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

“主公,三學紀要不可改!”陳默回到洛陽,還沒回家去看孩子,就被禰衡在衙署裡給攔住了。

“諸位先去忙吧。”陳默看了看看向這邊的荀攸、楊修、徐庶還有李儒等人,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先行離開。

待衆人離開後,陳默又讓典韋帶人封鎖四周,任何人不得靠近,這才示意禰衡坐下來,緩緩道:“沒說要改,但眼下,必須做出一些退讓。”

“主公可知,有多少學子盼著這一刻,主公這一退讓不要緊,但多少抱著滿腔熱血的學子會因此而心灰意冷?臣這些時日在朝堂上所做的努力又是爲誰?”禰衡咬牙道,他沒想到自己把所有人都給說的啞口無言,但卻被陳默這個自己最大的支持者給坑了,這讓他想吐學。

“稍安勿躁,這些人,我肯定要用。”陳默擺了擺手,示意禰衡別急:“但退讓也必須繼續,要拿下冀州,這河北士族的態度很關鍵,不是怕他們,而是如果他們選擇向曹操倒戈,那冀州便與我無緣,這中原局勢便會徹底倒向曹操,你也是博學之人,這些道理,可能看明白?”

“臣不懂也不想懂政治,但臣只是替那些對主公抱有希望的學子不平。”禰衡沉聲道。

這一次,長安書院、洛陽書院中通過重重考覈出來十幾名優秀的人才,而且在地方上做出的政績都相當不錯,這是一劑強心針,讓那書院學子有更強的動力去求學,爲陳默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但如今陳默的一步退讓,不管是因爲什麼,但傷的都是這些人的心。

陳默心中有些煩躁,禰衡說的有錯嗎?沒錯,但陳默顧慮的是大局,這件事,已經關係到能否順利奪取冀州,如果得了冀州之後,再行推廣三學紀要,那便是天下士人反對,陳默也鎮得住。

冀州的歸屬很關鍵,說是關係到中原最終歸屬也不爲過,陳默若得,憑藉三學紀要給自己提供源源不絕的人才,加上新法的推廣,時間越久,陳默這邊的實力會越強,修養個三到五年,陳默便有信心完全壓過曹操,再過個十幾年,中原或許便是自己囊中之物了,有生之年,陳默有機會看到天下太平,自己能重定乾坤。

但如果失了冀州,自己可借地利擋住曹操,但想要平定中原,恐怕得跟曹操比命長了,雖然在這方面自己肯定有優勢,但這亂世紛爭,隨時可能出現新的變數,到時候天下是怎樣,陳默真的不敢肯定,所以他要得到冀州,搶佔平定天下的先機,這也是陳默向三公妥協的根本原因。

“三學紀要,肯定是要推廣的,正平看到的只是朝堂上的反對,但地方上的人心變化,正平可能未能感受到,自三學紀要推廣到如今,西涼羌亂比以往多了不少,地方上也陸續出現匪患,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但正平也是遊歷過的人,應該明白這些匪患從何而來,這還只是關中,士人難成氣候,但冀州關乎天下局勢,若冀州士人排斥於我,暗投曹操,恐怕中原正統將落入曹操之手,這個時候,我不得如此。”陳默看著禰衡,認真的解釋道。

如果禰衡跟當初剛來一般,只是想張揚其才學,到自己面前來爲罵而罵,那陳默會無視或者把他打發的遠遠兒的,但禰衡這次所爲並非爲他自身名聲,而是爲書院學子,也可以說是爲朝廷社稷或者爲陳默而直言,陳默哪怕心情煩躁,也會耐著性子跟禰衡解釋。

三學紀要,就算現在暫時做出讓步,等他拿下冀州之後,一樣還要繼續做推廣,那時候他會更強勢,哪怕停下來專門爲此事花費更多的時間,陳默也要將三學紀要徹底推廣。

“正平,我可做出保證,冀州一下,我們便立刻在全境推廣三學紀要,那些學子你也莫要擔心他們時光荒廢,你可將此事暗中在書院中傳播,一但冀州拿下,冀州那些縣令,優先供應學子上任。”陳默沉聲道。

這次做出退讓,雖是無奈之舉,但陳默本身也有些壓抑。

禰衡嘆了口氣,對著陳默一禮道:“主公,卑職此時卻不願回去,也無言見那些學子。”

“也罷,你可繼續在朝堂上主張三學紀要之事,此事雖然已經定下,但並不妨礙向百官陳明利害,也算是爲日後冀州佈局做準備,你看如何?”陳默看著禰衡道。

“遵命!”禰衡起身,對著陳默躬身一禮道:“在下會繼續去做在下認爲對的事情。”

陳默點點頭,禰衡這才告辭離去。

“典韋!”看著禰衡離開的身影,陳默對著門外喊道。

“主公!”典韋昂首進來,對著陳默一禮。

“你去一趟大牢。”陳默道。

“啊?”典韋愕然的看著陳默。

“把這個交給賈詡,告訴他,力保禰衡,他不能有任何閃失。”陳默將一封剛剛寫好的竹簡吹乾墨跡,捲起來遞給典韋道,禰衡力主三學紀要,朝堂上沒人奈何得了他,陳默擔心有人破了規矩使盤外招,禰衡在接下來會是陳默手中一枚最重要的棋子,而且無人能夠代替他,所以,陳默會力保禰衡。

“多派些護衛便是,都說這好人不長命,我看他命挺長。”典韋忍不住道。

陳默沒有說話,只是看著典韋。

“末將這便去!”見陳默面色不善,典韋嚇了一跳,連忙躬身接過竹簡,轉身便走。

搖了搖頭,陳默起身,這剛剛回到洛陽,便被部下攔在衙署,自己這主公當的,一點兒體面都沒有。

三學之事既然決定暫緩,陳默已經下了命令,便沒再去管,早朝也沒去,對外宣稱聽聞兄長身故,悲痛不已,是以每天基本都在家中,有事需要處理的話,李儒他們回來向陳默彙報。

不過禰衡就如他說的一般,並未放棄,每日上朝,第一件事就是重議三學。

劉能感覺快瘋了,陳默不是已經下令三學紀要之事暫緩,修改完善之後,再行推廣嗎?有意見你去找陳默啊,跑我這兒來算怎麼回事?

殺人的心思都有了,但他不敢,朝中文武百官,沒有陳默的命令,他這個天子想動也沒這個權利,只能強忍著心中的煩躁聽著對方慷慨陳詞,這方面還是挺令人欽佩的,說的是同一件事,但從當初與朝臣辯駁,到現在每日朝上議事,愣是沒有過重複的。

至於朝臣,反正三學紀要之事已經被打壓下去,他們的目的也達到了,至於禰衡,如今看來也不過是跳樑小醜而已,不足爲慮。

漢授二年就在這樣的環境中渡過了尾聲,陳默這段時間多是待在家中陪伴妻兒,偶爾和部下談論一下接下來的事情,向民間購糧還得繼續,多積攢些糧草,等到真的開戰時,誰知道會打多久?

除此之外,就是對冀州的滲透,和袁譚的聯絡並未因此而斷,最終這冀州之戰能否成功奪得冀州,陳默等人商議的結果,還得看這袁譚是否還有奪回父業的野心,若袁譚選擇臣服於袁尚,那這冀州就不知道等到何時才能收復,但眼下看來,袁譚顯然並未放棄,這對陳默來說,是件好事。

年關的時候,長安書院放假,陳晉回來過一趟,住了幾日便急匆匆的起身離開了,這幾日蔡琰念子心切,整日茶不思飯不想,讓陳默也是頗爲無奈,自己的兒子,自己不想嗎?但孩子大了,就該放出去讓他見見這世道,哪怕陳默權傾天下,在這方面,也沒辦法幫他,人的路,只能自己去走。

“夫人莫要太過傷心。”看著有些憔悴的妻子,陳默有些心疼,伸手將其攬入懷中道:“又不是生離死別,這幼虎需得經歷過叢林獵殺,方能成爲百獸之王,雛鷹也需經歷風雨,才能翱翔於九天之上,晉兒自小聰慧,況且這次龐德去長安公幹,也能帶他一路,不會有事的,這龐德可是個了不得的將才,智勇雙全,有他在,沒人能傷了晉兒。”

“妾身只是擔心晉兒在長安那邊沒了親人是否能夠住得慣,是否能吃得香,睡得是否安好……”蔡琰搖了搖頭,靠在陳默的肩膀上低聲道。

陳默沒有回答,他突然想起來,自己當年離開母親時,也是兒子這半年紀,蔡琰身邊至少還有自己,當年母親一個人在徐州,不知又是怎樣過來的。

“不會有事的。”看著妻子,陳默想到當年的母親,心中莫名有些發酸,只是作爲家裡的頂樑柱,陳默自然不能跟妻子一般露出這般柔弱之態,輕攬妻子腰身,柔聲道:“再過幾年,他便要回洛陽這邊,況且,晉兒作爲長子,以後要經歷的事情很多,若一直留在身邊,雖然夫人可以安享天倫,但可願意晉兒他一生碌碌無爲?爲夫這偌大基業,不能交於一庸碌之人吧。”

“夫君所言甚是。”蔡琰點點頭,道理誰都明白,只是感情這種事情,跟道理無關。

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十五章 歲月如梭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四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一百四十七章 換將第四百零九章 天下暫安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四百三十六章 水軍規模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第三百零九章 再敗第一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議封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謀天子第四百零一章 激將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一百六十二章 病倒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七十三章 貂蟬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年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四十四章 交易第二百零二章 由明轉暗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十章 觀念衝突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五十七章 連環計(下)第四百零四章 動念第五十二章 有喜第一百五十四章 壞消息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九章 洛陽夜第二十七章 春暖閣第一百三十八章 貌合神離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兒囂張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七十八章 拜師第四百一十三章 論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對射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八十四章 結怨第八十二章 博弈第三百五十九章 殺戮起第三百三十五章 割須棄袍第二百一十三章 孫郎受挫第三十二章 清平能吏,亂世英雄第四百九十一章 稱帝,推演未來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犬第二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第三十四章 贈書第一百六十七章 聯手的意向第三十章 大人物第二百八十九章 吏第五章 緩一緩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五十五章 首戰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四百五十六章 蜀地之爭第二百四十四章 標題君請假了第六十三章 說服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一十章 如何封賞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四百三十二章 孫權慌了第五章 緩一緩第八章 結交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解風情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六十四章 天威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二百零一章 新帝第三十五章 論胡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四十五章 遊戲第一百二十四章 命格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心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四百三十五章 略懂第二百三十八章 首勝第二百七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九章 學藝第二百零四章 破罐子破摔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網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一百六十章 遷都
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十五章 歲月如梭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四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一百四十七章 換將第四百零九章 天下暫安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四百三十六章 水軍規模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第三百零九章 再敗第一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議封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謀天子第四百零一章 激將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一百六十二章 病倒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七十三章 貂蟬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年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四十四章 交易第二百零二章 由明轉暗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十章 觀念衝突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五十七章 連環計(下)第四百零四章 動念第五十二章 有喜第一百五十四章 壞消息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九章 洛陽夜第二十七章 春暖閣第一百三十八章 貌合神離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兒囂張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七十八章 拜師第四百一十三章 論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對射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八十四章 結怨第八十二章 博弈第三百五十九章 殺戮起第三百三十五章 割須棄袍第二百一十三章 孫郎受挫第三十二章 清平能吏,亂世英雄第四百九十一章 稱帝,推演未來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犬第二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第三十四章 贈書第一百六十七章 聯手的意向第三十章 大人物第二百八十九章 吏第五章 緩一緩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五十五章 首戰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四百五十六章 蜀地之爭第二百四十四章 標題君請假了第六十三章 說服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一十章 如何封賞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四百三十二章 孫權慌了第五章 緩一緩第八章 結交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解風情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六十四章 天威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二百零一章 新帝第三十五章 論胡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四十五章 遊戲第一百二十四章 命格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心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四百三十五章 略懂第二百三十八章 首勝第二百七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九章 學藝第二百零四章 破罐子破摔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網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一百六十章 遷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冶市| 尼勒克县| 平罗县| 三明市| 吉水县| 兴国县| 张家界市| 丽江市| 全州县| 栖霞市| 周口市| 景德镇市| 景东| 平舆县| 阿鲁科尔沁旗| 吉安县| 阳曲县| 西充县| 河北省| 金阳县| 宕昌县| 新泰市| 库车县| 余姚市| 泰宁县| 揭西县| 长治县| 福鼎市| 共和县| 淮安市| 辽阳县| 成都市| 天津市| 巴林左旗| 汕头市| 威海市| 景德镇市| 谷城县| 德格县| 宣恩县| 东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