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二十一章 洞局勢田豐勸和,明厲害兄弟止戈

冀州,鄴城。

袁譚大舉將青州兵馬、糧草盡數集中到平原的事情,自然瞞不住,袁尚這邊已經得到了消息,雖說如今袁尚已經正式繼承了袁紹的基業,而且得了鄴城天子的任命,袁熙也願意承認袁尚的主導地位,但看袁譚的架勢,顯然不願意接受袁尚的命令。

雖說袁譚在底蘊方面不及袁尚,但支持袁譚的卻是潁川士人,這些人,跟隨袁紹日久,在冀州有著深厚的人脈,而且雖然袁譚只有平原一地,但麾下卻都是常年跟曹操作戰的悍勇之士,如今袁尚要防備陳默,曹操那邊也不可能真的放心,袁譚現在打來,對袁尚來說,絕對是雪上加霜的局面。

父親不傳位於大哥絕對沒錯。

袁尚在知道袁譚在平原的動作之後,有些恨得牙癢,這個時候兄弟反目,不等於是給了陳默和曹操瓜分他冀州的機會?

“主公,大公子反叛,此時當速戰速決,不可有半點遲疑!”許攸躬身道。

袁尚已經正式繼位,繼續稱公子自然不妥當,是以許攸等人已經改口稱袁尚爲主公。

“先生所言極是,只是兄長勇武,此番更來勢洶洶,我軍雖衆,但分守四方,急切間,恐拿他不住。”袁尚嘆息道。

袁譚將這些年積攢的家底都搬來了,袁尚雖已掌控冀州以及朝堂,但要防備陳默,還要防備曹操,兵力分佈很散,袁譚現在這麼一副不管不顧的樣子,袁尚一時間也難以集結太多兵馬來與袁譚對戰。

“主公,如今朝局已然穩定,主公已經坐實了丞相之位,可命韓猛、高覽率軍前去抵抗。”許攸躬身道,如今冀州名將雖多,但最有名的韓猛、張郃、高覽都在袁尚這邊,反觀袁譚那邊,基本沒什麼厲害將領,以前有個岑壁,在與曹軍作戰時也死於亂軍之中。

只以冀州來說,袁尚就代表正統之位,掌握冀州大義名分,這些原本袁紹招攬過來的大將,自然也就倒向了袁尚這邊。

田豐、沮授站在一旁沒有說話,袁紹一死,袁尚明顯不似袁紹那般能夠鎮住場面,如今二子相爭,這是他們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如今兩家相爭,不管誰勝誰負,最終受損的還是袁氏。

有心相勸,但如何勸?勸袁尚放手,讓位於袁譚?別說袁尚願不願意,袁紹傳位時,沮授、逢紀這些人可都在身邊的,況且袁尚已經得了天子授命,憑什麼要袁尚讓?

至於袁譚,現在他們根本說不上話。

田豐猶豫一番後,還是出列道:“主公,此番大公子這般毫無顧忌出兵,顯然是受了旁人教唆,若兩家斗的太狠,最終得了便宜的還是旁人,臣不勸主公罷兵,只是主公亦需防備那陳默、曹操,此二人絕不會失此良機。”

“元皓先生所言,尚自然清楚,只是大兄如今已經兵臨城下,尚不想兄弟相殘,奈何兄長並未給我退路,至於曹操、陳默,尚已有安排,請先生放心。”袁尚嘆了口氣,他也不想打這一仗,在大局上,袁尚是夠格的,如今兄弟相殘,對冀州、對袁氏都沒有半點好處,但這仗,不是他不想打就能不打的。

“臣以爲,可派一人前去向大公子陳明厲害,主公與大公子若能兄弟同心,則曹操、陳默皆不足懼。”田豐躬身道。

許攸皺了皺眉,他的意思是速戰速決,以絕後患,但田豐擔心的卻也不無道理,曹操、陳默虎視在側的情況下,袁尚能夠抽出來的力量不多,這個時候若能說服袁譚……雖然機會不大,但若能成功的話,就算袁譚始終是個隱患,但也能讓冀州免於兵災,至於袁譚,完全可以在曹操、陳默退去之後,再設計收拾。

“主公,如今陳默在河內頻頻調兵,其意不言而喻,此刻與大公子開戰,便是勝了,最終損失的依舊是我冀州元氣,不如與大公子罷兵言和。”沮授出列,躬身道。

眼下冀州的情況相當危急,陳默已經陳兵於河內,劍已經快要頂在鄴城的咽喉了,於公於私,如今兄弟二人握手言和,纔是最明智的選擇。

袁尚點點頭道:“不知何人願意前去遊說?”

“臣以爲子遠或是友若最爲合適!”田豐躬身道。

許攸和荀諶都是潁川出身,他二人任何一個出面,跟那邊接洽起來,就算最後談不攏,也還能留下一些餘地,袁紹在世時,冀州派和潁川派爭得厲害,若是由冀州士人這邊出面,很可能適得其反。

“不知……”袁尚目光看向許攸和荀諶。

許攸猶豫了一下,沒有應,不是不願意,而是他一直以來都是以相對中立的態度跟在袁紹身邊,以袁紹故友身份自居,自我感覺上,是凌駕於任何一派之上,跟兩邊都沒什麼太大的交情可言,若是他過去,恐怕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臣願去往平原一試!”荀諶原本是不想管這些事的,袁紹一死,二子相爭,他已經看出了這袁氏氣運恐怕不會長久,但畢竟是袁氏臣子,他現在若背離袁氏,名聲上也不好聽,現在袁尚目光看來,他也只能出面了。

罷了,便算還了袁紹的知遇之恩吧。

心中默默嘆了口氣之後,荀諶躬身道。

“那便有勞友若先生。”袁尚聞言大喜道。

“不敢。”荀諶點點頭,衆人又商議一番具體事項,畢竟袁譚爲了這一仗,將大半個青州都放棄了,若不給予補償,說不過去,袁紹死時,顯然也沒想到自己這個長子這麼不懂事,如今這冀州便是成功渡過了這一劫,恐怕也長久不了。

最終,袁尚答應,只要袁譚肯罷手言和,便將趙國之地封於他。

荀諶領了袁譚之名,當即啓程去往平原。

平原這邊,袁譚已經開始準備出兵事宜,當得知荀諶到來之後,袁譚大喜,這也是潁川名士,算起來,該算是自己這邊的,當即親自出門迎接,郭圖與辛評面色卻是有些凝重,這個時候,荀諶前來,恐怕不是前來投效。

不過袁譚已經迎出去,他們也不好不理,當下陪著袁譚一起出來,將荀諶迎入正堂。

“友若先生能來助我,此戰勝算更大。”袁譚並未察覺到四周詭異的氣氛,將荀諶迎入座中之後,回到自己主位之上笑道。

就格局和謀略而言,這位大公子還真比不上三公子。

荀諶搖頭一嘆道:“大公子,諶此來,並非爲助戰而來。”

“哦?”袁譚聞言一怔,面色頓時沉了下來:“如此說來,友若先生來此,是爲勸降了?”

“大公子,何來勸降一說?大公子與三公子,本就是一家,大公子還有公則、仲治可曾想過,便是大公子最終勝了,大公子真能得到冀州?”荀諶聲音陡然拔高許多:“這般兄弟相殘,只會令親者痛,仇者快;最後無論誰勝,留下的都是一片狼藉,元氣大傷的冀州,如何還能守住主公基業?”

“荒唐!”袁譚面色鐵青,冷哼一聲道:“你如何知道我守不住冀州?”

“諶不知是何人在背後攛掇大公子,但大公子恐怕不知,曹操如今已經離了鄴城,率大軍向東郡進兵,而陳默早在得知主公病故消息之後,便頻頻向河內調兵,如今河內至少有五萬兵馬駐紮,大公子可曾想過,不說能否擊敗三公子,便是最終勝出,要如何面對陳曹兩家的虎狼之師?”荀諶喝道。

“但長陵侯他答應過……”袁譚下意識的想要說什麼,卻被一旁的郭圖重重一咳打斷,但荀諶何等人,自然聽出袁譚話中意思。

“唉~”荀諶不知道該以何表情面對袁譚,只能說道:“昔日天下諸侯共討董卓,然大事未成,諸侯便已相互廝殺;初平年間,陳默與曹操暗中聯手,但結果如何?曹操仍然趁陳默不備,孤軍深入長安奪了先帝,致使曹操實力大漲,漸漸有了與主公分庭抗禮之勢;大公子,這許多先例在前,諸侯之間,聯盟、誓言如何能當真?在下不知陳默與大公子許下何等諾言,但在下看到的事實卻是,陳默在不斷向河內調兵,當年主公勢盛之時,猶未能勝,大公子可有信心在擊敗三公子後,以殘兵之力抗擊陳默?”

袁譚被荀諶問住了,這個問題,其實沒必要問,放眼天下,恐怕也沒人敢說在不利的條件下擋住乃至勝過陳默吧?

“何況還有曹操在側虎視眈眈,若有機會,大公子以爲曹操會放任冀州不管?”荀諶繼續說道。

郭圖聞言嘆了口氣,看著荀諶道:“友若,三公子不會只想以脣舌之利,便令我主罷戰休兵吧?青州被三公子許給了曹操,拒不發兵救援,若說此事根源,也在三公子身上,如何能說都是我主公之錯?”

荀諶看了看郭圖,點點頭,當下直接將袁尚的條件說出來,眼下的局勢,只要兩家和好,陳曹自然不攻自破,所以時間很重要,交出冀州權柄那是不可能的,現在袁尚纔是正統。

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二百六十八章 糧草問題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郎第二百四十四章 標題君請假了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九十六章 備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二百五十七章 命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三百二十五章 陳晉入仕第七章 山賊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四十六章 意外連連第四百七十七章 與周瑜的初次交鋒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一百三十八章 袁術的憤怒第二十一章 疑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孤軍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六十六章 張闓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機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一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六十一章 抄老窩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五十八章 定計第四十六章 意外連連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第二十五章 雨幕第八十一章 我是髒,那又如何?第一百六十九章 黑山來使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七十一章 家族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十五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九十九章 再度反目第四百二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一十二章 孫劉第四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二百七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二百四十章 藏鋒於內,出必見血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四十九章 黑山軍第一百四十章 陰招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下第九十六章 備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暮年第三十章 大人物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起青萍第七十章 ‘家書’第二百四十四章 標題君請假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一百六十二章 病倒第五章 人心險惡第三百零三章 忠魂難安第三百零九章 再敗第六十七章 州牧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式入主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十八章 進城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五十一章 將來的可能第七十三章 榜樣第二百八十三章 突破口第二百一十三章 孫郎受挫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將折腰,伯道兵臨第一百一十六章 民生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下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閒聊第一百九十二章 所謂何求第一百七十七章 高順戰顏良第四百三十七章 告老第四百四十三章 江東議戰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九十八章 董卓得勢第二十四章 氣運妙用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劉之爭第三十五章 高順第十五章 歲月如梭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三十八章 宮中來人第十四章 黃巾落幕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
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二百六十八章 糧草問題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郎第二百四十四章 標題君請假了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九十六章 備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二百五十七章 命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三百二十五章 陳晉入仕第七章 山賊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四十六章 意外連連第四百七十七章 與周瑜的初次交鋒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一百三十八章 袁術的憤怒第二十一章 疑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孤軍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六十六章 張闓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機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一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六十一章 抄老窩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五十八章 定計第四十六章 意外連連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第二十五章 雨幕第八十一章 我是髒,那又如何?第一百六十九章 黑山來使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七十一章 家族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十五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九十九章 再度反目第四百二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一十二章 孫劉第四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二百七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二百四十章 藏鋒於內,出必見血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四十九章 黑山軍第一百四十章 陰招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下第九十六章 備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暮年第三十章 大人物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起青萍第七十章 ‘家書’第二百四十四章 標題君請假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一百六十二章 病倒第五章 人心險惡第三百零三章 忠魂難安第三百零九章 再敗第六十七章 州牧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式入主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十八章 進城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五十一章 將來的可能第七十三章 榜樣第二百八十三章 突破口第二百一十三章 孫郎受挫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將折腰,伯道兵臨第一百一十六章 民生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下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閒聊第一百九十二章 所謂何求第一百七十七章 高順戰顏良第四百三十七章 告老第四百四十三章 江東議戰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九十八章 董卓得勢第二十四章 氣運妙用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劉之爭第三十五章 高順第十五章 歲月如梭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三十八章 宮中來人第十四章 黃巾落幕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阳市| 鹤岗市| 界首市| 辽中县| 海林市| 囊谦县| 定陶县| 彰化市| 花莲县| 湘潭市| 岑巩县| 襄汾县| 崇左市| 托克逊县| 嵊泗县| 招远市| 陆丰市| 二手房| 鹤壁市| 肃北| 手游| 武功县| 灌阳县| 出国| 疏附县| 平罗县| 安顺市| 哈密市| 三原县| 古蔺县| 延安市| 韶关市| 易门县| 沐川县| 神农架林区| 平昌县| 诸暨市| 旬邑县| 铜川市| 武陟县| 拉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