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zhuǎn)攻

樊城出戰(zhàn),雙方出戰(zhàn)的兵馬都不算多,陳默在試探樊城的城防,而諸葛亮也想借此機(jī)會將對樊城這邊威脅最大的騎兵一股腦端掉。

騎兵雖然不能攻城,但樊城想要守住,江東軍這邊的力量是必須藉助的,而騎兵的存在對江東軍的威脅極大,所以諸葛亮想要藉此機(jī)會將騎兵重創(chuàng),所以不惜出兵相誘,但陳默也是精於算計之人,諸葛亮不惜以將士相誘,城頭弩砲引而不發(fā),他自然看得出來,是以派了一支普通騎兵試探,果然將對方弩砲的真實威力給誘發(fā),而後引誘對方追擊時,馬超以一千騎兵出陣,不但擊潰諸葛亮的連弩兵,更搶來了幾架連弩,這場試探雙方都未盡全力,但也大概能夠看出對方的一些優(yōu)劣。

那連弩雖然好用,但更換弩箭太過費(fèi)時,只要找準(zhǔn)機(jī)會,騎兵對弩兵的剋制相當(dāng)明顯,但以陳默這段時日對諸葛亮的觀察,經(jīng)此一戰(zhàn)之後,諸葛亮恐怕會對弩兵進(jìn)行改進(jìn),下次交手是什麼情況,陳默有幾個猜想,但具體如何,還得等到真正交手的時候才能知道。

明軍大營裡,陳默雙手抱著這弩弓,比尋常弩弓更笨重一些,普通人恐怕抱著都有些吃力,這種弩弓最好還是得兩人操作。

研究片刻後,陳默從弩弓中打開一個機(jī)括,彈出來的弩匣讓陳默有些驚訝,這弩箭還能這般添裝?

“此物構(gòu)思之巧妙,實在叫人匪夷所思,那諸葛亮當(dāng)真是奇人也。”陳默仔細(xì)研究了一陣之後,將那弩匣交給一旁的荀攸笑道。

“今日臣觀望襄樊,發(fā)現(xiàn)這樊城雖然堅固,但相比襄陽還是少了些許底蘊(yùn),但若想攻破極難,除了江東近在咫尺的支援之外,最要緊的,便是這連接襄樊的浮橋,臣此前看過,這浮橋看似簡單,但實則連通兩城,我軍無論攻襄陽還是進(jìn)攻樊城,都是在與兩城之兵作戰(zhàn),若能將襄陽之兵牽制還好,但襄陽城外有大量防禦營砦,都是易守難攻,更有大批陷阱,想要攻到襄陽城下極難,但若能破此浮橋,則樊城雖有江東支援,但這些江東兵馬終究不在城中,加上江左地勢相對開闊,更易攻克。”荀攸一邊把玩著那弩弓,一邊說道。

“不過是一座浮橋,末將這便帶人燒了他!”一旁的典韋聞言不屑道,一座浮橋而已,有什麼大不了的。

“總覺得這浮橋不會這般簡單。”陳默思索道,諸葛亮以江心銅柱鐵索攔江,如今看來就是爲(wèi)了保護(hù)這浮橋不被輕易毀壞,如今上游的船隻被鐵索阻攔,難以下來,要毀浮橋,只能讓人強(qiáng)衝浮橋,但浮橋若走陸路,都在兩面城牆的射程之內(nèi),這得拿命去拼吶。

“王上,有何玄機(jī),一試便知。”徐晃笑道:“末將願意前去一試。”

陳默點點頭道:“當(dāng)小心城頭弩砲。”

“喏!”

當(dāng)夜,陳默親自來到樊城外觀戰(zhàn),漆黑的夜色下,顯然成了最好的保護(hù)色,但陳默卻在城頭處發(fā)現(xiàn)幾面銅鏡,那幾面銅鏡將火把的光線照在城下,在城下形成一片片光團(tuán),而且那銅鏡似乎有人操縱,方位也並非固定不變,而是不時移動方位。

“你說這諸葛孔明究竟是墨家還是儒家?”陳默有些無語的看著這一幕,從跟諸葛亮交戰(zhàn)以來,諸葛亮對各種器物的運(yùn)用手段可說是層出不窮,又精通奇門八陣,儒家典故也是了熟於胸,真不知道這個人究竟算是哪家學(xué)派的弟子。

身旁的荀攸聞言笑道:“聽聞諸葛亮師從水鏡先生,此人乃當(dāng)世奇人,精通道學(xué)、奇門、兵法、經(jīng)學(xué),卻未聽說此人善這些,諸葛孔明懂這些,大概是從旁人之處所得。”

水鏡先生的名頭陳默自然是聽過的,當(dāng)年呂布治理南陽因爲(wèi)身邊無人可用,曾打過水鏡先生和龐德公的主意,但兩人提前知曉,先一步逃走,而陳默知道這兩人則更早一些,早年蔡邕曾與他談過天下名士,蔡邕作爲(wèi)當(dāng)世大儒,平日裡雖然平易近人,但實則能入他眼者不多,而水鏡先生正是其中之一。

兩人交談間,徐晃已經(jīng)親自帶著一隊人馬摸到樊城之下,那些銅鏡反射出來的光雖然能照亮一片地方,但相應(yīng)的那照不到的地方會更加難以察覺,加上銅鏡轉(zhuǎn)動的速度並不算快,徐晃帶著的人可以輕易避開。

“只可惜,此法用在此處有些無用。”陳默遠(yuǎn)遠(yuǎn)地看著這一幕,搖頭笑道。

荀攸點點頭,正想說什麼,卻聽寂靜的夜色下,突然傳來一連串清脆的聲響,卻是敵軍在浮橋這邊設(shè)了機(jī)關(guān),一旦觸碰,立刻便會觸發(fā)機(jī)關(guān),引起大片聲響。

陳默和荀攸面色一變,連忙看去,正看到城頭上銅鏡移動的速度快起來,很快便鎖定到徐晃等人,大量荊州軍出現(xiàn)在城頭,朝著城下放箭,還有弩砲開始往城下調(diào)試,一時間,但見萬箭齊發(fā),砲石齊下,前去毀橋的將士不少人便倒在箭雨之下,徐晃機(jī)警,第一時間滾入江水中,才逃過一劫,但隨他前去毀橋的百餘將士,最終生還的,除了徐晃之外卻只有三人。

“末將無能,請王上降罪!”徐晃帶著滿身狼狽回到大營,跪倒在陳默身邊道。

“公明快快起來!”陳默連忙上前將徐晃扶起,上下打量,發(fā)現(xiàn)徐晃無事之後才鬆了口氣,讓人快給虛幻換身乾淨(jìng)的衣物,良久之後,待徐晃重新歸來之後,陳默纔對著徐晃搖頭道:“人沒事就好,這等機(jī)關(guān),又是夜間,換誰都難以察覺,公明切莫因此自責(zé)。”

徐晃聞言,自是感激涕零,一番拜謝之後,方纔站回自己的位置。

牽召皺眉道:“諸葛亮準(zhǔn)備頗爲(wèi)充分,我軍如今想要毀掉浮橋,便只有破壞那江心鐵索,乘坐舟船順流而下撞毀那浮橋才行。”

衆(zhòng)將覺得有理,紛紛點頭,陳默卻是覺得恐怕就算毀掉江心銅柱想要毀掉浮橋也不簡單,諸葛亮這等人,恐怕會將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做到極致,只是這個極致到了何等地步尚未可知。

敲了敲桌案,陳默笑道:“這浮橋固然關(guān)鍵,但諸葛亮縱然算計精緻,有一處地方,他定然沒有算到。”

“哦?”衆(zhòng)將聞言疑惑,不知陳默所言爲(wèi)何處,在所有人看來,無論江心銅柱鐵索橫江,還是這襄樊之間的浮橋亦或是襄陽城外那層層疊疊的工事,幾乎將整個襄樊都算計進(jìn)去,而樊城的弩砲之猛烈,今日騎兵已經(jīng)親身經(jīng)歷過,想要攻破樊城可不容易,沒有相應(yīng)的壓制,明軍就算衝到城下,士氣怕也被打沒了,這根本就沒有破綻,卻不知道陳默所言諸葛亮沒有算到之處又是何地?

“不知王上所言爲(wèi)何地?”荀攸笑問道。

“黎丘!”陳默點了點地圖,看向衆(zhòng)人道:“襄樊防禦雖然嚴(yán)密,但兵力不多,而江東兵力雖然足夠,黎丘地勢也險要,但卻遠(yuǎn)不及襄陽這般。”

衆(zhòng)將聞言恍然,黎丘畢竟是江東臨時選中的屯兵之所,若能攻破黎丘,襄樊雖然堅固,但沒了江東軍,也就成了一座孤城,他們可以從容將襄樊四面圍困,以襄樊的兵力,就算是拿人命來添也能將襄樊添平了。

陳默自然不會拿人命去添平襄陽,但只要將襄樊困住,斷水不行,但絕糧可以,到時候如果劉備被破回援,則沿途阻擊,若劉備不回援,則襄樊就會被一點點困死。

而且就戰(zhàn)略來說,他們攻江東,諸葛亮幫是不幫?江東兵馬畢竟是前來幫助荊州的,如今卻成了陳默主要攻擊對象,諸葛亮若是不幫,江東衆(zhòng)將心中必生嫌隙,若是幫,卻可以順勢吞掉襄陽援軍,進(jìn)一步虛弱襄樊的防守力量。

荀攸微笑道:“王上深謀遠(yuǎn)慮,臣不及也。”

“莫要說這些客套話,公明!”陳默擺了擺手,看向徐晃道。

“末將在!”徐晃連忙上前一步,躬身道。

“你領(lǐng)三萬兵馬,以張繡、牽召爲(wèi)副將,明日開始,轉(zhuǎn)攻黎丘!”陳默肅容道。

“末將領(lǐng)命!”徐晃連忙答應(yīng)一聲。

“馬超、龐德!”陳默看向一旁的馬超和龐德二人,沉聲道。

“末將在!”馬超和龐德連忙起身。

“你二人各領(lǐng)本部騎兵掠陣,若樊城不出兵援助便罷,但若樊城出兵馳援江東,待其離城,迅速截斷其歸路,將援軍留在城外。”陳默笑道。

“末將領(lǐng)命!”馬超和龐德躬身一禮。

陳默調(diào)整好進(jìn)攻方略之後,命衆(zhòng)人各自散去,好生修整,明日出徵黎丘。

衆(zhòng)將各自拜別陳默後,回營修整。

陳默則帶著荀攸來到江心銅柱之處,遠(yuǎn)遠(yuǎn)看著那江心銅柱,良久之後,陳默才道:“公達(dá),我想將這諸葛亮納爲(wèi)己用,你覺得如何?”

荀攸笑道:“諸葛孔明確爲(wèi)奇才,若能爲(wèi)主公所用,實乃我朝幸事,不過此等人物,恐怕非言語可以說動。”

“那就擊敗生擒他!”陳默咧嘴笑道。

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債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十八章 鄉(xiāng)里第四百一十三章 論戰(zhàn)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zhàn)雲(yún)再起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三百四十章 少犯錯第四百零九章 天下暫安第二百七十章 破局之策第二百四十章 藏鋒於內(nèi),出必見血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jī)第二百五十七章 命第四章 虛實第十六章 鄉(xiāng)情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祥之兆第六十五章 滅門第十一章 倒退第四十章 胡風(fēng)第一百三十四章 呂布治郡第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二十八章 楊奉歸降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十八章 情與法第六十章 發(fā)泄第六十三章 困難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六十九章 晚宴第二百一十八章 謀合縱曹操陳兵第六十章 獲罪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勢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三十一章 攔路第四百八十一章 議降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三十七章 立營第四百二十六章 端倪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解風(fēng)情第九十一章 激戰(zhàn)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第三百二十五章 陳晉入仕第四十九章 黑山軍第十七章 改變第六十七章 州牧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之前第七十九章 氣運(yùn)大增第二百七十七章 不屈意志第八十二章 博弈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師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將之死第二百四十一章 老將折戟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年關(guān)瑣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七十一章 冷第四百零六章 緣,妙不可言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jī)謀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士第三百九十四章 陽謀第四百九十七章 暮年第二百二十四章 言利害三公登門,查局勢陳默退讓第八十二章 博弈第二百零四章 破罐子破摔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歸一第七十四章 知音難覓第一百零一章 得失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相殘,袁譚敗北第二十六章 不平凡第二十一章 洛陽第四百七十七章 與周瑜的初次交鋒第二十七章 困難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zhuǎn)攻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八十四章 禍起第六十三章 後顧之憂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四十章 殺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六章 鄭屠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敗第一百零七章 少年工匠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四百四十八章 連弩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quán)的決定第一百五十三章 心生退意
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債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十八章 鄉(xiāng)里第四百一十三章 論戰(zhàn)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zhàn)雲(yún)再起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三百四十章 少犯錯第四百零九章 天下暫安第二百七十章 破局之策第二百四十章 藏鋒於內(nèi),出必見血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jī)第二百五十七章 命第四章 虛實第十六章 鄉(xiāng)情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祥之兆第六十五章 滅門第十一章 倒退第四十章 胡風(fēng)第一百三十四章 呂布治郡第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二十八章 楊奉歸降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十八章 情與法第六十章 發(fā)泄第六十三章 困難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六十九章 晚宴第二百一十八章 謀合縱曹操陳兵第六十章 獲罪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勢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三十一章 攔路第四百八十一章 議降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三十七章 立營第四百二十六章 端倪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解風(fēng)情第九十一章 激戰(zhàn)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第三百二十五章 陳晉入仕第四十九章 黑山軍第十七章 改變第六十七章 州牧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之前第七十九章 氣運(yùn)大增第二百七十七章 不屈意志第八十二章 博弈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師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將之死第二百四十一章 老將折戟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年關(guān)瑣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七十一章 冷第四百零六章 緣,妙不可言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jī)謀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士第三百九十四章 陽謀第四百九十七章 暮年第二百二十四章 言利害三公登門,查局勢陳默退讓第八十二章 博弈第二百零四章 破罐子破摔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歸一第七十四章 知音難覓第一百零一章 得失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相殘,袁譚敗北第二十六章 不平凡第二十一章 洛陽第四百七十七章 與周瑜的初次交鋒第二十七章 困難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zhuǎn)攻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八十四章 禍起第六十三章 後顧之憂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四十章 殺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六章 鄭屠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敗第一百零七章 少年工匠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四百四十八章 連弩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quán)的決定第一百五十三章 心生退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堂县| 若羌县| 宁强县| 如东县| 阳西县| 澄迈县| 穆棱市| 邹城市| 苍山县| 浠水县| 三穗县| 阳谷县| 盘锦市| 吉木乃县| 平泉县| 旺苍县| 禹州市| 洪洞县| 陇南市| 随州市| 太保市| 商洛市| 大田县| 堆龙德庆县| 昆明市| 泊头市| 南安市| 平舆县| 长武县| 喀什市| 德惠市| 阜平县| 金门县| 海盐县| 浦县| 泸西县| 新泰市| 项城市| 东山县| 淄博市| 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