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一十一章 南陽

南陽,宛城。

呂布正在南陽書院講學。

嗯,是講學,呂布將自己一生帶兵心得拿來教授弟子,對於呂布本身而言,對兵法和戰陣領悟也更深了幾分。

張遼帶著李儒來到書院時,正看到呂布在那裡教授弟子們騎戰之術,張遼想要呼喚,卻被李儒叫住:“溫侯既然還在授課,文遠不妨帶我一觀這南陽書院如何?”

原本,知道呂布效仿關中建立書院時,李儒的感覺是有些哭笑不得的,南陽連各縣縣令用的都是原本的縣吏提拔起來,哪來的人幫他們教書。

但真到了南陽書院之後,李儒發現一些不同,南陽書院跟關中各大書院教授的不同,關中書院教授的還是以學問爲主,兵法當然也有教授,但只是其中一門而已,而到了南陽書院,這裡專修兵法、武藝,反倒是教授學問的很少,也只是教人識字而已。

“也好。”張遼點點頭,關中是書院興起的地方,張遼也想跟李儒求教一番。

當下,一行人陪著李儒在書院四處參觀,周圍魏續、宋憲等將官也無怨言,如今時代不同了,呂布威名雖在,但這天下局勢已經日趨明朗,陳默、曹操、袁紹三分中原,南方有江東、荊州,呂布雖勇,但數次南下圖謀荊州卻被水道阻隔,他們擅長陸地征戰,但這水上作戰卻非他們所長。

呂布也漸漸息了南下荊州的心思,但往北便是陳默,如同一座大山一般壓著,往東是曹操的地盤,他們也曾攻佔城池,但最終還是糧草不濟,被曹操給趕回來樂。

雖然沒有定下名分,但陳默如今是呂布的靠山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也因此,這次李儒前來,衆將都相當客氣。

李儒在張遼等人的陪同下,遊覽了一番南陽書院,怎麼說……這裡更像一個培養將軍的書院,教的基本都是行軍打仗的學問,還有專門用來推演征戰的沙盤,呂布還效仿陳默大肆蒐羅工匠,原本是爲了製造器械、兵器,卻也變相的改變了南陽民生。

因爲不滿呂布效仿關中制度,南陽世家豪族在揭竿而起幾次被鎮壓之後,紛紛逃離,這也是呂布無人可用的根本原因,但也因此,使得呂布能夠更好地效仿關中法度。

雖說如今曹操、袁紹治下,也有效仿陳默的影子,但學得最徹底的,還得屬呂布,呂布在興平年間便來到南陽,經過這些年的治理,南陽也有了屬於自己的運營體系,不說富庶,但百姓也不至於餓死,畢竟南陽再大也只是一郡,還有數縣在曹操手中佔著,管理壓力相比於陳默來說那可輕鬆太多了,最重要的是,呂布之法能夠貫徹,當年或許手忙腳亂,但這些年下來,也漸漸有了自己的運轉方式。

這也是爲何劉表明明佔據荊襄之地,兵多糧廣,而荊州世家對於劉表從呂布手中奪回南陽也是持支持態度,但卻始終奈何不了呂布的原因,不止是過了漢水地界,荊州軍打不過呂布手下的精兵悍將,更重要的是南陽雖不及荊州富庶,但軍隊的執行力卻快的恐怖,劉表這邊剛有動作,呂布這邊的弓箭手可能已經站在河畔等著對方過來捱打了。

“文優先生覺得南陽書院如何?”張遼笑問道。

“雖與關中各地書院不同,但卻已自成一脈,難怪主公亦如此欣賞溫侯,果有獨到之處。”李儒捻鬚笑道。

呃……

張遼張了張嘴,最終沒說什麼,天知道當年之所以建立這南陽書院,呂布也只是覺得大家都在建,自己也應該建而已,而且一開始呂布也沒想建成這般模樣,只是實在無人可用,所以呂布、張遼、魏續、侯成這些人就硬著頭皮上,當了書院講師,南陽書院成了今天這副模樣,還真是全憑運氣,誤打誤撞得來的。

只是這話不能說出來,那不是落呂布的面子麼?

“我可請主公派幾位賢士前來南陽書院相助。”李儒笑道:“需知便是武將,若想成大將,也需識些天地變化,奇門陣法才行。”李儒微笑道。

張遼聞言點頭道:“若能得長陵侯之助,實乃南陽萬民之幸。”

幾人遊覽了一番書院,再度回來時,呂布那邊授課已經結束,見到李儒後,呂布也是感慨萬千,當年同殿爲臣,轉眼便十年過去,不知道從何時開始,這時間似乎過得快了不少。

故人相見,氣氛倒也融洽,呂布將李儒迎入衙署,設宴款待。

“昔日長安一別,到如今快十年了吧。”呂布舉起酒觴,與李儒飲了一觴酒,笑道。

“八年吧。”李儒算了算日子笑道:“一別經年,溫侯神采依舊,在下卻是老了許多。”

呂布雖也是年近四十了,但看上去卻是龍精虎猛,一身氣勢比之當年更盛,這些年在南陽,呂布沒事教教書院弟子,或是出去跟荊州武將切磋切磋,再或者去曹操地盤上搶些人口資源,南陽的結構建立以後,運轉起來反倒不必太過操心,就算操心那也是張遼的事情,呂布管的不多,心無雜念,每日習練武藝,老的自然慢。

反觀李儒,這些年朝廷諸般雜事,他操心的最多,終日殫精竭慮,兩人年歲相仿,現在再次重逢,感覺上李儒卻比呂布老了不少。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呂布見李儒始終不往正題上說,有些煩了,看著李儒道:“文優,你我也是多年故友了,呂布雖然不喜謀劃,卻也知道你此來,必有事情與我相商,你這般遮遮掩掩卻是有些無趣了。”

“奉先何必著急?”李儒笑道:“此番前來,卻也是爲溫侯而來。”

“說。”呂布沉下臉來,他現在最煩這套。

“江東孫策,進取江夏,黃祖敗退,文聘、劉磐、劉虎皆不得勝。”李儒肅容道。

“劉表本就無能,若非有漢水之隔,豈能安穩坐擁荊襄。”說到劉表,呂布有些不屑,畢竟這些年打劉表跟劉表要資助幾乎都成了呂布每年必做的事情了,如今孫劉相爭,劉表不敵呂布真的一點都不奇怪。

“但若荊襄爲孫策所得,那孫策便據有江東、荊襄,其勢將不在我主之下,孫策此子頗有勇略,銳意進取,若讓其得了荊襄,恐怕下一步便是南陽。”李儒嘆息道。

“你是說,要我與劉表聯手?”呂布皺了皺眉。

“也可以這般說。”李儒點點頭道:“若是溫侯答應,我這便去往襄陽,與劉表商議此事,兩家聯手,擊退孫策。”

孫策攻佔荊襄,便有一統南方之勢,陳默自然不願意在中原三大諸侯決出真正北方霸主之前,南方又多一個足矣跟三大諸侯抗衡的勢力,而孫策本人攻擊性太強,江東兵馬精擅水戰,若是放任不管,任孫策佔據江夏之後繼續圖謀荊襄,說不定還真能讓他成了,這也是陳默讓李儒過來的原因,不止是要說服呂布,更重要的是要促成兩家聯盟之勢,將孫策限制住。

“孫策小兒,我一人足矣將其擊退,文優只需告知那劉表,我出征之際,讓他的人離我遠點,所需糧草,待戰後再一併清算。”呂布搖了搖頭,劉表他信不過,這次出兵是幫劉表,報酬是必須要的,而且還不會少,但呂布擔心劉表在背後陰自己,所以這糧草得戰後算,他也不怕劉表不給,南郡有漢水之隔,他沒辦法,但江夏可沒有太多屏障,劉表不給,他就自取,到時候可不是一點糧草就能打發得了。

“奉先不可莽撞!”李儒勸道:“那孫策如今正當壯年,亦是久經戰陣,其麾下豪勇頗多,若生輕視,恐怕……”

呂布擡頭,淡淡的看著李儒:“文優是說,我已老邁,不是這些年輕人之敵?”

相比於孫策的年紀而言,呂布如今確實已經算是老一輩將領了,不過呂布顯然不這般覺得。

“溫侯勇貫天下,然那孫策勇烈,更在乃父之上,當年江東猛虎之名,你當知曉。”李儒勸道。

“被典韋砍了的那個?”呂布劍眉一揚,皺眉看向李儒,什麼意思?典韋都是手下敗將,一個被典韋剁掉的人,也拿出來跟我比?

李儒捏了捏眉心,想了想道:“我是說,區區孫策,何必奉先親自動手,儒以爲,讓文遠率領一支人馬前去,足矣將其擊退。”

“文遠不行,這南陽事物離不開他。”呂布當即反對道,南陽大小事務,大半都靠張遼,張遼若是走了,這些事不都是落在自己身上?相比於處理這些,呂布更願意出去征戰,能放鬆幾天也好啊。

李儒聞言,看向張遼,卻見張遼有些無奈,南陽沒有能夠處理一郡事物的官員,現在都是他和呂布在處理,呂布這麼說,顯然接下來一段時間,南陽事物得交託在自己一人身上了,一想到這個,便是張遼也有些無奈。

“如此,奉先先在此準備,我這便去襄陽找劉表商議此事。”李儒起身道。

“明日再走不遲,急什麼?就算江夏徹底失守,我幫他打回來,只要那劉表肯多付一些糧草便可,多大事?”呂布擺了擺手,難得故人重逢,這事要辦也不在這一兩天。

“也好。”

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郎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一十三章 論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第二百九十八章 劉毅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雲再起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原三分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十一章 倒退第二百五十三章 打壓第十章 觀念衝突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一百九十章 擒王第一百八十六章 變數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二十六章 不平凡第四百零六章 緣,妙不可言第三十九章 胡地第四百八十四章 真亂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一章 旅途第三十三章 別離第四百八十三章 小插曲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四百零四章 動念第七十八章 拜師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陽謀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十八章 鄉里第三十一章 月旦評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三十章 氣運亂了第四十章 殺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江東議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牟第四十二章 消息第六十五章 滅門第三百九十四章 陽謀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鼓作氣第一百零八章 瘋狂募兵第四十四章 交易第六十八章 升官第七十五章 故人來投第八十三章 張濟奪權第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雲第八十八章 救駕第一百零七章 少年工匠第二十四章 搶糧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居第六十七章 機會第三百二十一章 書坊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四十章 衝突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三百二十九章 孫策出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狂士論學第四十二章 兒戲第一百三十二章 荀攸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第七章 瑣事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第七章 山賊第三十八章 深入第十八章 情與法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八十七章 洛陽亂第一百七十七章 高順戰顏良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疑第一百八十一章 自掘泔水第二百四十一章 老將折戟第一百七十七章 高順戰顏良第二百八十五章 何爲新政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難第四百二十六章 端倪第四百九十五章 決定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二百四十六章 弱點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天下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第一章 旅途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
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郎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一十三章 論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第二百九十八章 劉毅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雲再起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原三分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十一章 倒退第二百五十三章 打壓第十章 觀念衝突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一百九十章 擒王第一百八十六章 變數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二十六章 不平凡第四百零六章 緣,妙不可言第三十九章 胡地第四百八十四章 真亂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一章 旅途第三十三章 別離第四百八十三章 小插曲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四百零四章 動念第七十八章 拜師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陽謀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十八章 鄉里第三十一章 月旦評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三十章 氣運亂了第四十章 殺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江東議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牟第四十二章 消息第六十五章 滅門第三百九十四章 陽謀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鼓作氣第一百零八章 瘋狂募兵第四十四章 交易第六十八章 升官第七十五章 故人來投第八十三章 張濟奪權第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雲第八十八章 救駕第一百零七章 少年工匠第二十四章 搶糧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居第六十七章 機會第三百二十一章 書坊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四十章 衝突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三百二十九章 孫策出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狂士論學第四十二章 兒戲第一百三十二章 荀攸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第七章 瑣事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第七章 山賊第三十八章 深入第十八章 情與法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八十七章 洛陽亂第一百七十七章 高順戰顏良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疑第一百八十一章 自掘泔水第二百四十一章 老將折戟第一百七十七章 高順戰顏良第二百八十五章 何爲新政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難第四百二十六章 端倪第四百九十五章 決定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二百四十六章 弱點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天下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第一章 旅途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川县| 滦南县| 安陆市| 红原县| 富顺县| 云和县| 比如县| 武冈市| 瓮安县| 宜阳县| 南靖县| 布尔津县| 连江县| 深泽县| 铜梁县| 呼玛县| 理塘县| 奈曼旗| 永修县| 米易县| 鸡西市| 江达县| SHOW| 和田市| 周至县| 奈曼旗| 清丰县| 东至县| 平顶山市| 洞头县| 富源县| 呼伦贝尔市| 深泽县| 凉城县| 特克斯县| 宽甸| 景宁| 饶阳县| 山西省| 晋宁县| 彭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