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三章 呂布的煩惱

天下好亂?

已是建安元年年末,南陽,宛城,呂布佔據這裡已有一年多的時間,外界劉備在跟袁術打,陳默在後半年開始大規模征伐羌人,北方袁紹也在跟公孫瓚還有黑山賊糾纏,曹操佔據了汝南以後,開始跟袁術扯皮,呂布這邊自然也沒閒著,他奪了本該是劉表的地盤,劉表自然不願意,前半年時間,呂布跟劉表麾下將領過了一遍,不過到了後半年,隨著曹操佔據汝南的消息傳來以後,劉表就選擇與呂布和解了。

呂布還有他麾下的人馬打仗太猛,劉磐、黃祖、蔡瑁、張允、文聘,荊州將領幾乎被呂布虐了一遍,呂布也不笨,在嘗試了一次水戰之後,就絕不靠近水邊兒,你要打,過來打,你要不打,我也不過去。

劉表勢力自然是強過呂布不止一籌的,無論兵馬還是錢糧,遠非眼下南陽可比。

說起來,南陽也是龍興之地,但從中平年間開始,這裡作爲黃巾軍的核心城鎮之一,當年各路軍隊會戰於此,後來平定黃巾之後,皇甫嵩還在宛城大開殺戒,黃巾覆滅之後,南陽恢復了一些生機,但緊跟著董卓亂朝,孫堅路過南陽的時候,順手砍了當時的南陽太守,然後袁術佔據南陽,徵集兵馬討伐董卓。

再往後袁術跟曹操打,被曹操打跑了,劉表跟曹操暫時達成同盟,準備以南陽爲都,將天子迎到南陽來,劉表和曹操共同輔佐天子。

如果真是那樣,也未嘗不是好事,誰知道曹操轉手就帶著天子跑了,兩家自然翻臉,南陽幾經戰火,南陽百姓多逃往關中或是荊州,如今的南陽,比之最初的時候,人口恐怕連一半都不夠,如今呂布佔據南陽,劉表本是想要奪回來的,奈何呂布治理不行,打仗卻是在行,騎兵在新野這邊亂跑,有時候荊州軍剛剛過河,就被奔騰而至的騎兵給攆走了。

這般打了半年多,劉表有些心累,最重要的是,曹操佔據了潁川、汝南,隨時可能攻入南陽,這個時候再跟呂布打,恐怕會讓曹操得了空隙,攻佔南陽,等於自己把南陽送給了曹操,劉表自然不願意,因此選擇跟呂布和解。

雙方互不侵犯,呂布擋住曹操,必要的時候,劉表可以幫呂布提供一些糧草上的支援,反正荊州也不缺糧。

沒仗打了,呂布反而不自在了,之前打仗還能從江夏那邊搶些糧草輜重來養活自己,現在沒仗打了,治理南陽就是呂布目前唯一能做的事情。

他做過刺史主簿,要說完全沒有治理經驗那自然不可能,但水平有限,加上身邊多是武將,南陽士族沒人願意出仕,這也導致呂布身邊沒有個能幫他出謀劃策或是幫他治理地方的人才,有時候,呂布會寫信去問陳默。

當年在長安的時候他就經常跟陳默商量,但終究太遠了,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如今真的自己來治理一方的時候,如何鼓勵農耕、恢復民生,怎樣惠民或者說怎樣收稅,該怎樣來評定稅賦的標準。

最終,呂布將這些事情丟給了張遼,自己跑出來透氣,這主公貌似不怎麼好當啊。

然後,呂布很快又被張遼請回衙署,商議天下大事。

四處都在打仗,給呂布的感覺,也就只有這天下好像很亂,比以前更亂了。

自己身邊,缺個謀士,能幫自己處理這些瑣碎之事,遇到疑惑之時,可以給自己意見的人……像陳默那般的就行了。

南陽士族看不上呂布,但呂布同樣也不怎麼看得上這些人。

“主公,眼下只憑南陽這些人口,恐怕無法供養軍隊。”張遼讓人將幾卷竹簡擺在呂布桌案上,之前爲了跟劉表打,呂布訓練了不少新兵,如今加上他們自關中帶出來的幷州軍,南陽有兵馬近五萬,只憑如今的賦稅別說對外作戰,平時養都養不起。

“既然已無戰事,便解散新軍如何?”呂布看著那幾卷竹簡,有些頭疼,隨手翻開一卷道。

“不可,如今雖與劉表講和,但我軍東面有曹操,西面陳默也隨時可能自武關攻入,若解散新軍,兩方人馬打來,我軍恐怕難以抵抗。”張遼肅容道。

“陳默也會來攻?”呂布皺眉道,他跟陳默關係應該算是不錯吧。

“主公,如今主公亦是一方諸侯,這諸侯之間,公私需分開,那曹操與陳默關係亦是不錯,昔日在洛陽,他二人相交莫逆,但前翻曹操不是一樣趁虛自陳默手中奪走天子?”張遼嘆道,呂布最大的缺點就是對敵人狠辣,但對朋友沒有防備,這征戰天下跟平日裡交情能一樣麼?

呂布點點頭,心中還是有些不是滋味:“但糧從何來?向劉表要一些?”

劉表可是答應過會在糧草上鼎力支持的。

“劉表那邊,自然要向他討要。”張遼點點頭道:“但若是如此,我軍恐怕就受制於劉表,他日一旦劉表切斷對我軍的供給,恐怕立刻便有覆滅之危,雖是盟友,但不可不防!”

這年頭兒,最不靠譜的就是盟友了,當初討董聯盟的諸侯都算得上盟友,但看看這幾年,相互間殺的最狠的便是這些盟友,當初討董的時候若是有這般厲害,估計董卓當年也撐不到遷都。

“文遠覺得該當如何?”呂布看向張遼。

張遼:“……”

我要知道早說了。

兩人大眼瞪小眼,對視半晌之後,張遼突然有些頹廢道:“主公,末將覺得,當下我等最重要的是,尋一賢士輔佐主公,爲主公出謀劃策,另外治理地方,也比你我強許多。”

呂布點點頭,看向張遼道:“聽說這荊襄之地,人傑地靈,文遠可知,有無能比肩陳默之人?”

張遼無意識的舔了舔有些乾燥的嘴脣,自家老大還真敢講,陳默是什麼人?未及弱冠已名滿天下,上馬能殺敵,下馬能治國,幷州、關中在他的治理下頗有興盛之相,更是憑藉一己之力,成爲能夠跟袁紹相抗衡的北方霸主,陳默的基業,可真的是他自己憑本事打下來的,這樣的人才,不說空前絕後,但當今之世,能夠與其並論者能有幾人,就算有,會投呂布?

“主公眼光不錯。”最終,張遼也只能撿好聽的稱讚一下,這眼光的確夠高,輕咳一聲,張遼道:“不過似長陵侯這等人傑,可遇不可求,末將覺得,主公當務之急,是能找到幾位務實之人,能幫主公處理郡務,分析眼下局勢,爲主公出謀劃策即可,似長陵侯這般的人傑,還需慢慢物色。”

“很難找?”呂布摸索著下巴,感覺陳默很好相處,有些聰慧,但也不至於找不到類似的吧?

不是太難,是找不到!

張遼有些無言,早知如此,當初就該在洛陽抓幾個大臣過來,也好過現在連個可用之人都沒有。

“明日便讓人去打探這南陽有無高人。”呂布揉了揉太陽穴,最終嘆道:“定要讓他來助我。”

便是綁也要綁來!

呂布心中已經下定了決心,沒有謀臣的日子太難受了,侯成他們連個帳都算不清。

“主公,其實這高人名士難尋,但這南陽之地,寒門士子也有不少,宛城中便有,主公不防貼張榜文,以郡中主簿、郡丞等職位相待,總會有人前來應徵。”張遼想了想道。

高人若能那般容易被請來,就不叫高人了,而且就算請來了,人家都未必願意幫忙,倒不如以官職來請,倒是可能請到一些人,就算不是什麼厲害人物,但總比侯成、魏續這些算個賦稅都要十幾天的人強吧?

“也好,先找些人幫忙料理郡務,然後打探高人下落。”呂布點點頭,先解了燃眉之急再說,至於人才,可以慢慢找。

“末將這便去辦。”張遼起身道。

“還有一事,讓魏續、侯成還有宋憲、成廉他們沒事便去征討這南陽一帶賊寇,記住,不需擾民!”呂布起身道。

剿滅賊寇也是個提高民心之法,呂布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一處立足之地,自然也想好好治理,剿匪是呂布現在能夠想到不多數對百姓有幫助而且也能充實一下府庫的方法。

至於怎麼討……呂布這些人在幷州多年,對於怎麼找尋山賊草寇自有他們的一套方法,這個對他們來說倒是不難,而且也不需要太多兵力,完全可以以戰養戰,順便磨練一下新兵。

這倒是個法子。

張遼點點頭,當下起身告辭。

呂布耐著性子處理了一會兒公務之後,也起身離開衙署,以前還不覺得,但自從成了這南陽之主以後,呂布對於衙署就十分排斥,這地方太折磨人了!

從衙署出來的那一瞬間,呂布有種整個人快要飄起來的感覺,一瞬間,神清氣爽,走路帶風,看什麼都變得順眼了許多。

必須尋訪高士,就算不如陳默,也不能差太多!

第一百三十八章 袁術的憤怒第一百四十四章 年輕氣盛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三十九章 胡地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雄第四百六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犬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二百二十三章 辯朝堂公卿吐血,聞噩耗陳默離京第三百三十八章 劍走偏鋒第四十二章 兒戲第一百四十八章 決勝第一百五十六章 夏王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十八章 鄉里第二十四章 氣運妙用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一百七十章 袁紹欲出兵第二十五章 傷人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一百二十七章 反出第三十六章 西園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巡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三百六十五章 司馬懿第一百五十六章 賜字第八十二章 博弈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十一章 倒退第六十章 獲罪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兵第八十四章 禍起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七十九章 洛陽夜第五十二章 有喜第三百七十五章 仲達來投第七十一章 家族第三十一章 月旦評第八十二章 博弈第二百四十六章 弱點第九章 學藝第一百二十三章 猛虎兵敗第三百六十四章 劉能的憤怒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三百章 孤城難守第四百六十五章 順利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四百五十八章 突破第八十七章 洛陽亂第一百七十七章 高順戰顏良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六十章 獲罪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師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二百三十七章 張郃武義初交鋒第一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二百零六章 暗鬥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四百八十四章 真亂第四百三十九章 多事之年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三百九十八章 絕命伏殺第四百七十二章 試探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策第四百六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五十五章 出路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二百零二章 由明轉暗第一百二十章 陽翟第五十一章 禮第一百七十三章 共謀袁紹第一百六十二章 病倒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疑第九十一章 激戰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七十八章 天子崩第一百八十三章 利令智昏第九十一章 激戰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歸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社稷重器第十八章 進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顏良的憤怒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外異士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二百零二章 由明轉暗第一百零六章 要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壞消息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六十六章 夜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曹孟德決意出兵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
第一百三十八章 袁術的憤怒第一百四十四章 年輕氣盛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三十九章 胡地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雄第四百六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犬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二百二十三章 辯朝堂公卿吐血,聞噩耗陳默離京第三百三十八章 劍走偏鋒第四十二章 兒戲第一百四十八章 決勝第一百五十六章 夏王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十八章 鄉里第二十四章 氣運妙用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一百七十章 袁紹欲出兵第二十五章 傷人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一百二十七章 反出第三十六章 西園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巡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三百六十五章 司馬懿第一百五十六章 賜字第八十二章 博弈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十一章 倒退第六十章 獲罪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兵第八十四章 禍起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七十九章 洛陽夜第五十二章 有喜第三百七十五章 仲達來投第七十一章 家族第三十一章 月旦評第八十二章 博弈第二百四十六章 弱點第九章 學藝第一百二十三章 猛虎兵敗第三百六十四章 劉能的憤怒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三百章 孤城難守第四百六十五章 順利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四百五十八章 突破第八十七章 洛陽亂第一百七十七章 高順戰顏良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六十章 獲罪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師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二百三十七章 張郃武義初交鋒第一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二百零六章 暗鬥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四百八十四章 真亂第四百三十九章 多事之年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三百九十八章 絕命伏殺第四百七十二章 試探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策第四百六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五十五章 出路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二百零二章 由明轉暗第一百二十章 陽翟第五十一章 禮第一百七十三章 共謀袁紹第一百六十二章 病倒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疑第九十一章 激戰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七十八章 天子崩第一百八十三章 利令智昏第九十一章 激戰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歸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社稷重器第十八章 進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顏良的憤怒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外異士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二百零二章 由明轉暗第一百零六章 要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壞消息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六十六章 夜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曹孟德決意出兵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口县| 临猗县| 巫溪县| 兴宁市| 凤庆县| 循化| 邻水| 宜宾市| 荥经县| 会宁县| 上饶市| 肇庆市| 平定县| 谢通门县| 都江堰市| 霸州市| 旬阳县| 金秀| 昌宁县| 永年县| 潜山县| 庆阳市| 汶上县| 思南县| 宕昌县| 隆尧县| 江都市| 台州市| 昭平县| 疏勒县| 绥滨县| 虹口区| 蓬溪县| 太白县| 上林县| 柳江县| 金坛市| 界首市| 湘乡市| 云梦县| 漳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