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七十三章 明主的條件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這是兵法,亦是規(guī)則,其實當(dāng)人真正瞭解這句話真正的含義時,就會發(fā)現(xiàn)這其實並非只是兵法,而是規(guī)則。

勢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卻真實存在,若是認真來講的話,它存在於人心中,但可能連人自己都未必能夠察覺,因爲(wèi)那是成千上萬乃至十萬百萬人心中的一種近乎於本能的感覺,放在戰(zhàn)場上,作爲(wèi)勢弱一方,會生出一種敵人莫可擋的感覺,但放在勢盛的一方,就是截然相反的感覺了,哪怕此時雙方兵力上敵強我弱,也會生出一種我能幹死對方的自信。

而如今的陳曹兩軍之間,雙方從將士到各地的官員就處在這種截然相反的感覺中,表現(xiàn)於外的,就是各地曹軍守軍兵無鬥志,將無戰(zhàn)心,關(guān)中軍所過之處,曹軍城池望風(fēng)而降,這種現(xiàn)象,隨著陳默大軍的不斷得勝而越發(fā)明顯。

陳默爲(wèi)各地將領(lǐng)擬定了進攻路線之後,便不再去管,具體如何攻城,由各軍將領(lǐng)去完成,陳默的要求只有一個,不能隨意屠戮百姓,一旦發(fā)現(xiàn),軍法處置,這也是一直以來陳默征戰(zhàn)各地時的底線。

或許因爲(wèi)陳默本身在最底層生活過,所以不管陳默在對敵手段上如何,但對於身處於最底層的百姓,總是抱著一股同情和憐憫,底層百姓不易,生在亂世的百姓更加不易,戰(zhàn)爭想要避免百姓傷亡那是不可能的,但陳默會盡自己所能,去儘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傷亡。

這些紛紛擾擾的事情,陳默放手給了各軍主將足夠的權(quán)限,而他自己,則是帶領(lǐng)兵馬在離開葛鄉(xiāng)後的第三日,抵達了睢陽。

要論見聞廣博,睢陽城城池之堅固與高聳,並不亞於鄴城,甚至猶有過之,但有時候陳默覺得將都城建立的太過堅固的話,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爲(wèi)當(dāng)敵人真的打到你都城的時候,也代表著整個勢力已經(jīng)衰敗到一個極限。

就如如今的睢陽,再堅固又如何?不過是茍延殘喘而已,就連曹操自己都沒有信心守住。

“主公,這睢陽城城防相當(dāng)完善與堅固,我等並未能找到明顯的弱點。”說話的是馬均和劉毅,作爲(wèi)陳默手下的大匠,陳默每次出征都會帶著二人,像遇上堅城或是敵軍拿出一些新奇的兵器,有此二人在,通常都能破解。

軍中有很多兵器,都是因爲(wèi)這個原因造出來的,比如威力堪比三石大黃弩,但填裝卻比三石大黃弩更容易和輕便的破軍弩,還有適合近距離快速設(shè)計的併發(fā)弩,關(guān)中軍能有如今的戰(zhàn)力,這兩位大匠可說是功不可沒。

不過這一次,就連這兩位大匠,都難以找到睢陽城明顯的破綻和弱點,可見曹操對於睢陽的營建耗費了多少心思?

“辛苦兩位了,且去休息吧。”陳默聞言倒是不怎麼意外,曹操選擇睢陽作爲(wèi)拖住自己的釘子,看來並非只是因爲(wèi)此地乃是都城。

“臣等告退。”馬均和劉毅對著陳默躬身一禮後,各自告退。

陳默看著二人給自己留下的睢陽城的沙盤,上面用木頭打造了一座縮小版的睢陽城,雖然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是未知的,但兩人根據(jù)自身所學(xué),也大概能夠估量內(nèi)部的格局,整個城池呈不規(guī)則的四邊形,東寬西窄,這如果在城外來看,是看不出來的。

孟德兄還真是煞費苦心。

端詳良久,陳默也不得不承認,就算是自己,想要強攻攻取睢陽,沒有十萬兵力是不可能的,這樣的堅城,想要攻破,最好是斷水絕糧,跟他們耗,耗到城池水源枯竭,糧草用盡的時候,差不多就能攻破了,但這個時間會持續(xù)很久,睢陽這樣的都城級別城池,就算攻上個一年,陳默都毫不意外。

睢陽不破,陳默也不是沒辦法真的繞擊彭城,截斷曹操退路,這中原之地一馬平川,騎兵正面戰(zhàn)場上不足以獨當(dāng)一面,但在襲擾、遊擊等方面,卻是步兵所不能及的,但雖然能,但要繞擊斷去曹操後路的話,步兵就得跟上,否則騎兵雖然能夠截斷對方道路,但沒辦法攻城啊,如此一來,正面戰(zhàn)場上,陳默的兵力就不足以在壓制曹操,變相的等於讓曹操騰出了手來,那就能做更多的事情。

眼下雖然大勢已成,但戰(zhàn)爭一日未結(jié)束,曹操就算無法全面翻盤,但局部勝陳默一手,也夠讓陳默心疼的,所以陳默只是讓騎兵襲擾,並未集結(jié)全力去截斷曹操後路。

斷人後路,但兔子急了還咬人呢,更何況曹操如今手中還有軍隊,真把他逼到絕境,給自己來個破釜沉舟、背水一戰(zhàn),這絕不是陳默想要的結(jié)果。

與其費力去將對方後路截斷,倒不如一點點磨掉曹操的鬥志,將他留在此處。

對於陳默來說,只要除掉曹操,那就算曹家退入青州,也不足爲(wèi)慮,但如果曹操回去的話,那就算只剩一州,以青州的地勢來說,想要徹底攻佔,恐怕更要耗費許多時日了。

各路兵馬開始逐漸朝著睢陽匯聚,也代表著屬於曹操的城池在以驚人的速度被陳默吸納,雖然這些地方還只是初步佔有,想要從人心上得到認可,還需要時間來磨礪,但很多時候,佔領(lǐng)是第一步同樣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陳默有信心能夠儘快收攏人心,但不好的消息也在隨著這些部隊的迴歸而送來,比如說……江淮!

孫策和劉備結(jié)成了聯(lián)盟,陳默也不知道雙方是怎麼談判的,但最終的結(jié)果卻讓陳默有些意外,孫策不但跟劉備結(jié)盟了,而且還讓出了武陵和零陵二郡借給劉備。

是劉備要的?還是孫策主動送的?

但如今荊州被一分爲(wèi)三,陳默有南陽,劉備佔據(jù)荊州最爲(wèi)富饒的南郡以及零陵、武陵三郡,而孫策卻拿下了江夏、長沙以及桂陽三郡。

“雖然兩家尚未有進一步動向,但庶以爲(wèi),兩家如此快達成和解,恐怕與中原戰(zhàn)事有關(guān),無論劉備還是孫策,都不願意面對一個雄踞北方的主公。”徐庶神色凝重的道。

陳默點點頭,曹操戰(zhàn)敗雖然決定著中原最終歸屬,卻也牽動了天下局勢,劉備、孫策皆非甘於人下之人,如今陳默一統(tǒng)北方,自然也就成了二人最大的威脅,不過讓陳默意外的是,這兩人竟然都如此果決,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nèi)達成協(xié)議,孫策甘願讓出已經(jīng)到手的利益也要結(jié)成同盟,劉備同樣願意放棄半個荊州,單就這份魄力而言,這兩人,比昔日那些已經(jīng)隕落的諸侯可強太多了。

“假若當(dāng)年羣雄討伐太師之時,此二人便有今日之勢,如今這天下是何等局勢,當(dāng)真是尚未可知啊。”陳默思忖片刻後,搖頭嘆道。

成大事者要具備什麼條件?

若以陳默爲(wèi)標(biāo)準(zhǔn)的話,能文能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能運籌帷幄,又能在兩軍陣前指揮將士衝殺?

不得不說,陳默是個全才,如果以他立爲(wèi)明主標(biāo)準(zhǔn)的話,那別說當(dāng)世,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可能有些大了,但絕對是古往今來極少的全能型君主。

但作爲(wèi)一方霸主,陳默很清楚,文武雙全,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上馬能挽弓陣前,下馬能提筆安天下,這些的確是加分項,但絕不是決定性因素,因爲(wèi)就算沒有這些,陳默知道只要會用人,手下人能夠彌補自己的不足,甚至如果自己刻意賣弄的話,反而會讓手下人沒有事做,所以一直以來,陳默都很注意這些問題,很多時候,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是交給手下去做,自己負責(zé)把控就可以了。

這麼看起來,知人善用是成大事者必備條件,但也不全,知人善用是必須的,但最關(guān)鍵的還是能把控住方向,而且有足夠的魄力來決斷,而且下決斷的時候必須乾脆果決,只要做好這兩點,那便是一個合格的明主,至於其他的文武雙全,琴棋書畫,對於一個君主來說,其實只能算點綴,也可以讓你起步容易一些,就比如陳默,無人可用的時候,他可以勝任任何一個職位,既可以運籌帷幄,又可以決戰(zhàn)沙場,但劉備就缺乏運籌帷幄的能力和眼光,所以前期他顛沛流離,直到遇到陳宮。

徐州之?dāng)。鞘且驙?wèi)對手是曹操,如果換一個,比如袁術(shù),比如早年的各路諸侯,那就是另外一個結(jié)局了。

“從來只有時勢造英雄,主公所言或許不錯,但如今天下局勢已成定局,天下不需要這許多英雄。”徐庶微笑道。

“人的命是可以變的。”陳默笑了笑,沒有去跟徐庶爭論這個問題,若論出身的話,諸侯之中誰有他慘?重要的是可以把我每一次機遇,並在每一次機遇中做出最正確的選擇,只是若沒有系統(tǒng)神仙的話,自己能夠?qū)⒚恳粋€機遇都抓住麼?

恐怕不行,這麼算起來的話,自己的命其實還是不錯的。

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外異士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三百五十章 荊州易主(完)第二百零四章 破罐子破摔第三百九十二章 故里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二百九十七章 敘舊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訪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兒囂張第一百二十三章 猛虎兵敗第二十章 徐晃第一百零二章 伐謀第四百六十四章 當(dāng)陽第三十八章 宮中來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外異士第四百一十三章 論戰(zhàn)第八十五章 蹇碩遺命第四百五十七章 難題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四百五十七章 難題第一百零六章 預(yù)測第三十章 婚禮趣事第五十四章 立威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巡第六十章 獲罪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二百五十八章 無膽大將第七十八章 拜師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四十一章 比武奪將第三百七十一章 退路第二百七十章 破局之策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五十四章 立威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議事第二百六十章 難以接受的結(jié)局三百五十六章 魏延奪關(guān)第五十五章 首戰(zhàn)第一百四十四章 年輕氣盛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一百零九章 後知後覺第八十六章 何進之死第六十四章 團聚第七十章 ‘家書’第二章 人盡其用第六十章 發(fā)泄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強迫第一百六十九章 黑山來使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議事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八十章 陳默的殺手鐗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七十五章 故人來投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第十八章 鄉(xiāng)里第六十九章 晚宴第三百三十六章 出關(guān)第五十四章 風(fēng)雲(yún)再起第二百二十四章 言利害三公登門,查局勢陳默退讓第五十四章 立威第四百六十六章 水上攻城第三百零九章 再敗第四百二十九章 封王第三十八章 疑惑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一百七十六章 蔣奇再敗第一百二十六章 趣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顏良的憤怒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三百三十六章 出關(guān)第一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一百一十二章 施離間郭太伏法第三百二十一章 書坊第一百六十七章 聯(lián)手的意向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十七章 路遇第四十五章 世道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師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zhuǎn)攻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變故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戰(zhàn)開啓第一百一十六章 民生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訪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郎第四十一章 比武奪將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guān)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決定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二章 里正
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外異士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三百五十章 荊州易主(完)第二百零四章 破罐子破摔第三百九十二章 故里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二百九十七章 敘舊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訪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兒囂張第一百二十三章 猛虎兵敗第二十章 徐晃第一百零二章 伐謀第四百六十四章 當(dāng)陽第三十八章 宮中來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外異士第四百一十三章 論戰(zhàn)第八十五章 蹇碩遺命第四百五十七章 難題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四百五十七章 難題第一百零六章 預(yù)測第三十章 婚禮趣事第五十四章 立威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巡第六十章 獲罪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二百五十八章 無膽大將第七十八章 拜師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四十一章 比武奪將第三百七十一章 退路第二百七十章 破局之策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五十四章 立威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議事第二百六十章 難以接受的結(jié)局三百五十六章 魏延奪關(guān)第五十五章 首戰(zhàn)第一百四十四章 年輕氣盛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一百零九章 後知後覺第八十六章 何進之死第六十四章 團聚第七十章 ‘家書’第二章 人盡其用第六十章 發(fā)泄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強迫第一百六十九章 黑山來使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議事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八十章 陳默的殺手鐗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七十五章 故人來投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第十八章 鄉(xiāng)里第六十九章 晚宴第三百三十六章 出關(guān)第五十四章 風(fēng)雲(yún)再起第二百二十四章 言利害三公登門,查局勢陳默退讓第五十四章 立威第四百六十六章 水上攻城第三百零九章 再敗第四百二十九章 封王第三十八章 疑惑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一百七十六章 蔣奇再敗第一百二十六章 趣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顏良的憤怒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三百三十六章 出關(guān)第一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一百一十二章 施離間郭太伏法第三百二十一章 書坊第一百六十七章 聯(lián)手的意向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十七章 路遇第四十五章 世道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師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zhuǎn)攻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變故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戰(zhàn)開啓第一百一十六章 民生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訪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郎第四十一章 比武奪將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guān)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決定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二章 里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河县| 彩票| 孝昌县| 伊金霍洛旗| 田阳县| 肇庆市| 景洪市| 芦山县| 遂川县| 金乡县| 郧西县| 兴化市| 桃园市| 古浪县| 荔波县| 毕节市| 长兴县| 河北省| 彭州市| 衡阳市| 广宗县| 潍坊市| 邵阳县| 富裕县| 鹰潭市| 水富县| 冀州市| 富顺县| 昌都县| 苏尼特右旗| 资讯 | 邛崃市| 万山特区| 英吉沙县| 稷山县| 孝昌县| 绍兴市| 汉源县| 兖州市| 五台县| 昌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