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三十章 規矩

幷州,雲中,自漢授十年起,呂布就將自己的將軍府遷到幷州了,這些年陳默對邊關四將的限制相對其他地方來說算是比較寬鬆的,在怎麼打上面,有很大的自主權,想要把將軍府安在哪就安在哪,只需向朝廷報備即可,不過朝廷供的糧草是有限的,如果安安穩穩的駐紮在此,那自然是足夠,如果朝廷有出兵命令,會多派發,當朝廷沒有命令但你又想出兵的時候,糧草自己想辦法,不能問州郡要,更不能劫掠百姓,這邊地人口本就少,陳默對這一點管的很嚴。

所以,自己有什麼想法可以,但這出征軍糧的消耗,卻要自己想辦法。

這也是爲何趙雲、太史慈、徐榮、華雄多以守爲主的緣故,就算再有自信,但草原之上地域廣博,在沒有充足後勤糧草支援的情況下,很容易斷糧,最多也只是派些遊騎出去搶些牛羊什麼的,給將士們發發福利。

但放到幷州,那就行不通了,呂布骨子裡有股侵略性,他是把無鞘的利劍,如果放在中原任何一個地方,都可能傷人傷己,但放在邊關,那就是對塞外最大的威懾,而且呂布發現,自己在中原逛了一圈兒回來之後,這些鮮卑人、匈奴人似乎都變蠢了,現在對付起來更加輕鬆,畢竟呂布在中原的對手還是有些的,但放在這塞外,別說武藝這些,就是智謀方面,見慣了諸侯之間勾心鬥角,呂布如果放到諸侯裡面,那自然是玩兒不過,但若放到這裡,塞外胡人單純的像綿羊。

你把一羣羊放到一頭狼面前,就別指望狼不吃羊了,事實上,邊地四大軍團裡,就屬呂布這邊過得最滋潤,不少鮮卑和匈奴部落,都已經養成了年年上貢的好習慣,呂布這邊會留下三成作爲開支,剩下的送到洛陽去。

幷州苦寒?那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反正從呂布被派到這邊後,最近這些年,幷州基本上就沒再出現過胡人南侵這種事情,而且邊貿展開,優先惠及的也是那些上貢的部落,呂布在這方面還是有原則的,只要你交貢了,那就保護你,只要不鬧事,你可以正常來這邊貿易甚至居住,甚至如果被其他部落的人欺負了,呂布還會出手幫忙。

反正按照陳默教給他的一個原則,聽話的不打,只打刺頭,現在草原不少部落已經開始內附,不再尊單于,當然,鮮卑單于前兩年被陳默直接扣在了洛陽,現在草原上爲了單于之位戰火連天,也沒單于可尊了,有時候呂布猜測陳默把人家去告狀的單于直接扣下,大概就是希望出現這種場面。

“仲權啊,丞相如今封王了,你說我們這邊該送什麼賀禮?”雲中,將軍府,頭髮已經半白的呂布有些頭疼,看著陳徵問道。

陳徵有些頭大,你跟人家兒子詢問給人家送什麼禮,真的好嗎?天下之大,能做出這種事來的將軍,大概也就您一個了吧?

糾結了一下之後,陳徵苦笑道:“將軍,這禮物不過是一份心意,我想只要是將軍送的,父王都會高興地。”

“那不行,丞相這些年對我照顧頗多,你看著衆將有哪個會把家眷帶在身邊的?還有我那個倒黴女婿,聽說也快封侯了。”呂布搖了搖頭。

呂布這種人,給人的感覺很彆扭,對他好吧,他排斥,給他高官厚祿,可能會高興一會兒,但之後就慢慢沒感覺了,呂布投了陳默之後,陳默也沒給他怎麼升官,都是正常的變遷,但呂布卻能對陳默死心塌地,爲何?

因爲陳默懂呂布,沒有野心,卻不喜歡被約束,不擅長交際,但卻渴望被人認可,這就是呂布,其實很簡單,而且這種性格的人並不少,但不是所有人都有呂布這種本事,所以官爵只要不過分壓制就行了,沒必要拔的太高,但尊重和自由,這兩樣東西你只要給到了,呂布基本會爲你戰死。

被陳默放到邊關,陳默保證呂布的後方,同時也等於捏住了呂布的命脈,但卻從不在這上面有半分怠慢,讓呂布能夠不必顧及後方,肆意妄爲,而肆意妄爲的方向,卻只能是北邊兒,因爲往南打,呂布一下子就能體驗到沒糧、沒人是什麼感受,給他一個底線,對外隨便折騰,這便是陳默駕馭呂布的方法。

你要換個地方,比如放到中原,那呂布這把劍很可能傷己,就算放到與諸侯交接的地方,對江東、對荊州,因爲地形限制,只考慮不一人都沒多少勝算,甚至還可能折損兵馬,至於蜀地……那更不行,呂布的作戰方式在蜀地根本吃不開,最合適他的就是草原。

事實也證明陳默這個做法是對的,如今呂布滿意了,陳默也沒多操心,草原各部年年上貢,滿足了他們對大漢的敬仰之心,皆大歡喜嗎~

不過現在,呂布有些頭疼,這麼大年紀了,又在中原混了那麼久,人情世故這種東西,呂布現在也漸漸入門了,陳默封王,這可是大事,作爲陳默手下頭號大將……至少呂布這麼認爲,自己送去的賀禮不但不能寒磣,而且得有心意,要能壓過別人一頭。

送錢糧,陳默肯定不缺,就算缺也不會收,但其他東西……呂布現在不缺錢,每年各部落的貢品陳默都允許他留下三成,犒軍或是自己留著都行,但草原上能有什麼好東西?牛羊戰馬,獸皮、瑯琊什麼的,這些東西拿不出手,除非能找到赤兔那樣的好馬,但草原上戰馬、良馬都不缺,赤兔這樣的頂級寶馬可就沒多少了。

陳徵聞言沒話了,搖頭道:“將軍,家父平日裡也沒什麼特殊的喜好,我看啊,鬆懈草原上比較珍奇的東西就行了。”

“將軍!二公子!”一旁的侯成卻是答話了:“在下倒是記起來有件物什或許可以。”

“何物?”呂布好奇道。

“琉璃盞!”侯成笑道。

“嗯?”呂布和陳徵都有些茫然,呂布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自己什麼時候有了這種東西,看向侯成道:“此物在何處?”

“在邸伽部落,將軍忘了,去年這邸伽部落曾從西域奪來不少財貨拿來上貢,不過有一件琉璃盞那邸伽族長頗爲喜歡,留下來未曾上貢,若能得之,以此物送於丞相。”侯成笑道。

“邸伽部落?”呂布皺眉:“今年上貢時間未到,這樣,去告訴他,我願以良馬十匹,牛羊各五百頭來換此物,請他割愛。”

“將軍,何必這般費事?”侯成冷笑道:“只需將軍一句話,何愁那邸伽部落不交?”

陳徵聞言皺眉,不等他說話,呂布已經打斷了。

“這草原上的規矩是我定的!”呂布看著侯成道:“只要願意向我朝上貢,那便受我保護,不會以任何方式欺壓,你給我記住了,別把這些心思打到自己人身上!我的規矩,他們不能破,我們也不能破,在這幷州,誰動誰死!”

呂布是狠,這些年來,死在他手裡的匈奴、鮮卑各部的人,十萬是絕對有了,否則也不可能在塞外有這等兇名。

但或許是在陳默的影響下,呂布很多觀念也在向陳默靠攏,規矩既然定下了,那就得守,呂布這些年殺人無算,但從不違背自己定下的規矩,這也是爲什麼這麼多草原部落願意年年上貢的原因,現在人老了,也漸漸能明白陳默這些行爲更深層次的原因了,幷州現在能越發繁榮,與邊地商貿不絕,根本原因不是呂布有多能打,而是呂布能守住自己定下的規矩,而這規矩,也給了那些選擇上貢的部落生存下去的空間,還能獲得一定程度的庇護,這纔是這幾年幷州邊患幾乎沒有發生的根本原因。

現在有人要破自己的規矩,呂布自然不可能讓這種事情發生。

“喏~”侯成見呂布動怒,嚇了一跳,連忙起身請罪:“是末將莽撞。”

“這件事……”呂布點點頭,也沒在意,在帳中衆將身上掃過,最終落在周倉身上道:“周倉,你去一趟,先帶五百頭羊過去,算是定錢,只要他願意交換,將琉璃盞送上,十匹良馬以及另外五百頭牛,立刻就給他送過去。”

“喏!”周倉聞言答應一聲,起身一禮道。

“你們跟了我也有幾十年了,布視爾等如家人。”呂布敲了敲桌案,將侯成等人的目光收回來,呂布看著衆人道:“這邊地的規矩,是我定的,同樣也是丞相定的,這些規矩不能破,此乃吾之底線,亦是朝廷底線,胡人該打還得打,但得有理有據的打,這樣才能讓他們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此事,關乎丞相百年大計,任何人都不得破,其他人犯了,自然沒有情面可講,但你們若犯,我會先殺你們,再自殺,以謝天下!”

“喏!”衆人聽得心中一凜,連忙起身答應。

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二十一章 說服第七章 瑣事第三十六章 西園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飛兵敗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六十二章 違背理念第三十七章 難以下手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二十四章 氣運妙用第三百六十四章 劉能的憤怒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一章 旅途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點兒狠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三十四章 雨幕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十二章 商道第八章 匪類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四十四章 交易第一百零七章 少年工匠第二十二章 蒲桃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勢第四百九十八章 結束與開始第四百二十五章 獻策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十章 觀念衝突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一百二十二章 師徒重逢第二十四章 搶糧第五十章 大雪第一百一十四章 年關瑣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冀州亂第二百九十八章 劉毅第二百七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三十四章 雨幕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第四百零九章 天下暫安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一百章 分道第一百四十八章 社稷重器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一百五十三章 生擒第三百九十四章 陽謀第二百六十四章 真定第五十六章 連環計(中)第十五章 變味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訪第八十六章 開戰第五章 出遊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年第二十一章 洛陽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六十六章 長安破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一百七十二章 曹操求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二十四章 豐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序幕第二百三十章 下地牢陳默問計,故友聚許攸獻圖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二百零五章 劉備的出路第二百二十一章 洞局勢田豐勸和,明厲害兄弟止戈第一百七十一章 顏良的憤怒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四百三十七章 告老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第二十二章 再敗第三百五十三章 見面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四百六十六章 水上攻城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第三百八十九章 家事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二百九十四章 用人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四百七十五章 蜀中定局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一百五十五章 見面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二百二十三章 辯朝堂公卿吐血,聞噩耗陳默離京第十九章 教授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的第一百七十二章 曹操求戰第四十四章 交易第七十三章 榜樣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原三分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二百六十六章 破軍
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二十一章 說服第七章 瑣事第三十六章 西園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飛兵敗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六十二章 違背理念第三十七章 難以下手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二十四章 氣運妙用第三百六十四章 劉能的憤怒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一章 旅途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點兒狠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三十四章 雨幕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十二章 商道第八章 匪類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四十四章 交易第一百零七章 少年工匠第二十二章 蒲桃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勢第四百九十八章 結束與開始第四百二十五章 獻策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十章 觀念衝突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一百二十二章 師徒重逢第二十四章 搶糧第五十章 大雪第一百一十四章 年關瑣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冀州亂第二百九十八章 劉毅第二百七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三十四章 雨幕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第四百零九章 天下暫安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一百章 分道第一百四十八章 社稷重器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一百五十三章 生擒第三百九十四章 陽謀第二百六十四章 真定第五十六章 連環計(中)第十五章 變味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訪第八十六章 開戰第五章 出遊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年第二十一章 洛陽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六十六章 長安破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一百七十二章 曹操求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二十四章 豐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序幕第二百三十章 下地牢陳默問計,故友聚許攸獻圖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二百零五章 劉備的出路第二百二十一章 洞局勢田豐勸和,明厲害兄弟止戈第一百七十一章 顏良的憤怒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四百三十七章 告老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第二十二章 再敗第三百五十三章 見面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四百六十六章 水上攻城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第三百八十九章 家事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二百九十四章 用人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四百七十五章 蜀中定局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一百五十五章 見面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二百二十三章 辯朝堂公卿吐血,聞噩耗陳默離京第十九章 教授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的第一百七十二章 曹操求戰第四十四章 交易第七十三章 榜樣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原三分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二百六十六章 破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结县| 兴宁市| 敖汉旗| 遵义县| 五峰| 修文县| 新乡市| 绿春县| 长沙市| 霸州市| 宜阳县| 疏勒县| 咸宁市| 柯坪县| 昌图县| 舞钢市| 儋州市| 黑山县| 武隆县| 宣汉县| 聂荣县| 偏关县| 离岛区| 成安县| 宁国市| 嘉鱼县| 监利县| 桐庐县| 宜州市| 江北区| 乐业县| 贵溪市| 井冈山市| 宁阳县| 扶余县| 滨海县| 宁蒗| 雅安市| 内黄县| 阿巴嘎旗| 铁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