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起青萍

“公臺,會成功麼?”夜,宛縣城外,劉備與陳宮相對而坐,看著老神在在的陳宮,劉備對於那崔權能否成功卻並不抱有太大希望,畢竟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看,那崔權都不像是個能夠成事之人。

而且臨行前陳宮交代的那些事情,劉備也覺得有些詭異。

“主公可以心安,破城當就在這幾日。”陳宮不慌不忙的幫劉備倒了一碗水,笑道。

劉備點點頭,但神色卻仍舊不信,陳宮他自然是信得過的,但這件事,劉備無論怎麼想都覺得有些不靠譜。

“還是說破城之事吧,主公可知張遼此人?”陳宮也沒多做解釋,他用崔權,是按照人性來說的,這崔權作爲崔耿族人,或許沒有能力,但要是給崔耿壞事就太簡單了。

“聽過一些。”劉備搖了搖頭道:“此人與雲長倒算是同鄉,雲長對此人頗有讚譽,此前乃呂布麾下大將,但具體有何本事,卻並不知曉。”

對於張遼的瞭解,劉備只知道此人本事不差,但究竟如何不差,劉備不是太清楚,早年隨呂布盤踞南陽,呂布鋒芒太盛,其麾下將領就顯得有些暗淡,呂布走後,張遼接領南陽後,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協助陳默派來的官員治理南陽,維繫南陽治安,劉表和張遼之間,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相安無事,雖然太平是好事,但也讓張遼的軍事能力沒有在這段時間體現出來。

如今與張遼交手是必然的事情,但對於張遼,他們卻一無所知,這並不是好事。

“此前宮與劉磐、劉虎兩位將軍詢問過,呂布麾下強將不少,但若說最厲害的,當屬這張遼,呂布在南陽時,很多事情實際上都是此人在掌控,帶兵頗有方略,而且頗爲悍勇,若非呂布聲名太盛,張遼之名如今恐怕早已名揚天下。”陳宮皺眉思索道。

實際上,官渡之戰以後,張遼已經開始有了名聲,畢竟潁川、汝南都是張遼所破,可以說,張遼出兵潁川,是徹底奠定了曹操與陳默這場戰鬥的勝負,看似好像沒立下什麼大功,但仔細算起來的話,張遼立下的功勞其實不小。

劉備看著陳宮,笑道:“公臺有言,不妨直言。”

“宮只是擔心,三將軍非是那張遼對手。”陳宮嘆了口氣道。

本來嗎,荊州軍的戰力與關中將士相比,本身就有所不如,更何況如今劉備初掌荊州,此番出兵,其實是有些勉強的,加上張飛對敵的態度,陳宮很擔心張飛會壞事兒。

劉備聞言皺了皺眉,張飛確實有些不把關中將士放在眼中的感覺,這自信也不知道是打哪來的,如今陳宮既然提出這個問題,顯然是擔心南陽之戰再生波折。

“叔至!”想了想,劉備看向帳外喊道。

“末將在!”陳登大步進來,對著劉備和陳宮拱手一禮道。

“你帶領本部兵馬去策應翼德,翼德與那張遼交手,若勝自不必多管,但若敗了,叔至及時從旁相助。”劉備沉聲道。

陳到乃劉備麾下大將,跟隨劉備時間不短,論能力的話,絲毫不在關張之下,最重要的是陳登性格堅韌且沉穩,遇大事而不亂,如今劉備走不開,派陳到在張飛身邊,劉備也放心一些。

“喏!”陳到插手一禮,躬身告退。

“公臺,依你看,若那崔權未能成功,我等要攻破宛城需得幾日?”安排陳到離開之後,劉備看向陳宮道。

“主公,宛城雖非都城,但亦是堅城,若無奇謀,以我軍如今兵力,想要攻克宛城,非三月之日不可下。”陳宮苦笑道。

曹操憑什麼在兵敗潰逃,大勢已去的情況下以一座睢陽城擋住陳默?因爲睢陽城是堅城,這種城池,若用正常打法,守上一年半載都毫不奇怪,也是陳默從戰場之外找到破局之策,才迫的曹操不得不放棄睢陽。

如今宛城雖然不如睢陽城堅固,但崔耿的局面比曹操可好太多了,不但兵力充足,而且外援隨時可至,這種情況下,想以正常方式攻破宛城可不容易,一般來說,得有十倍兵力,但現在他們的圍城兵力恐怕遠遠不夠這個數量,所以只能以奇謀勝。

就憑那崔權?

劉備聞言有些頭疼,陳宮此計能成麼?

“主公放心,有那崔權在,三五日便會有了結果,只是張遼一定得擋住!”陳宮看著劉備認真道。

南陽對劉備來說太重要了,只要拿下南陽,就有跟陳默縱深的餘地,也有足夠阻擋陳默的資本,否則他們憑什麼與陳默爭?

劉備此時,也只能選擇相信陳宮了。

當下只得點頭與陳宮笑道:“如此便好。”

……

與此同時,宛城內,一件不起眼的事情並未驚動崔耿,但對宛城影響卻頗大。

崔權帶著幾名家族子弟想要去往軍營查探,卻被守營將士攔住:“軍營重地,外人不得入內!”

崔權也不明白陳宮爲何讓他幫崔耿奪權,如果能夠幫崔耿奪權的話,怎麼說,崔耿也不能不用自家人吧?到時候,何須再投靠那劉備?

想著這些,崔權原本是想來軍營中幫崔耿拉攏幾名認識的將領,卻被一個小小的守營隊率給攔住,這讓崔權很難堪,陰沉著臉看著那人道:“你可知,我是何人?”

隊率沒有回答,只是冷冷的看著他,並沒有讓開的意思,崔權臉色有些掛不住了,冷然道:“吾乃崔氏族長,這宛城守將崔耿的叔父,便是崔耿見了我,都要恭敬地喊我一聲叔父,你敢攔我?”

原本是想來幫崔耿拉攏人的,誰知道連人都沒見到,就被幾個看門的小兵給攔住了,這讓崔權感覺受到了挑釁。

“軍中有軍中的規矩,無論是誰,擅闖軍營者,死!”隊率冷然道。

“你……”崔權被堵的有些說不出話來,恨恨的瞪了他一眼道:“好,我不與你計較,你去通知那黃漓將軍,便說我有事找他!”

隊率看了崔權一眼,安排一名部下前去通知黃漓。

崔權冷眼看著他,也不說話,不多時,一名中年將領從營中出來,看到崔權,有些意外,抱了抱拳道:“原來是淆年兄。”

黃漓,字伯庚,算是荊州黃氏旁支,呂布歸順朝廷之後,加入張遼麾下,昔日與崔氏算是鄰居,也有些交情,但要說多深倒是不至於,畢竟崔權的行事作風,黃漓不是太看得上,結交崔權,最重要的還是崔權背後的崔耿。

“伯庚,你這麾下士卒太過無禮!”崔權指了指那隊率,將方纔的事情說了一遍。

“軍中自有軍規,這位兄弟也是按規矩辦事,得罪之處,還望淆年兄莫要怪罪。”黃漓笑了笑,將這事情一言揭過:“淆年兄此時來找我,可是有何事情?”

“確實有要事相商。”崔權看了看四周道。

“淆年兄隨我來。”黃漓會意,帶著崔權來到一處僻靜之處,詢問道:“究竟有何要事?”

“淆年兄,我那侄兒如今爲宛城主將,但宛城兵馬,卻都聽那朱升號令,這並非好事。”崔權直言道。

“這話從何說起?”黃漓皺了皺眉,看著崔權道:“崔將軍有軍務向來是與我等相商,朱將軍對崔將軍,也頗爲敬重,並無不妥之處?”

心中卻是已經明白了崔權此來的意圖,心中有些發沉,不知道崔權所言,是否是崔耿的意思。

“伯庚兄,這大戰在即,伯倫若不能調度所有人,這主將當的有何意義?若真的事事相商,到了危機關頭,大家意見相左又該如何?我那侄兒雖然不及你和朱升年長,但卻是追隨大將軍南征北戰,若論這沙場經驗,這軍中恐怕無人比其更有資格執掌大軍!”

“淆年兄。”黃漓皺眉看著崔權,想了想道:“但昨日崔將軍也已經說過,他只管調度,我等繼續領兵,不會奪任何人兵權!”

“伯庚兄也是入過仕的,昨日爲了穩定軍心,自當如此,但如今軍心已然穩固,也該將軍權收歸手中,這官場之上,不都是如此麼?”崔權搖頭笑道。

黃漓面色不變,心中卻是有些膩味,這打仗不見有多大本事,彎彎繞繞的倒是懂不少,沒來由的泛起一陣噁心。

崔權見他不說話,繼續勸道:“伯庚,我那侄兒可是大將軍身邊親信,只要能助他打贏此戰,日後加官進爵自不必說,伯庚兄這已是過了不惑之年,難道不想再進一步?”

“此事我且想想。”黃漓沉默了片刻,嘆息道。

“大戰在即,伯庚兄可莫要讓我那侄兒久等。”崔權沉聲道。

“嗯,在下先告辭了。”黃漓敷衍的抱拳一禮,轉身離去。

崔權目送黃漓離開,也帶著人準備離開,路過軍營大門時,看到那守營的隊率,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帶著人大步離去。

“頭兒,這人身份不低,會不會惹麻煩?”一名將士皺眉來到隊率身邊,低聲道。

隊率看著崔權離開的方向,又回頭看了看黃漓回去的方向,想了想道:“你們且守在這裡,我去見將軍!”

他所說的將軍,不是崔耿,而是朱升,這事兒有些怪。

崔權自認爲說服黃漓之後,又帶著人前去說服另外幾名能搭得上關係的將領,南陽雖是歸屬於陳默,但一直是用張遼爲守將,這南陽的兵馬、將領,多半還是張遼提拔起來的,可算是自成一系,對於崔耿掌權,本就有些微詞,只是崔耿昨日化解了這番矛盾,這才平息,如今崔權這般不斷說服衆將,有的也考慮過崔權的話,但更多的還是站在朱升這邊,一天的時間裡,朱升這裡收到好幾人告密,崔耿在秘密收攬人心。

“將軍,這崔耿是什麼意思!?”朱升的帳中,幾名南陽將領聚集起來,皺眉看著朱升道:“這仗還沒開始打呢,怎的就要奪權?”

另一人皺眉道:“崔耿此人,表裡不一,今日敢奪將軍之權,明日誰知道會不會讓人替換我等?”

又有一人接口道:“一個敗軍之將,也不知他何來這自信?”

朱升擺了擺手道:“諸位別說了,我等都是爲朝廷做事,況且崔將軍也確實是如今軍中最高將領,張將軍未歸來前,我等本就該聽命於他!”

“話是這麼說沒錯,但他要軍權,昨日直接與我等說便是,我等還會造反不成?用的著以這等手段來奪權?”一將開口罵道:“小人。”

朱升對於這等做法,也有些反胃,但爲大局著想,還是先忍忍吧,對著衆人道:“都散去吧,做各自該做之事,張將軍也快回來了,等他回來,我等聽命於張將軍便是,不必理他。”

“喏!”衆將聞言,也只能答應一聲,悶悶不樂的各自離去。

次日一早,劉備開始攻城,以他的兵力,自然不可能合圍,選擇了兩段相對易攻取的城牆展開了攻勢,同時派遣兵力襲擾其他城牆,分散敵軍兵力。

崔耿也迅速上城,開始指揮作戰,只是讓崔耿意外的是,這南陽軍用起來頗不順手,甚至隱隱有抗拒之意,明明荊州軍的攻勢並不算兇猛,但卻頻頻出現險情,整整一日,崔耿東奔西走,安排各方防禦,但很多時候,他前腳剛走,後腳這邊就又出現了危機,一天奔波,下來,雖然城牆沒有被攻破,但崔耿卻累了個半死。

這些人陽奉陰違,當真可惡!

到了此時,崔耿哪還不知道,這些南陽將領故意給自己難堪,這讓他心中不快,都已經說了自己不會奪權,怎的還是如此?

“伯倫,我早說過,這些人靠不住!”崔權看著崔耿,一臉遺憾的道:“不如先奪權,這軍中有幾人乃我相熟之人,只要伯倫點頭,我等可以立刻將那朱升拿下。”

“不可!”崔耿皺眉道:“此等時候,怎能自亂陣腳?”

說完也不再理會崔權,讓人請朱升等人前來大廳議事。

第四章 新朋友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第四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一百七十章 袁紹欲出兵第一百三十章 徐州風雲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十九章 教授第六十三章 後顧之憂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第三十二章 巧計擒敵第二十章 徐晃第七十章 得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一百一十二章 施離間郭太伏法第七十四章 逆轉開始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利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的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四百七十章 江東論戰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式入主第四章 聲音第四十三章 來者不善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七章 瑣事第七十七章 新軍第七十八章 天子崩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歸一第三十五章 高順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三百三十六章 出關第五十五章 連環計(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輸贏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十三章 奇貨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亂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二百五十三章 打壓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年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十六章 鄉情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四百八十三章 小插曲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將之死第七十二章 晚輩第二百零九章 奇特之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匯合第四十六章 意外連連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三十四章 贈書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勢第一百五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四百二十六章 端倪第三百七十八章 宗族第三十二章 清平能吏,亂世英雄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二百八十章 決戰第九十一章 激戰第四百七十二章 試探第三百九十八章 絕命伏殺第五十一章 將來的可能第四百七十二章 試探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學興起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一百二十章 人脯第四百三十五章 略懂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亂第十四章 情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四百零四章 動念第六十四章 飢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八十二章 反目第一百零九章 後知後覺第十一章 倒退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辭第七十四章 大事件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手第七十五章 去留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三百六十九章 曹操欲退兵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二百零六章 暗鬥第六十八章 升官第五十五章 連環計(上)第四十一章 奇怪的奴隸第四百三十七章 告老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祥之兆第二百二十八章 反目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學興起
第四章 新朋友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第四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一百七十章 袁紹欲出兵第一百三十章 徐州風雲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十九章 教授第六十三章 後顧之憂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第三十二章 巧計擒敵第二十章 徐晃第七十章 得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一百一十二章 施離間郭太伏法第七十四章 逆轉開始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利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的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四百七十章 江東論戰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式入主第四章 聲音第四十三章 來者不善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七章 瑣事第七十七章 新軍第七十八章 天子崩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歸一第三十五章 高順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三百三十六章 出關第五十五章 連環計(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輸贏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十三章 奇貨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亂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二百五十三章 打壓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年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十六章 鄉情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四百八十三章 小插曲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將之死第七十二章 晚輩第二百零九章 奇特之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匯合第四十六章 意外連連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三十四章 贈書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勢第一百五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四百二十六章 端倪第三百七十八章 宗族第三十二章 清平能吏,亂世英雄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二百八十章 決戰第九十一章 激戰第四百七十二章 試探第三百九十八章 絕命伏殺第五十一章 將來的可能第四百七十二章 試探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學興起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一百二十章 人脯第四百三十五章 略懂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亂第十四章 情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四百零四章 動念第六十四章 飢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八十二章 反目第一百零九章 後知後覺第十一章 倒退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辭第七十四章 大事件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手第七十五章 去留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三百六十九章 曹操欲退兵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二百零六章 暗鬥第六十八章 升官第五十五章 連環計(上)第四十一章 奇怪的奴隸第四百三十七章 告老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祥之兆第二百二十八章 反目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學興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泉县| 黄龙县| 老河口市| 达州市| 奉新县| 崇文区| 祥云县| 清镇市| 林甸县| 开远市| 宁化县| 镇原县| 舞阳县| 毕节市| 白城市| 永胜县| 枣强县| 濮阳市| 聂荣县| 石景山区| 金寨县| 罗山县| 宝兴县| 思南县| 淮安市| 西平县| 渝北区| 河北区| 临西县| 怀安县| 邮箱| 姚安县| 阳新县| 嘉定区| 大石桥市| 博兴县| 安丘市| 蚌埠市| 巴林左旗| 吉首市| 荆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