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

張飛雙手持刀,瘋狂的在人羣中廝殺,他已經不知道殺了多少人,身上添了多少傷,鮮血侵染全身,頭髮黏連在一起,衣甲上也滿是血漬,分不清是敵人的,還是自己的,腦海中只剩下一個念頭,殺下去,大營不能破!

但隨著轅門被打開,關中將士源源不絕的殺進來,四周的荊州軍越來越少,關中軍卻彷彿無窮無盡一般,不斷涌來,張飛雖勇,能敵十人,能擋百人,卻擋不了千人、萬人,源源不絕的關中將士雖然激起了他的兇性,卻沒能挽回潰敗之局。

人羣中,一支人馬殺到張飛跟前,張飛本能的反手就是一刀。

“咣~”

來人一槍盪開張飛的刀,厲聲喝道:“翼德,是我!營寨已破,不可戀戰,隨我突圍!”

來人正是陳到,眼見關中軍攻入營寨,局勢已經難以再度挽回,陳到只能選擇退兵,但見張飛陷入重圍,連忙揮兵來救!

“還擋得??!”張飛一刀劈死一名關中將士,怒吼道。

“擋不住,便是你我戰死在此,也擋不住,速速突圍,報知主公,由主公定奪!”陳到一邊指揮士兵且戰且退,一邊讓人把張飛的兵器戰馬拉過來。

張飛不甘的咆哮一聲,抓起丈八蛇矛,翻身上了烏騅馬,跟陳到一起,率領參軍突圍而出,直奔宛城而去。

周圍士兵雖想阻攔,但面對此刻發狂的張飛以及身陷絕境,拼死想要殺出一條活路的荊州精銳,在沒有妥善佈署的情況下,哪裡擋得住,只能眼看著他們奪門而出,不過對於張遼來說,西鄂已破,大局已定。

“魏延!”張遼稍稍整頓軍隊之後,便招來魏延。

“末將在!”魏延形容有些狼狽,今日之戰,至少三次他就差點死在了亂軍之中,能活下來,他都覺得是個奇蹟。

“傷勢如何?”張遼看了一眼魏延身上的傷口,詢問道。

“皮外傷,不礙事?!蔽貉訐u頭道。

“立刻率領五千人馬先入宛城,協助守城,我會率領大軍隨後便至。”張遼沉聲道。

此番以救宛城爲主,只要宛城不失,其他失陷的城池可以慢慢拿回來,魏延乃是此戰破敵的功臣,而且剛剛經歷一場慘烈戰鬥,渾身是傷,本不該讓他繼續出擊,但沒奶喝,張遼要主持大局,不能離開,身邊可用之人,也只有魏延,讓他先回宛城,一來可以鼓舞城中士氣,而來也可讓魏延先行修養,張遼要主持大軍,不可能把所有軍隊都帶進城去,接下來要跟劉備打。

“喏!”魏延痛快的答應下來,當下點齊兵馬,便直奔宛城而去,張遼重新整頓好軍隊之後已過了午時,這纔開始揮軍趕往宛城。

另一邊,劉備還在指揮大軍攻城,突然得知陳到和張飛回來的消息,心底一沉,連忙讓文聘、王威繼續指揮作戰,自己則帶著陳宮回到營中,正看到滿身是血的陳到和張飛。

儘管看到兩人時,已經知道了結果,但劉備還是帶著最後一絲僥倖道:“翼德,叔至,戰事如何?”

張飛一臉羞愧的低下頭去,陳到慚愧道:“有負主公重託,今日西鄂營寨被破,我軍大敗而歸?!?

哪怕已經預想到這個結果,但當陳到說出來的時候,劉備還是覺得眼前一黑。

“兄長,是小弟無能,累得大軍中了那張遼的詭計,致使我軍損失慘重,纔有今日之敗,請兄長責罰!”張飛噗嗵一聲,跪倒在劉備面前,嘶啞道。

“主公,此事不能全怪翼德,出兵之事,我亦贊同,只是那關中軍太過悍勇,我軍變陣不及,方纔爲賊軍所趁!”陳到拱手道。

看著跪在地上,浴血渾身的張飛,劉備就算心中失望又能如何?難不成還真殺了他不成?伸手扶起張飛,劉備痛苦的閉上眼睛:“此事怪不得你等,荊州將士收降不久,指揮起來難免生澀,關中軍皆是百戰雄師,打不過也不能怪翼德,快快起來!”

“兄長~”張飛不甘道:“可恨未能斬得賊將,否則今日勝負未知。”

若當時在轅門上一刀殺了那魏延,或許轅門就不會破,關中軍也沒辦法殺進來,當時張飛正在轅門上,對於關中軍是如何破門的,張飛是非常清楚的。

“翼德不必自責,往後還有機會一雪前恥?!眲渑牧伺膹堬w那被血漿沾滿的手,扭頭看向陳宮道:“公臺,賊軍援軍恐怕很快便至,這宛城已然難破,可還有妙計?”

陳宮聞言有些無奈,事到如今,他哪還有什麼妙計,派入城中那三十名精銳到現在音信全無,應該是被那崔耿察覺了,城中的細作如今也斷了聯絡,破城本已極難,如今對方援軍趕到,就算現在全力攻城,也沒辦法攻破。

“主公,我等可先退守育陽,主公已經開始著手遷民,我等可重新佈下戰線,儘可能將北岸百姓驅往南岸,書信孔明,備好船隻,將這些百姓送往荊南安置,以夯實我軍底蘊。”陳宮苦笑著道,如今想要攻破宛城已是不可能,但也不是沒有收穫。

荊州人口,多集中於襄陽、江陵這一帶,荊北人口充實,但荊南卻是地廣人稀,正好可以將如今得到的數座城池中的百姓遷往荊南,也算加強荊襄人口,不過南陽不可得,接下來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等陳默平滅曹操之後,肯定會將目光轉向南方,此戰未能得了南陽,接下來,他們就得積極備戰,準備跟陳默決戰了。

劉備點點頭,他也覺得繼續攻城,希望不大,倒不如趁現在還有些實力,將能夠拿到的好處盡數拿在手中。

當下計議已定,劉備當即命文聘、王威停止攻城,而後率兵退往育陽,同時劉磐、劉虎則負責將這育陽、涅陽、安衆、南鄉等數縣百姓盡數驅往漢水,書信於諸葛亮,讓襄樊準備船隻,將這些百姓盡數送往荊南之地,以充實武陵、零陵二郡人口。

待到張遼率軍抵達宛城時,劉備的大軍已經盡數撤走,張遼安排軍隊在宛城外下寨,又派出大量斥候哨探監視劉備的動向,而後方纔帶著親衛進城,準備瞭解這段時間宛城的情況。

不過讓張遼吃驚的是,宛城主持戰事的不是崔耿,而是朱升、黃漓等人。

“這是何故?”得到這個結果,張遼面色一沉,看著朱升等人,雖說不算降將,陳默對張遼也確實很看重,但陳默這次派崔耿來南陽主持戰局,卻被自己手下的人架空了,若這事傳到陳默耳中,人家會怎麼想?

“將軍,此乃崔將軍自己之意,並非我等爲難?!敝焐B忙將前因後果說了一遍。

聽到是家事,張遼鬆了口氣,若是如此,倒也正常,張遼也算出身豪族,很清楚身處這個階層的人想法。

他們出身不高,但在地方上卻是一手遮天的人物,一心想要往上鑽,卻不得門路,眼界也不夠,只想著壯大自身,如今族中有了崔耿這麼一個人物,自然想要通過崔耿往上爬,可惜用錯了方法,事實上,這種門庭晉級有時候比官場上的升遷都要難,一個家族想要壯大,涉及到的東西很多,也不是出個高官就能立刻爬上去。

至於崔耿如何處理,張遼沒問,他相信崔耿知道該怎麼做,至少通敵之罪,無論放在哪裡,都是不能被赦免的,哪怕崔耿是陳默的心腹也一樣,若崔耿執意要保那個崔權,可能也會失了陳默的信任。

“宛城之威暫解,然賊患未除!”派人將崔耿請來之後,張遼看著崔耿道:“如今將軍家事雖然重要,但還請將軍以大局爲重,重新接令,我等先將那劉備趕出南陽,再說其他如何?”

“一切便依將軍之意。”崔耿微微一禮道:“末將願聽將軍調遣?!?

“伯倫不必如此!”張遼擺了擺手道:“你我不算統屬,遇事相商即可,伯倫以爲,那劉備未能攻破宛城,接下來會如何?”

崔耿沉吟道:“那劉備雖然未能攻破宛縣,然育陽、安衆、涅陽已盡數爲其攻破,如今雖然敗走,然這些城池尚需奪回,我看他不會輕易罷手?!?

張遼點點頭:“我也這般看,不過我觀那荊州軍與劉備麾下將領尚未齊心,此番西鄂戰敗,恐怕不會與我軍正面交鋒,我已派人去探查那劉備動向,想請將軍和文長各領一路兵馬,與我中軍呈掎角之勢向劉備施壓,伺機奪回各縣,將軍以爲如何?”

“自當從命!”崔耿躬身道,受家族拖累,他現在算是待罪之身,哪怕崔權已經被他下獄,等候朝廷處決,但家族能做到這些事,也是因爲他的緣故,所以崔耿現在也想立下戰功,以彌補自身過失。

“三軍疲累,我等修養幾日,待前線傳回消息,再出兵不遲?!睆堖|笑道。

“如此,末將告辭!”崔耿起身答應道。

“慢走。”

第二十四章 斷後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機第三百四十六章 所爲何求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第一百九十四章 暗濤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六十四章 飢兵第四百八十七章 歲月如梭第六十九章 中原的消息第一百九十二章 所謂何求第三百七十一章 退路第四百二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三十六章 眼力訓練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六十章 人心第二百九十四章 用人第七十章 推薦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四百零六章 緣,妙不可言第三十八章 疑惑第六十四章 飢兵第十五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二百九十七章 敘舊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原三分第三百一十六章 結束第二十五章 雨幕第四百四十六章 陳默穩坐中軍第一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四十一章 奇怪的奴隸第七十章 ‘家書’第三百九十八章 絕命伏殺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第三百六十九章 曹操欲退兵第一百八十六章 變數第四百零四章 動念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劉之爭第四十章 胡風第八十六章 開戰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一百一十四章 年關瑣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孤軍第二百一十二章 孫劉第三百五十四章 莫名煩躁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十六章 鄉情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起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一百四十七章 換將第八十九章 謀破長安第一百七十二章 曹操求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決戰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九十五章 攪局者第六十九章 中原的消息第二十六章 不平凡第四十六章 聚散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下第三十三章 別離第七十八章 拜師第二章 人盡其用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五十二章 有喜第二百七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弱點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三百四十九章 荊州易主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居第三百零二章 請諸位隨我戰死於此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七十一章 家族第一百四十七章 換將第二十六章 不平凡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第六十章 獲罪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二百零四章 破罐子破摔第五章 出遊第五章 人心險惡第一百零八章 翻車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七十八章 拜師第七十三章 榜樣第七十章 得子
第二十四章 斷後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機第三百四十六章 所爲何求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第一百九十四章 暗濤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六十四章 飢兵第四百八十七章 歲月如梭第六十九章 中原的消息第一百九十二章 所謂何求第三百七十一章 退路第四百二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三十六章 眼力訓練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六十章 人心第二百九十四章 用人第七十章 推薦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四百零六章 緣,妙不可言第三十八章 疑惑第六十四章 飢兵第十五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二百九十七章 敘舊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原三分第三百一十六章 結束第二十五章 雨幕第四百四十六章 陳默穩坐中軍第一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四十一章 奇怪的奴隸第七十章 ‘家書’第三百九十八章 絕命伏殺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第三百六十九章 曹操欲退兵第一百八十六章 變數第四百零四章 動念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劉之爭第四十章 胡風第八十六章 開戰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一百一十四章 年關瑣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孤軍第二百一十二章 孫劉第三百五十四章 莫名煩躁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十六章 鄉情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起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一百四十七章 換將第八十九章 謀破長安第一百七十二章 曹操求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決戰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九十五章 攪局者第六十九章 中原的消息第二十六章 不平凡第四十六章 聚散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下第三十三章 別離第七十八章 拜師第二章 人盡其用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五十二章 有喜第二百七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弱點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三百四十九章 荊州易主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居第三百零二章 請諸位隨我戰死於此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七十一章 家族第一百四十七章 換將第二十六章 不平凡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第六十章 獲罪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二百零四章 破罐子破摔第五章 出遊第五章 人心險惡第一百零八章 翻車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七十八章 拜師第七十三章 榜樣第七十章 得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山区| 江口县| 双峰县| 唐海县| 宾阳县| 福鼎市| 垦利县| 阿鲁科尔沁旗| 黄浦区| 南宫市| 陵水| 太仆寺旗| 鄂伦春自治旗| 达孜县| 阳泉市| 汕尾市| 怀来县| 商南县| 阜新市| 韶关市| 新巴尔虎左旗| 辰溪县| 宣化县| 临邑县| 文山县| 通州市| 天峻县| 绍兴县| 麻城市| 蒙自县| 陇南市| 吉林市| 冷水江市| 柞水县| 延边| 阿巴嘎旗| 佳木斯市| 普陀区| 南靖县| 上高县| 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