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六十八章 落幕

頑抗的守軍已經盡數被殺,關張典馬四將的交手顯然一時間分不出勝負,陳默在一衆親衛的簇擁下,大步走進衙署,找到已經被圍困的諸葛亮,因爲此前陳默有過交代,所以諸葛亮並未被殺,只是此刻精神明顯有些萎靡。

“長陵侯,這一仗是你勝了。”諸葛亮看到陳默,嘴角泛起苦澀的笑容。

“不論從哪方面,孤都沒有敗的道理。”陳默點點頭,看著諸葛亮道:“同樣的話,孤不會說第二次。”

諸葛亮微微一笑:“亮受吾主三顧之恩,如今既不能報吾主之恩,也不願茍活於世!”

“很好,既然不願降的話,那便去匠作營吧,把你胸中所學的匠藝拿出來,也算是惠及天下百姓。”陳默點點頭,也沒強迫。

“呃……”諸葛亮有些無語的看著陳默,自己說的難道還不夠清楚嗎?

“你不願降,我尊重你的決定,不降便不降,但這並不妨礙你將那些機關數術之學交出,你有才,而且才學很高,但於孤而言,也並非非要不可,你不願輔佐於孤,孤也尊重你的決意,但這場戰爭被你連累的無辜百姓,你總得給他們一個交代,不入朝,但入匠作營,去研究一些於民生有益的器物,這個也不算投降吧?人這輩子活在這世上,學得一身藝業? 也總該留下些於國於民有益的東西,戰爭對民生沒有任何益處? 你留下的只有這江陵澤國,襄樊廢墟,還有那數以萬計的亡魂? 孤想,要保全名節? 也未必就要以死明志,那樣很蠢。”陳默看著諸葛亮認真道。

“長陵侯以此等言語? 想必說降過不少人吧?”諸葛亮看著陳默? 嘆息道。

“並非說降,這是最好的辦法,我大漢人才,不該都死在自家內耗之上,大漢之外的天地,孔明可曾見過?”陳默微笑道:“孤不求天下人才盡入我麾下,但求我大漢天下? 有識之士能夠真正死得其所。”

諸葛亮默默地點點頭,算是答應了陳默的要求? 沒人會真的想死? 也沒人會願意一身所學尚未展露便身死魂滅? 諸葛亮自然也不願意? 雖然做個匠人並非他所願,但總比投降要好。

不過貌似這個選擇是陳默故意拋出來的……

諸葛亮看了陳默一眼? 雖然看穿了陳默的意圖和手段? 但似乎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命人將諸葛亮帶下去安置? 陳默來到衙署外時,典韋的對手已經換成了張飛? 關羽再跟馬超交手,四人身邊,周圍的將士已經退開一大圈。

但見場中,馬超身邊刀芒扇動,刀刀不離馬超要害,馬超長槍卻是不時自那重重刀芒中竄出,直奔關羽周身要害,兇險無比,但凡有一招落實,不死也是重傷。

另一邊,典韋一對鐵戟掄開,雖然不及丈八蛇矛長,但在這巷戰中,反而是典韋的雙戟佔了優勢,大戟掄開,典韋已經從馬背上跳下來,不時的竄過去,想要斬斷馬腿,將張飛逼得不得不保馬兒,急得哇哇怒吼:“醜鬼,若有本事,上馬來戰!”

“你若有本事,何不下來?”典韋罵道:“就你這長相,也好意思說他人醜,你莫不是自生下來便沒見過銅鏡?就算沒見過,總該喝過水,撒過尿吧,但凡你這對招子有點兒用,也不至於說出這等話來!”

相比於關羽和馬超的戰鬥而言,這兩人那可不只是戰鬥,邊打邊罵,張飛雖然惱怒,但卻沒有下馬,丈八蛇矛這種兵器若到地上來用可使不出該有的威力來,不覺間,陳默站在這邊已經看雙方鬥了數十合,再這般打下去,天黑了也未必能夠分出勝負。

陳默看向兩人,深吸一口氣,朗聲道:“兩位,孔明已然伏誅,爾等敗亡已定,何不早降?留有用之身報效國家!”

“呸~”張飛唾罵一聲道:“陳默小兒,若有能耐,便來與三爺大戰三百回合,休要聒噪。”

說話間,關羽突然虛晃一刀,劈向馬超,馬超連忙閃避,關羽卻策馬而出,直奔陳默殺來,冰冷的殺機向四周蔓延,牢牢地將陳默鎖定。

陳默目光一凝,伸手在腰間一抹。

“大膽!”陳默身邊,徐晃、張郃二將搶出,槍斧並舉,擋住關羽那突如其來的雷霆一刀,同時陳默也順手打出一枚飛刀,正中關羽咽喉。

“嗬~”關羽細目陡然圓睜,死死地盯著陳默,馬兒前衝幾步,被陳默身邊的親衛出槍刺倒,關羽魁梧的身軀也轟然倒地。

“二哥!”張飛見狀,頓時發狂了,一聲怒吼,哪怕陳默隔著二十多步都感覺耳膜震顫,有剎那的失神,張飛卻是不顧一切的撲向陳默。

“放箭!”陳默皺了皺眉,喝令道。

早已準備好的弩手迅速衝到陳默身前,對著張飛便是一通亂箭射去,這麼近的距離,張飛武藝再高也難擋住這麼多亂箭,頃刻間便被射成了刺蝟,戰馬慘叫一聲栽倒在地。

“吼~”生命的最後一刻,張飛將手中的蛇矛朝著陳默甩出,卻已經失去了力道,被張郃一槍挑開。

“可惜了!”陳默看著兩人的屍體,搖了搖頭道:“爲此二人打一副棺槨,將他們合葬在一處吧。”

當年劉備也跟陳默說過兄弟三人之間的感情,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如今這二人已經做到,卻不知劉備是否也願意同死?

“喏!”張郃答應一聲,命人將二人屍體收斂,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多了,城外的水一時半會兒也退不了,陳默開始安排人馬巡城,將趁機作亂之人斬殺,張榜安民,同時派人乘坐小舟出江陵,去通知張遼,大軍可以渡江去接手江夏了。

至於荊南,陳默暫時不準備收,很容易被江東截斷,暫時就拿荊南來換江夏,此番南征荊襄,至此也算告一段落,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蜀地之爭,劉備後路已斷,他現在只有權力攻蜀,陳默準備從荊州這邊往進打,讓劉備兩面受敵,同時讓人將荊州戰報傳到蜀地,也給劉璋一些壓力,荊州已下,劉璋這邊就算降了劉備,面對的也是明軍兩面夾擊,何去何從,他相信劉璋會有明智的選擇。

三日後,江陵四周大水漸漸消退,陳默留下徐晃駐守江陵,至於江夏戰事,自有張遼主持,陳默並未去管,命張郃集結一部向蜀中進兵,陳默則率部返回襄陽。

“也是那劉備要的太多,若非如此,我軍想要攻破荊襄,卻也沒有這般容易。”荀攸跟陳默坐在一起,笑著對陳默道。

“但他若不取川蜀,最終也是這個結局,只是更慢一些而已。”陳默點頭笑道,他不否認,如果當時襄樊這裡有更多的精銳駐紮,陳默不可能這麼順利攻破襄樊,江東雖有援軍,但畢竟是來支援的,不可能用死力來幫劉備,那黎丘大營,根本就有些多餘,若都在襄樊城中,陳默怎麼可能那麼容易就攻進去?

“如今天下大勢已定,攸恭賀王上,江山一統指日可待。”荀攸微笑著對陳默道。

“希望能快些結束吧。”陳默點點頭,自中平末年開始算起,至今已有三十個年頭,天下也亂了三十個年頭,雖說陳默這些年極力促進生產,發展民生,但終究是亂世,百姓因戰亂而流離失所者,太多了,若能有一個穩定的內部環境,陳默有信心讓這天下進入到真正的盛世!

荊州之戰雖然江夏那邊,江東還在跟張遼抗衡,但劉備在荊州的勢力隨著關羽、張飛的戰死,諸葛亮不知所蹤,已經徹底被剔除出去了。

當劉備得知荊州失陷的消息時,距離江陵之戰已經過去半月,當得知關羽、張飛戰死時,劉備眼前一黑,在衆人的驚呼聲中,吐血暈厥。

“主公!”陳到、陳宮等人連忙將劉備扶住,七手八腳的將劉備放到榻上,又找軍中醫匠幫劉備診治一番之後,這纔將劉備弄醒。

“主公,人死不能復生,還請主公莫要太過憂傷。”陳到看著劉備無神的雙目,不忍道。

劉備這般表現,是爲兩位兄弟嗎?

自然是有的,畢竟從黃巾之亂開始,兄弟三人吃則同席,住則同榻,轉眼間已是三十多個年頭,要說一點感情都沒有,純粹利用,那是不可能的,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但也並非全部,諸葛亮的不知所蹤,荊州的失陷,也代表著劉備後路徹底被斷,雖說如今佔據了蜀地不少郡縣,但劉備麾下,卻是以荊州軍爲主,如今荊州陷落,這些荊州軍是否還願意爲劉備征戰?這是個問題。

而且就算能,如今武義已經率領大軍進駐綿竹關,與劉璋已經結成了同盟,劉備如今雖有不少東州士相助,但現在的他可是腹背受敵,陳默得人馬,不知何時就從後方殺來了,此刻的他已然身陷絕境,還如何與陳默相鬥,一點希望都看不到,這纔是讓劉備絕望的地方……

第三百九十章 破門第一百八十一章 自掘泔水第一百四十八章 社稷重器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敗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四百二十六章 端倪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二百零五章 劉備的出路第四百四十三章 江東議戰第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露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四百二十九章 封王第四百六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二十九章 酒後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一百七十七章 高順戰顏良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九章 學藝第二百一十七章 生變故陳曹起兵,壽數盡本初託孤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點兒狠第十四章 膽氣第四百零四章 動念第七十一章 冷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一百六十六章 過猶不及第四百二十五章 獻策第四百六十四章 當陽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三百三十四章 勢壓天子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二百零五章 劉備的出路第四百二十七章 藉機發難第四百八十一章 議降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別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順的請求第四十七章 求存第二十二章 蒲桃第六章 勾心第八十六章 何進之死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鼓作氣第三百三十三章 曹孟德決意出兵第四百七十四章 招募?第二百五十七章 命第一百一十七章 族人第九十八章 朝見天子第八十七章 洛陽亂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第三百七十三章 明主的條件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四百五十六章 蜀地之爭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四百一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二十七章 春暖閣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三百五十五章 何苦來哉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崩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四百章 曹操的奇兵第三十章 大人物第三百九十三章 故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第九十五章 攪局者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第七十九章 氣運大增第八十二章 博弈第一百章 分道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九十一章 激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仲達來投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六十六章 長安破第六十五章 滅門第四十八章 薦才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的第一百六十六章 過猶不及
第三百九十章 破門第一百八十一章 自掘泔水第一百四十八章 社稷重器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敗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四百二十六章 端倪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二百零五章 劉備的出路第四百四十三章 江東議戰第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露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四百二十九章 封王第四百六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二十九章 酒後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一百七十七章 高順戰顏良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九章 學藝第二百一十七章 生變故陳曹起兵,壽數盡本初託孤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點兒狠第十四章 膽氣第四百零四章 動念第七十一章 冷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一百六十六章 過猶不及第四百二十五章 獻策第四百六十四章 當陽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三百三十四章 勢壓天子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二百零五章 劉備的出路第四百二十七章 藉機發難第四百八十一章 議降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別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順的請求第四十七章 求存第二十二章 蒲桃第六章 勾心第八十六章 何進之死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鼓作氣第三百三十三章 曹孟德決意出兵第四百七十四章 招募?第二百五十七章 命第一百一十七章 族人第九十八章 朝見天子第八十七章 洛陽亂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第三百七十三章 明主的條件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四百五十六章 蜀地之爭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四百一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二十七章 春暖閣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三百五十五章 何苦來哉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崩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四百章 曹操的奇兵第三十章 大人物第三百九十三章 故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第九十五章 攪局者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第七十九章 氣運大增第八十二章 博弈第一百章 分道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九十一章 激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仲達來投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六十六章 長安破第六十五章 滅門第四十八章 薦才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的第一百六十六章 過猶不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南县| 九龙城区| 甘孜县| 万盛区| 桐庐县| 汉寿县| 卓尼县| 五峰| 三都| 临江市| 井冈山市| 苍溪县| 济南市| 进贤县| 西峡县| 舟山市| 保定市| 宿迁市| 舟曲县| 邢台县| 邻水| 高台县| 新丰县| 克东县| 望谟县| 南江县| 武强县| 阜康市| 南乐县| 习水县| 云林县| 邯郸县| 稷山县| 宿迁市| 静安区| 岱山县| 永春县| 和田县| 兖州市| 遂平县| 迭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