那些事兒第二百九十八章 劉毅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七十五章 去留第四百六十四章 當陽第十五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二百八十三章 突破口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七十七章 新環(huán)境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zhàn)起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一百四十八章 社稷重器第一百一十七章 族人第三百九十章 破門第四百六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一百零四章 戰(zhàn)後那些事兒第二百四十章 藏鋒於內(nèi),出必見血第一百九十四章 暗濤第八十四章 禍起第四百七十九章 強攻建業(yè)第四十三章 鬧劇落幕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一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一百五十四章 壞消息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順的請求第四百零九章 天下暫安第二十六章 不平凡第三十八章 宮中來人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一百四十章 陰招第三百九十五章 綢繆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xiāng)第一章 新的開始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一百八十五章 自作孽第三百九十五章 綢繆第四十二章 兒戲第三百九十五章 綢繆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fēng)貌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之憂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二百六十二章 弱者的無奈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四百七十七章 與周瑜的初次交鋒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lián)盟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三百九十二章 故里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七十九章 氣運大增第一百零五章 初見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安市| 临猗县| 杨浦区| 通山县| 苏尼特右旗| 延寿县| 红河县| 大安市| 三原县| 驻马店市| 平潭县| 长子县| 进贤县| 钦州市| 富平县| 靖边县| 错那县| 达日县| 运城市| 通道| 稷山县| 岳普湖县| 融水| 承德市| 铁力市| 静安区| 孟村| 平南县| 四会市| 万年县| 五莲县| 龙海市| 白河县| 北海市| 开化县| 永昌县| 新建县| 安图县| 金堂县| 瓦房店市| 定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