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

趙雲默默地看著那些尖叫逃散的真定守軍。

唉~

雖然知道這些烏合之衆不堪大用,但這麼輕易便被摧毀了士氣,依舊讓趙雲有些失望,若是當年幽州軍在這裡的話,不說擊敗,但守住河道三天還是沒問題吧。

不過也不難理解,畢竟連縣令都跑了,縣尉戰死,自己雖有統兵之權,但終究是個外人,軍威未立,人心不齊,危難時刻,還真指望上下一心呢?

“兄長,快走吧!此處已經難以守住。”幾名趙莊子弟上前,拉著趙雲道。

便在此時,一支騎兵順著東邊的河岸朝著這邊殺來,正是韓德繞道,找到冰面未曾碎裂之處,率騎兵渡河而來,顯然,那位已經戰死的劉縣尉並未將趙雲的計策貫徹到底,砸開的冰面並不完全。

“走!”趙雲嘆了口氣,辛苦準備的防線,就這麼被破了,心中多少有些不甘,卻也無可奈何,敵我差距太懸殊,無論士氣還是戰力,關中軍都能對他們做到碾壓。

只是就算退守真定,又能擋多久?

就太史慈拿出來的這種弩,城牆也未必能夠守住。

當下,趙雲帶著趙家子弟在韓德率軍趕到之前,退回了真定,準備依城固守,只是回到城中時,看到的卻是混亂的城池,不明真相的百姓正扛著家當往城外涌。

“發生了何事?”趙雲一把拉住一名匆匆而過的縣衛,皺眉道。

縣衛本有些不耐,看到是趙雲,還是忍住了火氣,不過聲音也不怎麼客氣:“縣令都跑了,我等在這裡有何用?”

章琳跑了!?

趙雲聞言,頓時被驚呆了,這就跑了?城池怎麼辦?

“還請趙將軍放手。”那縣衛看著趙雲拉著他不放,苦笑道:“大家本就不想與關中軍爲敵,如今縣令都走了,我等留下來又能如何?”

趙雲下意識的放開手,皺眉看著四周慌亂的人羣,心中很難受。

他還在想著如何守住真定,結果縣令、縣吏、縣衛就這麼放棄了,當初請自己出來禦敵的是這些人,現在第一個跑的也是這些人。

“關中軍殺進來了!”便在此時,一聲驚呼聲中,便見城門方向的人爭先恐後的跑回來了,緊跟著一匹匹戰馬在城中飛奔。

馬背上,一名騎兵飛快的大喊著:“城中百姓不必慌亂,我關中軍從不傷百姓,衆人可各自回家,莫要亂走!”

看著一邊叫喊,一邊衝向這邊的騎兵,趙雲下意識的想要動手,只是看著那些迅速往家中跑的百姓,舉起的長槍卻又無力的放下去,此時再戰,只會牽連無辜,此非趙雲所願。

“可是子龍將軍?”一名關中大漢策馬來到趙雲一羣人身前,畢竟這一隊騎兵在慌亂的人羣主公那顯得有些扎眼。

“正是!”趙雲面色冷下來。

“我家將軍相邀,請將軍一敘。”那大漢對著趙雲一禮道。

“兄長,不可,若他們伏兵暗害,我等怕是難以逃脫,不如趁此時城門尚未被敵軍佔據,先殺出城去再說。”一名趙家子弟急忙道。

趙雲皺眉看向這員將領,點點頭道:“帶路。”

突圍出去不難,但他們能走,趙莊不能走啊,如果太史慈一怒之下屠了趙莊,趙雲怕自己會愧疚一輩子。

“兄長!”幾名趙莊子弟大急。

趙雲搖了搖頭:“你等且回莊中等候消息,莫要與人衝突。”

幾名趙莊子弟不滿,但趙雲一旦決定的事情,那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更改的,而且如今真定城破,趙莊也可能遭到威脅,不止是來自關中軍的,還有從城中逃散出去的亂民、縣衛,確實需要守護,當下衆人只得聽從趙雲勸說,結伴回莊。

趙雲則跟隨韓德徑直去了衙署,太史慈已經開始命人安撫民心,同時有隨軍的文吏開始幫忙處理縣中公務。

“見過將軍。”趙雲對著太史慈一禮。

“趙雲,真定趙莊之主,早年從軍,曾在袁紹帳下做事,後轉投公孫瓚,曾效力於白馬義從,五年前因家中兄長過世,回鄉守孝,曾與昔日袁紹麾下大將文丑交手,不分勝負。”太史慈放下手中的竹簡,看向趙雲道:“子龍如今守孝期滿,可曾想過再出仕?”

“未曾。”趙雲搖了搖頭,出仕這種事情他自然是想過的,不過卻並未想過出仕陳默。

“我主求才若渴,以你之才,荒廢於鄉野之間可惜了。”太史慈搖頭笑道,對於趙雲的話,他自然明白,這年頭,懷才之人,大都有一展抱負之願,之所以如此說,不是不想出仕,只是不想在這邊出事而已,不過太史慈也沒點破。

“雲胸無大志,讓將軍見笑了。”趙雲拱手道。

“無妨,人各有志,我不會強求。”太史慈笑道:“不過還是想請子龍隨我去一趟鄴城,見一見我主,一來你這等人才我主向來欣賞,二來我雖不知你心向何處,但既然你我相遇,見一見於你而言也並無壞處,是否明主,見過再說。”

“雲若去了鄴城,焉能離開?”趙雲皺眉道。

“若想強留於你,我便可以,何須費力將你送至鄴城?”太史慈瞥了趙雲一眼笑道:“我主麾下,謀士如雲,猛將如雨,子龍雖有將才,但卻也不至於叫我主強留,不管你如何看他,我主一生行事磊落,還不至於如此下作。”

如果是田豐、沮授、審配這些人,若這些人抵死不從,陳默也絕不會放走,但趙雲不一樣,或許是個將才,但也只是個將才,還不至於叫陳默做出這等事情來。

“在下有選擇麼?”趙雲無語道。

“莫要說的好似我逼你一般。”太史慈搖搖頭道:“主公現在甚至不知實踐有你這般將才,此事乃我自作主張,欲向主公舉薦於你,能否見用,尚未可知,莫要擔心,我主多數時候,是頗爲仁厚的。”

“既然如此,雲想回莊中交代一番。”趙雲抱拳道。

“可,此事不急,我還有軍務,一時間也難以抽身帶你去見主公,便先在我軍中待一段時間,待此戰過後,我再帶你去見主公。”太史慈很爽快的點了點頭。

趙雲有些詫異太史慈會這般輕易讓自己離開,有些好奇道:“將軍不擔心在下一去不回?”

“你這人,不像,若你真的言而無信,稻葉事件好事。”太史慈道。

趙雲不解的看向太史慈。

“若你直接離開,說明你乃無義之人,那樣一來,離開也省的我舉薦,壞了我名聲。”太史慈見他不解,隨口笑道。

自己這算是第一次給陳默薦才,若趙雲是這麼一個不守信義之人,走了對太史慈來說,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趙雲看了太史慈一眼,點點頭,對太史慈一禮道:“在下告辭!”

“將軍,就這般讓他走了?”韓德看趙雲離開,不解的看向太史慈。

“但願我未曾看錯人吧。”太史慈點點頭道,他確實有些欣賞這趙雲,但也只是欣賞而已,若趙雲不來,他也不損失什麼。

真定一戰而下,太史慈並未繼續出兵,軍隊需要修整,同時這麼一城一城的打下去也不是辦法,而四周縣中軍民眼見太史慈攻佔城池後並未多造殺戮,加上援軍遲遲不至,紛紛遞上降書,算是倒向了關中軍這邊。

太史慈在真定修整了七日,這日正在廳中看書,卻見韓德進來,對著太史慈一禮道:“將軍,斥候來報,牽召率軍趕到,如今屯兵於高邑,正是我軍南下必經之處。”

“終於來了麼?”太史慈聞言目光一亮,他等的就是袁氏的援軍,攻城略地都是次要的,攻佔再多的城池,如果自己這邊敗了,那些城池會重新迴歸袁氏旗下,只有將袁氏主力兵馬一個個擊敗,那剩下的城池反而更易攻取。

“傳我軍令,三軍明日集結,向高邑進發。”太史慈笑道。

“將軍,那趙雲遲遲未曾現身,恐怕……”韓德看向太史慈道。

“隨他去,出兵要緊。”太史慈搖了搖頭,雖然有些失望,但這種時候還是軍務最爲要緊,其他的都可靠後。

“喏,末將告退!”韓德當下領命,躬身告退。

次日一早,太史慈整點行裝,率軍向南而行,路過趙莊時,卻見一白馬將領攔在前方。

太史慈放眼看去,雖然換了一身戎裝,但趙雲身高樣貌都是極爲出衆,在人羣之中一眼就能認出來的那種,太史慈自然也認出了他。

擡了擡手,部隊緩緩停下,趙雲見狀,策馬上前,對著太史慈一禮道:“累將軍久等。”

“我以爲你不會來。”太史慈笑道。

“將軍既然以信義待我,雲豈敢失信?”趙雲搖了搖頭道:“既然答應將軍去見長陵侯,雲自然不會食言。”

“好。”太史慈滿意的點頭笑道:“不管今後是敵是友,但你趙子龍,是個人物。”

“將軍嚴重。”

“走吧。”太史慈心懷大暢,示意趙雲入伍,跟隨大軍繼續前行。

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第三十四章 機會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別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三百九十四章 陽謀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一百六十章 遷都第二百四十章 藏鋒於內,出必見血第二百八十七章 立場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十九章 教授第五十九章 董卓之死第一百零八章 瘋狂募兵第二十八章 楊奉歸降第四百七十七章 與周瑜的初次交鋒第二百六十章 難以接受的結局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二十章 烏鴉嘴——曹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式入主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的投誠第十九章 祁縣一夜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年第一百一十七章 族人第八十四章 結怨第四百七十九章 強攻建業第四百七十六章 劉玄德空城遁走,陳伯道送子入川第二百七十七章 不屈意志第二十二章 再敗第四百六十四章 當陽第二十八章 名士風流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第二百一十八章 謀合縱曹操陳兵第七十章 推薦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學院第三十六章 俘虜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四百四十三章 江東議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輸贏第六十一章 會面第三百零七章 三萬大軍的合圍第七十七章 新軍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雲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閒聊第三十二章 清平能吏,亂世英雄第三百六十四章 劉能的憤怒第二十七章 特殊人才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年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三十五章 高順第二百一十三章 孫郎受挫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議封王第二百九十八章 劉毅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兵第二百五十章 城破第四十二章 消息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二百零九章 奇特之人第一百二十章 人脯第四百五十五章 疑惑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四十章 殺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學院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一百三十一章 鍾繇薦才第一百二十四章 豐年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三百六十九章 曹操欲退兵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蜀中定局第四百二十七章 藉機發難第九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四百零六章 緣,妙不可言第五章 出遊第四百五十六章 蜀地之爭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辭第二十四章 搶糧第三百三十四章 勢壓天子第三百零九章 再敗第十七章 路遇第二百二十三章 辯朝堂公卿吐血,聞噩耗陳默離京第四百七十五章 蜀中定局第四十九章 袁紹的目的第二百二十四章 言利害三公登門,查局勢陳默退讓第三百二十七章 初次交鋒第三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助力
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第三十四章 機會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別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三百九十四章 陽謀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一百六十章 遷都第二百四十章 藏鋒於內,出必見血第二百八十七章 立場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十九章 教授第五十九章 董卓之死第一百零八章 瘋狂募兵第二十八章 楊奉歸降第四百七十七章 與周瑜的初次交鋒第二百六十章 難以接受的結局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二十章 烏鴉嘴——曹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式入主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的投誠第十九章 祁縣一夜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年第一百一十七章 族人第八十四章 結怨第四百七十九章 強攻建業第四百七十六章 劉玄德空城遁走,陳伯道送子入川第二百七十七章 不屈意志第二十二章 再敗第四百六十四章 當陽第二十八章 名士風流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第二百一十八章 謀合縱曹操陳兵第七十章 推薦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學院第三十六章 俘虜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四百四十三章 江東議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輸贏第六十一章 會面第三百零七章 三萬大軍的合圍第七十七章 新軍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雲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閒聊第三十二章 清平能吏,亂世英雄第三百六十四章 劉能的憤怒第二十七章 特殊人才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年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三十五章 高順第二百一十三章 孫郎受挫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議封王第二百九十八章 劉毅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兵第二百五十章 城破第四十二章 消息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二百零九章 奇特之人第一百二十章 人脯第四百五十五章 疑惑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四十章 殺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學院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一百三十一章 鍾繇薦才第一百二十四章 豐年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三百六十九章 曹操欲退兵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蜀中定局第四百二十七章 藉機發難第九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四百零六章 緣,妙不可言第五章 出遊第四百五十六章 蜀地之爭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辭第二十四章 搶糧第三百三十四章 勢壓天子第三百零九章 再敗第十七章 路遇第二百二十三章 辯朝堂公卿吐血,聞噩耗陳默離京第四百七十五章 蜀中定局第四十九章 袁紹的目的第二百二十四章 言利害三公登門,查局勢陳默退讓第三百二十七章 初次交鋒第三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助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乡市| 隆安县| 屏山县| 盘锦市| 安平县| 龙川县| 余江县| 永吉县| 寿阳县| 博客| 聂拉木县| 加查县| 威远县| 云梦县| 宁强县| 桐柏县| 巴楚县| 凤山县| 伊吾县| 邵武市| 六枝特区| 吉水县| 广元市| 沁水县| 集安市| 舒城县| 平南县| 板桥市| 旅游| 大化| 睢宁县| 大余县| 芜湖市| 诸暨市| 监利县| 绵竹市| 麟游县| 高唐县| 睢宁县| 望都县| 南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