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

“主公,右將軍陳默送來的書信。”東郡,沙亭,袁紹大營,郭圖將一卷竹簡送到袁紹面前。

“怎的?伯道要爲其師求情?”袁紹聞言冷哼一聲道:“這師徒二人,都是一般的不顧大局,任性妄爲!”

他可還記得當初因爲自己不聽陳默之言,誤了時機,陳默直接在百官面前譏諷自己,當時袁紹也有些理虧,沒跟陳默計較,但這心裡面卻很不痛快。

“主公,臧子源亦是當世名士,莫說還是陳默之師,這幾年臧洪爲主公治理青州、東郡,頗有功勞,懲戒一番也便罷了。”郭圖笑呵呵的道。

名士能不殺還是最好別殺,尤其是臧洪如今的名氣日盛,真殺了,對袁紹也有不利,更別說臧洪背後,還站著一個陳默,如今公孫瓚尚未徹底除去,若是陳默與公孫瓚聯手的話,袁紹也會很麻煩。

“我何嘗不知子源此番乃是怪我不救張超,但張超夥同那個劉什麼……”袁紹點點頭,隨即有些不爽道。

“劉備。”郭圖笑道。

“對,就是他,差點將孟德根基毀去,張超是他臧洪故舊,孟德亦是我故交,況且此事也是那張超反覆在先,難道讓我爲了張超與孟德動兵?”袁紹冷哼道,臧洪在這件事上,雖然是扯著朝廷的名義指責袁紹對大漢圖謀不軌,但實際上要說早說了何必等到現在?臧洪就是因爲袁紹不助他救張超而心生不滿,或許也有大漢的原因,但絕對不是主要的,只能說順帶。

你臧洪的朋友是朋友,爲了你臧洪的朋友我就應該對自己的朋友動手?這是什麼道理?

雖然很多人都覺得臧洪是個人物,是君子,包括袁紹也不反對這一點,但在袁紹看來,臧洪更重小義卻不顧大局的做法讓他很惱火。

“主公所言極是,不過那臧子源不顧大局,主公乃天下之望,如今確該顧全大局,此時我軍與陳默還屬同盟,而且此時也不好與陳默開戰,主公知道,那陳默是臧洪弟子,跟臧洪一般,也是隻顧小義,依在下愚見,攻破東武陽之後,可將臧洪送往洛陽,也算交好那陳默,待日後主公平定幽州,盡佔青州之地以後,若有不滿,也可以此事向那陳默發難。”郭圖笑瞇瞇的道。

現在不是動陳默的時候,現在袁紹最該做的事情是把公孫瓚給摁死,這個時候跟陳默反目,很有可能遭到陳默、公孫瓚乃至黑山賊的聯手夾擊,倒不如先把臧洪交出去,給陳默個人情,等收拾了公孫瓚,平定了黑山賊,到時候袁紹就該將視線看向周邊了,是南下侵吞中原,與袁術相爭?亦或是西進關中,先把陳默收拾了,這都可以。

“我也並非要殺子源。”袁紹聞言點了點頭,隨即嘆了口氣道:“這師徒二人,都是一般的脾性,若那臧洪肯向我低頭認錯,何至於此?”

名士可不是隨便能殺的,看看曹操殺了個邊讓差點連家都丟了,更何況臧洪還不是邊讓,有能力,平日與袁紹書信或是見面,都很溫和,給人謙謙君子的感覺,能照顧到所有人的心情,也正是如此,這樣一個人突然翻臉的時候,會讓人有些不好接受,尤其是被人捧慣了的袁紹,更是如此。

“主公所言極是。”郭圖笑瞇瞇的應了一聲,關於臧洪的問題,袁紹手下一直不對付的河.北士人以及潁川士人兩派這一次意見倒是相當一致,攆走就行,但絕不能殺,一個是臧洪平日裡人緣不錯,另外一點就是臧洪身後還有一個陳默,袁紹如果真的強行殺了臧洪,那很可能影響到陳默對袁紹的態度,如果陳默跟公孫瓚聯手的話,未來變數就太多了。

……

“主公,東郡方向傳來的最新消息,這次,是袁紹親自率兵,如今已經圍困東武陽,只是數次攻城都未能攻陷。”偃師衙署,鍾雲匆匆進來,將一封竹簡交給陳默道。

臧洪雖是文士,但在統兵作戰之上也有不俗的本事,陳默多半兵法都是習自臧洪,可不是那種只會與人論辯的文士,如今雖然困守孤城,但袁紹急切間還是難以拿下。

“知道了。”陳默點點頭:“張揚那邊如何?”

“餘昇已經奉命出兵,張繡也按照主公吩咐,率兵自敖倉一帶渡河,襲擾其糧道,不過那張揚擁兵兩萬之衆,餘昇雖然擅守,但其兵力不足,便是加上張繡,恐怕也難擊敗張揚。”鍾雲擔憂道。

“先看看再說。”陳默點點頭,餘昇是他一手培養起來的,爲人踏實,任勞任怨,也很少爭搶什麼,早期跟隨陳默的幾名將領中,餘昇領兵是最讓陳默放心的一個,就算敗,也不會敗的太慘的那種,張繡能力不錯,這次帶他出來,陳默也有提拔用張繡的意思,一直跟在張濟身邊,對張繡來說未必是什麼好事。

“說起來,此番來洛陽,這河洛之地的變化可不小,叔麟當記首功。”陳默看著鍾雲笑道。

河洛一帶,因爲是重建,所以幾乎是照搬河內的運轉方式,士族不多,當初董卓遷都,雖然毀了洛陽昔日繁華,但也給了洛陽更大的可能,如今的洛陽,少了幾分往日的繁華,卻多了幾分欣欣向榮的氣氛。

如今的鐘雲,少了幾分往日的鋒芒,多了幾分沉穩,有些太守該有的氣度了,這點陳默很欣慰,雖然他身邊的人才越來越多,大才也不少,但用的最順手的,還是這些當年跟自己一起在西園一路打拼出來的老部下。

或許執政一方對鍾雲來說,比征戰沙場更合適吧。

“全賴主公之法,雲不敢貪功。”鍾雲微笑道。

“律法這種東西,最重要的還是有人執行,否則跟沒有一樣,秦律也好,漢法也罷,其實都非惡法,但能否發揮其效用,最終要看的,不是朝廷,而是地方如何執行。”陳默搖了搖頭笑道,這也是他爲何對朝堂上的事情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對地方官員卻絕不容情的原因,那是根。

自當初陳默起兵入長安之後,兩人已有兩年未見,如今再見,自然有說不完的話,臧洪的事情,陳默到了洛陽之後就不是太著急了,他來洛陽,就是向袁紹表個態,然後再收拾了張揚,公孫瓚尚未覆滅,就算陳默沒打算真的跟袁紹開戰,但以陳默對袁紹的瞭解,估計這會兒正在糾結呢。

自家老師的命是保住了,順帶著還能把老師給帶到自己這邊來,又多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人物,還是能信任的那種,雖然拿自家老師來當利益衡量的標準有些不道義,但這一趟洛陽之行,陳默不會白跑,無論名聲還是實際,都是賺了的。

跟鍾雲聊了半日之後,鍾雲繼續去忙自己的事情了,今年是整個陳默集團的轉折點,去年的豐收讓關中逐漸恢復興盛,今年若是能再來一次大豐收,陳默在關中的人望會不斷加重。

“文和,你說這天下大勢如何?”次日一早,鍾雲起身去了洛陽,陳默帶著賈詡到了成皋,這次來河洛,救老師自然是必須的,但巡視河洛之地,也是早在計劃之中的,未來這裡是陳默鋒指中原的戰略要地。

“那要看徐州最終歸屬了。”賈詡跟在陳默身邊,慢了半步,聞言笑呵呵的道。

“這個結局其實不是我想要的。”陳默點點頭,卻又嘆道。

賈詡的意思很明顯,現在北方和西方兩個霸主都騰不出手來,陳默現在重心在西涼,他要絕後患,而袁紹要收拾公孫瓚,中原這邊,主要就是袁術、曹操和劉備。

曹操在今年開始,兗州穩定之後,就迅速開始攻佔豫州,主要是這邊好打,而袁術雖然敗於曹操之手,失了南陽、汝南數縣之地,但底蘊太強,曹操如今手握天子,現在無暇東顧,挑撥袁術去打徐州,所以徐州之爭是個關鍵的節點,如果曹操拿了徐州,這中原最後的勝者就是他了,但若袁術拿了徐州,中原的局勢就是曹操跟袁術兩雄相爭。

其實陳默最希望看到的是劉備能跟袁術、曹操三足鼎立,相持不下,那樣陳默就有足夠的時間經略西涼,再之後跟袁紹爭一爭這北方霸主之位,等兩人決出了勝負之後,再南下中原,到那時候攜大勝之勢橫掃中原,曹操、劉備、袁術就算聯手陳默都不怕。

只可惜,這也只是陳默的希望,事實是,袁術現在已經被曹操一個廣陵太守的位子騙去打劉備,而曹操趁機擴張自己的勢力,而劉備底蘊太淺,陳家不可能一心輔佐劉備,仍舊在坐壁上觀,這種情況下,劉備是必敗的,就看最後得徐州的是曹操還是袁術了,如果是曹操的話……

陳默有些頭疼,這個可能性還挺大,到時候就是整個中原三足鼎立的局面,那可就耗日持久了。

賈詡笑道:“這世事無常,主公既已看清,想必也知道眼下主公所能做的不多。”

“確實如此啊,有時候看得清楚其實跟沒看清差別不大。”陳默點頭笑道。

“非也。”賈詡搖頭道:“能看清,至少主公知道該如何做到最好,看不清的人,也走不到主公如今這一步。”

“也對,左右無事,先生陪我喝幾觴如何?”

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三百五十章 荊州易主(完)第四百五十五章 疑惑第八十九章 謀破長安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六十二章 違背理念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五十五章 連環計(上)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的投誠第四百五十八章 突破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四百三十章 規矩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相殘,袁譚敗北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一百三十一章 鍾繇薦才第二百零五章 劉備的出路第三百六十章 陳家幼虎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雲再起第一百七十章 袁紹欲出兵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六十八章 升官第一百四十七章 換將第二百二十八章 反目第十四章 情第五章 人心險惡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閒聊第四百二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四十九章 特殊夢境第十四章 黃巾落幕第三百零二章 請諸位隨我戰死於此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巡第二十二章 蒲桃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利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一百零六章 要兵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六十一章 會面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一百四十九章 特殊夢境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雄第一百二十六章 趣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趣事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一百零三章 拜訪蔡邕第一百二十三章 猛虎兵敗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居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六十六章 張闓第一百四十七章 換將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一百一十章 棄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下第三十三章 別離第一百四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心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七十九章 洛陽夜第三章 人才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解風情第八十三章 張濟奪權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一章 旅途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五十六章 箭書第七十二章 晚輩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郎第五章 出遊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四百九十八章 結束與開始第四百五十一章 輸贏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六十四章 天威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二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第三十五章 夢境訓練營第五十八章 定計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第二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第三百零二章 請諸位隨我戰死於此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二百一十八章 謀合縱曹操陳兵第一百零八章 瘋狂募兵第三十六章 西園第七十章 ‘家書’
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三百五十章 荊州易主(完)第四百五十五章 疑惑第八十九章 謀破長安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六十二章 違背理念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五十五章 連環計(上)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的投誠第四百五十八章 突破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四百三十章 規矩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相殘,袁譚敗北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一百三十一章 鍾繇薦才第二百零五章 劉備的出路第三百六十章 陳家幼虎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雲再起第一百七十章 袁紹欲出兵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六十八章 升官第一百四十七章 換將第二百二十八章 反目第十四章 情第五章 人心險惡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閒聊第四百二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四十九章 特殊夢境第十四章 黃巾落幕第三百零二章 請諸位隨我戰死於此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巡第二十二章 蒲桃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利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一百零六章 要兵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六十一章 會面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一百四十九章 特殊夢境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雄第一百二十六章 趣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趣事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一百零三章 拜訪蔡邕第一百二十三章 猛虎兵敗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居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六十六章 張闓第一百四十七章 換將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一百一十章 棄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下第三十三章 別離第一百四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心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七十九章 洛陽夜第三章 人才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解風情第八十三章 張濟奪權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一章 旅途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五十六章 箭書第七十二章 晚輩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郎第五章 出遊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四百九十八章 結束與開始第四百五十一章 輸贏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六十四章 天威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二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第三十五章 夢境訓練營第五十八章 定計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第二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第三百零二章 請諸位隨我戰死於此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二百一十八章 謀合縱曹操陳兵第一百零八章 瘋狂募兵第三十六章 西園第七十章 ‘家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辛县| 天柱县| 花莲市| 卫辉市| 武夷山市| 泌阳县| 文成县| 舟山市| 楚雄市| 清远市| 潜山县| 桃园县| 苍溪县| 二连浩特市| 太和县| 三门峡市| 武邑县| 贵港市| 蚌埠市| 峨眉山市| 唐山市| 沂源县| 昌都县| 西林县| 大方县| 安图县| 高清| 扬州市| 铜梁县| 绥江县| 万荣县| 茌平县| 冕宁县| 宁津县| 都昌县| 正阳县| 多伦县| 新巴尔虎右旗| 古蔺县| 杭锦后旗| 喀喇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