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夏王

“成公英?”看著眼前的中年男子,陳默微笑道:“怎這次不是彥明前來?”

“回長陵侯,閻行將軍如今被調往令居,是以派末將前來商談議和之事。”成公英躬身道。

“議和?”陳默身子往後仰了仰,瞇起了眼睛,依舊是笑瞇瞇的模樣:“韓文約憑何與我議和?之前商談已經說得很明白,是歸附,放棄一切軍權,韓遂要隨我入朝,怎的?我不想輕啓戰端連累無辜百姓被那韓文約當做與我討要好處的資本了?”

雖然在笑,但整個大廳裡的氣溫卻好似突然冷了一截,典韋扭了扭脖子,森然的眸子看向這個名叫成公英的男人。

“不敢!”成公英連忙低頭,一來避過陳默的鋒芒,二來剛纔那一刻,成公英確實生出一股畏懼之感,不敢再與陳默對視以免露怯。

“若你是來議和的,那可以回去了,韓遂也莫想跑,我現在有的是時間,哪怕他跑到西域,我甚至無需派兵,只需一封書信,便能令西域各國將爾等一網成擒。”陳默看向成公英,揮了揮手道:“告訴韓文約,若再想著這些,便準備開戰吧。”

“喏!”成公英默默地嘆了口氣,對著陳默躬身一禮,告辭離去。

“主公,這韓遂在拖延時間,或者說藉著主公等候的這段時間,讓那韓遂以爲主公有什麼無法出兵的理由,是以不斷派人來試探。”徐庶皺眉道。

“是拖得有些久了,也難怪那韓遂起疑。”陳默點點頭,韓遂號稱黃河九曲,本就生性多疑,如今陳默已經拿下武威,馬家俯首,原本對他韓遂沒必要這麼客氣,直接揮兵攻打便可,但陳默卻遲遲未曾動兵,另有他想也不是不能理解。

“徐榮、華雄!”沉默片刻後,陳默喝道,原本是準備讓閻行將韓遂人頭送來,但如今看來,閻行顯然沒有做到,既然如此,那陳默也不準備在這裡繼續拖下去了,雖然韓遂很可能逃走,但已經拖了太長時間了,再拖,年關將至,西涼的農耕、放牧還得主持。

“在!”徐榮、華雄出列。

“便由你二人率本部出戰,最快拿下金城,最好將那韓遂人頭給我提來。”陳默看向兩人道。

“末將領命!”徐榮、華雄躬身一禮,領命而去。

“主公。”陳默正欲讓衆人散去,卻見崔耿匆匆過來,對著陳默一禮道:“有夏王使者來見。”

“夏王!?”陳默茫然的看向徐庶、荀攸,西域三十六國也沒個夏國,這夏王是哪蹦出來的?

“末將也不知。”見陳默看過來,崔耿搖頭道:“對方只說是夏王使者。”

“讓他進來!”陳默點了點頭,如今西涼平定,正是與周邊小國建交通商的時候,對方主動派來使者,沒理由不見。

“喏!”崔耿答應一聲,告辭離去。

很快,便見崔耿帶著一人進來,衆人看去,卻見此人與漢人無異,見衆人看來,那使者微笑著躬身道:“下官趙満,見過長陵侯。”

一口字正腔圓的官話,聽不出任何雜音,陳默訝異道:“使者這官話說的不錯。”

“回長陵侯,在下祖籍武功,自小在漢地長大,自然會說漢話。”趙満微笑道。

“哦?”陳默聞言,笑著點了點頭,心中卻有些不快,一個漢人跑去給他國做臣子,雖然大漢在這方面並沒有強行約束,甚至草原上也有不少漢人流傳下來的部落,但終歸還是有些不快的,不過如今是兩國層面上的建交,陳默也不能失了禮數,點頭笑道:“不知使者所言夏王是哪國國主?恕本官寡聞,邊陲諸國中,未曾聽過夏國。”

“我國地處偏僻,道路難行,少與外界相通,長陵侯不知也不足爲奇。”來人微笑道:“此番在下前來,是受我王之命,前來爲長陵侯與燒當羌說和而來。”

“燒當羌?”陳默聞言挑了挑眉:“如此說來,這夏國距此當不遠。”

“是不遠。”來人點點頭道:“我國都城便在枹罕,與燒當羌互爲友鄰,是以此番受燒襠羌王之託,前來說和。”

“你說……”陳默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語氣也變得冰冷起來:“夏王的國都在何處?”

“枹罕!”趙満依舊謙謙有禮。

“這隴西也有一縣,名爲枹罕,若我記得沒錯,距此約爲三百餘里,貴國國都倒是與我大漢縣城同名。”陳默看著趙満淡淡的道:“容易造成兩國誤解。”

“沒有誤解,早在二十年前,我主已然在枹罕立國爲夏。”趙満淡然笑道。

“嘭~”陳默一拍桌案道:“拿下!”

典韋二話不說,上前一腳便將那趙満踹倒。

“長陵侯,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在下以國禮而來,貴國怎可這般無禮!?”趙満憤怒的想要掙扎,但典韋一隻手按在他腦袋上,如同一座山一般,根本無法掙脫,只能不滿的怒喝道。

“想要立國,滾出大漢疆土,那樣你們立國是你們那狗屁夏王的本事,如今佔著我大漢城池,說著我大漢言語,管著我大漢子民,誰給你的膽子膽敢稱國!?”陳默拍案而起,森冷的看向趙満。

“自古以來,天下有德者居之,天下從非一家一姓之天下,朝廷無道,我王爲恤一方百姓立國,有何不可!?”趙満憤怒道:“長陵侯亦是當世智者,如今長陵侯用兵西涼,我王並不願插手你漢家之事,但若長陵侯不顧邦交,斬殺我國使臣,我大夏十萬大軍恐怕不會答應。”

“十萬?”陳默點點頭,看著趙満道:“好啊,我等他十萬大軍來,拖出去,斬了,讓他的人送回去,告訴那狗屁夏王,即刻歸降,否則,我大軍兵臨城下之日,便是他滿門抄斬之時!”

“喏!”典韋二話不說,拎著慘叫不止的趙満便往外拖。

“通知徐榮、華雄,計劃有變,暫緩發兵!”沒再去理會那趙満,陳默看向親衛道。

“喏!”

“主公,若對方真有十萬大軍……”荀攸擔憂的看著陳默。

“西涼纔有多少人口?十萬大軍,小湟中這一帶拿什麼來養?多半是各族羌人聚集,謊稱十萬,這夏國能拿出一萬都不錯了。”陳默聞言嗤笑一聲,軍隊是要錢糧來養的,枹罕地處河關一帶,多山地,無論放牧還是耕作,都養不了太多人口,拿什麼來養十萬大軍。

所謂十萬大軍,應該是附近羌族,沒見那什麼夏王此番派人過來,就是爲燒當羌出頭的?

“那韓遂……”荀攸皺眉道。

“正好以此爲由,給韓遂個藉口,讓他放鬆警惕。”陳默起身道:“傳我軍令,命徐榮、華雄二人駐守此處,太史慈提兵向枹罕進發,先滅了這夏國,再說韓遂!”

表面來看,韓遂似乎威脅性更大,但帳卻不能這麼算,天下諸侯再亂,強如袁紹也不敢擅自稱王置官,哪怕只是做個樣子,袁紹都得跟朝廷請示一下。

曹操手握天子,自然不能擅自僭越,陳默在這邊努力維持著長安朝廷,更不敢隨便稱王,這夏王竟然在二十年前就稱王置官了,雖然佔地都是偏僻荒涼之地,但這性質上,卻是在直接衝擊朝廷的威嚴。

如果陳默不知道也便罷了,他自己在山腳旮旯裡自娛自樂,偏偏還不知輕重的跑來勸和,既然已經知道了,陳默作爲如今長安朝廷的實際掌權者,自然便要維護朝廷的威嚴,這什麼夏國必須滅掉。

至於韓遂,他不是在疑神疑鬼麼?陳默就給他個理由,又能讓那韓遂揣摩半天,同時也是給閻行最後的機會,都這麼長時間了,韓遂還在金城活蹦亂跳,饒是以陳默的耐心,也有些不耐煩了,他不可能一直駐紮在西涼。

“喏!”衆人聞言躬身領命。

太史慈原本已經準備趕往雲中赴任匈奴中郎將之職,突然聽到陳默要出兵夏國,也是有些茫然,這地方在哪兒?

當得知對方都城就在枹罕的時候,太史慈也是挺無語的,一個縣令就敢稱王了?

當下二話不說,點兵便往枹罕而去,西涼羌族剛剛經歷一場大敗,早被陳默殺的膽寒,哪敢管這事兒,再說因爲之前的事情,燒襠已經與各族不合,更沒人願意管。

枹罕在得聞陳默發兵來伐時也嚇了一跳,連忙揮兵抵擋。

但就如同陳默所預測的那般,這所謂的夏國不過三縣之地,還都是窮鄉僻壤,哪有什麼正規軍,多是民夫臨時徵召,遇上太史慈的精銳大軍,幾乎一觸即潰,不過半月,便被太史慈圍了王城枹罕。

奮戰不過三日,便被破城,那夏王宋建以及其一應丞相等官員悉數被斬,數日之後,宋建的人頭被送到狄道,這如同鬧劇一般,號稱有十萬彪悍之師的王朝,也就此宣告覆滅。

整個過程在陳默看來就如同一場鬧劇,不過藉此機會也同樣助長了陳默在羌族中的威勢,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羌族不敢造次。

第四百六十四章 當陽第四百六十八章 落幕第六章 鄭屠第四章 虛實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的投誠第七十五章 故人來投第二章 人盡其用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六章 鄭屠第四十二章 噩耗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三百七十三章 明主的條件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十六章 鄉情第四十章 殺人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網第一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點兒狠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二章 里正第二百八十七章 立場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三十一章 攔路第三百二十九章 孫策出兵第五章 緩一緩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亂第四百六十四章 當陽第四百六十八章 落幕第一百一十四章 年關瑣事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父子第十九章 祁縣一夜第三十七章 變化第十三章 獵虎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一百九十章 擒王第五十章 情苦第二百四十一章 老將折戟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第五十三章 潰敗之後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第二百六十四章 真定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二百四十六章 弱點第一百四十八章 決勝第六十五章 滅門第四十二章 噩耗第二百四十一章 老將折戟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的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別第四百六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士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一百六十章 遷都第七十章 ‘家書’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三十五章 論胡第四百零六章 緣,妙不可言第六十三章 說服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四百九十五章 決定第二百一十三章 孫郎受挫第八十一章 我是髒,那又如何?第二百二十一章 洞局勢田豐勸和,明厲害兄弟止戈第四百零五章 曹操欲退第四百八十七章 歲月如梭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四百二十七章 藉機發難第四百九十二章 推演世界第四十七章 求存第一百七十二章 曹操求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小插曲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四十八章 薦才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三十一章 攔路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原三分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第二百九十八章 劉毅第五十三章 荀爽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二十章 人命第一百三十八章 袁術的憤怒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四百三十章 規矩第二百零二章 由明轉暗第三十四章 機會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亂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二百七十二章 腹背受敵
第四百六十四章 當陽第四百六十八章 落幕第六章 鄭屠第四章 虛實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的投誠第七十五章 故人來投第二章 人盡其用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六章 鄭屠第四十二章 噩耗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三百七十三章 明主的條件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十六章 鄉情第四十章 殺人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網第一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點兒狠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二章 里正第二百八十七章 立場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三十一章 攔路第三百二十九章 孫策出兵第五章 緩一緩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亂第四百六十四章 當陽第四百六十八章 落幕第一百一十四章 年關瑣事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父子第十九章 祁縣一夜第三十七章 變化第十三章 獵虎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一百九十章 擒王第五十章 情苦第二百四十一章 老將折戟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第五十三章 潰敗之後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第二百六十四章 真定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二百四十六章 弱點第一百四十八章 決勝第六十五章 滅門第四十二章 噩耗第二百四十一章 老將折戟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的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別第四百六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士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一百六十章 遷都第七十章 ‘家書’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三十五章 論胡第四百零六章 緣,妙不可言第六十三章 說服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四百九十五章 決定第二百一十三章 孫郎受挫第八十一章 我是髒,那又如何?第二百二十一章 洞局勢田豐勸和,明厲害兄弟止戈第四百零五章 曹操欲退第四百八十七章 歲月如梭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四百二十七章 藉機發難第四百九十二章 推演世界第四十七章 求存第一百七十二章 曹操求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小插曲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四十八章 薦才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三十一章 攔路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原三分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第二百九十八章 劉毅第五十三章 荀爽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二十章 人命第一百三十八章 袁術的憤怒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四百三十章 規矩第二百零二章 由明轉暗第三十四章 機會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亂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二百七十二章 腹背受敵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川县| 五华县| 新丰县| 彭泽县| 从化市| 富顺县| 阳高县| 罗源县| 绥江县| 鄂托克旗| 班玛县| 双柏县| 和静县| 蒲城县| 哈巴河县| 怀柔区| 乐东| 舞阳县| 桦川县| 桃源县| 土默特左旗| 玉林市| 武汉市| 库车县| 苗栗县| 乌兰察布市| 乐平市| 西华县| 安乡县| 岗巴县| 亚东县| 宜兰县| 遵化市| 水城县| 芜湖市| 赣州市| 哈巴河县| 沿河| 久治县| 湟中县| 涪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