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

“軍中可有善泳者?”鄴城外,陳默大營。

地下暗渠的位置已經找到,在護城河中,需要泅多久不知道,但少說也有幾十丈,這麼冷的天氣,別說這裡多是一幫旱鴨子,就算有善泳之人,還沒泅過去,恐怕就凍死了。

帳中衆將面面相覷,一個個茫然搖頭,陳默麾下將領,多是北方漢子,騎馬打仗,衝鋒陷陣那沒問題,但泅水顯然涉及到他們的盲區,便是出身南陽的崔耿,也是自小在洛陽長大,會些水,但也只限於跑到水中撲騰兩下,沉不下去那種,要讓他泅渡幾十丈的距離,那就有些強人所難了。

陳默見此,有些頭疼,都打到鄴城下了,但面對這巍峨的城牆,一時間有些束手無策,那不是破綻的破綻,實在叫人無奈。

眼見衆將不說話,前來複命的馬均猶豫了一下,躬身一禮道:“主公,均有一計不置可否用上?!?

“哦?”陳默聞言看向馬均道:“德衡但說無妨。”

馬均先向衆人一禮,而後道:“卑職此番查探這護城河,發現這護城河與漳水之間聯繫並不緊密,可有兩計,一者可以在上游處建築堤壩,趁著河水尚未凍結之際,聚起大水,以水攻之計破城,卑職查看過這鄴城四周,只要將這幾處封堵,完全可以借這道暗渠,將河水灌入鄴城之中,水淹鄴城?!?

馬均一邊說,一邊來到地圖前面,指了幾處地方:“將這幾處堵住,便可使大水不至於散去,不過我軍卻需退兵十里下寨,以免被殃及?!?

陳默點點頭,水淹鄴城,自然可以將鄴城攻破,不過如此一來必定生靈塗炭,不只是鄴城,在這濁漳水下游的鄉莊、城池都會被波及,這大水一放,便是數萬乃至數十萬的生靈塗炭,甚至可能滋生瘟疫,導致更大的災禍。

非不得已,陳默不願以此策破城,看向馬均道:“不知另外一策是何計?”

“依舊是水計,不過此計卻非灌城,而是將護城河切斷,將濁漳水引往他處,如此一來,護城河干涸,藏於其下的暗渠自然露出,但如此一來,恐怕敵軍守將也會有所準備,若對方及時將內河封堵,或是伏兵其中,到時候便是要用水攻之計,對方只需將內河填埋,封死四門,則水攻之計也難以奏效?!瘪R均躬身道。

陳默點點頭,卻沒有說話,只是手指敲擊著桌案,皺眉思索著這兩策。

“主公,水攻之計最爲安穩!”楊修見陳默不說話,猶豫了一下,對著陳默一禮道:“修知主公仁義,不願殃及城中百姓,但若以斷水之策,恐難成功,若戰事持久,這傷亡將士百姓,也未必會少,更何況若錯失此番機會,我軍恐失破城之機!”

現在袁尚跟曹操在清河一帶交戰,兩家一時間都難以抽身出來管鄴城,此時正是鄴城最虛弱的時候,若拖延下去,等那兩家分出勝負或是袁尚退回鄴城,到時候再想破城可就難了。

陳默沒有說話,他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甚至氣運的變化也說明了一切,這兩策以水攻之計幾乎是必定成功,但若以斷水之計的話,勝負難料。

陳默向來不以仁義自居,因爲他很清楚,坐在自己這個位置,是沒有什麼仁義不仁義之說的,若純以得失而論,楊修說的沒錯,但陳默心中確有些過不去,這件事說著容易,自己上下嘴皮一碰,但這決定一下,就是數以十萬計的生靈塗炭,若每一仗都這麼打,天下重歸一統之後,恐怕這中原大地也就沒多少人了。

陳默最終停止了敲擊桌面,看向衆人道:“馬均!”

“在!”馬均連忙上前,躬身聽令。

“立刻開始接引河水,斷去護城河水源。”陳默看著馬均道。

“喏!”馬均聞言鬆了口氣,有些激動地對陳默一禮,轉身大步離去。

“主公,這……”楊修張了張嘴道。

“我知道,以眼下來看,德祖所言的確是上策,但若眼光放長一些,若真以水攻之策奪了鄴城,我們得到的是什麼?”陳默看著衆將,沉聲道。

“冀州百姓的仇恨,破敗的鄴城,可能諸位生於豪族世家,在諸位眼中,這萬千百姓可能只是一個數字,無法體會那因爲諸位一句話而家破人亡之人是怎樣感受?!标惸酒鹕韥淼溃骸拔业瘸霰鵂懙氖强锓鎏煜?,手中刀刃爲的是保護百姓,不是爲了視百姓如草芥一般,我輩功勳,是以手中刀劍在戰場上得來的,卻非踩著百姓皚皚屍骨得來的?!?

楊修還想再說什麼,武義、高順突然踏出一步,肅容一禮道:“末將願爲先鋒,助主公攻破鄴城!”

崔耿、鮑庚、石庚站起身來,躬身一禮道:“末將願爲主公效死!”

馬超、龐德、張繡等衆將也紛紛起身,躬身道:“願爲主公效死。”

“去準備吧,武義!”陳默起身道。

“末將在!”武義踏出一步,躬身道。

“率大軍東移,做出攔截袁尚歸途之相,迷惑城中敵軍。”陳默提起一枚令箭,交給武義道。

“末將領命!”武義接過令箭,躬身一禮,轉身離去。

“高順!”陳默又拿起一枚令箭,看向高順。

“末將在!”高順躬身一禮。

“突襲之事,需得精銳,大軍東移,明日起會開始攻城,待水源枯竭之後,你率領陷陣營走暗渠入城,若能成功潛入,以火箭爲號,合攻東門!”

“喏!”高順接過令箭,躬身一禮,退出大帳。

“馬超、龐德、張繡!”陳默再度拿起三枚令箭,看向衆人道。

“末將在!”三將起身,躬身道。

“你三人各率一支騎兵,遊弋於鄴城四方,封鎖四門?!标惸瑢⒘罴唤o三人,沉聲道。

“喏!”三將躬身接令,退出大帳。

“其餘衆將,隨我移往東門,明日起,隨我猛攻東城,攻破鄴城!”陳默看向帳中其餘衆將,朗聲道。

“末將領命!”

衆將答應一聲之後,各自離去準備攻城事宜。

“唉~”楊修見衆人離去,忍不住搖頭嘆息,看向身邊荀攸道:“公達兄,你說主公這又何必,只要攻下鄴城,十年間鄴城民生足以恢復,何必效那婦人之仁?!?

爲人主者,當斷則斷,楊修不明白,陳默這等梟雄人物,爲何會對區區幾十萬百姓動了惻隱之心?

“可惜啊……”荀攸起身笑著搖了搖頭,看了楊修一眼道:“這世上似主公這般婦人之仁的人主太少了?!?

以成敗論的不是英雄,而是梟雄,陳默雖然從沒想過要做英雄,但顯然陳默有一顆英雄之心。

“怎連你也看不清?”楊修皺眉道。

“是你看得太短?!避髫贿呁庾?,一邊道:“若依德祖之法,固然能極快攻破鄴城,但此戰丟失的人心,你可知需要多久方能補回?幾十萬人吶。”

“主公從不在意這些……”楊修不解道,陳默可是很少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

“若這幾十萬人因你而死,德祖做何感想?”荀攸反問道。

楊修搖了搖頭,他能做何感想?幾十萬人,楊修腦子裡沒有太多的概念。

“多出去走走,體驗一番,或許會有不同見解。”荀攸一邊走一邊笑道。

楊修雖然才思敏捷,博學多聞,但或許習慣了高高在上俯視蒼生,有些事情反而沒別人理解的透徹,冀州之戰,打的可不只是兵,同樣也是在人心上的較量,人心也是戰場,而對人心的揣摩上,楊修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若不能瞭解這個,便是才情再高也算不上一個合格的謀士。

“公達兄,這是何意?還望解惑!”楊修怔了半晌,見荀攸離開,連忙追上,一邊跑一邊詢問道。

……

陳默這邊的動向,自然瞞不過城中冀州軍。

高幹找到審配,皺眉道:“那陳默移兵東城,不知是爲何?”

“這是要截斷主公歸途,或者以此誘主公回來,在城外與主公決戰!”審配嘆了口氣,雖然這個時代還沒有圍點打援的說法,但這種事,先例可是不少,而陳默此舉,再明顯不過,就是看冀州難以攻破,想要以冀州爲餌,將袁尚引來殲滅。

“這可如何是好?”高幹皺眉問道。

“設法派銳士出城,通知諸公,莫要中了陳默伏擊,如今鄴城兵馬足夠,又有堅城之利,那陳默顯然急切間無法破城,只要主公那邊不出亂,鄴城無憂!”審配這兩天觀望陳默動向,心中對陳默的畏懼感也漸漸退去,雖然不知陳默是如何擊破韓瓊、張郃的,但至少這鄴城,陳默並沒有辦法短時間攻破,這也讓審配放心了不少。

敵人最恐怖的時候,就是未出現之前,等他出現了,那股恐懼感反而會漸漸消失,如今就是這個狀態,只要陳默短時間內攻不破鄴城,那鄴城將士的士氣就會緩緩回升,到時候,陳默想要破城就更難了。

第六十五章 滅門第二章 里正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十三章 奇貨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三十九章 不信命第七十四章 大事件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點兒狠第六十九章 暗流第二百六十四章 真定第五十一章 曲陽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議事第十四章 膽氣第三百七十一章 退路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四十五章 遊戲第二百四十一章 老將折戟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戰牧野第二章 授業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一百二十六章 董卓遷都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六十六章 張闓第二百六十章 難以接受的結局第八章 匪類第四百五十六章 蜀地之爭第九十五章 攪局者第六十六章 張闓第一百四十二章 馬超戰子義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十二章 商道第二百八十六章 禰衡遊諸郡第一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十二章 夏夜第三百六十五章 司馬懿第七十二章 授業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將折腰,伯道兵臨第二百八十三章 突破口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一百三十七章 立營第一章 旅途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五十六章 人性第一百六十四章 狂士論學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四百八十章 陳默的殺手鐗第九章 凱旋第二百一十二章 孫劉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二百七十章 破局之策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五十七章 難題第三十二章 清平能吏,亂世英雄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第三百七十九章 南陽戰火第二百六十五章 對射第八十八章 救駕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七十章 推薦第九十五章 遊說第十七章 路遇第五十一章 曲陽第二百零五章 劉備的出路第七十四章 知音難覓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第七十八章 天子崩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勢第三十六章 俘虜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三百四十六章 荊襄易主(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南陽第一百六十九章 黑山來使第一百一十二章 施離間郭太伏法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議封王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七十章 ‘家書’第二百七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八十六章 開戰第八十七章 長安初戰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第五十二章 有喜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四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解風情第十六章 設宴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第一百零六章 預測第五十一章 將來的可能第六十七章 州牧第十章 突破口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牟
第六十五章 滅門第二章 里正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十三章 奇貨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三十九章 不信命第七十四章 大事件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點兒狠第六十九章 暗流第二百六十四章 真定第五十一章 曲陽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議事第十四章 膽氣第三百七十一章 退路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四十五章 遊戲第二百四十一章 老將折戟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戰牧野第二章 授業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一百二十六章 董卓遷都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六十六章 張闓第二百六十章 難以接受的結局第八章 匪類第四百五十六章 蜀地之爭第九十五章 攪局者第六十六章 張闓第一百四十二章 馬超戰子義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十二章 商道第二百八十六章 禰衡遊諸郡第一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十二章 夏夜第三百六十五章 司馬懿第七十二章 授業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將折腰,伯道兵臨第二百八十三章 突破口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一百三十七章 立營第一章 旅途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五十六章 人性第一百六十四章 狂士論學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四百八十章 陳默的殺手鐗第九章 凱旋第二百一十二章 孫劉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二百七十章 破局之策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五十七章 難題第三十二章 清平能吏,亂世英雄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第三百七十九章 南陽戰火第二百六十五章 對射第八十八章 救駕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七十章 推薦第九十五章 遊說第十七章 路遇第五十一章 曲陽第二百零五章 劉備的出路第七十四章 知音難覓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第七十八章 天子崩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勢第三十六章 俘虜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三百四十六章 荊襄易主(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南陽第一百六十九章 黑山來使第一百一十二章 施離間郭太伏法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議封王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七十章 ‘家書’第二百七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八十六章 開戰第八十七章 長安初戰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第五十二章 有喜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四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解風情第十六章 設宴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第一百零六章 預測第五十一章 將來的可能第六十七章 州牧第十章 突破口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伦贝尔市| 体育| 广德县| 疏附县| 蓝田县| 香港| 嘉义县| 库伦旗| 灵寿县| 昭平县| 阳谷县| 扶余县| 香格里拉县| 堆龙德庆县| 沁阳市| 旺苍县| 涡阳县| 繁峙县| 大渡口区| 阳谷县| 桂林市| 故城县| 谢通门县| 尉氏县| 平凉市| 颍上县| 阿拉尔市| 拉萨市| 宣化县| 莲花县| 小金县| 察雅县| 兴城市| 鹤壁市| 五河县| 郁南县| 云南省| 越西县| 盈江县| 兴安县| 陆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