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

蔡瑁最終選擇了投降,自殺沒有勇氣,投江這個時候跟自殺也沒有什麼區別,不過也因爲他的投降,孫策命人將江中還在掙扎的荊州將士能救的都救下來,蔡瑁一降,荊州也就算是自家的地盤了,最重要的是,蔡瑁的投降很大程度上能代表荊州蔡氏的態度,這纔是最大的好處,江夏頃刻間便能拿下,而後便可讓蔡瑁儘快將其舊部說服,在荊州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儘可能多的奪取城池。

因爲這個原因,孫策倒沒有折辱蔡瑁,甚至還微笑著拉著蔡瑁一路暢談,同時在對待江夏各縣的態度上,不斷詢問蔡瑁的意見,可說是給了蔡瑁極大地臉面。

說不上是感恩還是無奈,亦或者是破罐子破摔,蔡瑁也開始極力配合孫策,幫孫策書信於江夏各縣。

甚至暗中命人送信給荊州一些官員將領,讓他們暗中倒戈。

這便是士人的力量,只要能夠收服一個類似蔡瑁這樣的人物,可以得到的就是一大片的城池、軍隊,孫策幾乎是兵不血刃就拿下了江夏。

陳默不斷從各個方面削弱世家,也是擔心自己治下出現這種情況發生。

“吳侯,江陵守將文聘,爲人頗爲偏執,更忠於劉表,在下恐怕無法說服。”江夏的事情,蔡瑁已經安排下去,但對於南郡的幾處重鎮,蔡瑁卻無能爲力,江陵更是南郡重鎮,蔡家雖然頗有權勢,但也沒達到隻手遮天的地步。

“能如此已經難得,德珪兄莫要掛懷,我等先下襄陽!不知德珪兄可有計策教我?”孫策對此倒是不太在意,蔡瑁給他帶來的是意外之喜,兵不血刃拿下江夏,爲孫策節省了大量的時間以及兵力,如今不但有江東三萬精銳,更有江夏的兩萬降軍,再加上週瑜從柴桑調來的兩萬兵馬以及江面上的絕對控制權,孫策有信心拿下南郡。

被一個能當自己兒子的人稱兄道弟,蔡瑁自然是十分別扭,但如今既然已經歸降了孫策,彆扭也只能憋著。

“要下襄陽,必須先下樊城,此二城隔漢水相對,更有浮橋相連,無論攻哪一方,另外一城都可支援,相當於對兩城之兵。”蔡瑁躬身道。

“既然如此,我以水軍破浮橋如何?”孫策聞言笑道。

“恐怕很難,這漢水不比長江,尤其是襄樊之間,寬不過百步,兩城弓箭、弩砲都可攻打江中,水軍若上前,兩邊弩箭齊發,反而折損更重。”蔡瑁搖了搖頭,襄樊之間的聯絡若是如此容易便能攻破,又何必他這般鄭重的說出來。

孫策聞言皺起了眉頭,一旁的蔣欽卻是皺眉道:“既然如此,我等直接攻破襄陽便可,何必先攻樊城?”

蔡瑁搖頭道:“襄陽乃荊州治所,城高近五丈,城池堅固,兵精糧足,而樊城卻只有三丈不足,襄陽的許多器械難以通過浮橋送過來,相較而言,自是更易攻取。”

“原來如此。”孫策聞言,恍然點頭:“那等江夏事了,便先攻樊城。”

“不過這樊城要攻打也是不易。”蔡瑁肅容道。

“自然知道,昔年曾在徐州立足,爲徐州之主,可惜後來爲曹操所敗,去過睢陽一段時間,後來輾轉投奔荊州。”孫策點點頭,當年他和劉備還結盟過,只可惜曹操攻勢太猛,而劉備也沒能完全掌控徐州,最終惜敗。

蔡瑁點點頭道:“這劉備如今便駐守在樊城,其人頗有手段,入荊州之後,拉攏了不少名士,其麾下更有精兵猛將,主公若攻樊城,劉備此人不可不防!”

孫策點點頭,沒想到昔日的盟友,如今卻變成了敵人,這世事變化,還真是奇妙。

扭頭,看向周瑜:“公瑾如何看?”

“未曾前去看過,不好判斷,不過德珪先生所言確有道理,不妨先派人前去打探一番,再做計較。”周瑜微笑道,蔡瑁自然是要用的,不過此人不可盡信,蔡氏一族,如今可多半都在荊襄一帶,若是打的太狠,對蔡氏並沒有好處,所以周瑜決定先去看看,然後再說如何進攻。

孫策點點頭,當下道:“便依公瑾之言,衆將前去準備,另外,派些人來接手江夏。”

以往雖然也攻破過江夏,但卻多是劫掠人口、財富,但這一次,孫策這做法分明就是把江夏當做自己的地盤了,直接派人過來接手各縣縣令。

“喏!”衆將躬身答應一聲,各自離去。

……

另一邊,夏口戰敗,荊州水師幾乎全軍覆沒,蔡瑁被俘,江夏失守的消息也很快傳到襄陽。

樊城,衙署。

“主公!”諸葛亮與陳宮聯袂而來,找到劉備。

“兩位先生來的正好,夏口之事兩位先生可曾聽聞?”劉備將兩人迎進來,沉聲問道。

“已經知曉,我等正是爲此事而來。”陳宮點點頭,皺眉道:“夏口戰敗,原本也不至於全境失陷,但如今江夏卻是迅速失陷,在下懷疑,那蔡瑁已然投敵。”

劉備點點頭,他也有這個猜測,看向兩人道:“我意再去襄陽,請兄長髮兵,兩位意下如何?”

陳宮聞言,看向諸葛亮,示意他說。

諸葛亮微微頷首,對著劉備一禮道:“主公,亮以爲,主公此時確實該入襄陽,但卻不是去尋楚王。”

“爲何?”劉備愕然道。

“王府如今爲蔡氏所掌控,若那蔡瑁投敵,這邊必然響應,若主公去尋楚王,恐怕蔡氏情急之下,會脅迫楚王,乃至威脅其性命。”諸葛亮嚴肅道,若是如此,反會累得主公有害兄之嫌。

“這該如何是好!?”劉備也在擔心這個問題。

“如今楚王病重,不能理事,江東軍來勢洶洶,主公入襄陽之後,可去尋大公子劉琦以及襄陽守將劉磐。”諸葛亮躬身道:“請大公子暫代楚王發號施令,抗擊江東軍!”

蔡氏雖然控制了王府,但劉表對蔡氏也有防範,所以襄陽守軍一直是交給侄兒劉磐來統領,爲的就是擔心一旦出了狀況,至少能夠保證襄陽在他手中。

如今蔡氏封鎖了王府,卻正好可以讓劉備名正言順的擁護劉琦來主持大局,這樣一來,作爲劉表的侄子,劉磐、劉虎定會站在劉琦這邊,而劉備也是漢室宗親,這個時候自然更容易被接受。

“好,我這便去。”劉備起身,準備離開,前去襄陽佈署。

“主公且慢!”諸葛亮連忙攔住劉備,沉聲道:“入襄陽後,若有人攛掇主公代楚王主持大局,無論是何人建議,切不可答應,要堅持擁護大公子!”

劉備點點頭,沒有多問,一旁的張飛卻不幹了,皺眉道:“這是爲何?我兄長也是漢室宗親,論威望、論本事,也比劉琦那小兒更適合主持大局。”

諸葛亮搖頭,他知道,這個時候無法說服衆人的話,必然會壞事,當下耐心道:“主公若露出此意,必然會令劉磐、劉虎等一衆擁護楚王之人心生排斥,如今大敵當前,當以大局爲重,主公若出面主持,反而會令局面更加不可收拾,那蒯、蔡二家必會以此來離間人心。”

劉備聞言點點頭道:“孔明之言便是吾意,況且兄長待我不薄,我如何能在這等時候行此趁人之危之事?衆將莫要再說!”

“主公此去,當帶公臺與翼德、叔至兩位將軍前去,樊城卻需雲長將軍留下鎮守,江東已得江夏,恐怕會來直取襄陽,這樊城卻需守住。”諸葛亮對著劉備躬身道。

“那便由雲長駐守樊城。”劉備點點頭,關羽留在這裡,他也能放心一些,至於軍隊,劉備只帶了十名親衛,然後便帶著陳宮、張飛、陳到三將匆匆離開,徑直出城渡河去往襄陽商議此事。

只是到了襄陽時,城門已經封鎖,劉備連忙在城外叫出劉磐。

“玄德公不在樊城駐守,怎到了此處?”劉磐將劉備接入城中,詢問道。

“劉將軍,蔡瑁已投江東,如今江夏已然盡爲江東所得,據我等打探的情報,江東已經開始調集兵馬準備攻打襄陽,楚王如今病重,我主此來,便是欲請大公子出來主持大局,不知將軍意下如何?”陳宮對著劉磐一禮,詢問道。

劉磐聞言皺眉遲疑。

“伯堅,若非無奈,備也不願行此舉,然江東來勢洶洶,兄長如今在府中,爲蔡氏所掌控,若那蔡瑁真的投了江東,此時我等若強闖王府,恐危及兄長性命,是以備纔想請大公子出來主持大局!”劉備看著劉磐猶豫,沉聲道:“大公子乃楚王長子,亦是世子,如今楚王病重,無力理政,此時大公子出來主持大局,名正言順,莫非伯堅要看那江東軍兵臨城下不成?”

劉磐猶豫片刻後,點頭道:“也罷,劉虎!”

“末將在!”劉虎來到劉磐身邊,躬身道。

“你持我將令隨玄德公去找大公子,請大公子出面主持大局,若有人膽敢阻攔,殺!”劉磐拿出自己的將令,對著劉虎道。

“喏!”劉虎領命一聲,接過令箭後,跟劉備一起,去往世子府。

第五十一章 禮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四章 虛實第五十九章 董卓之死第一百五十六章 夏王第四章 新朋友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二百九十四章 用人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第五十八章 鬧事第六十九章 中原的消息第一百零八章 瘋狂募兵第六十七章 機會第四十三章 鬧劇落幕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八十三章 可能第一百一十一章 洞局勢陳默設計,識人心衛覬示好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心無盡第四百七十二章 試探第二百七十四章 空城否第十四章 黃巾落幕第四百八十三章 小插曲第三百零四章 出兵第三百五十章 荊州易主(完)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議事第三百四十章 少犯錯第一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四百二十五章 獻策第三百二十七章 初次交鋒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二百一十一章 南陽第二百四十六章 弱點第十七章 改變第十四章 黃巾落幕第四百六十五章 順利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二百零二章 由明轉暗第四百四十章 聚將第五十章 大雪第一百六十章 遷都第四百四十六章 陳默穩坐中軍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三百二十八章 荊州變局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四百二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五十一章 將來的可能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二百八十六章 禰衡遊諸郡第六十四章 飢兵第五十六章 連環計(中)第六十三章 說服第五十五章 首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策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一百二十章 陽翟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四百零四章 動念第四十九章 暫安第四十九章 黑山軍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明主的條件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三百七十一章 退路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三百三十四章 勢壓天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薦師第一百五十三章 生擒第九十八章 朝見天子第三章 人才第四十章 胡風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十二章 新技能第三百五十四章 莫名煩躁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辭第四百八十一章 議降第六十章 發泄第九十一章 溫明園中第四百六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五章 緩一緩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歸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四百四十六章 陳默穩坐中軍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一百五十四章 壞消息第四章 虛實第五十一章 曲陽第二十八章 墾荒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第三十九章 胡地
第五十一章 禮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四章 虛實第五十九章 董卓之死第一百五十六章 夏王第四章 新朋友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二百九十四章 用人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第五十八章 鬧事第六十九章 中原的消息第一百零八章 瘋狂募兵第六十七章 機會第四十三章 鬧劇落幕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八十三章 可能第一百一十一章 洞局勢陳默設計,識人心衛覬示好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心無盡第四百七十二章 試探第二百七十四章 空城否第十四章 黃巾落幕第四百八十三章 小插曲第三百零四章 出兵第三百五十章 荊州易主(完)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議事第三百四十章 少犯錯第一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四百二十五章 獻策第三百二十七章 初次交鋒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二百一十一章 南陽第二百四十六章 弱點第十七章 改變第十四章 黃巾落幕第四百六十五章 順利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二百零二章 由明轉暗第四百四十章 聚將第五十章 大雪第一百六十章 遷都第四百四十六章 陳默穩坐中軍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三百二十八章 荊州變局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四百二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五十一章 將來的可能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二百八十六章 禰衡遊諸郡第六十四章 飢兵第五十六章 連環計(中)第六十三章 說服第五十五章 首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策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一百二十章 陽翟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四百零四章 動念第四十九章 暫安第四十九章 黑山軍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明主的條件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三百七十一章 退路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三百三十四章 勢壓天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薦師第一百五十三章 生擒第九十八章 朝見天子第三章 人才第四十章 胡風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十二章 新技能第三百五十四章 莫名煩躁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辭第四百八十一章 議降第六十章 發泄第九十一章 溫明園中第四百六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五章 緩一緩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歸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四百四十六章 陳默穩坐中軍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一百五十四章 壞消息第四章 虛實第五十一章 曲陽第二十八章 墾荒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第三十九章 胡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尉犁县| 武定县| 商南县| 丹阳市| 丰顺县| 嘉兴市| 天水市| 西林县| 金门县| 库车县| 株洲市| 兴隆县| 象山县| 甘德县| 瑞金市| 德阳市| 阿鲁科尔沁旗| 寿阳县| 永春县| 金塔县| 巴青县| 博白县| 麻栗坡县| 旬阳县| 金门县| 磐石市| 天门市| 乌拉特前旗| 汶川县| 临颍县| 叙永县| 深水埗区| 商洛市| 沭阳县| 和静县| 辽宁省| 通州市| 平舆县| 渝中区| 绵阳市| 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