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雲

鄴城一戰,隨著曹操撤軍,袁尚敗走落下了帷幕,此戰輸的最慘的恐怕就算是袁尚了,不但丟了城池,身邊僅有的精銳,經此一戰消耗殆盡,就算退到河間,短時間內再徵募一批兵馬,也很難有之前的戰力來與陳默抗衡了。

更糟糕的是,馬超已經率兵奪了邯鄲,龐德、張繡也率領騎兵阻斷袁尚歸路,隨後幾日間,陳默又命徐晃起兵攻佔安平,進取河間,袁尚一逃再逃,最終逃往幽州與袁熙匯合,準備死守幽州再待時機。

“如今冀州除清河、渤海兩郡之外已盡數爲我軍所得,袁尚逃往薊縣,如今已無力再與我軍抗衡,此外牽召也向我軍歸降,太史慈將軍正在趕來鄴城途中,修以爲,接下來我軍該趁勢追擊,盡取幽州。”袁尚的將軍府如今已經成了陳默在鄴城的宅院,楊修恭敬地向陳默彙報著最近的戰報。

這一仗從去歲冬打到現在,歷時足有四月,除了西涼之兵外,陳默幾乎調集了所有力量,至此也算落下了帷幕,雖然清河、渤海二郡爲曹操所得,但眼下打到這個地步,陳默也不想再打下去了,他的目的已經達到,戰爭至此,自己已經在勢上取得了優勢,接下來他和曹操繼續打,誰也沒有準備好,一旦開戰,必然曠日持久,誰也遭受不住。

陳默到現在,基本都是打下一地,然後治理一地,等治理的差不多了,再行向外拓展。

“幽州不急,先把冀州吃下。”陳默笑道:“這裡是鄴城那些士紳空出來的田產,已經做過計算和測量,在各郡空出來的田地儘快安排人耕作。”

國以農爲本,現在春耕已過,但很多田地因爲戰亂被荒廢了,陳默必須儘快讓人補耕,至於幽州,拿下幽州就意味著邊防又多了一塊兒,這一仗雖然收了不少冀州降軍,但一來尚未完全歸心,二來暫時也沒有合適的將領,倒不如先讓袁氏拿著,幫自己擋住,否則就算拿下幽州,若邊關被胡人趁機攻破,反而會累的幽州百姓身陷塗炭。

楊修點點頭,現在他學乖了,不會擅自做主。

“主公,子義還派人送來一封書信。”一旁的荀攸將一封書信遞給陳默笑道:“聽說子義將軍這次在真定覓得一良將,特意帶來舉薦。”

“哦?”陳默聞言伸手接過那竹簡,微笑道:“能得子義舉薦,想來本事不差。”

其實牽召的本事就不差,不過因爲是降將的關係,陳默最近在思索著將牽、高覽這些降將以及張郃、韓瓊這些還沒頭像的帶回洛陽好好勸一勸。

打開竹簡,太史慈推薦的人叫趙雲,一個很陌生的名字,但按太史慈信中所述,這趙雲不但武藝高強,而且膽略過人,只是似乎心中似乎對陳默有些排斥,這次帶來,希望陳默能將其說服。

“諸位可知趙雲此人?”陳默放下竹簡,看向衆人詢問道,這個名字對陳默來說有些陌生。

衆將聞言茫然的搖了搖頭,一直立於衆將末端的高覽想了想,對著陳默一禮道:“末將倒是聽過此人。”

“哦?”陳默笑道:“此人如何?”

“末將只知此人曾追隨公孫瓚,當年袁公於界橋大破公孫瓚,公孫瓚大敗之際,有一小將奮死拼殺,將公孫瓚救出,此人便是趙雲,文丑將軍對其頗有讚譽,乃白馬義從將領,公孫瓚敗亡之後,文丑將軍還向袁公舉薦過此人,只是此人不願出仕,後來也就不再理會了。”高覽躬身道。

以袁紹的傲氣,請趙雲這種門第的,大多是愛來不來的態度,趙雲拒絕,袁紹根本不可能再請一次。

陳默點點頭,心中大概有了個趙雲的形象,當下不再管此事,只等太史慈回來,自己再親自去見見。

當下與衆人商議了一番冀州治理之策,這冀州對陳默來說很重要,但治理卻不容易,這次陳默在鄴城殺了不少世家,這世家豪族之間,相互之間都有姻親之好,多數都是沾親帶故的,除了最早因爲甄宓關係帶頭倒向陳默的甄家之外,餘者對陳默多有排斥。

陳默也不急,他短時間內不會離開,這次來冀州不止是要佔地方,還要讓冀州能徹底爲自己所用,天網的人已經開始暗中查詢各級官員資料、根底,同時陳默將禰衡調來,準備在這邊開設書院,三學之事隨著冀州之戰落幕,也要提上日程。

除此之外,冀州刺史由何人來執掌,也需要考慮,就如同當初的關中一般,冀州刺史也很重要,這裡不但是陳默未來的糧倉,還是與曹操接壤的主要區域,下次與曹操大戰,不出意外的話,會從冀州開始。

三日後,太史慈帶著牽召和趙雲抵達鄴城,前來拜見陳默。

“子義,數年未見,滄桑了許多。”陳默看著太史慈,給了他一拳,笑道:“這次回來順便回洛陽,看看元復,這北地苦寒,吃了不少苦吧。”

“北地雖苦,但卻是我大漢門戶,主公說的不錯,胡人這些年確實在不斷壯大,慈願爲主公守住國門。”太史慈拱手一禮道,再次見到陳默,顯然也很開心。

“主公,這位便是牽召,可是讓末將吃了不少苦頭。”兩人敘舊幾句之後,太史慈將身後兩人介紹給陳默:“這位是趙雲,末將在真定所遇,頗有勇武。”

牽召年過四十,是個中年漢子,樣貌不是很出衆,卻給人一種沉穩狠厲之感,陳默點點頭,目光看向牽召。

“牽召參見主公。”牽召躬身行禮。

“將軍莫要多禮。”陳默受了對方一禮之後,伸手扶起,笑道:“將軍北驅烏桓,東拒公孫氏,若非此前立場不同,吾早有結交之意,今日能見將軍,頗爲欣慰,將軍也無需拘束。”

牽召是一員良將,以陳默看來,論本事,牽召當不在那四庭柱之下。

“主公言重,召一介降將,當不得主公錯愛。”牽召躬身道。

“降將?”陳默搖了搖頭:“將軍此言差矣,這人生於世,便如那不繫之舟,浮浮沉沉,很多時候都是身不由己,將軍願留有用之身,爲天下,爲這黎民百姓做事,在我看來,比很多愚忠之輩更強,況且袁尚之敗,並非因將軍,將軍爲保袁氏,力戰子義,已爲袁氏盡忠,並不虧欠袁氏,莫非就非要戰死才能一表忠心?”

這話,算是爲很多冀州降將開脫,自然也讓牽召聽得舒服,當下便讓牽召生出一股知己之感,差點納頭再拜。

安慰一番牽召之後,陳默又看向趙雲,趙雲如今已經年近四十,比陳默都大了近十歲,但看上去卻不顯老,樣貌俊朗,卻並不顯柔弱,帶著一股陽剛之氣,不說能力,便是這份樣貌,也很容易讓人心生好感。

見陳默看來,趙雲只是微微欠身:“參見長陵侯。”

“嗯,常山趙子龍,子義之前書信說過,子龍說將軍乃世之良將,我本不信,但如今看來,倒是頗爲不凡。”陳默微笑頷首,趙雲命數極高,當是個有本事之人,但並未向陳默效忠,表現的太過親近,反而會讓人不自在,平白降低了自身,還容易讓人看不起,因此陳默也只是微笑著誇了幾句。

陳默極擅掌控情緒,雖是隨口之言,但就是能讓人感覺到真誠。

“將軍過譽,雲愧不敢當。”趙雲連忙拱手道。

“不必過謙,子義與我自小相識,他這人,傲得很,你若沒有足夠本事,他是不會如此說的。”陳默擺了擺手笑道:“我已命人備下酒宴,一爲子義接風,二者也爲我麾下又添一員大將,三者能夠結識子龍這般冀州英傑,今日定要痛飲一番。”

雖說沒有效忠陳默之意,但人家自開始到現在也決口未提招攬之意,而且待自己也頗爲友好,並沒有想象中專橫之相,趙雲自然不好拒絕,當下也欣然接受,他也想進一步瞭解一番陳默爲人。

陳默當下命人設下酒宴,又將徐晃、高順、高覽這些軍中將領請來,也算是給足了太史慈三人顏面。

酒宴之上,陳默也並未言政事或是招攬趙雲之意,只是尋常酒宴,與衆將歡飲,聊一些軍中趣事,他早年也算是行伍出身,對於軍中許多事情都頗爲熟悉,如今說來,倒也不至於讓氣氛冷場,在場的很多冀州降將也漸漸放鬆下來,一頓酒宴,吃的賓主盡歡,直到半夜方纔散場。

趙雲覺得頗爲奇妙,自己竟有種意猶未盡之感?

“子龍,我主未有你想的那般暴虐吧?”太史慈攬著趙雲的肩膀笑道。

“長陵侯氣度非凡,待人親善,確實與雲所想不同。”趙雲搖了搖頭,他這一生東奔西走,起起伏伏,到如今也未闖出什麼名堂來,今日能參與這樣的酒宴,以趙雲如今的身份來說,算是高攀了。

“可願投效?”太史慈笑問道。

“這……”趙雲搖了搖頭,他沒有想好,但不可否認,有些心動,跟陳默相處,至少很難討厭他。

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一十四章 年關瑣事第五十四章 立威第六十六章 夜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居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牟第一百八十六章 變數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的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牟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四十一章 比武奪將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定要冷靜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第九十九章 再度反目第三十四章 贈書第一百六十四章 狂士論學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六十五章 滅門第二百二十四章 言利害三公登門,查局勢陳默退讓第二百九十八章 劉毅第三十章 大人物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一百三十四章 呂布治郡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郎第四百四十八章 連弩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三百一十六章 結束第五十三章 潰敗之後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利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二百六十六章 破軍第二百零八章 天下太平第二百零四章 破罐子破摔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七十九章 洛陽夜第十六章 鄉情第六十六章 長安破第四百二十九章 封王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將之死第七十七章 新軍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三百五十八章 洛陽夜第十四章 黃巾落幕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二百八十九章 吏第二百五十章 城破第二百三十章 下地牢陳默問計,故友聚許攸獻圖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六章 鄭屠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第五十五章 首戰第八十七章 長安初戰第四百七十三章 雨幕來客第一百二十一章 薦師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八十章 女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聯手的意向第七十八章 天子崩第四十三章 來者不善第四百七十二章 試探第三百章 孤城難守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第一百八十章 新武器第二百五十七章 命第六十三章 後顧之憂第二百七十七章 不屈意志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第一百六十六章 過猶不及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二百四十章 藏鋒於內,出必見血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匯合第十章 觀念衝突第二百三十八章 首勝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四百四十章 聚將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三十二章 序幕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第三百九十八章 絕命伏殺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四十三章 鬧劇落幕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
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一十四章 年關瑣事第五十四章 立威第六十六章 夜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居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牟第一百八十六章 變數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的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牟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四十一章 比武奪將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定要冷靜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第九十九章 再度反目第三十四章 贈書第一百六十四章 狂士論學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六十五章 滅門第二百二十四章 言利害三公登門,查局勢陳默退讓第二百九十八章 劉毅第三十章 大人物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一百三十四章 呂布治郡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郎第四百四十八章 連弩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三百一十六章 結束第五十三章 潰敗之後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利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二百六十六章 破軍第二百零八章 天下太平第二百零四章 破罐子破摔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七十九章 洛陽夜第十六章 鄉情第六十六章 長安破第四百二十九章 封王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將之死第七十七章 新軍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三百五十八章 洛陽夜第十四章 黃巾落幕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二百八十九章 吏第二百五十章 城破第二百三十章 下地牢陳默問計,故友聚許攸獻圖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六章 鄭屠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第五十五章 首戰第八十七章 長安初戰第四百七十三章 雨幕來客第一百二十一章 薦師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八十章 女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聯手的意向第七十八章 天子崩第四十三章 來者不善第四百七十二章 試探第三百章 孤城難守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第一百八十章 新武器第二百五十七章 命第六十三章 後顧之憂第二百七十七章 不屈意志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第一百六十六章 過猶不及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二百四十章 藏鋒於內,出必見血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匯合第十章 觀念衝突第二百三十八章 首勝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四百四十章 聚將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三十二章 序幕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第三百九十八章 絕命伏殺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四十三章 鬧劇落幕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川县| 永修县| 远安县| 永胜县| 怀化市| 巴中市| 奉化市| 新民市| 通辽市| 曲阳县| 玉林市| 闵行区| 苗栗县| 富顺县| 平和县| 武邑县| 乌鲁木齐县| 余江县| 平凉市| 宜章县| 巴林左旗| 昌黎县| 奉新县| 青川县| 威信县| 卓资县| 化德县| 嘉兴市| 高安市| 淮滨县| 安顺市| 泾源县| 连南| 工布江达县| 无锡市| 沁源县| 长葛市| 昌乐县| 巢湖市| 绍兴市| 伽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