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

不說曹操在睢陽爲糧草之事發愁,陳默也同樣在爲這糧草之事發愁。

雖然這兩年關中收成不錯,但在不影響民生的前提下,管主公那的稅賦可是比其他地方低的,雖說收上來的糧草要比其他諸侯更多,但這這幾年陳默西域都護府那邊需要大量糧草養活邊關將士,幷州也同樣需要,而且與袁紹一場大戰,之前積累已經消耗的七七八八,這兩年收上來的糧食,要支撐陳默吞併冀州就有些勉強了。

根據陳默計算,如今那袁尚手中能拿出來的兵力,絕對在他之上,陳默兵馬不少,但西域都護府要鎮壓羌人,還要防備來自胡人的攻擊,雲中一帶,哪怕太史慈出兵,留在雲中防備鮮卑的人馬也同樣不少,還有洛陽一帶的守軍同樣不能動,要防備曹操,陳默現在能夠調動的兵力,加上河內兵馬,也不過七萬,甚至可能不如袁譚的兵馬多。

但冀州出現這種變故可是極難遇到的,如今袁家二子相爭之局已經出現,若不趁此機會吞掉冀州,這北方三足鼎立的局面不知要維持多久,此時曹操被青州絆住腳,若勉強出手也失了先機,實在是天賜良機!

氣運的變化隨著陳默唸頭在不斷波動,想要依靠系統做出判斷是不行了,既然神仙也不知此戰吉兇,那便由自己來判斷這一仗是否該打。

“爹爹~”陳默沉思之際,卻見以女童歡快的跑過來,離著老遠,便朝陳默張開雙臂,卻是陳默女兒陳鈺。

“都說了多少次了,女孩子家要矜持。”陳默伸手,將已經八歲的女兒抱起來,點了點她的鼻端。

“父親好久沒陪鈺兒玩耍了,大兄去了長安,二兄每日只知練武,無趣的很。”小陳鈺扁了扁嘴,委屈道。

陳默兩子一女,但要說最得寵的,卻是小女兒陳鈺,陳默待人寬和,但在家教上卻頗爲嚴厲,長子陳晉、次子陳徵,從小便讀書學禮,爲了改掉兒子厭學的毛病,陳默不惜帶著妻子去鄉間耕作,讓他體驗民間疾苦,次子好武,陳默曾帶他去往邊地,看胡漢之間的廝殺,讓他明白這條路並不好走。

唯獨女兒,陳默好似將所有的父愛都放在她身上一般,此刻聞言,摸著女兒柔軟的頭髮笑道:“你大兄與二兄有他們的事情要做。”

這次袁家二子爭鋒的局面給陳默敲了警鐘,說實話,以陳晉和陳徵如今的表現來看,都跟神童沾的上邊,只要細心打磨,未來都將是出色的人才,但這繼承人的位置,卻只有一個,萬一自己無法一統天下,待將來,自己故去之日,這二人也跟袁家二子一般爲奪權而兄弟相殘,這絕非陳默想要看到的。

不過自己跟袁紹不同,自己還年輕,二子也還太小了一些,命格未曾凝聚,誰適合做繼承人,此刻還不好定論。

“父親又在想事情?”小陳鈺突然發現父親不說話了,好奇的看了看,卻見陳默看著遠方沉思,乖巧的道。

雖說平時比較喜歡胡鬧,但她知道,自己父親在想事情的時候是不能打擾的,身在豪族,便是陳默寵愛,有些道理,祖母、母親、大娘、二孃都會教她。

“一些小事。”陳默笑了笑道:“不過最近爲父確實很忙,鈺兒若想玩耍,爲父讓馬均給鈺兒做些好玩兒的物什如何?”

“鈺兒要木馬!”小陳鈺聞言,目光一亮。

“好,木馬,爲父親自去跟馬均商量,必然做個最好的木馬給我兒用。”陳默笑道。

“嗯。”

讓侍女帶著鈺兒離開,陳默徑直出了將軍府,去往衙署,荀攸還沒回來,但袁譚派來的人,陳默已經見過,可以說,雙方都有合作的意向,這麼一來,荀攸去青州,事情應該會很順利。

只要袁譚開始跟袁尚爭奪冀州,那陳默的機會也就到了。

能否把握住這個機會,一舉蓋過曹操,成爲這北方最大的霸主,就看這一次了。

“主公,糧草方面,還可與關中調撥一些,若是主公允許,臣倒有一計。”李儒對著陳默拱手道。

“文憂且說。”陳默看著李儒,微笑道。

“如今主公在關中聲望極隆,而關中百姓,也皆有餘糧,可否向關中百姓預先支取糧草,以明年賦稅相抵?”李儒躬身道。

以陳默的信譽向關中百姓借糧,然後以免稅的方式來換取百姓現在手中的存糧。

陳默沒有回答,這做法自然有可取之處,但前提卻是陳默能在一年之內奪取冀州,但這種事情,陳默哪能預料,冀州底蘊豐厚,即便如今挑撥二子相爭,陳默也不敢肯定能夠在一年內奪取,更何況還有曹操虎視在側,充滿了變數,如果一年之內不能平定冀州,那明年稅賦如果不收,那陳默後勤補給可能就要斷了,僅憑幷州、西涼的賦稅,可供養不起大軍,但若收,那陳默這些年在關中積攢的民望可就要丟失大半。

信譽這種東西,建立起來容易,但要破壞,可真不難,一個錯誤的政令,足矣。

徐庶想了想道:“文憂先生之法雖說不錯,但此番主公若要下冀州,一年未必能夠平定,如此一來,反叫主公失信於民,庶倒有一個折中之法。”

“哦?”陳默看向徐庶,點頭道:“元直請說。”

“強行徵糧不可,何不向百姓購糧?”徐庶微笑道:“這些年朝廷府庫之中,除了糧草之外,還有大量錢幣、布匹,於朝廷而言,用處不大,但於民間而言,如今關中商事大興,這批錢幣發放下去,亦可促進商貿繁盛,百姓手中有了多餘的錢幣亦可添置家當,建立新房,作用多多。”

自董卓時期,關中經濟開始衰頹,民間甚至重新出現以物易物的商貿方式,陳默這些年治理關中,令關中大治,才使經濟逐步回暖,這個時候,如果發放大量的錢幣流入民間,也有刺激民間商貿的作用。

陳默點點頭,卻是個不錯的方法,但要防備有人從中作梗:“此事便交由恩師去做,另外傳令各監察部,此番朝廷向民間購糧,以平價收購,但凡有官員藉此機會牟取利益,欺上瞞下,一經發現,貪墨一石者革職下獄,貪墨十石者格殺,百石以上者,夷滅三族,任何人,哪怕是某親屬在內,都絕不容情!”

頓了頓,陳默繼續道:“民間豪商、士紳有藉此哄擡糧價者,立刻抄家!”

對於商事,陳默可是很清楚的,朝廷這個政策,從上到下若能貫徹自然最好,但指望下面的官員自覺,那卻是想多了,人的行爲,在沒有約束的時候,面對暴利會有多沒底線,陳默絕對不會高估,所以在決定用徐庶之策時,陳默第一個想到的不是能從中獲得多少糧食,而是如何讓這次收糧漂亮完成,嚴法還得配合大量監察,每一個環節都要有至少三環的相互監督。

嚴格的律法,配合全面的監察,這才能讓大多數人放棄鋌而走險的念頭,人性這東西,經不起考驗。

“此外,各地書院推舉學子準備入仕,替換被斬官員!”最後,陳默又總結了一句。

“喏!”李儒和徐庶相視一眼,他們在思索如何破局,陳默卻在想這件事情可能對他造成的影響,而且手段頗爲決絕,連候補官員都準備用上了,這是篤定有人會鋌而走險麼?

不是兩人不夠聰明,他們也想過可能出現貪墨之事,但對利益這東西,還是不如陳默看的深,畢竟陳默是專門研究過商業的,而且有著很深的造詣,這次朝廷動用的錢財還有收到的糧草,都是以萬萬來計量的,陳默都有些心動,更別說旁人了。

當下,隨著陳默一份詔令,關中各地開始忙碌起來。

而陳默則與衆人開始商議冀州之事。

只要得了冀州,那幽州也是陳默的,到時候陳默便是統轄三輔、西涼、幷州、冀州、幽州五郡之地的霸主,曹操雖得青州,但在勢上,已經落入下風。

關中的糧草一時還運不過來,但府庫中還是有著一些存糧來用的,戰事開局,陳默是可以支撐的。

現在的關鍵是怎麼打,陳默能調動的兵馬是有數的,太史慈屯兵代郡,爲的是牽制幽州力量還有烏丸,以及在需要的情況下,直接自代郡出兵,攻佔常山,至於幽州,從一開始,陳默就沒想過,他的目標,從來都是冀州。

“主公,莫忘了還有一支兵馬可用。”李儒笑道。

“黑山軍?”陳默聞言,看著李儒笑道。

“主公英明。”李儒點點頭,微笑道:“如今黑山軍中百姓,已經基本被抽離,雖然黑山軍如今名義上仍舊獨立,但人心上,已經爲主公所控制,此番攻打冀州,臣以爲,黑山軍可以作爲一支騎兵,在關鍵時刻,可直插冀州心腹!”

陳默點點頭,他佈局黑山多年,如今也是時候動用了。

第一章 新的開始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招第一百八十五章 自作孽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十六章 鄉情第一百三十二章 荀攸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三百七十七章 排斥第四百六十六章 水上攻城第一百二十章 人脯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一百八十五章 自作孽第三百三十五章 割須棄袍第二百五十三章 打壓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二百零七章 朝議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郎第五十一章 曲陽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第三十五章 論胡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八十九章 謀破長安第七十章 得子第一百二十章 人脯第二章 授業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打算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七十二章 晚輩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一百二十四章 命格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第三百章 孤城難守第九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一百六十四章 狂士論學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別第八十三章 張濟奪權第四百六十七章 覆滅第二百三十八章 首勝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一百四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二百四十二章 楊修設計,將帥離心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雲再起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兵第六十二章 違背理念第八十六章 開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九十一章 溫明園中第四百一十三章 論戰第五十九章 董卓之死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一百四十四章 年輕氣盛第四百二十九章 封王第七十六章 故人三百五十六章 魏延奪關第一百八十九章 決戰第三十二章 巧計擒敵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之憂第四十章 殺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二百四十二章 楊修設計,將帥離心第三十七章 難以下手第三百二十一章 書坊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一百一十二章 施離間郭太伏法第三百零七章 三萬大軍的合圍第三百七十五章 仲達來投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一百一十章 要求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二十八章 名士風流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一章 旅途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打算第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四十一章 比武奪將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三百九十八章 絕命伏殺第九章 甩鍋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戰開啓第九章 凱旋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一百零三章 拜訪蔡邕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南陽第一百章 兄弟反目
第一章 新的開始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招第一百八十五章 自作孽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十六章 鄉情第一百三十二章 荀攸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三百七十七章 排斥第四百六十六章 水上攻城第一百二十章 人脯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一百八十五章 自作孽第三百三十五章 割須棄袍第二百五十三章 打壓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二百零七章 朝議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郎第五十一章 曲陽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第三十五章 論胡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八十九章 謀破長安第七十章 得子第一百二十章 人脯第二章 授業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打算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七十二章 晚輩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一百二十四章 命格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第三百章 孤城難守第九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一百六十四章 狂士論學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別第八十三章 張濟奪權第四百六十七章 覆滅第二百三十八章 首勝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一百四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二百四十二章 楊修設計,將帥離心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雲再起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兵第六十二章 違背理念第八十六章 開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九十一章 溫明園中第四百一十三章 論戰第五十九章 董卓之死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一百四十四章 年輕氣盛第四百二十九章 封王第七十六章 故人三百五十六章 魏延奪關第一百八十九章 決戰第三十二章 巧計擒敵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之憂第四十章 殺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二百四十二章 楊修設計,將帥離心第三十七章 難以下手第三百二十一章 書坊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一百一十二章 施離間郭太伏法第三百零七章 三萬大軍的合圍第三百七十五章 仲達來投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一百一十章 要求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二十八章 名士風流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一章 旅途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打算第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四十一章 比武奪將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三百九十八章 絕命伏殺第九章 甩鍋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戰開啓第九章 凱旋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一百零三章 拜訪蔡邕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南陽第一百章 兄弟反目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木县| 宜兰县| 白城市| 宁陕县| 桂林市| 堆龙德庆县| 东辽县| 杨浦区| 新竹市| 海口市| 诸暨市| 安宁市| 偏关县| 南召县| 大同市| 汝城县| 阿拉尔市| 阿瓦提县| 胶南市| 临潭县| 邹城市| 阿荣旗| 冷水江市| 曲阜市| 佛冈县| 虹口区| 桦川县| 南通市| 高州市| 额尔古纳市| 德阳市| 佛坪县| 巢湖市| 新宾| 隆化县| 垦利县| 鹤山市| 石门县| 财经| 都安| 延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