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

孫策落幕的方式讓人有些意外,自董卓入洛陽開始算起,這是第一個被刺殺而死的諸侯,而且還是一個以勇武著稱的諸侯,但就是這樣一個有著萬夫不當之勇的諸侯,卻被人成功刺殺了。

消息一出,劉備下意識的加強了自己的防禦,甚至陳默也給自己又選了一批親衛。

至於孫策的死因,當時程普在第一時間派人追殺伏殺孫策的刺客,但楊慶準備充足,當時參與這場殺戮的此刻都有著各自的身份,明面上,他們都是江東世家豪族的門客,就算被抓到了,第一步牽扯到的都是這些江東豪族。

至於楊慶,陳默接到孫策遇刺的消息之後,卻一直沒能得到楊慶的消息,生死不知,但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江東亂了。

孫策身死,他的地位由何人來繼承?

雖說孫策是實際上的江東之主,但在道義上來說,江東是有朝廷的,孫策的大將軍之位按照道理,是沒有繼承權的,這些年孫策雖然強勢,但江東朝廷中,也同樣有不買孫策面子的人,只尊朝廷,不尊孫策,同時孫策擁立劉基這麼多年,江東朝廷在江東之地還是有些影響力的。

朝廷的壓力暫且不說,就說孫氏勢力內部也出現了分歧,孫策死時,正是壯年,春秋鼎盛,自然也沒有明確的立過繼承人,他有一子三女,長子孫紹,如果拋開孫策這大將軍之位是否能夠世襲的問題,最有繼承孫策資格的就是孫紹。

孫紹如今年有十四,年齡上來說,雖有些小,但在這年月,十四歲的少年已經算是成年了。

不過孫氏內部,卻有不少人覺得孫紹年少,如今江東羣狼環伺,年少的孫紹並不適合繼承江東之主的位置,更傾向於已經二十六歲的孫權繼承孫策江東之主的位置。

以張昭、顧雍、張紘這些人爲首,支持孫權繼承父兄遺志,此外周瑜、程普、韓當這些人也傾向孫權,感情上,周瑜、程普、韓當這些人自然是更傾向於孫紹,但他們也清楚,孫紹年少,恐怕駕馭不了江東如今的局面,爲大局著想,他們只能選孫權。

在這些人之外,也有不少支持孫紹的人,子承父業,本就是大家都認可的道理,此外還有以魯肅爲首的中立派,江東朝廷也有人暗中挑撥。

“可惜了,若非要應付曹操,此時討伐江東乃是最佳時機!”睢陽,看著從江東傳回來的消息,陳默嘆息道,這機會真是太好了,但江東和曹操之間,他只能選一個,曹操二十萬大軍是如今陳默難以忽視的威脅,江東因爲孫策之死無法來攻,陳默正好全力去迎戰曹操,廣陵的兩萬陳家軍已經被陳默調往瑯琊。

雖然如此,但心理上還是有些遺憾,這樣的機會可不多。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主公既已下了決斷,又何必爲此操心?總之,此番孫策之死,於我軍而言,乃大利。”一旁的徐庶笑著勸慰道,不得不說,孫策死的真是時候。

沒了孫策的威脅,現在陳默是可以全力迎戰曹操了。

“又要打仗,還要賑災,這個年可不好過!”陳默嘆息一聲,其實不打仗是最好的,可惜曹操這邊無論如何都會出兵,對付孫策的招用在曹操身上可就不合適了,所以,今年陳默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看著向自己哭窮的陳默,徐庶只能笑笑,他知道,眼下大戰將臨,這次作爲防守方,自家主公身上的壓力的確大,不但要主持戰事,中原賑災還有各地亂匪也得注意,眼下的局面,對於陳默來說絕對算不得好。

孫策的死,說是影響了整個天下的格局都不爲過,直接的結果就是,原本已經準備好兩向夾擊中原,將陳默趕回關中的孫操聯盟直接無疾而終,曹操因爲消息封閉的緣故,得知此事還是周瑜命人乘船去往青州通知,得知消息時,曹操已經命夏侯惇屯兵於箕屋山,準備開戰了。

“孫策怎會被人刺殺!”曹操得聞消息之後,看著來使,只覺腦袋一陣發暈,差點直接栽倒下去,原本這次聯盟是有很大勝算的,如今孫策一死,就算不知道具體情況,曹操也知道江東想要在短時間內出兵是不可能了。

對於江東的情況,曹操可能比江東那些文武大臣看的都清楚,江東朝廷、江東士族還有孫氏之間的角逐,孫家能否繼續主導江東都是個未知之數,還有劉備在這個時候會否藉著荊州牧的名義重奪江夏三郡也是未知之數,畢竟孫劉雖有聯盟,但那是建立在孫策在世,江東強盛的前提下,如今孫策一死,很多事情就不能用以前的眼光去看了。

“主公!”一旁的許褚連忙扶住曹操。

荀彧先讓使者前去休息,待使者離開後,荀彧纔有些憂心忡忡的與郭嘉對視一眼。

一名大臣看向曹操,猶豫了一下問道:“主公,這孫策既死,江東必然自顧不暇,我軍是否繼續出征?”

雖然曹操狀態有些不好,但此刻這也是關鍵問題,孫策一死,曹操的盟友沒了,原本有很大勝算的南征,這勝算一下子折了一半,還怎麼打?

“打!”曹操示意許褚退開,扶著桌案沉聲道:“此事勢在必行。”

如今征伐徐州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就算沒有盟友,這一仗曹操也必須打。

青州目前的情況,兵力上還是佔著優勢的,但這個優勢持續不了太久,若等江東慢慢恢復穩定再出手的話,陳默那邊恐怕早已準備好了,那時候還如何打?

“主公,江東既然能走水路進來,我等何不也造船走水路夾擊東海等地?”一名謀士異想天開道。

“水戰非同陸戰,我軍中並無精擅水戰之將,將士們更不習水戰。”曹操搖了搖頭。

“主公,末將願意率領一支輕騎,翻越太行山,直擊莒縣等地,襲擾敵軍後方。”夏侯淵起身道。

陳默守住的是各處要隘,但整個泰山山脈數百里之地,陳默不可能都守住,若以一支輕騎爲奇兵翻閱泰山奇襲敵後,或可擊破那張郃立下的重重防禦。

只是大軍想要翻山作戰,而且還是泰山這樣的山脈可不是一件易事,自古以來,能做到這種事情的人屈指可數。

曹操看著夏侯淵,沉默良久之後,點頭道:“於你五千人馬,如何打,你自己決斷。”

太多不可能,也沒必要,這種翻山作戰,打的就是一個出其不意。

“喏!”夏侯淵點點頭,領命而去。 www .тTk ān .C〇

“文若。”曹操看向荀彧,沉聲道:“此戰,我當親往,文若需爲我穩固後方。”

“主公放心。”荀彧當下點點頭,一般曹操出兵,都是荀彧負責後方,這次顯然也是如此。

“衆將自去準備,三日後,隨我出征!”曹操看向衆將,沉聲道。

“喏!”

衆將領命而退。

曹操這邊親征瑯琊,睢陽方向,陳默則是以徐庶負責後方,自己則帶著荀攸以及麾下衆將趕往瑯琊,亦是準備親自督戰,同時廣陵的兩萬陳家軍也被陳默調來,以充實瑯琊防線。

……

中原大戰再興,荊州方向,劉備卻有些糾結,是否趁此機會再戰南陽?亦或者趁著孫氏虛弱,將江夏、長沙、桂陽等地重新掌控。

猶豫不決之下,劉備招來諸葛亮和陳宮詢問此事。

“主公,陳曹相爭,但南陽兵力並未減少,我軍剛剛失了元氣,此時正是休養生息之時,不宜再戰。”陳宮看向劉備,沉聲道。

劉備南陽戰略並未成功,這對劉備的影響不小,如今中原雖然再起戰亂,但陳默如今底子太厚,南陽並非如同上次一般空虛,這個時候再進兵,很難討得便宜。

“江東可爲盟友,但不可圖之。”諸葛亮見劉備看向自己,嘆了口氣道:“如今我軍兵弱,孫策雖死,但尚有周瑜鎮守江東,有此人在,以我軍如今之勢想要勝之,頗爲困難,況且就算攻取三郡,卻也惡了孫氏,他日陳默盡得中原之時,若我兩家交惡,反給了陳默可趁之機,亮以爲,江東不但不可攻,還需趁此機會加深交情,主公可遣使前往江東祭拜孫策,以全兩家之盟誼。”

“除此之外……”劉備遲疑片刻後終究點點頭,自家人知自家事,南陽之戰以後,荊州軍很多問題都凸顯出來,此時確實不宜再戰,但眼下這機會實屬難得,陳默與曹操再起戰爭,江東孫策一死,內亂不可避免,無論朝哪邊都是有利可圖,偏偏自己拳頭不夠硬,哪邊都打不得,這讓劉備很難受。

“此時正是難得修養之時,亮以爲,如今一則修養民生,二者可以趁機遣人入川,看是否有機可趁,若能奪取西川,縱使陳默據有中原,我軍亦可東結江東,共抗陳默,三分天下!”諸葛亮躬身道。

“便依孔明之策。”劉備最終息了出兵的心思,準備好好休養民生,訓練將士,爲他日出兵做準備。

第二百九十七章 敘舊第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四十二章 消息第一百二十四章 命格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二百零五章 劉備的出路第七章 太史慈第一百零一章 得失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三百五十八章 洛陽夜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四十章 衝突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火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三百九十二章 故里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一百七十八章 顏良敗北第十四章 黃巾落幕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三百九十二章 故里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二十二章 蒲桃第八十章 女人第一百零六章 要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雲再起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之憂第九十三章 變心之始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格局第一百六十章 遷都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解風情第七十章 ‘家書’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郎第一百四十章 陰招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一百三十一章 鍾繇薦才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士第七十章 推薦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八十一章 自掘泔水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四百三十六章 水軍規模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六章 屠莊第一百八十九章 決戰第九章 學藝第四百八十七章 歲月如梭第十四章 情第五十六章 人性第二十章 徐晃第三百九十四章 陽謀第三百零二章 請諸位隨我戰死於此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打算第四百六十七章 覆滅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一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一章 旅途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八章 結交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別第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戰開啓第一百章 分道第二十七章 困難第四百五十六章 蜀地之爭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雲再起第六十六章 夜下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五章 人心險惡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第四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對射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十三章 奇貨第十八章 進城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四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五十六章 箭書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涼第一猛將之爭第七章 太史慈第七章 山賊第三百二十九章 孫策出兵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四百六十章 八門金鎖陣
第二百九十七章 敘舊第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四十二章 消息第一百二十四章 命格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二百零五章 劉備的出路第七章 太史慈第一百零一章 得失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三百五十八章 洛陽夜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四十章 衝突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火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三百九十二章 故里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一百七十八章 顏良敗北第十四章 黃巾落幕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三百九十二章 故里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二十二章 蒲桃第八十章 女人第一百零六章 要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雲再起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之憂第九十三章 變心之始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格局第一百六十章 遷都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解風情第七十章 ‘家書’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郎第一百四十章 陰招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一百三十一章 鍾繇薦才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士第七十章 推薦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八十一章 自掘泔水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四百三十六章 水軍規模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六章 屠莊第一百八十九章 決戰第九章 學藝第四百八十七章 歲月如梭第十四章 情第五十六章 人性第二十章 徐晃第三百九十四章 陽謀第三百零二章 請諸位隨我戰死於此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打算第四百六十七章 覆滅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一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一章 旅途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八章 結交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別第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戰開啓第一百章 分道第二十七章 困難第四百五十六章 蜀地之爭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雲再起第六十六章 夜下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五章 人心險惡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第四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對射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十三章 奇貨第十八章 進城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四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五十六章 箭書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涼第一猛將之爭第七章 太史慈第七章 山賊第三百二十九章 孫策出兵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四百六十章 八門金鎖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将乐县| 白朗县| 凌源市| 连云港市| 蓬溪县| 台前县| 莱西市| 日照市| 三门峡市| 恩施市| 偏关县| 策勒县| 申扎县| 柳江县| 文成县| 遵义市| 利辛县| 教育| 游戏| 泗水县| 曲麻莱县| 封开县| 甘谷县| 宜宾县| 淄博市| 高淳县| 茂名市| 顺义区| 南靖县| 巩义市| 卓尼县| 包头市| 上饶市| 始兴县| 巴塘县| 东乡| 辽阳县| 克东县| 长海县| 阿拉善左旗| 蛟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