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將折腰,伯道兵臨

“將軍,此戰大勝!”王彪等人回來交了兵馬之後,便找到武義,一個個臉上帶著興奮的表情。

那可是韓瓊吶,河北老槍王,一生征戰沙場,威名赫赫,真正的老一輩名將,今日卻被他們打的丟盔棄甲,別管用的是什麼手段,戰場上只論輸贏,不管手段的,況且兵不厭詐,韓瓊自己大意被武義力挫。

“此老治軍頗有本事,今日雖勝,卻是其輕敵大意,諸位莫要大意。”武義微笑道,擊敗韓瓊,他自然也高興,至少這次算是有了拿得出手的戰績來,但也沒有因此而覺得自己就比韓瓊強。

武義出身貧寒,骨子裡是有些自卑的,本身也不是什麼天賦異稟之輩,他的能力,不足以讓他自傲,所以每每臨戰,未算勝,先算敗,這也是他無論跟誰打,都能打個平分秋色的原因。

“經此一戰,將軍足以揚名天下。”王彪坐下來微笑道:“不過那韓瓊吃了此番敗仗,怕是銳氣盡失。”

韓瓊的名聲給關中將士帶來的壓迫感,隨著今日一戰蕩然無存,韓瓊又如何?敗逃的時候一樣狼狽。

“將軍,主公大軍已至鹿腸山,今日當能抵達!”便在衆人歡慶之際,一名斥候統領匆匆進來,對著武義等人一禮。

卻是陳默那邊已經集結了各部人馬,又在後方做好糧道保障之後,便率領大軍向朝歌而來。

“可惜,未能突破賊軍防禦!”武義有些遺憾,雖然戰敗了韓瓊,但他們自身也有不少損失,而且張郃在側,武義便是能耐再大,也難以在兵力不佔優的情況下攻破這兩人的大營。

“將軍已經做得足夠好,此番擊敗韓瓊,我軍士氣大盛,只待主公趕來,區區韓瓊、張郃,何足道哉?”王彪等人笑著勸道。

陳默可是以少勝多,擊敗過袁紹的十萬大軍,而且是完全正面硬抗,那韓瓊就算號稱名將,但若看戰績,這種十萬規模級別的大戰都未曾參與過,更莫要說統帥了,加上韓瓊剛剛被武義擊敗,衆人對於擊敗韓瓊、張郃,進取鄴城這件事有著充足的信心。

“諸位且去擴建營寨,另外安排防禦,那韓瓊雖敗,但此戰能勝頗爲僥倖,三軍將士可以傲,但我等卻不可妄自尊大,壞了主公大事,切記警惕敵軍偷營。”武義肅容道。

“喏!”衆將領命,各自離去。

另一邊,韓瓊敗退回營,見張郃過來詢問,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他堂堂河北大將,今日再戰場之上竟然犯了如此低級的錯誤,實在無顏見人。

張郃過來之後,卻也沒提兵敗之事,只是一禮道:“老將軍,方纔斥候來報,賊軍開始擴建營寨,恐怕是賊軍主力趕到,這一仗可不好打,我等需早做防備。”

畢竟是自己前輩,而且韓瓊經此一戰,應該也已收了輕敵之心,張郃並未因爲戰敗之事而再苛責韓瓊,這讓韓瓊相當感激。

輕輕地嘆了口氣,韓瓊對著張郃一禮道:“此番戰敗,挫傷我軍銳氣,老夫難辭其咎,此戰便由儁乂做主,老夫便在儁乂帳下聽命便是。”

此前張郃已經勸過他莫要輕敵,他卻未曾在意,如今兵敗回營,韓瓊實在沒有老臉繼續跟張郃爭這主將之位。

張郃也沒客氣,當下點點頭,指著地圖道:“這大營所設之地,與朝歌互爲犄角,關中軍要過此地,若他繞行,後路必然被斷,所以朝歌乃關中軍必得之地,我意與老將軍分守朝歌與大營,互相接應,陳默揮軍攻城,我可率大軍襲擾其後方,若他揮兵來攻大營,則老將軍可率部襲取其後,他若分兵,則你我可藉助城防之力,消耗其兵力,老將軍以爲如何?”

“我若爲陳默,可命一支人馬看守住朝歌或是大營,率主力攻打另一邊。”韓瓊看著地圖,沉吟道:“可再分出一支人馬最好皆爲騎兵,馳援兩地。”

張郃聞言目光一亮,點點頭道:“老將軍所言甚是,便依老將軍之言,我命張顗率三千騎兵在側,隨時馳援兩地。”

韓瓊點頭道:“善,老夫這便率殘部入朝歌。”

“那朝歌便有勞將軍費心,陳默不同武義,不但精通兵法韜略,而且詭計多端,切莫大意。”張郃笑道。

“儁乂無需如此,此番若連朝歌也守不住,老將便是身死,也無顏面再見先主,老夫告辭。”韓瓊點點頭,起身對著張郃一禮後,轉身離開。

……

日漸西斜的時候,牧野廣闊的平原上在這冬日寒冷的朔風中,顯得有些荒涼,零星出現的鄉莊屋舍早已空無一人,大片的良田也早已荒廢,自陳默拿下河內,袁家將牧野當做與陳默交鋒的前線後,這牧野一帶的百姓紛紛北遷或是難逃,以避開此處戰火之苦。

蔓延的兵鋒行走在這荒蕪的天地間,顯得異樣的孤獨和蕭索,不疾不徐的步履,卻有種山嶽在挪移的感受,哪怕荒野間流竄的豺狼小獸,隔著老遠便紛紛避開。

遠處能看到黑黑的狼煙不斷升起向北方、東方蔓延而去,這是袁軍的示警狼煙,顯然這支大軍的出現,已經被袁紹軍的斥候發現。

不過陳默也未在意,大軍行進,不被發現才叫奇怪,他也未想過要掩藏行跡。

武義的大營中,隔著老遠都能看到忙碌的身影,大家正在擴建營寨,爲主力大軍到來做準備。

“主公,前方便是我軍大營了,武義將軍已經派人過來確認,交換虎符。”龐德策馬疾馳,趕到陳默身邊,拿著虎符交給陳默。

這是陳默軍中的規矩,爲了避免有人冒充己方兵馬,交接之時,都要有虎符作爲憑證,避免被敵軍混進來,軍中巡視時也有暗號,對不上來,便是敵人,會毫不猶豫的進攻。

陳默取出自己的虎符與龐德手中的虎符對接,確認無誤之後,讓龐德拿去給武義軍中前來接應的將領去看。

很快,武義便帶著王彪、鄭屠策馬趕來迎接陳默。

“不錯,冀州老將韓瓊都敗於你手,如今大郎也可算是天下名將了。”陳默下馬,跟大郎狠狠地抱了抱,笑道。

“此戰勝的有些僥倖,那韓瓊輕敵了。”大郎搖了搖頭,躬身道。

“勝了便是勝了,爲將者,當知人心,韓瓊輕敵,便是他道行不夠,枉爲名將。”陳默呵呵一笑,拉著大郎向大營走去,至於軍隊,自有衆將安頓。

衆將來到帳中,陳默跪坐在帥位之上,示意衆人入座,微笑道:“此戰關乎我軍是否能夠入主冀州,在來路之上,已經得到消息,那袁譚已經向曹操倒戈,平原如今已經盡入曹操掌握,濮陽一帶,蔣義渠、眭元進被曹將於禁、李典擊敗,如今固守濮陽,袁尚與曹操對峙於高唐,已經轉攻爲守,然冀州如今四面受敵,袁氏敗亡,也只是時間問題。”

“主公,如此一來,我軍豈非已然失了先手?”張濟皺眉道。

“確實如此,曹操已經據有平原、渤海、趙國乃至清河等地,袁譚這一降,可說讓他佔盡了先機,但我軍也非全無勝算。”陳默笑道:“鄴城,便是我軍轉機,只要攻下鄴城,我軍北可聯合子義夾擊中山、常山,將我軍在冀州所得之地練成一片,若曹軍繼續北向,我軍便可出兵平原、清河,斷其歸路與糧道,令其元氣大傷,所以如今曹操便是得了先機,這冀州也未必便能歸屬於他,但前提是,鄴城得由我軍拿下,若連鄴城也失了,那我軍可就全無勝算可言。”

要攻鄴城,必須先下朝歌,衆將聞言皺眉苦思對策。

“主公,袁尚如今既然敗局已定,我等何不入曹操一般,嘗試招降袁尚,若袁尚肯降,則鄴城便可不戰而下。”楊修在一旁獻策道。

“道理沒錯。”陳默點點頭道:“不過袁尚此子與袁譚不同,如今雖然大勢已定,但此子手中尚有冀州數十萬兵馬可以調動,未到最後一刻,想要勸他投降,恐怕不易。”

袁譚勇烈,但在政治上嗅覺太低,眼光也不行,被手下人一忽悠,便交出了權利,致使自己徹底被架空,辛苦經營的平原等地,到頭來爲曹操做了嫁衣,相比於袁譚,袁尚卻是好太多了,至少知道權衡厲害,該捨棄的時候懂得取捨,若給他十年時間,恐怕其成就還在袁紹之上,只可惜,這天下紛爭,可沒那麼多十年給他,北方三雄鼎立的格局,陳默和曹操都有意打破。

“主公,據斥候探查,韓瓊入駐朝歌,張郃屯於城外大營,雙方互爲犄角,更有一支騎兵在其間策應,我軍想要攻破朝歌可不容易。”武義對著陳默一禮,皺眉道。

陳默點點頭道:“我軍如今雖然佔優兵力優勢,但若在此折損太多,恐難以攻破鄴城,明日且先試探一番,看看對方如何對敵,我等再做計較。”

“喏!”

第六章 鄭屠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二十八章 名士風流第一百五十四章 壞消息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議事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敗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第一百三十八章 貌合神離第一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二章 授業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二十七章 特殊人才第一百三十二章 荀攸第二十九章 酒後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攻第四十章 胡風第四十五章 世道第六十章 獲罪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攻第四百一十章 如何封賞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二百零七章 朝議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巡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七十章 ‘家書’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四百零四章 動念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外異士第十一章 倒退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定要冷靜第三百八十九章 家事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亂第五十五章 首戰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三百八十九章 家事第四百二十六章 端倪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第八十三章 張濟奪權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一百七十三章 共謀袁紹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楊修設計,將帥離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途第四百五十七章 難題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二百八十六章 禰衡遊諸郡第四百四十三章 江東議戰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起青萍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祥之兆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二百二十一章 洞局勢田豐勸和,明厲害兄弟止戈第四百三十章 規矩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第七十九章 氣運大增第四百三十九章 多事之年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九十三章 變心之始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起青萍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第六十二章 違背理念第七章 山賊第九章 凱旋第二百七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四百二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六十九章 暗流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一百零一章 得失第一百三十四章 呂布治郡第一百一十二章 施離間郭太伏法第五十八章 定計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第二百零七章 朝議第二百零四章 破罐子破摔第九十八章 朝見天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何苦來哉第一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四十八章 雲思第七十七章 新環境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一百五十六章 賜字第三章 人才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網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
第六章 鄭屠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二十八章 名士風流第一百五十四章 壞消息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議事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敗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第一百三十八章 貌合神離第一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二章 授業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二十七章 特殊人才第一百三十二章 荀攸第二十九章 酒後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攻第四十章 胡風第四十五章 世道第六十章 獲罪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攻第四百一十章 如何封賞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二百零七章 朝議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巡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七十章 ‘家書’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四百零四章 動念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外異士第十一章 倒退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定要冷靜第三百八十九章 家事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亂第五十五章 首戰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三百八十九章 家事第四百二十六章 端倪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第八十三章 張濟奪權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一百七十三章 共謀袁紹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楊修設計,將帥離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途第四百五十七章 難題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二百八十六章 禰衡遊諸郡第四百四十三章 江東議戰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起青萍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祥之兆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二百二十一章 洞局勢田豐勸和,明厲害兄弟止戈第四百三十章 規矩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第七十九章 氣運大增第四百三十九章 多事之年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九十三章 變心之始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起青萍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第六十二章 違背理念第七章 山賊第九章 凱旋第二百七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四百二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六十九章 暗流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一百零一章 得失第一百三十四章 呂布治郡第一百一十二章 施離間郭太伏法第五十八章 定計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第二百零七章 朝議第二百零四章 破罐子破摔第九十八章 朝見天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何苦來哉第一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四十八章 雲思第七十七章 新環境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一百五十六章 賜字第三章 人才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網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忠市| 同仁县| 磐石市| 泸水县| 荣成市| 阜新市| 龙川县| 波密县| 论坛| 平遥县| 新乐市| 剑川县| 仁寿县| 株洲县| 云梦县| 衡山县| 扶绥县| 会昌县| 沅陵县| 洮南市| 康平县| 阳山县| 邹城市| 阳泉市| 临泽县| 巢湖市| 屯门区| 金湖县| 恩施市| 十堰市| 乌审旗| 恩平市| 姚安县| 竹山县| 横山县| 密山市| 广灵县| 故城县| 稷山县| 兰西县| 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