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九十三章 謀天子

前線的戰事對於身處睢陽的荀彧來說有些遙遠,不過陳默大張旗鼓的移兵官渡,荀彧很難忽視。

“大公子,陳默此舉,恐怕意在睢陽啊。”荀彧看著前來求教的曹昂,嘆了口氣解釋道,他知道曹昂對陳默態度頗爲親善,但這是諸侯之間的戰爭,曹昂雖然優秀,但有時候容易將私人感情帶入到公事之中,作爲幾乎已經是曹操內定的接班人,這一點上,曹昂做的並不優秀。

“睢陽?”曹昂聞言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看向荀彧道:“天子?”

“嗯。”荀彧點點頭,若論聰慧,曹操諸子之中,當以曹昂爲最,將一封迷信遞給曹昂道:“昨日潁川太守發來消息,陳默麾下大將武義率軍出大谷關,沿嵩山東行。”

“但大谷關距此有五百里之遙,莫說還有子孝叔父屯於潁川一帶,便是沿途關卡,他想要前來奪走天子恐怕也是萬難。”曹昂皺眉道。

“除此之外,呂布兵寇汝南,子孝已前去抵禦。”荀彧笑的有些苦澀,那武義顯然並非孤軍奮戰,有呂布從旁策應,陳默屯於官渡的兵馬也可以隨時馳援,中原之地,無險可守,又處於四戰之地,這也是曹操對比陳默和袁紹最難的一點。

現在曹操最大的問題就是,天子並不能對陳默或袁紹造成實質性傷害,而陳默和袁紹卻都對天子有覬覦之心,兩人要來偷襲,曹操還真不好做防禦。

“便是那武義能夠殺到睢陽城下,睢陽亦有守軍……”曹昂想說武義想要攻破睢陽是不可能的,但話到一半卻沉默了。

“武義,也並非來攻城的。”荀彧見曹昂看過來,笑著點點頭道,只是荀彧的笑容,有些莫名的發苦,曹操主力被陳默吸引到中牟,現在就算想走,陳默都未必肯放,所以睢陽這邊,只能靠他們自己了。

曹昂皺眉思索著城中可能被判曹操或者說從來就未曾效忠過曹操的臣公,但思來想去,這樣的人,在睢陽城並不少。

“大公子只需掌握住軍隊便足夠。”荀彧看曹昂頭痛,微笑著安撫道。

曹昂默默地點點頭,這大概是第一次與叔父爭鋒吧?雖然叔父並未真的至睢陽,只是天子……不能讓!

荀攸看著曹昂告辭離開,心中卻是嘆了口氣,事情要比想象的更加糟糕,這次武義入侵,便能看出曹操對治下的掌控力遠不及陳默,沿途郡縣雖有情報傳來,但多是閉城自保,雖然沒有證據,但恐怕有人暗中給武義捐獻糧草,否則武義的後勤供給不可能這麼流暢,這顯然是蓄謀已久。

陳默和曹操,其實都有對對方進行滲透,但陳默有雄關阻隔,曹操想要再一次孤軍深入陳默腹地怕是不可能了,哪怕在陳默治下同樣有曹操安插的人手,但從細作送來的情報來看,那些各縣縣令便是暗中投了曹操,也沒有多大意義,他們手中並無絲毫兵權,便是各縣縣衛,都是由郡府統一管理,各縣縣尉並不聽命於縣令。

陳默治下,各縣縣令只有執政之權,能管的也只有門下書吏,其他的便是執法都是在郡府下達命令之後,由衛尉來管,縣令衙署中,聽候縣令差遣的縣衛便只有十來人,最大限度的壓制了這些縣令造反帶來的傷害。

陳默這些年一直在完善屬於自己的制度,建立書院,推行法治,雖然沒有任何證據,但從陳默想要辦誰就能立刻拿出足矣扳倒對方的證據來看,陳默麾下,恐怕還有一支隱藏在暗中,類似於校事府的力量。

袁紹策反關中失敗,曹操在陳默治下安排的細作也沒能起到太大的作用,而對田地的處理上,也極大限度的限制了地方豪紳私兵的數量,荀彧猜測,此番大戰之後,陳默會進一步在這方面進行打壓。

畢竟長安一夜匯聚上萬私兵的事情,以陳默如今在關中的威勢來說,以這件事爲由頭來限制各府私兵可說是名正言順。

仔細思索陳默這些年來所做的種種事情,荀彧突然發現,陳默當年雖然讓曹操奪走了天子,卻從未放棄過對朝廷的經營,雖說是一方諸侯,但陳默構建的勢力卻是以朝廷的規模在構建,而且並非沿用漢制,而是在漢制的基礎上,以陳默自己的想法在構建屬於自己的朝廷!

如今這個權力架構已經日漸成型,所以這一次,陳默是準備攜大勝之勢,要將天子奪回去麼?

想到那些密謀著勾結陳默的蠢貨,荀彧便生出一股濃濃的無力感,在曹操這裡,他們至少還能保證手中有一些權力,或許不多,但至少體面,但若到了陳默那裡,恐怕除了虛名之外,連最後的體面都難以保全!

但荀彧沒辦法叫醒這些人,在沒有真正面對的時候,他們能想到的只有在曹操這裡的不如意,而不會去考慮到了陳默那裡會如何?如今的關中跟六年前的關中可不是一回事咯~

“陳默……”荀彧低頭看著竹簡,昔日小兒,如今已成大患,但沒辦法,這天下,曾經有機會除掉陳默的人,只有袁紹、董卓,曹操從來沒有過這個機會,只是董卓尚未察覺陳默的威脅便已經作古,而袁紹……一言難盡。

這一夜,荀彧無心睡眠,而在睢陽城另外的地方,同樣也是暗流洶涌。

“武義行軍速度極快,如今已至己吾一帶,距此已經不遠,諸公,長陵侯已然承諾,只要我等護送陛下回洛陽,我等爵位便可恢復,如今曹賊便被牽制於中牟,我等只需護送陛下出城,便能匯合武義將軍大軍,屆時何愁大事不成,曹賊不滅。”一處偏僻的宅院中,有人慷慨激昂的道。

“我等自然明白,只是如今睢陽兵權皆在曹氏手中掌控,我等便是救出了天子,又如何出城?”伏完皺眉看著董承道。

“不必多慮,我等只需能夠見到陛下便可!”董承微笑道,曹操臨走之前,奪了他的兵權交於了曹昂,這讓董承一直懷恨在心。

“哦?”伏完等人看向董承,說起來,兩人都算是國丈,兩人女兒都是天子妃子,在皇后之位上,一直存在競爭,不過權利都被曹操攥在手裡,兩人就算爭贏了也沒有意義,因此才能促成合作,至少在助天子脫離曹操掌控這件事上,兩人的利益是一致的。

“當年督建睢陽皇宮時,我便留了一手,在這皇宮之中,留有一條密道,伏兄可還記得當年有一批工匠因昭德殿坍塌盡數死於殿中之事?”董承笑道。

伏完聞言,看向董承,默默地點點頭,沒想到董承在當年新建睢陽皇宮時,便已經爲今日做準備了,難怪當年董承被曹操打發去督建皇宮時,雖有不滿,卻並未鬧起來,畢竟當時初來睢陽,他們作爲皇親國戚,還是有些分量的,被曹操打發去建皇宮,有些辱人了。

“只要我等能入皇宮見到天子,便能護送陛下出宮。”董承笑道。

“但我等如何入宮見陛下?”一名大臣皺眉道。

“諸公可還記得,當年陳默是如何攻破長安?”董承笑道。

當年陳默如何攻破長安的?

衆人聞言皺眉回想,畢竟時間都過去六年了,當年陳默好像是先派武義引走那李傕,而後太史慈繞道馮翊直擊長安。

“可否明示?”伏完皺眉道,衆人之中,也只有董承打過仗,有豐富的帶兵經驗,他們這些人,看看兵書還行,但如何打仗,基本是不能指望這些人的。

“我等可效仿陳默之計,諸位可集結各府家丁,暗中籌備兵器。”董承笑道。

伏完點點頭,要做大事,自然得有兵馬才行,但隨即卻皺眉道:“如今那荀彧對睢陽看管極嚴,我等便是暗中做此事,恐怕也難逃過荀彧耳目。”

“這些人馬,便是贈給荀彧的。”董承笑道。

這些人都是棄子。

“哦?”伏完聞言似乎有些懂了。

“我等做出要接陛下強闖出城之勢,將兵馬聚集在皇宮,只要我等能夠入宮,便能送天子出城,我已與武義將軍取得聯繫,三日後傍晚,武義將軍大軍便能在密道出口之處等候,只要陛下能夠進入密道,我等便算功成。”董承微笑道。

“原來如此!”伏完恍然道:“此事事關我等此番成敗,還請諸公莫要聲張。”

“我與伏將軍今夜當先入宮,與陛下通聲,諸公且回去準備,以待我等得成大事。”董承起身道。

“好!”衆人起身,對著兩人一禮後,紛紛告退。

伏完跟衆人告辭之後,卻見董承沒動,疑惑道:“董將軍,我等何時入宮?我兒伏德,今夜正在宮中值守,可助我等秘密見陛下。”

“不急,待我先爲伏兄引薦一位故人。”董承卻沒動,看著伏完笑道。

“故人?”伏完疑惑的看向董承。

董承也不解釋,神秘一笑,看向後堂道:“文和兄,事情已經辦妥。”

第一百三十章 夢境戰場第二十四章 搶糧第十三章 奇貨第十三章 結案,誰人無罪?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三十七章 難以下手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崩第十八章 進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第三百五十八章 洛陽夜第四章 聲音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二百零四章 破罐子破摔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兵第三百九十四章 陽謀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一百二十四章 豐年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弩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六十三章 困難第七十章 推薦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十四章 黃巾落幕第八十章 夢中戰場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二百九十七章 敘舊第四百章 曹操的奇兵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十五章 變味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丘之會第二百四十章 藏鋒於內,出必見血第十二章 新技能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二百九十七章 敘舊第九十二章 李儒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弩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定要冷靜第二百零七章 朝議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四十八章 薦才第三百七十八章 宗族第一百五十五章 匯合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六章 勾心第四百五十三章 戰樊城第六十八章 升官第一百四十七章 換將第一百一十八章 再回洛陽第四百二十章 陳晉與江東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一百四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十五章 歲月如梭第一百三十二章 序幕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一百三十一章 刺殺第一百零八章 翻車第四百三十七章 告老第三百五十三章 見面第一百三十一章 刺殺第八十六章 開戰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一百一十八章 再回洛陽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戰開啓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三百一十四章 烏丸內亂第八十二章 反目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閒聊第五十七章 連環計(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謀合縱曹操陳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劉能的憤怒第十四章 情第五十六章 人性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動如山第二百三十二章 議東征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相殘,袁譚敗北第一百六十章 遷都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難第二十四章 斷後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三百九十章 破門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八十四章 禍起
第一百三十章 夢境戰場第二十四章 搶糧第十三章 奇貨第十三章 結案,誰人無罪?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三十七章 難以下手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崩第十八章 進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第三百五十八章 洛陽夜第四章 聲音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二百零四章 破罐子破摔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兵第三百九十四章 陽謀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一百二十四章 豐年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弩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六十三章 困難第七十章 推薦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十四章 黃巾落幕第八十章 夢中戰場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二百九十七章 敘舊第四百章 曹操的奇兵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十五章 變味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丘之會第二百四十章 藏鋒於內,出必見血第十二章 新技能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二百九十七章 敘舊第九十二章 李儒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弩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定要冷靜第二百零七章 朝議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四十八章 薦才第三百七十八章 宗族第一百五十五章 匯合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六章 勾心第四百五十三章 戰樊城第六十八章 升官第一百四十七章 換將第一百一十八章 再回洛陽第四百二十章 陳晉與江東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一百四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十五章 歲月如梭第一百三十二章 序幕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一百三十一章 刺殺第一百零八章 翻車第四百三十七章 告老第三百五十三章 見面第一百三十一章 刺殺第八十六章 開戰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一百一十八章 再回洛陽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戰開啓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三百一十四章 烏丸內亂第八十二章 反目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閒聊第五十七章 連環計(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謀合縱曹操陳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劉能的憤怒第十四章 情第五十六章 人性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動如山第二百三十二章 議東征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相殘,袁譚敗北第一百六十章 遷都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難第二十四章 斷後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三百九十章 破門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八十四章 禍起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家渠市| 开阳县| 衡东县| 银川市| 涞水县| 东至县| 安义县| 淮滨县| 龙海市| 甘南县| 亚东县| 垦利县| 红安县| 松原市| 渭源县| 古丈县| 清流县| 耿马| 广南县| 富阳市| 吴忠市| 万安县| 潞西市| 嘉荫县| 永福县| 武乡县| 青海省| 阳原县| 增城市| 黄大仙区| 炎陵县| 华池县| 新和县| 云霄县| 云浮市| 丰都县| 自治县| 扶沟县| 郯城县| 南昌县| 灯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