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八章 賈詡

新豐,張濟看著手中的書信,面色有些難看的看向眼前的青年:“你……”

“在下唐元。”唐元微笑頷首道。

唐元?沒聽過。

張濟點了點頭,又看了看信:“這信中所說之事……”

“是我主一長安故友偶然得知。”唐元微笑道:“將軍該知道,我主在長安也有不少故友,只是不爲朝廷重用爾,當日正好看到那李式糾纏夫人。”

張濟面色有些不好看,李式是李傕的兒子,平日裡李傕頗爲寵愛,無法無天,尤其是董卓死後,西涼軍攻佔長安之後,就更加肆無忌憚了,只是張濟沒想到這李式敢欺負到自己頭上。

片刻後,張濟壓下了心頭的怒火,看著唐元道:“此事,長陵侯爲何要告知我?”

“我家主公一直以來都敬佩將軍之英武,而且對於***女之事我主是頗爲厭惡的,其實有人建議過,促成此事,然後再讓將軍知曉,或可直接叫將軍與李傕反目,只是……我主不願意如此做,如此雖極大可能讓將軍與李傕反目,但將軍的家可就散了,主公如今雖然與將軍對峙,但此乃公事,不該將家眷牽連進來。”唐元微笑道。

“長陵侯高義,末將佩服!”張濟慨然感嘆一聲,看向唐元道:“但長陵侯讓先生至此,恐怕不只是爲此事而來吧?”

“若將軍願意忍下這口氣的話,唐元便是單爲此事而來。”唐元微笑道。

你如果能忍下這口氣,那接下來的事,也沒必要再說了,畢竟這年月,女人其實算不上什麼,爲了西涼軍內部的和諧穩定,張濟要把這口氣給忍下去,陳默也完全能夠理解。

張濟沉默了,忍下?心裡不痛快,不忍,實際上就像唐元說的那樣,李式也只是調戲了一下,並未釀成惡果,自己現在就跟李傕等人掀桌子,似乎有些小題大做,猶豫片刻後,張濟看向唐元道:“先生一路奔波,不如且去歇息片刻,此事事關重大,容在下與人商議一番。”

唐元點點頭,也沒糾纏,起身一禮,張濟安排人將唐元送去休息,直到唐元走後,張濟才招來親衛道:“去將錦榮和文和先生請來。”

“喏!”

很快,一名少年與一名發福的文士進來,對著張濟一禮。

“先生快請。”張濟看到發福的文士連忙笑道,這文士便是賈詡,當初董卓身死,西涼衆將欲求赦免卻被王允拒絕,賈詡當時也在誅殺之列,爲求自保,賈詡先跟同鄉段煨、張濟聯合勸說李傕、郭汜揮軍反攻長安。

後來賈詡依附在段煨門下,只是段煨雖然待賈詡不錯,卻頗有防備,正好張濟這邊缺少謀士,便將賈詡邀請過來。

兩人本就是同鄉,再加上張濟本身不是太喜歡算計的人,跟賈詡反倒相處的不錯,哪怕後來丟了弘農,賈詡也未曾離開,只是讓張濟儘快某得一地以安身,離開長安這等兇險之地。

“叔父,何事啊?”一旁的張繡已經坐下,好奇的看向張濟道。

張濟也沒說話,將書信遞給二人去看。

“這李式越發猖狂了些,竟敢調戲嬸嬸!?”張繡看完後,面色有些難看,一拍桌案道:“叔父,讓我回去,定將那李式斬殺!”

“讓先生見笑了。”張濟看向賈詡,歉意道。

“將軍準備如何做?”賈詡微笑著詢問道。

張濟一時間有些無言,起兵?有些過了,畢竟沒有真的做什麼,但若當做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這客氣他卻咽不下去。

賈詡從張繡手中接過竹簡,仔細看起來。

一旁的張繡好奇道:“先生,這信有何好看?”

“我在看這字。”賈詡微笑道。

“這字有甚奇怪?莫不成還有什麼玄機?”張繡不解道,上面的內容一目瞭然,有什麼值得研究的?

“若在下未曾看錯,這字,該是出自長陵侯之手。”賈詡手捧竹簡,微笑著看向張濟道。

“那又……”張繡突然反應過來,這東西是信,出自長陵侯之手,不就是陳默寫給自家叔父的?目光直直的看向張濟,吞了口唾沫道:“叔父?”

張濟默默地點點頭,看著賈詡苦笑道:“果然,何事都瞞不過先生。”

“這……”張繡皺眉,他們這次來新豐,可是準備跟陳默作戰的,現在這算不算通敵?但想到信中之事,張繡又有些噁心。

“長陵侯乃不世之才,其書畫造詣極高,曾得盧公還有伯喈公盛讚,常人想要模仿也極難。”賈詡笑道:“認出並不難。”

陳默的書畫可是有收藏價值的,實在是如今天下大亂,若是盛世的話,以陳默如今的年歲以及在書畫之上的造詣,單是這兩樣,也足夠陳默富足的過一生了。

張濟默默地點點頭,想了想道:“在下如今也不知該如何做,是以來請教先生。”

賈詡點點頭道:“若追究,其實事情不算大,顯得將軍小氣,但若不追究,這口氣卻又實難下嚥。”

張濟點點頭道:“先生慧眼,不知先生如何看?”

“恕在下不敬,此事關鍵,其實並不在此!”賈詡微笑道,鄒氏是否被調戲,其實根本不是重點,雖然這麼說有些不妥,但賈詡相信張濟能聽明白。

“這都不是那如何纔是關鍵?”張繡雖已過二十,卻正是熱血衝動的時候,聞言有些不滿道。

“請先生明示!”張濟猶豫了一下,對著賈詡躬身一禮道。

“斗膽一問,將軍可曾想過掃清寰宇,建立不世之功業?”賈詡笑瞇瞇的看著張濟,很溫和的詢問道。

張濟聞言搖了搖頭,他已經過了年少熱血的年紀,自家人知自家事,自己恐怕不識這塊材料,隨即疑惑道:“先生何有此問?”

“若將軍有此鴻鵠之志,那長陵侯乃是大敵,將軍可借李郭之手與之相抗,將軍可詐敗一場,退往隴西,坐觀李郭與長陵侯激戰,從中牟利,李郭二人雖有勇略,但若論手腕,卻絕非長陵侯之對手,只看如今關中比之長陵侯治下,將軍該有了解,所以看雙方激鬥,將軍趁機在隴西積蓄實力,待時機合適之時,可趁機出手,奪取長安,定鼎關中。”賈詡微笑道。

“在下恐怕難以勝任。”張濟搖搖頭,他自問沒有陳默那般手段。

“若無此意,將軍當儘早擇一明主投之。”賈詡微笑道。

“長陵侯?”張濟看向賈詡道。

賈詡點點頭道:“詡觀長陵侯如今做派,恐怕是有意攻入關中,奉天子以討不臣,長陵侯自入河東以來,平白波,定太原,復興雲中,經營河洛,無論其能力、手腕、軍略,當今之勢,少有人能敵,如今若能奪取關中,便能定霸主之基,此時正是其潛龍出淵,困龍昇天之際,若此時將軍願意相助,何愁家族不興?”

“先生就這般看好他?”一旁的張繡不服道,若是投了陳默,自己豈不是要喚一個比自己還要小的人叫主公?

“若得關中,霸業可期!”賈詡點點頭道。

“那若得不到又如何?”張繡問道。

“若將軍能得關中,並擋住陳默,則陳默便會夾在將軍、袁紹、曹操三人中間,四戰之地,難以長久!”賈詡看向張濟笑道:“將軍無需主動與其爲敵,只需守住關中,不出十年,便能將其困死!當然,這期間將軍需除掉李傕、郭汜、段煨、樊稠、李蒙乃至馬騰、韓遂,否則,以陳默之能,定會從這些人下手,如今日送書一般,挑撥西涼衆將的關係,令衆將相爭,其從中漁利。”

只是聽著,就有些頭大,不說李傕、郭汜二人實力遠超自己,便是段煨、李蒙、樊稠這些人比自己也不差甚至更高。

良久,張濟方纔苦笑道:“先生說是如此說,但實際上卻是隻給了在下一條路!”

單是解決關中,就有重重阻礙,還得面臨陳默,更別說掃清寰宇了,從一開始,賈詡的建議就是讓他投奔陳默嗎。

“當然,若是將軍兩樣都不願選,可率本部兵馬與家人離開關中,覓地立足,以觀天下之變。”賈詡給了個折中之法。

“不知先生以爲,何處可以立足?”張濟連忙問道。

“自此出東南,便是南陽,將軍若能佔得南陽,可與劉表聯盟,以觀天下之變,亦可南下攻略荊州,若是不願,以南陽地形,也可自守以觀天下之變。”賈詡沉吟道。

張濟沉吟著來回踱步,良久看向賈詡道:“先生覺得我該投陳默亦或是去南陽觀望?”

“長陵侯卻有成事之能,只是如今關中未下,尚未可知,若此時將軍投奔,自然比他日待其成事之後再投更受重視。”賈詡笑道:“畢竟以詡觀之,關中衆將恐無人是長陵侯之敵,將軍此時投奔,則勝負更加清明。”

張濟點點頭道:“此事事關重大,容濟思索一二。”

“也好。”賈詡點頭起身道:“詡先行告辭。”

“先生慢走。”

第九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順的請求第一百三十章 夢境戰場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九十八章 董卓得勢第十五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二百六十一章 震驚莫名第四十章 衝突第三百零三章 忠魂難安第八十七章 長安初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七十四章 逆轉開始第四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六十三章 後顧之憂第六十一章 抄老窩第四百三十六章 水軍規模第二百一十八章 謀合縱曹操陳兵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議事第一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一百五十三章 生擒第一百二十四章 豐年第四百零二章 雪恥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犬第二百七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郎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三百三十六章 出關第四百一十三章 論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三百三十六章 出關第三百五十章 荊州易主(完)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二百八十九章 吏第二百八十三章 突破口第二十二章 再敗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四十章 胡風第二百三十二章 議東征第七十一章 冷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第六十八章 籌謀第四百六十六章 水上攻城第三十八章 疑惑第六十八章 升官第四十章 殺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巡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露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郎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二章 授業第八十六章 開戰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雲再起第三十八章 深入第二百零八章 天下太平第五十二章 冷暖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二十八章 楊奉歸降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東退兵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二百零八章 天下太平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一百零一章 得失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一百四十八章 決勝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三百三十五章 割須棄袍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順的請求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一百零八章 瘋狂募兵第二百九十二章 呂布的煩惱第一百六十七章 聯手的意向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東退兵第四百九十五章 決定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弩第一百一十六章 民生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心無盡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默勸學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劉之爭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十三章 結案,誰人無罪?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師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五十六章 人性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四百三十七章 告老第十三章 獵虎第八十九章 董卓第四百零一章 激將第一百三十八章 袁術的憤怒
第九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順的請求第一百三十章 夢境戰場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九十八章 董卓得勢第十五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二百六十一章 震驚莫名第四十章 衝突第三百零三章 忠魂難安第八十七章 長安初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七十四章 逆轉開始第四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六十三章 後顧之憂第六十一章 抄老窩第四百三十六章 水軍規模第二百一十八章 謀合縱曹操陳兵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議事第一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一百五十三章 生擒第一百二十四章 豐年第四百零二章 雪恥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犬第二百七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郎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三百三十六章 出關第四百一十三章 論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三百三十六章 出關第三百五十章 荊州易主(完)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二百八十九章 吏第二百八十三章 突破口第二十二章 再敗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四十章 胡風第二百三十二章 議東征第七十一章 冷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第六十八章 籌謀第四百六十六章 水上攻城第三十八章 疑惑第六十八章 升官第四十章 殺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巡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露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郎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二章 授業第八十六章 開戰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雲再起第三十八章 深入第二百零八章 天下太平第五十二章 冷暖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二十八章 楊奉歸降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東退兵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二百零八章 天下太平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一百零一章 得失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一百四十八章 決勝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三百三十五章 割須棄袍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順的請求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一百零八章 瘋狂募兵第二百九十二章 呂布的煩惱第一百六十七章 聯手的意向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東退兵第四百九十五章 決定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弩第一百一十六章 民生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心無盡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默勸學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劉之爭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十三章 結案,誰人無罪?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師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五十六章 人性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四百三十七章 告老第十三章 獵虎第八十九章 董卓第四百零一章 激將第一百三十八章 袁術的憤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普湖县| 湖北省| 长子县| 石门县| 邮箱| 繁峙县| 嵊州市| 凤翔县| 张掖市| 阿尔山市| 台湾省| 吉木乃县| 九寨沟县| 南通市| 定兴县| 称多县| 内江市| 固安县| 锦屏县| 油尖旺区| 屯昌县| 星子县| 波密县| 木里| 绥宁县| 格尔木市| 房山区| 鄂伦春自治旗| 灵丘县| 根河市| 麻城市| 邵阳县| 田东县| 浦县| 临沧市| 鹤庆县| 太保市| 阿尔山市| 绿春县| 凤山县| 都昌县|